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医养生之经络养生

经络养生就是在中医经络理论的指导下,通过针刺、灸法、推拿按摩、气功、导引等方法,调理人体的经络系统,使气血通畅,脏腑功能协调,机体处于阴阳平衡状态,从而达到防病治病、强身益寿的目的。中医认为经络是人体经脉和络脉的总称。经,有路径之意,经脉贯通上下,沟通内外,是经络系统的主干。络,有网络之意,络脉是经脉别出的分支,较经脉细小,纵横交错,遍布全身。经络沟通于脏腑与体表之间,它内联五脏六腑,外布五官七窍、四肢百骸,沟通表里、上下、内外,将人体脏腑、组织、器官联结成一个有机的、与自然界阴阳属性密不可分的整体。从而使人体各部分保持一种相对协调平衡的状态。经络的生理功能中医称之为“经气”,其功能主要表现在沟通表理上下,联系脏腑器官;通行气血,濡养脏腑组织;感应传导;调节脏腑器官的机能活动四个方面。

经络是古人在长期生活保健和医疗实践中逐渐发展并形成的理论,它是以手、足三阴和三阳经以及任、督二脉为主体,网络遍布全身的一个综合系统,它不仅指导着中医各科的临床实践,而且是人体保健、养生祛病的重要依据。鉴于经络理论博大精深,人体穴位内容丰富,针刺、灸法、按摩等操作方法复杂,非经专门学习训练者,不宜草率施行,否则,容易酿成事故。中医经络养生疗法与普通的疗法区别于:第一,从手法上,普通的洗脚、按摩治疗只能到达皮、脉、肉,而经络疗法则可在此基础上深入到达筋、骨层;第二,从疗效上,普通的按摩只能达到放松效果,而经络疗法则可达到医疗效果,有病治病,无病防病。

但作为养生之道,现择其易于掌握且安全有效的经络穴位养生方法加以介绍,这些穴位的具体位置可以在经络图谱中找到,在这里就不累述了。

1、自我点穴

点按风府穴:双掌掌根贴于耳后,双手中指弯曲以指尖点按头后正中线的风府穴约1分钟,力量适中。风府为督脉穴,常点按此穴可防治头、颈疼痛,预防中风。

点百会、四神聪:双掌掌根贴于头的两侧,然后以双手中指指腹依次点按头顶百会穴及四神聪穴,约1~3分钟,力量适中。百会为督脉穴,四神聪为外经奇穴,头为诸阳之会,常点按此二穴,可防治头痛、眩晕、失眠、健忘、脱肛、阴挺等证。

点印堂:以双手中指指尖点按双眉中间印堂穴,约1分钟。印堂为经外奇穴,常点按此穴,可防治前额头痛、鼻衄、鼻渊等证。

点太阳:以双手中指指腹分别点、揉两侧太阳穴,点法和揉法结合,约1分钟。太阳为经外奇穴,常点按此穴可防治头痛、目疾诸证。

上肢点穴按摩:取坐位,先以右手拇指掐按左手中指尖的中冲穴及小指的少冲穴,然后以右手拇指指腹依次点按合谷穴、列缺穴、内关穴,也可点按左、右手的十宣穴。换左手指点按右上肢各穴,穴位同上。

下肢点穴按摩:以双手中指指腹分别点、揉两侧足三里穴和委中穴,点法和揉法结合。

2、艾灸保健法

自我艾灸保健法:取坐位,全身自然放松,呼吸平稳,心无杂念,将所施灸的部位暴露出来。灸时要注意防止火星落在皮肤上而引起烫伤。如:悬灸穴位:内关;悬灸穴位:涌泉、足三里、三阴交。

被动艾灸法:艾柱灸与艾条灸均可以,可根据情况选用。一般艾柱灸难度大一些,需要用心学习操作;艾条灸难度相对较小,容易操作控制,各人可根据自己的感觉进行选择。

被灸者一般取仰卧位或俯卧位。全身自然放松,不要紧张,心情愉悦。然后将要施灸的部位暴露出来。施术者站于一旁,也可取坐位,手臂及身体自然放松,心无杂念,轻巧操作,从容缓和,不急不躁,全神贯注。被动灸法多用于胸腹部或腰背部,养生的穴位有气海穴、关元穴、中脘穴、天枢穴、神阙穴、华佗挟脊穴、肾俞穴、命门穴等。

3、按摩养生法

双手拍头:取坐位,头身正直,然后用双手掌在头部施轻拍法,由前向后,均匀拍打,力量要轻柔有弹性,双手轻拍约20次。

按摩后脑:两手指交叉,抱在后颈枕下部,左右来回横向搓摩约20次,力量要轻柔适中。

梳头浴面:双手五指分开如爪,自前额向后梳头10次,继而用手掌自上而下摩擦面颊10次。

旋摩耳轮:先用掌心旋摩耳郭前面10次,然后水平方向摩擦耳郭前面和后面10次。

叩齿咬牙:双手掌轻按双颊,先叩齿有声36次,后咬牙无声18次。然后下颌放松,用两大指指腹向上托叩下颌36次。

弹鸣天鼓:双掌掩耳,食指、中指、无名指在后枕轻轻摩擦,耳中闻擂鼓之声约1分钟,继用无名指弹滑36次。

搅海咽津:舌尖先左后右在口腔内颊慢慢搅动10次,古称“赤龙搅海”,至唾液满口嗽津10次,分3小口用力引颈咽下,意想直至小腹丹田。

运目弹睛:头部不动,眼珠向四周环视1周,正反方向各3次。然后用力紧闭双眼,同时呼气,待气吐尽后,迅速睁大双眼,同时吸气,共3次。

按摩颈项:手掌自后颈慢慢按摩至前颈,中指尖点天突穴。左右手交替各做10次。

按摩腹肋:双掌根紧按双侧腋下胁肋,自后向前按摩10次。然后左掌叠右掌上,按揉上腹心窝部10次,继按顺时针方向向左上腹推进,而后依次达左下腹、小腹、右下腹,回到心窝部,如此1~3遍。

搓腰揉肾:双手虎口放双侧腰眼穴,用力旋揉36次。然后双手上移至双侧肾俞穴,左右扭动腰部,自上而下按揉10次,共1~3遍。

拍打经络:先用右掌拍打头顶10次,继用双掌随身体左右摆动左右交替依次拍打肩颈、上臂、前臂、胸背、腰腹、左右大腿、左右小腿,共1~3遍。

THE END
1.筋络养生是中医的养生方式,这样可以利于身心健康,而且还可以起到一定的美容护肤的作用。运用针刺、艾灸、按摩的https://www.yilianmeiti.com/question/2698433.html
2.中医经络养生9大秘诀中医经络养生法,主要是选择按摩一些经络比较多的部位,以达到养生的目的,比如经络比较多的部位以及脚部,经常按摩会给我们带来不错的保健效果。梳头是一个很好的养生方法,养生家们经常用到。今天,国医堂给大家介绍,中医经络养生,9大秘诀。 秘方一:经络养生 http://wap.wz16.net/guoyitang/zixun/2015062289852.shtml
3.中医经络养生的方法39降网核心提示:中医经络养生的方法包括穴位按摩、中药调理、经络刮痧和拔罐疗法。这些方法通过刺激经络穴位来调节气血,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在选择使用时,应根据个人体质和具体症状,遵循中医理论,不可盲目使用。 中医经络养生的方法包括穴位按摩、中药调理、经络刮痧和拔罐疗法。这些方法通过刺激经络穴位来调节气血,达到养生保健的https://cm.39.net/a/240408/m7oc2sr.html
4.专题中医经络养生的秘诀这些症状都是属于肝气郁结的典型症状,现代社会每个人都可能会患有其中的一两种,该怎么样治疗呢?一起和小编学习下中医的经络养生法吧!【查看全文】https://mip.ziyimall.com/so/54660-2/
5.中医经络养生经络养生的好处中医经络养生运动位置:首页 > 经络养生经络养生针灸养生介绍 温敷四穴强身健体 十二经络专业的经络养生知识 十二经络养生法 经络养生基础知识普及首页 上一页 1 2 共2 页 25 条 页GO中医问答 更多 什么是中医养生 就是指通过各种方法颐养生命、增强体质、预防疾病命、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从而 阳盛体质的人小腿抽筋的原因应该https://m.zyzybk.com/zyys/jingluoys/list_1.html
6.中医经络的养生方法中医经络养生是现在经常听到的一种说法,很多人对此还不是非常的了解。其实中医经络养生的方法是通过经络操能活跃全身经络,把人体脏腑的功能趋于平衡,使我们身体从亚健康向健康状况转化的方法。一般中医药养生三步曲是:“食疗养生、经络养生、中药养生”,从而达到:“天人合一、阴阳平衡、五脏调和、气血通畅”的四大功效。https://www.douban.com/note/749433473/
7.中医养生之经络养生经络养生就是在中医经络理论的指导下,通过针刺、灸法、推拿按摩、气功、导引等方法,调理人体的经络系统,使气血通畅,脏腑功能协调,机体处于阴阳平衡状态,从而达到防病治病、强身益寿的目的。http://www.521ws.cn/
8.中医经络穴位养生的方法权威文章中医经络穴位养生的方法有点按风府穴、点印堂、点太阳等方法进行养生,经络穴位养生是刺激经络、穴位、激发增进人体健康的一种养生方法。建议患者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中医经络穴位养生的方法有很多,正常情况下是用针灸、艾灸等方法进行调节经络,还可用按摩的方式调节经络,就是把人体各个组织,头部还有四肢部位、脾脏https://www.cndzys.com/ylcore/art_detail/1_1020062.html
9.中医养生馆加盟养生馆加盟脉和熏药”特色疗法,摒弃化学药物,以纯天然中医养生方式进入健康养疗领域,顺应了整个社会“以养代疗,专业养生”的理念,脉和熏药以中华五千年中医文化为底蕴,结合中医养生学、经络学、中药学等多门学科为一体,经过长期科技研发 市场实践 行业首创, 将药疗+热疗+光疗+磁疗,四术合一 中外外敷 内病外治 全新中药养生https://www.bjmaidao.com/
10.中医经络按摩好处多帮你疏通经络的10种方法中医经络养生学中三焦经是人体健康功能的总指挥,它能使各个脏腑顺利合作,步调一致,有些中医学家还将它等同于淋巴系统,可见其作用不一般。经常敲打三焦经,能提高身体免疫力,让你不再小病连连!三焦经的运行时间是21:00到23:00,建议你敲打前尽量少喝水,三焦经还主管水液运行,体内水液沉积太多,会让你次日清晨感觉https://yangsheng.120ask.com/article/179075.html
11.中医经络养生之脾虚的经络调理方法脾位于中焦,在膈之下。脾主运化水谷精微,为人身气血生化之源,故被称为“仓廪之官”、“后天之本”。脾属土,中医认为脾开窍于口,主肌肉四肢,其经脉与胃相连,形成表里关系。 滋养脾胃的特效穴位1、公孙、丰隆正坐垂足或仰卧时,公孙穴位位于人体的足内侧缘,当第一跖骨基底部的前下方,为两足弓相距最远处。丰隆穴https://www.meipian.cn/59f8802
12.经络养生中医方法助经络通畅抗衰老中医养生在传统的中医观念中人体气血的运行是通过经络这个人体通道,同时经络还联系人体脏腑和体表,调控者人体的各个系统。而在中医里有不通则痛,痛则不痛这样的说法。这也说明经络是否通常影响着人体的健康和疾病。而下面小编将要和大家一同了解的是经络不通的表现有哪些,以及该如何通过经络养生? https://m.39yst.com/zhongyi/437888_7.shtml
13.中医养生打通经络7种方法中医养生 打通经络7种方法 中医讲究“气、血、经络”,认为人身体的运行就是靠这着一股气,而气通过经络运行,遍布全身的,因此要保证经络的运行顺畅,才能保证身体的健康,今天我们就来教您几招保证经络顺畅的方法。 1、轻揉耳轮通肾气: 双手握空拳,以拇指、食指沿耳轮上下来回推摩1分钟,直至耳轮充血发热。https://www.bugu120.com/articles/163305.html
14.中华养生站专注于中医经络穴位,中医药养生知识笔记的网站中华养生站大力弘扬中华5000多年中医国粹,为广大网民介绍全面的养生保健知识,通过针灸养生,中医穴位,穴位养生,中医养生,健康养生,日常保健,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养生名人等方面讲解养生之道,将养生之道融入日常生活,让更多的人了解养生,延年益寿,保持生命健康活https://www.cnys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