(1)直接填列:“其他权益工具投资”、“其他权益工具”、“库存股”、“专项储备”等项目,应根据有关总账科目的余额填列。
(2)计算填列:“货币资金”项目,需根据“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三个总账科目的期末余额的合计数填列。
2、根据有关明细科目的余额计算填列
(5)“开发支出”项目,应当根据“研发支出”科目中所属的“资本化支出”明细科目期末余额填列。
(6)“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资产”、“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项目,应根据有关非流动资产或负债项目的明细科目余额分析填列。
①“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项目包括:一年内到期的长期借款、一年内到期的长期应付款、一年内到期应付债券、一年内到期的预计负债、一年内到期的递延收益等。
②“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资产”项目包括:取得时期限超过12个月但自资产负债表日起12个月(含12个月)内到期的债权投资等。但是,取得时期限在12个月之内(含12个月)的债权投资,列示为其他流动资产。
3、根据总账科目和明细账科目的余额分析计算填列
(1)“长期借款”项目,应根据“长期借款”总账科目余额扣除“长期借款”科目所属的明细科目中将在资产负债表日起一年内到期、且企业不能自主地将清偿义务展期的长期借款后的金额填列。“应付债券”项目比照上述填列方法填列。
(2)“其他非流动资产”项目,应根据有关科目的期末余额减去将于一年内(含一年)收回数后的金额填列;
(3)“其他非流动负债”项目,应根据有关科目的期末余额减去将于一年内(含一年)到期偿还数后的金额填列。
4、根据有关科目余额减去其备抵科目余额后的净额填列
(1)“投资性房地产”项目=投资性房地产账面余额-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摊销)-投资性房地产减值准备
(2)“固定资产”项目=固定资产账面余额-累计折旧-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3)“无形资产”项目=无形资产账面余额-累计摊销-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4)“长期应收款”项目=长期应收款账面余额-未实现融资收益账面余额-1年内到期的部分-对应的坏账准备
(5)“长期应付款”项目=长期应付款账面余额-未确认融资费用账面余额-1年内到期的部分
(6)未分配利润项目=“本年利润”科目和“利润分配”科目的余额计算填列。未弥补的亏损在本项目内以“-”号填列。
5、综合运用上述填列方法分析填列
(1)“存货”项目根据“原材料”、“在途物资”或“材料采购”、“周转材料”、“材料成本差异”(借加贷减)、“库存商品”、“发出商品”、“商品进销差价”(借加贷减)、“生产成本”、“制造费用”、“劳务成本”、“受托代销商品”、“委托代销商品”、“委托加工物资”等科目的期末余额合计减去“受托代销商品款”、“存货跌价准备”科目期末余额后的金额填列。
(2)“合同资产”和“合同负债”项目,应根据“合同资产”科目和“合同负债”科目的明细科目期末余额分析填列,同一合同下的合同资产和合同负债应当以净额列示:
①净额为借方余额的,应当根据其流动性在“合同资产”或“其他非流动资产”项目中填列,已计提减值准备的,还应减去“合同资产减值准备”科目中相应的期末余额后的金额填列;
②净额为贷方余额的,应当根据其流动性在“合同负债”或“其他非流动负债”项目中填列;
【2019年·单选题】期末同一合同下的合同资产净额大于合同负债净额的差额,如超过一年或一个正常营业周期结转的,在资产负债表中列报为()项目。
A.合同资产
B.其他非流动资产
C.合同负债
D.其他流动资产
【答案】B
【解析】同一合同下的合同资产和合同负债应当以净额列示,净额在借方余额的,应当根据其流动性在“合同资产”或“其他非流动资产”(超过一年或一个正常营业周期结转)项目中填列,净额在贷方余额的,应当根据其流动性在“合同负债”或“其他非流动负债”(超过一年或一个正常营业周期结转)项目中填列,选项B正确。
(3)“其他非流动资产”项目,应根据有关科目的期末余额减去将于一年内(含一年)收回数后的金额,及“合同取得成本”科目和“合同履约成本”科目的明细科目中初始确认时摊销期限在一年或一个正常营业周期以上的期末余额,减去“合同取得成本减值准备”科目和“合同履约成本减值准备”科目中相应的期末余额填列。
【考点二】利润表的主要项目及计算过程
项目
计算过程
一、营业收入
=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
二、营业利润
=营业收入-营业成本-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信用减值损失±净敞口套期收益(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损失)±投资收益(损失)+其他收益±资产处置收益(损失)
三、利润总额
=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四、净利润
=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
五、其他综合收益的税后净额
反映企业根据企业会计准则规定未在损益中确认的各项利得和损失扣除所得税影响后的净额
六、综合收益总额
=净利润+其他综合收益的税后净额
七、每股收益
1、基本每股收益
2、稀释每股收益
【考点三】现金流量表的填列
(一)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提示】这种定义采用的是排除法,说明只要企业发生现金的交易或事项,就能在现金流量表中反映出来,而不会存在部分特殊的现金交易或事项无法在现金流量表中反映的情况。
(二)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投资活动,是指企业长期资产的购建(对内投资)和不包括在现金等价物范围内的投资(对外投资)及其处置活动。这里之所以将“包括在现金等价物范围内的投资”排除在外,是因为已经将包括在现金等价物范围内的投资视同现金。
【提示】投资活动包括两个内容,即既包括“对内投资”(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也包括“对外投资”(购买股票、购买债券、投资办企业)。
(三)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筹资活动,是指导致企业资本及债务规模和构成发生变化的活动。
【提示】筹资活动包括两个内容,既包括“资本”(接受现金投资),也包括“债务”。这里所说的资本,既包括实收资本(股本),也包括资本溢价(股本溢价);这里所说的债务,指对外举债,包括向银行借款、发行债券等。包括:长、短期借款、应付债券、长期应付款等,这里的债务不是指所有的债务,即不包括应付账款、应付票据等经营性债务。
【2017年·多选题】下列交易或事项中,不应在现金流量表中“支付其他与筹资活动有关的现金”项目反映的有()。
A.购买股票时支付的证券交易印花税和手续费
B.分期付款方式购建固定资产以后各期支付的现金
C.为购建固定资产支付的耕地占用税
D.为发行股票直接支付的审计费用
E.以现金偿还债务的本金
【答案】ACE
【解析】选项A,购买股票时支付的证券交易印花税和手续费计入“投资支付的现金”项目;选项C,为购建固定资产支付的耕地占用税计入“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支付的现金”项目;选项E,以现金偿还债务的本金,计入“偿还债务支付的现金”项目。
【考点四】将净利润调节为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的编制
1、将净利润调节为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时,调增、调减项目的确定原则如下:
(1)调整事项属于利润表项目
①使净利润减少,调增;
②使净利润增加,调减。
(2)调整事项属于资产负债表的项目
①在资产负债表项目涉及的会计科目借方记录,调减;
②在资产负债表项目涉及的会计科目贷方记录,调增。
2、具体调整项目如下:
填列方法
非付现费用项目
①资产减值准备
②固定资产折旧
③无形资产摊销
④长期待摊费用摊销
加上
不属于经营活动的损益项目
①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的损失
②固定资产报废损失
③公允价值变动损失
④财务费用(不包括经营活动财务费用)
⑤投资损失
损失:加上收益:减去
资产负债项目
资产
①递延所得税资产
②存货
③经营性应收项目
反方向
负债
①递延所得税负债
②经营性应付项目
同方向
【2018年·单选题】下列项目中,应作为现金流量表补充资料中“将净利润调节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调增项目的是()。
A.当期发生的存货增加
B.当期经营性应收项目的增加
C.当期递延所得税资产减少
D.当期确认的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收益
【答案】C
【解析】当期递延所得税资产减少,对应所得税费用增加,减少净利润,但不影响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应作为调增项目处理。
【2017年·单选题】黄河公司当期净利润800万元,财务费用50万元,存货减少5万元,应收账款增加75万元,应收票据减少20万元,应付职工薪酬减少25万元,预收账款增加30万元,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40万元,管理用无形资产摊销额10万元,处置长期股权投资取得投资收益100万元。假设没有其他影响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的项目,黄河公司当期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是()万元。
A.715
B.755
C.645
D.845
【解析】黄河公司当期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800+50+5-75+20-25+30+40+1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