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膳选修课,需要药膳的论文——中华药膳--这枝医苑奇葩,经历了几千年的沧桑岁月,发展成像今天这样具有完整的理论体系和制作方法的一门学问。“民以食为天。”自古以来我国人民就由此受到启发...
谁来带我写一篇关于药膳保健的论文赖,详细一点——药膳发源于我国传统的饮食和中医食疗文化,药膳是在中医学、烹饪学和营养学理论指导下,严格按药膳配方,将中药与某些具有药用价值的食物相配伍,采用我国独特的...
中医食物养生论文——可以拼凑参考资料:先说饮食和人的关系。再说饮食发展渊源,借用典籍内经,金贵(从后看饮食宜忌),医宗金鉴(2册后)再说饮食方法:配伍饮食,3餐饮食,4季饮...
药膳因人施养资料——在生活中,不少人都将养生之道等同于养生之术,其实不然。中医将养生的理论称为“养生之道”,而将养生的方法称为“养生之术”。养生之道,基本概括了几千年来...
中医食疗哪个懂怎么调理营养又可以养生——中医的食疗是要针对个人具体体质进行选择,每一食疗方法都可以养生。
药膳在中华文化中的地位——药膳发源于我国传统的饮食和中医食疗文化,药膳是在中医学、烹饪学和营养学理论指导下,严格按药膳配方,将中药与某些具有药用价值的食物相配伍,采用我国独特的...
大学生健康膳食论文——营养学角度,健康学角度,养生学方面,营养均衡。
有关健康饮食的论文3000字左右——国家的历史有长有短,疆域有大有小,实力有强有弱,人口有多有少,民族构成、宗...中国饮食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中的阴阳五行哲学思想、儒家伦理道德观念、中医...
摘要:中医食疗是通过调节理饮食结构、改变饮食不合理性达到调理身体、强壮体魄的目的,五行即金、木、火、土、水五种物质的运动,五种物质相互滋生、相互制约构成物质世界,维持自然界的相对稳定。食物也可对应五行中的不同属性,中医食疗即探讨个体五行与食物五行的相互作用关系,参考个体的实际情况、季节变化和一天中的五行周期合理搭配食物,达到养生的目的。
关键词:食疗;养生;五行;五味;中医护理
中医食疗是人们运用于养生的传统习惯,通过中医理论调理饮食结构从而达到调理身体、强壮体魄的目的。中医食疗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利用食物的特性来调节人体各项脏器的功能,使人自身获得健康或愈疾防病的一种方法[1]。但是不同食物有着其特定的性质,这些性质又对应着五行中不同的属性。本研究探讨中医食疗与五行的关系,并将其相结合用于现代养生,现报告如下。
五行是指金、木、水、火、土五类机制。五行是用来阐释事物之间相互关系的抽象概念,具有广泛的涵义,并非仅指五种具体物质本身。五行学说是以五种机制的功能属性来归纳事物或现象的属性,并以五者之间的相互滋生、相互制约来论述和推演事物或现象之间的相互关系及运动变化规律。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即五行相生。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即五行相克。五行学说用五行之间的生、克关系来阐释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认为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静止的,而是在不断的相生、相克的运动中维持协调平衡的[2-3]。
一般来说五行的金、木、水、火、土各以白、绿、黑、红、黄五色代表;白色食物代表金:百合、杏仁、莲子、银耳、山药、白果、白萝卜、洋葱、梨、冰冻食物、动物肺、肠等;绿色食物代表木:有白菜、甘蓝和菠菜等各式蔬菜,其含有大量的叶绿素、维生素及纤维素,能协助器官加速排出体内的毒素;黑色食物代表水:有黑豆、黑芝麻、香菇、黑枣、桂圆、乌梅和蓝莓等,含黑色素,有助提高与其关系密切的新陈代谢和生殖系统功能;黄色食物代表土:有牛肉、羊肉、狗肉、橙、南瓜、玉米、黄豆、甘薯等;红色食物代表火:有西红柿、红椒和红萝卜等,有助循环系统健康[4]。五味中酸属木,苦属火,辣属金,咸属水,甜属土[5]。
五行学说认为每个人出生时就注定了他的五行属性。根据五行相生相克学说[6],金属性的人偏爱吃土、金属性食物,如甜食、肉、豆制品等;木属性的人偏爱吃木、水类食物,如蔬菜、青梅,喜欢喝茶、菜汤,吃鱼、海蜇等爽口的咸味,而不爱甜味;水属性的人偏爱吃水、金类食物,如海鲜,特别是贝壳类的海产品,而且口味偏咸。火属性人偏爱吃木、火类食物,能吃味道偏苦的食物。土属性的人偏爱吃肉类、南瓜、红辣椒、西红柿等。
中医食疗与五行不可分割,应命中所需,多进食有助生旺的食品,就能“自行”调节机体。相生相克密不可分,相生相克的良好平衡,使万物正常存在,身体才可以健康[6]。食疗就是根据个体实际情况,适当补充人体所需,达到调节机体、治疗疾病的目的。如木旺土弱应用五行土来补,应多吃肉类、南瓜、甜品、黄豆等。依照五行相生的原则,木旺的人应该多亲近金、土属性的物品,在饮食上宜多吃苦、甜的食品,颜色则以白和黄为主;火旺的人,火旺水枯,应该多吃水属性的食物,如海鲜、黑豆、黑芝麻、香菇等黑色食品,颜色以黑色为主。现代医学认为,黑色食品不但营养丰富,且多有补肾、防衰老、保健益寿、防病治病、乌发美容等功效;金旺克木,补木平衡,金旺的人应该补充木类食物,如木瓜、蔬菜和柠檬等;水旺的人,水旺火弱,应补火调运,食用如狗肉、羊肉、山楂、西红柿、西瓜等;土旺的人,应多吃土属性的食物如红薯、玉米和黄豆等,木克土,土多木来抑,也要适当吃五行属木的食物,如蔬菜、粗纤维食品、柠檬等。
人体是一个独立的完整单元,医学的五行学说将人体各部分也分别划分为金、木、火、土、水五大类[7-8]。属于金的有肺、大肠、鼻、皮肤和毛发;白萝卜、山药、杏仁、百合、豆芽、蛋白、银耳等白色食物具有健肺爽声,祛痰的功效,并能促进肠胃蠕动,提高新陈代谢,使肌肤充满弹性与光泽。属于木的有肝脏、胆囊、眼睛;绿色蔬菜含大量的叶绿素、维生素及纤维素,能加速体内多余废物的排出。属于水的有肾脏、膀胱、耳和骨骼;与之对应的是黑豆、香菇、黑芝麻、黑枣、桂圆、乌梅、木耳等黑色食物,具有固肾强骨的功效,经常摄取有助提高与肾、膀胱和骨骼系统关系密切的新陈代谢和生殖系统功能。属于火的有心、小肠和舌;红豆、红枣、红辣椒、番茄、胡萝卜等红色食物属于五行中的火,含丰富的降血压物质,使血管强壮,有助循环系统健康。属于土的有脾脏、胃、口腔和肌肉;脾脏、胃属土在人体中扮演着养分供给者的角色,所对应的是玉米、黄豆、南瓜、甘薯等黄色食物,经常食用黄色食物能够使脾、胃调和,新陈代谢正常[9]。
中医食疗以五行的特性来分析研究人体的器官及生理功能的五行属性和相互关系[10-11],以及阐释其在病理情况下的相互影响。以五行辩证相生相克的关系来认识、解释生理现象,尽力适应内部自然规律以有益于健康。掌握人体的运行机制以防病、治病,取得了无比丰富的经验和成果。如望诊时,绿色多属肝风[12],红色多属心火,黄色多属脾湿,白色多属肺寒,黑色多属肾虚。用药时,酸味入肝,苦味入心,甘味入脾,辛味入肺,咸味入肾等[13]。运用生克、乘侮等变化来说明五脏之间在生理和病理情况下的相互联系。
张仲景《金匮要略》中提出“食之味有与病相宜,有与身为害,若得宜则补体,害则成疾”[14]。所以中医建议食疗时一定要根据个体的实际情况、季节变化和一天中的五行周期给出合理的食物搭配,不能千篇一律。即便是成方的应用也不要拘泥,需在医师和膳食厨师的指导下,根据年龄、性别和体质差异,顺应季节、日辰变化,适度调整剂量或药、食物的结构。同时要注意适量,适度原则,不可凭嗜好而过偏。食补时要清楚地认识到无论多好的食材,都不是吃得越多越好,应适可而止。
参考文献
[1]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m].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
[2]张大生.黄帝内经[m].兰州:天津古籍出版社,2007.
[3]张安玲,徐胤聪.中医基础理论[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9.
[4]方瑾,张佳乐.基于《黄帝内经》思想探析《饮食须知》的养生观[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39(2):114-116.
[5]焦如春,邱凤喜,叶超,等.五味与五行配属理论与临床用药[j].中医杂志,2015,56(16):1359-1361.
关键词:养生药膳;四季药膳;现代媒体;户外媒体
自然万物都是相互影响,相伴相生。人也受自然的影响,不同的季节、不同的食材,养生的方法也是不一样的。春夏秋冬应如何合理进行药膳养生也是有讲究的。春季是万物之始,应多食清淡蔬菜及豆类食品;夏季暑热夹湿,饮食应以甘寒清淡为主;秋季凉风初起,燥气袭人,应多吃些萝卜、杏仁,可以清肺降气化痰;冬季寒冷,应多吃些牛羊肉等温热性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