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明确服务方法。坚持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以临床实践为核心,正确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以科学的态度探索传统、现代、药物、非药物、生理养生、心理养生等各种“治未病”服务方法的合理应用。在实践中,要建立效果评价机制,推进“治未病”服务方法的总结与创新。
1.推广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在县中医院设置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基地,分层分类推广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手册》和《46个基层常见多发病种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项目目录》为重点的中医药适宜技术。每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至少能够开展10项中医药适宜技术,每个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至少能够开展4项中医药适宜技术。
3.推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中医预防保健服务。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体质辨识理论和应用方法培训,逐步提高居民健康档案中医体质辨识的比例。各医疗机构利用冬病夏治、膏方、中医适宜技术等“治未病”技术,开展社区常见病、慢性病的预防与检测;运用中医体质辩识、健康评估等为“治未病”提供技术支持;对儿童、孕产妇、老年人和高血压、2型糖尿病患者运用中医药技术方法进行健康管理,逐年提高重点人群和慢性病患者中医药健康管理率。在慢性病管理、传染病预防、老年人、妇女、儿童保健中,以“治未病”理念为核心进行干预,积极开展中医养生保健宣教,为城乡居民提供中医药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三)成立中医协会。以县中医院为依托,成立县中医协会,以弘扬传统中医文化、促进中医药水平持续提高为宗旨,全面挖掘收集整理真实有效的验方和名老中医经验、方集,全面提升中医理论水平、临床水平,并向广大城乡居民进行中医知识宣传,引导群众使用中医药,充分发挥中医药简、便、验、廉的特色优势,使中医药服务惠及全县城乡居民。
(四)完善配套政策。将中医药治疗费用和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内中成药纳入城乡居民医疗保险报销范围,报销比例提高10个百分点以上,鼓励和引导群众选择应用中医药服务。认真研究解决影响“治未病”工作开展的服务收费项目设立及收费标准、“治未病”预防保健机构定性及社会机构的监管准入等问题,加强政策支持。
实施步骤
(一)准备阶段(2012年12月)。
县政府成立“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试点工作领导机构,制定工作方案。县内各医疗机构根据各自工作特点,研究制定本单位实施方案。
(二)实施阶段(2013年1月—2013年10月)。
1.各医疗机构设立“治未病”门诊,结合多种形式,因地制宜开展“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
2.在县直各医疗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按照国家有关规范要求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诊疗设备配备、标识标牌设置等工作,制定完善规章制度,逐步开展“治未病”服务。
3.制定培训计划,积极举办不同层次的中医预防保健知识培训班,不断提高医务人员的业务能力和水平。多渠道、多形式挖掘和吸引中医药人才,使中医药人力配备达到国家标准。
4.开展以健康状态信息采集与管理、健康状态辨识与评估、健康干预(包括健康咨询与指导)、干预效果评估等全面、综合、规范的中医预防保健服务(“治未病”服务)。
5.举办“治未病”宣传讲座,印制和发放“治未病”宣传资料,积极开展门诊个性化指导工作。
6.做好试点工作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归档工作。
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为确保“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试点工作取得成效,成立县“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和技术指导小组。县卫生局将试点工作纳入对各医疗机构的目标责任考核,加大检查指导力度,推进试点工作有序开展。县财政、物价、工商、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等部门要落实部门职责,加强协同配合。各医疗机构要制定工作计划,做到有目的、有步骤、有程序地开展试点工作。
我中心在区卫计委中医社区科的领导下完成了今年的工作任务,现总结如下:
一、科室布局:能够按照要求设置国医堂、中医诊室、中医特色康复治疗室,一站式服务达标。
三、严格处方书写,中医处方书写规范,病名、证型完整规范,标明药品名称、数量、用量、用法,落实双签字制度,病历书写规范,病历填写项目齐全,首页、主诉、既往史、辅助检查、现病史、体格检查含舌脉诊、初步诊断、处方四诊资料完整,能体现理法方药一致性。
关键词:中医养生保健;社会力量;卫生监管
中医养生保健服务,是指运用中医药理念、方法和技术开展的保养身心、预防疾病、改善体质、增进健康的活动。目前,医疗机构开展的中医养生保健服务,主要由《医师法》《中医药法》《药品管理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中医医院“治未病”科建设与管理指南》等卫生法律法规加以规制,整体服务开展较为规范。现阶段该行业凸出的问题主要集中在社会非医疗性中医养生保健机构提供的服务,并存在机构准入门槛较低、监管主体缺位、从业人员持证上岗率低、从业人员素质良莠不齐等问题。《中医药法》第四十四条规定,国家发展中医养生保健服务,支持社会力量举办规范的中医养生保健机构。贯彻落实《中医药法》支持举措,推进社会非医疗性中医养生保健机构规范发展,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1发展现状
1.1产业群体和市场发展现状
中医养生保健服务覆盖面广、产业链长。主要包括:①以中医医疗机构“治未病”科室为主体,开展疾病诊疗为主兼具养生保健的医疗产业;②以保健食品、药品、医疗器械等为主体的健康产品产业;③以中医健康状态辨识与评估、咨询指导、健康干预、健康管理等为服务内容,主要由社会力量举办的养生保健服务产业;④以养老院、老年居家护理等为主体的老年健康服务产业。目前中医养生保健服务市场主要由上述第三类提供,服务主体为养生会所、针灸推拿馆、药膳会馆、美容美发馆等。
1.2法律政策和技术标准现状
目前规范该类机构的文件主要包括:①规范性文件,如2005年《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中医推拿按摩等活动管理中有关问题的通知》、2012年《中医养生保健服务机构基本标准(试用稿)》、2016年《中医师在养生保健机构提供保健咨询和调理等服务的暂行规定》、2016年《关于促进中医养生保健服务发展的指导意见》等;②批复和复函,如2014年、2018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关于打击非法行医专项行动中有关中医监督问题的批复》《关于非医疗机构开展“火疗”项目的复函》;③技术标准类,如2010年中华中医药学会的膏方、药酒、穴位贴敷、砭术、艾灸、少儿推拿、脊柱推拿、全身推拿等技术操作规范。
1.3试点实践和行业自律现状
目前全国有21个试点地区探索中医养生保健服务管理模式。主要包括:①行业管理和星级评定模式,如北京市东城区成立行业协会,制定自律管理规范,加强从业人员培训;上海市浦东新区依据养生保健机构服务水平,参考安全、环境、卫生等因素进行综合星级评定。②医疗机构与社会养生保健机构联动模式,如上海长宁区将社会养生保健机构与医疗机构联动组成战略性联盟体,区政府及中医药主管机构作为主管部门,市场监管等协同管理[1]。③机构分类管理和技术规范审查模式,如海南省海口市实行中医养生保健服务机构分级制度,一级、二级、三级机构应分别提供最少不低于2、3、4种服务项目。按摩、熏、洗、艾灸、拔罐、刮痧、中医美容和中医药健康咨询等8类养生服务机构开办前,除取得市场监管部门许可外,还须通过卫生行政部门技术规范性审查[2]。
2存在问题
2.1机构准入门槛较低、监管主体缺位
2.2从业人员持证上岗率低、素质良莠不齐
2.3技术规范缺失,存在人身损害和合同纠纷的司法困境
国家关于中医养生保健服务在法律层面较为宏观原则,在规范性文件层面更多体现为机构服务项目、场所与环境、设施设备等硬件要求,在批复和复函层面调整对象和适用范围有限,在技术规范层面则存在技术规范缺失、行业影响力有限等问题。由于中医养生保健服务“推拿”“拔罐”“刮痧”等具有“医疗”和“保健”的双重属性,导致医疗行为与养生保健行为边界模糊性。该类机构仅根据自身理解,运用中医养生保健技术不当,致使消费者受伤、甚至死亡事件时有发生。实践中,司法机关基本按照《民法典》之人身损害责任纠纷和《合同法》之合同纠纷两种途径进行处理。按照人身损害审理案件,现行条例往往针对医疗行为,中医养生保健服务缺少标准可供参考;按照合同纠纷审理案件,多数养生保健机构仅有收费单据,缺少服务项目、服务内容、产品说明等消费凭据,消费者往往由于举证不能而承担败诉风险。
2.4市场宣传欠科学、公民中医健康素养水平不高
目前,相当部分该类机构以“养生”“保健”“经络”“治未病”“健康咨询”“理疗”等为名,通过开办健康讲座、免费体验等形式,进行夸大服务效果、诱导消费者需求等宣传。据2016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中医养生保健素养调查,全国中医药科普普及率高达84.02%,但公民中医养生保健素养水平仅为8.55%[7]。可见,民众中医养生保健素养水平低,对保健服务内容缺乏足够的理性认知,容易受到误导并接受不规范服务。
3对策建议
3.1明确服务内涵、建立负面清单界定该类机构
开展的中医养生保健服务的内涵。应注意:①明确一项服务技术是中医养生保健还是其他行为时,应具体结合技术的适用人群、手法、力度、适用范围以及禁止操作事项等判断。二者在服务手法、力度和穴位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如推拿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用推、拿、提、捏、揉等手法在经络、穴位上进行的理疗行为;按摩则是一般的休闲保健,手法上只能到达皮、肉,目的是简单的放松。②中医养生保健行为存在医疗与养生保健的边界模糊性,应以创伤性、侵入性、危险性等为评价标准,建立其负面清单,凡被纳入的均无开展中医养生保健服务资格。
3.2强化机构审批、明确从业资质要求
3.3发挥行业自律作用、推进管理创新措施落实
3.4加强联动监管机制、发挥社会监督作用
参考文献
[1]朱吉,贾杨,陆超娣,等.上海市长宁区医疗机构与社会养生保健机构联动下的“区域中医预防保健服务平台”建设[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5,22(5):13-15.
[2]峗怡.中医养生保健服务机构监管问题研究[J].中国卫生政策研究,2017,10(7):49-50.
[3]田侃.《中医药法》立法创新之评价[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8(1):20-25.
[4]岳冉冉,毛伟豪,王思北.养生保健机构乱象调查[J].小康,2017(17):72-73.
[5]峗怡,鄢庆波,池苇,等.重庆市南岸区社会办中医养生保健服务机构现况调查[J].医学与社会,2017,30(10):29-31.
[6]陈建章,何志强,吴淑娥,等.中医养生保健服务行业调研报告[J].中医药管理杂志,2021,29(2):44-46.
[7]荆伟龙,王朝君.国人中医养生保健素养偏低[J].中国卫生,2016(5):97-98.
嘉宾主持吴启光:现任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经络诊疗研究会常务副会长、经络诊疗研究会砭石养生中心主任。曾为数家中医养生文化企业担任顾问,多年从事中医养生产业研究及战略规划工作。
特邀嘉宾介绍:谢玉芳,先后师从经络养生专家祝总骧、蔡洪光等经络养生名家。曾为中和亚健康中心经络培训学院培养数批经络养生指导人才并曾多次举办经络养生健康公益讲座,深受经络养生爱好者的欢迎。
嘉宾主持:谢老师您好,现在正是春意盎然之际,大家都很关心春季养生方法和注意事项。希望您能给大家讲讲春季养生与经络保健。
谢老师;春天为四季之首,一年之计在于春,万象更新开始。春归大地,冰雪消融,万物复苏,自然界阳气生发,到处都涌动着勃勃生机,这种生长之力源源不绝,为每个人的身体注入了强大的动力。所以春季养生必须掌握春天之气升发舒畅的特点,注意保护体内的阳气,使其不断充沛旺盛。凡是消耗阳气和阻碍阳气生发的情况都要避免。
春季五行属木,木的特性是生发、生长。春季气候特点:温燥多风,身体容易受温燥之邪的侵犯。《黄帝内经》说,春生,夏长,秋收,冬藏。虚邪贼风,避之有时。什么叫虚邪,就是能够使人身体衰弱的风寒暑湿燥火。贼风――不正常的风。比如春天的风应该是暖的,如果突然间变化了就是贼风。
人以天地而生,以四时而养生。整个的四季变化在人类的漫长发展过程中,对人的身体、心理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春天到来树要发芽,这时它的营养是从树的根部向树枝分布的,人也是这样。有一句话叫做:春捂秋冻。为什么要春捂秋冻?春天时我们的气血从里向外走,冬天的毛孔是闭合的,人在一呼一吸时,毛孔也在一呼一吸,它们是同步的,所以中医学说,肺之皮毛。感冒的人为什么到后期会咳嗽,这就是和肺部的呼吸不同步了,使过多的热和水分代谢不出去,所以感冒后期都会咳嗽。
春捂是讲从冬天到春天的一个过程,毛孔从闭合向开放的过程中,尽管春风来了,但它还是咋冷还寒的天气,这时如果穿得多一些,有助于毛孔从闭合走向开放。
春季养生应该注意:情志、起居几个方面。
一、情志:
中医说脾气暴躁属肝火旺,脑中风、高血压,辨证为肝阳上亢,脑血管发病率最多是在3~4月份。
为什么春天人体的陈旧疾病最易复发,是什么原因呢?
这是因为时令给身体注入了阳气,而人的机体有一个本能,就是一旦有了动力,它就要冲击身体的病灶,将病邪赶出体外。
这种力量是借助肝脏表现出来的。因春天的肝气最足,是肝火最旺的时候;肝五行属木,它的功能像是春天的树木生长,这时人容易生气发火。肝胆相表里,肝脏的火气要借助胆经的通道才能往外发,所以日常很多人在早晨起床会感到口苦就是胆汁上溢,肩膀酸痛、偏头痛、及两肋胀痛、臀部及大腿外侧疼痛,只要细心观察就会发现,有症状的地方都是胆经的循行路线,是从胆经舒发的肝之郁气,也就是说肝通过胆汁来完成疏泄。
春天对肝的影响很大,反过来春天又是对肝经保养的最佳时机。
1.情志戒怒,肝在志为怒,恶抑郁而喜条达,所以春天一定要戒暴怒更忌抑郁,要做到心胸开阔、乐观向上、心境平和,学会控制情绪。当你怒起,要和人吵架时要及时提醒自己,要理智地控制自己的怒气,不要拿别人的缺点来惩罚自己,原谅别人就是原谅自己。
2.疏泄不良情绪,把积聚抑郁在心中的不良情绪通过适当的方法宣达发泄出去,以尽快地恢复心理平衡。多与人沟通,找知心朋友谈心或者哭出来都比较好。
3.保持精神愉快,培养开朗的性格。经常心情不好,致使肝气瘀滞,肝功能下降,排毒功能也下降,会使人的气色不好,脸上长肝斑,目光呆滞无神。
二、起居:
春季气候变化大,天气时暖时寒,另外春气生发,人体也开始疏松,对寒邪的抵抗能力会减弱,所以春天应捂,不宜早脱棉衣,春时衣着应下厚上薄。
人体气血和自然界一样,需舒展畅达,夜卧早起。多参加室外活动,克服倦懒思眠,力求身心和谐,精力充沛。
中医学认为顺四时养生很重要,四时与五脏有直接关系,春与肝气相通,肝病易在春天发生,肝表现风的特点,容易引起血压不稳、中风、皮肤瘙痒等症。春季养生必须要注重对肝经的保养。
有一句话,有钱难头泻。
春季的气候特点总结起来就是温燥多风。这时身体最容易受温燥之邪的侵犯,也就是肝先受害,为了防患于未然,我们一定要做到以下几点。
1.每天按揉两侧太冲、鱼际和太溪,每次3分钟,再加上肺经的尺泽穴。
在春季万物生发的季节,好好调养就是积蓄力量和健康,为一年打下良好的基础。否则,逆之则伤肝,肝病不是西医所说的肝炎之类,而是眩晕,会导致高血压、低血压和动脉硬化,这些疾病是中老年人最担心的问题。
春天,有人眼胀头痛,眩晕耳鸣,其实就是肝火旺,而无处宣泄所致。所以要及时打开宣泄肝火的通道。
2.敲打胆经、三焦经以通肝气;刮痧按摩心包经以行肝血。
3.背部膀胱经刮痧,以散表邪,从而借自然之神力,祛机体之病邪。
肝经出现问题的警告信号:
经络症:口苦口干、头目晕眩(高血压)、头顶重坠、眼睛干涩、胸肋胀痛、肋间神经痛。
脏腑症:胸肋苦满、情志抑郁、症瘕积聚、脂肪肝、月经不调、乳腺增生、子宫肌瘤、前列腺肥大等。
热症:头痛、肤黄、腰痛、小便困难疼痛、经痛、易怒、兴奋易冲动。
寒症:眩晕、面色白、性冷淡、大腿与骨盆疼痛、下肢无力、易倦、视力模糊等。
肝经循行:
起于足大指外侧甲角旁1分大敦穴。经足背在下肢内踝上8寸之前行于下肢内侧前缘,内踝8寸以上行于下肢内侧中线,绕阴器抵小腹,行于侧腹胸部。止于乳下2肋期门穴。
肝经主要穴位:
大敦――阴器疾病大敦医。
大敦是肝经井穴。肝主藏血,若情志抑郁,久积化火,血液妄行导致各种出血疾病,配合隐白穴治出血症。因肝经绕阴器而行,所以治疗男女生殖器疾病和瘙痒症,刺大敦穴效果甚佳。
取穴:足大指外侧,趾甲角旁开1分。
太冲――降压稳压找太冲。
太冲是肝经的原穴,有疏肝解郁、平息肝风,调和经血的功效。凡太冲穴有特别酸痛或结节时,一定有血压不稳或周身痹痛症状,疏通太冲,对降血压有非常好的疗效。
本穴与合谷穴配合使用,名“四关”穴,有治疗各种痹痛和神经方面病症的作用。
取穴:足背,由第一、二趾间缝纹头向足背上推,至其两骨联合前缘凹陷中(约缝纹头上二横指)处,即是本穴。
章门――拔章门治疗糖尿病。
章门是肝经胆经的会穴,又是脾经的募穴(前门)。主要用于治疗脾的虚证和肝的情志抑郁、气血滞瘀、不思饮食、食难消化、肝脾肿大和糖尿病等,是治疗糖尿病的三穴(章门、地机、三阴交)之一。
取穴:由腋前线下循摸肋弓下之第一游离肋之前下缘处即是本穴。
期门――拔期门疏肝解郁。
十二经气血运行,早上肺经云门主开,晚上肝经期门主关,意为十二经脉运行一周期的终止穴。因此,每天早上刺激云门,晚上刺激期门,可调节全身气血运行不畅之症。期门是肝的募穴,直接疏肝理气,是治疗一切肝胆疾病的主要穴位。
出于对中医的信赖,对德善堂中医养生院院长张长佑的认可,大明湖的女老总尹俐和安优妈妈的市场总监谢增军经理登台进行了现场剪彩。这里,不仅是单纯技艺的炫彩,也不只是一个经济体的繁荣,这里更凝聚着一代中医技术的传承。传承人就是德善堂中医养生院的院长――张长佑。
立志从医传承祖国文化
一心努力发展中医事业
在简介中记者看到,张长佑1995年毕业于山东中医学院,也就是现在的山东中医药大学,世界针刀专业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针灸学会会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中医师,临床工作十几年,博采众方,精益求精,总结了一整套治疗手法。在他至今43年的人生岁月中,立志之后一直在努力探究中医宝库,并决心甘为振兴祖国中医事业奋斗终生。
张长佑的父亲就是一名中医,而且父亲的舅舅和外公也是中医,父亲的医术就是和他们学来的,所以从辈分上的传承来说,张长佑相当于出生在一个中医世家的家庭。在这样的家庭背景下,张长佑自幼就对中药的药香充满了喜爱,无比熟悉。因为受到父亲的影响,他也从此立志学医,要做一名技术出众的健康使者,悬壶济世造福苍生。
就这样,张长佑怀着自己的志向和理想考上了山东中医药大学,学的是中医专业。这正是他理想中所要追求的。所以他学得也努力,知识掌握得也牢。光阴似箭,几年的大学时光很快过去。1995年,张长佑学有所成。按照在学习上的优异表现和成绩,他被分配到了一家区级医院。
在医院工作两年之后,张长佑又有了更大的抱负。于是他果断出来自己经营。张长佑告诉记者,从医院出来之后,他先是搞专科,之后又做中西医结合门诊。整个过程依然顺理成章循序渐进。但这还不是他想要的,他想做的是把祖国的中医学传承下来。整个从业和创业的过程都在为这个理想的目标做着前期的铺垫,和基础性需求的累积。随着资本的增长和实力的逐渐壮大,他的理想目标正在慢慢实现。
2008年,张长佑的理想事业终于浮出了水面,他的德善堂中医养生院成立了。张长佑将德善堂中医养生院定位于中医专科,内设中医中药、针灸推拿、刮痧拔罐、艾灸理疗、火疗足疗、美容减肥等科室。不仅科室设置完善,而且设定了多家店面连锁经营模式。他的第一家德善堂中医养生院开设在历城区王舍人镇,不到一年又增设了第二家。张长佑说:“第一家德善堂中医养生院是2008年1月份成立开业的,紧接着2008年的8月8日我又在历城区的南全福大街开设了第二家分院,2009年5月在上海花园开设了第三家分院,2010年在东洛河路开设的第四家,2012年在历山北路西杨家园开设了第五家分院。于是便有了现在的规模。”
医德在心病急当即施救
医术在手6分钟妙手回春
张长佑之所以能够把德善堂做起来,这和他的医德医术是分不开的。虽然他本人不善于表现和表达,但他已经实实在在脚踏实地的做到了,这在患者们对他“妙手回春”评价中可见一斑。记者也从他本人口中了解到这样一个典型的案例。
张长佑让老人把孩子放到诊床上,发现孩子浑身瘫软一动不动,已经是休克状态。于是他忙掐人中,孩子没有反应。之后他又叫爱人拿酒精给孩子擦脖子、腋窝、腹股沟。他说这些部位是人体的大血管分布区,用酒精擦拭能够疏通血脉。同时,他也采用针灸施救,通过刺激让小孩的神经苏醒。但小孩依然没有任何反应。这时候他又将针灸穴位改为十宣穴,刺激十个手指的指尖。小孩依然没有反应。
张长佑已经使出了全身的解数,他知道通过酒精擦拭对大血管区域的疏通加上针灸的刺激已经是十分理想的治救方案,于是继续手上的操作。最后,他又刺激了一下小孩的人中,小孩开始有了反应,摆动了一下身体,同时发出“呃、呃――”的声音。张长佑知道急救已经见效,连忙继续手上的操作。又过了一分钟,孩子终于完全苏醒过来,哭了出来。
母亲和爷爷抱着孩子走了。整个施救过程只有五六分钟。后来孩子的父母买了一堆东西来到德善堂感谢张长佑,在路上遇到张长佑也非常热情地打招呼,并告诉孩子:“快叫张大大,那次你得病的时候张大大可救过你的命呢……”张长佑为此感到荣幸、开心。这不仅仅是一个案例,更是他人生事业中的一个善施医德。
张长佑告诉记者,德善堂擅长的技术就是针刀、放血疗法、刮痧、拔罐,小儿推拿和减肥也同样厉害。他说:“针灸刀治疗面瘫、偏瘫颈肩腰腿疼效果非常好,而且疗程快速,1到2次就见效,治疗面瘫10天就能好,治疗偏瘫一般也只需要一个疗程。”
张长佑说:“至于小儿推拿,是德善堂的一个拿手技术,主要通过疏通经络穴位治疗小孩的感冒发烧、流涕、发热咳嗽、鼻炎、咽痛、支气管炎、近视、远视、斜视、厌食、呕吐、腹胀、腹痛、腹泻、便秘、肠系膜淋巴结炎、夜啼、遗尿、斜颈,以及各种积症,包括发育迟缓、关节错位等。”对休克小女孩的急救就采用了疏通经络和针灸的配合。减肥也是通过经络调整来实现的,主要是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和内分泌,以达到人体的塑型。他说:“中医理论认为,人体的病症都是因为寒湿过剩、脾胃失调导致的,我们只要将其调理过来,疏通了经络,让人体达到阴阳平衡就能解决健康上的烦恼。”
收徒传艺包就业
又一个国学文化的传承
今天的张长佑可谓事业有成,他年轻时立志的理想已经实现并有着令人满意的规模。他告诉记者,五家德善堂都是他的直营店,他不仅在店里施技治病,同时也教徒授艺。
在德善堂的介绍中,对张长佑的医术也做出了简介,上面写道:擅长治疗“运用中医中药+针刀、针灸,治疗各类关节疼痛,治疗内外妇科儿科及各种疑难杂症。脑血管后遗症、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坐骨神经痛、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腱鞘炎、腱鞘囊肿、肌肉拉伤、扭伤、挫伤、面瘫、四肢麻木、关节脱位、鸡眼、各科头痛、失眠、更年期综合征。”
由于专业技术的实力表现,德善堂不仅被当地百姓广为赞誉,同时也被业内权威普遍认可。2016年8月,张长佑被中华针刀专业委员会吸纳,并颁发了证书。这一切深深地吸引着那些有理想想创业的年轻人,他们也想学得和张长佑一样的技艺,做和德善堂一样的事情。于是,张长佑收徒传艺也成了人们的需求。只是,这里依然是大德当前,充满了友善。
张长佑的教徒授艺也沿用了中国传统的方式,我们不得不说这也是对国学文化的传承和发扬。众所周知,当前经济时代学点什么也没人安排工作,即使安排工作也都难尽人意。可张长佑却收徒学成后还留在德善堂工作。“我教徒弟和传统方式一样,徒弟们学成后在我这里工作,直接就能挣工资。”他说,“我传授的技术也没什么难的,徒弟们一般2到3个月就能学会,之后就能挣工资了。”
传统的收徒模式,没有投入就能学到手艺,还能拥有一份工作,这在当前实在是少有的事情。可这也并非张长佑给徒弟们带来的最大帮助,他真正给徒弟带来的已经不仅仅是一门手艺和工作,更是一个能发展有钱赚的事业。2到3个月的学习,徒弟们只是掌握了技术的操作和要领。在德善堂的工作相当于带薪实习,在实际操作中不断完善领悟学到的技能。张长佑告诉记者,来学艺的徒弟全国各地哪都有,多数来自江苏、安徽、河南、河北、山东等地,走出去创业的徒弟现在能有20多个,店里还有10多个学艺和工作的。
与健康产业多方合作
引入产后恢复和养生
张长佑凭借个人技术实力,加上对德善堂的经营,不仅赢得了广大顾客和百姓的信赖,也在行业内广受赞誉。一些特色专业健康机构因此也纷纷加入到他的德善堂健康事业当中。安优妈妈是一家专业致力于为现代妈妈提供健康调理服务的机构,侧重于产妇产后的身体恢复。看到张长佑院长的技术优势,便选择与德善堂合作,聘请他为安优妈妈产后复原中心的主治医师。
采访中李凤茹告诉记者,张长佑教授以效果显著的推拿手法见长,而自己则专注于食疗方面的健康养生,针对症状广泛的三高人群,两者搭配可谓天作之合。
借用德善堂的一段介绍来说,“大医治病治未病,庸医治病治已病,医非圣贤不能,预防为主防患于未然……疾病人之所疾,痛病人之所痛,减轻病人痛苦,延长病人生命是我们行医人的天职。”李凤茹说:“我们与张长佑老师的合作主要针对亚健康人群,治的是未病。同时张长佑老师的医术精湛,还能针对疾病人群进行康复治疗,这是一次中医学与营养学的完美结合。”
老读者推崇张长佑
祖传技术“没的说”
在德善堂10月8日的庆典中,也有本刊的老读者参加,记者通过老读者侧面了解了德善堂和德善堂创始人张长佑在当地的名望以及技术实力。
王志军说:“我不光是认识张长佑,他家老爷子我也见过。他们家的技术是祖传的,到他这里不是第四代就是第五代。我见到他家老爷子的时候老爷子八十岁了,那推拿和针灸技术真是厉害,不说是技到病除吧,可也差不多了,上手就让你见效。”
王志军也是创业路上的一个成功人士,搞了一个国际贸易公司和庆典公司。他不仅和张长佑认识,对德善堂也非常熟悉。他说:“我也总到德善堂做保健,每个月做一回,就在重新装修开业的这个店。因为我喜欢自然疗法,讨厌有病没病就吃药。”王志军不排斥医药,但是他认为张长佑的技术相对来说更健康,对人体更好,尤其在颈肩腰腿痛和保健方面。
张长佑的技术实力是王志军最青睐的地方,也是他推崇德善堂的主要原因。在他的介绍语气里听得出他对张长佑的信心是满满的。他说:“我之所以这么推崇张长佑就是因为他这个祖传技术实在是太好了,技术精湛。他现在不只是悬壶济世这么简单,更是对我们中华民族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扬。那是老祖宗留下来的宝贵财富,我希望他能继续发扬光大。说实话,这些年他做得挺好,不论是作为朋友也好,还是作为顾客和百姓也好,我真的希望他和他的德善堂能够更好,这不仅是德善堂事业的壮大,也是给老百姓带来健康的好事。”
正所谓旁观者清,王志军作为一个德善堂之外的第三方,真实地说出了张长佑的名望,说出了他的技艺特长。德善堂,一个容纳了医德与医术的健康产业,让张长佑年轻时立下的志向得以如愿以偿。如今,“悬壶济世,积德行善”已经座右铭般挂在德善堂的门楣两侧,再一次阐述了中华民族的大医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