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30句中医养生名言新浪财经

中医文化是中国古代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杰出代表,中医“道法自然”“天人合一”“阴阳互补”“人命至贵”等优秀理念,蕴含着丰富的哲理,对中国人的生命观及养生修身观念影响深远。古人修身养性多高见,请看这三十句关于养身、养心、养生的至理名言。

养身

1

饱食即卧,乃生百病。(《备急千金要方》)

解读:饱食即卧,食物停聚未及消化,积而淤滞,气滞不行,脾胃受伤,气血痰食积聚而致百病丛生。

2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动也。形气亦然。形不动则精不流,精不流则气郁。(《吕氏春秋》)

解读:流动的水不会腐恶发臭,转动的门轴不会生虫朽烂,这是由于不断运动的缘故。人的形体、精气也是这样。形体不活动,体内的精气就不运行,精气不运行,气就滞积。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生命在于运动。

3

食毕,饮清茶一杯,起行百步,以手摩脐。(《昨非庵日纂》)

解读:古人自古讲究饭后养生,这里提到用餐后要做三件事情,即饮茶、散步、揉腹,如能长期坚持做下去,必有益身体健康。

4

早起不在鸡鸣前,晚起不在日出后。(《抱朴子·养生论》)

解读:中医认为人们的作息应该符合生理作息规律,清代养生专家曹庭栋认为:“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昼动夜静,乃阴阳一定之理。”他还指出:“早起不在鸡鸣前。盖寅时初到(晨3时)为肺生气之始,正宜酣睡。至卯时(晨5时)入大肠,方可起身”,辰时(晨7时)日出阳气升腾,应起身晨操,进食,不宜再卧床。晨起应在这两个时段中间。

5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解读:四时阴阳之气是万物生存的根本,古人都会根据此而在春夏养阳,秋冬补阴,以便服从于其四时阴阳这个根本,才能与万物一起生活并且生长。如果一旦违反了这个根本,就会损伤其本源,破坏其真气,以上这些就是四时调摄的宗旨。

6

齿,骨之穷也,朝朝琢齿,齿不龋。(《养生要集》)

解读:“齿牙完坚”是健康长寿的象征,叩齿术是在我国流传的一种古老的养生方术。肾主骨,齿为肾之余,也属于骨头的一部分。龋齿,是牙齿的大患,人们每天早晨口中上下牙齿相互敲啄,指上下相对应的每颗牙齿互啄,就可以减轻龋齿的危害,保持牙齿的健康。

7

五谷为养,五蓄为助,五菜为充,五果为益。(《养生四要》)

解读: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谷物(主食)是人们赖以生存的根本,而水果、蔬菜和肉类等都是作为主食的辅助、补益和补充。

8

善养性者,先饥而食,先渴而饮,食欲数而少,不欲顿而多。常欲令饱中饥,饥中饱耳。(《备急千金要方》)

解读:善于修身养性的人懂得在饿之前而吃东西,在渴之前而饮水。吃的次数多,摄入的食物量就少,不想吃的次数少,吃的次数少摄入的食物量就多。常想吃就会有饱腹感,饿极了就会吃很多。这句话相当于我们所说的少吃多餐,感觉饿了再吃,这样更有利于消化吸收。

9

琴医心,花医肝,香医脾,石医肾,泉医肺,剑医胆。(《幽梦续影》)

解读:这是古人论及的高级养生术,即是借助各种方式来全方位修身养性,调理身体:美妙动人的琴声,让人听了心旷神怡,有助于养心;娇嫩鲜艳的花朵让人欣赏,可以驱除烦躁情绪,利于养肝;扑鼻而来的香气让人味觉顿开,可以养脾;针灸按摩可以养肾;山林间的泉水瀑布,净化空气,可以养肺;持刀舞剑常锻炼,可以使人形成勇敢果断的品性,可以养胆。

10

衣服厚薄,欲得随时合度。是以暑月不可全薄,寒时不可极厚。(《养生要录》)

解读:我国古代医学家早就懂得衣着与养生的关系,认为衣服的厚薄应该随时节且适度。暑天不可穿太薄,寒天不可穿太厚。衣服要和外界气候,有个适应度,不可过于极端。并进一步指出:“寒热之时,妄自脱着,则伤于寒热矣。寒欲渐着,热欲渐脱。”

养心

心有所爱,不用深爱,心有所憎,不用深憎,并皆损性伤神。(《备急千金要方》)

解读:孙思邈认为,修心之法,贵在中和,切忌过度和猛烈。有深爱的事物,切忌过分投入,同样,心有很厌恶的事物,也不要厌恶久恨,这样都是有损心性和心神的。

养心莫善于寡欲。欲不可纵,欲纵成灾;乐不可极,乐极生衰。(《养生四要》)

解读:历代医家首列寡欲养神为养生学之第一要义,认为清心寡欲才是养生之道,凡事适度。过度纵欲会伤身,过度追求享乐,则会让肌体产生衰退。

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各从其欲,皆得所愿。(《素问·上古天真论》)

解读:心志闲适而少有欲望,心里安定没有恐惧,形体疲惫但不倦怠,因此真气调顺,各人随其所欲,都能满足自己的愿望。

大喜荡心,微抑则定;甚怒烦性,稍忍即歇。(《退庵随笔》)

解读:大喜使人心神激荡时,略微抑制便可安定;暴怒使人性情烦躁时,稍加忍耐就可平息。指情绪不稳时要自我克制,这样有益于健康。

夫精神志意者,静而日充者壮,躁而日耗者老。(《淮南子》)

解读:养心在养神,我国历代养生之论,无不强调清静养神。心神安静的人,精气日渐充实,身体就健康;心神躁动的人,精气日渐损耗,身体就衰老。

物来顺应,事过心宁,可以延年。(《寿世保元》)

解读:对于现实事物要顺其自然,事情过后就不要耿耿于怀,做到内心宁静,这样才可以延年益寿。

安则物之感我者轻,和则我之应物者顺,外轻内顺,而生理备矣。(《苏沈良方》)

解读:宋代文学家苏东坡认为,人生于“安”“和”二字。“安”即静心,“和”即顺心。追求安宁,那么外物感动我就轻;崇尚和谐,那么我感应外物就顺;外轻内顺,那么人生的道理就具备了。

人借气以充其身,故平日在乎善养,所忌最是怒。(《老老恒言》)

解读:养生在贵在养气,人的七情失常最易引起气的运行失常,尤其是在生气发怒时,最忌讳的就是犯怒。

仁人之所以多寿者,外无贪而内清静,心平和而不失中正,取天地之美以养其身。(《春秋繁露》)

解读:仁人之所以长寿,是因为他们外无贪欲而内心清净,心境平定和顺而不失中正,取天地间的美好东西来保养身体,所以寿命长久而且身体健康。

多思则神殆,多念则志散,多欲则损智,多事则形疲。(《养生要集》)

解读:想多了就会消耗过多的心神,念头多了就会心志发散而不聚焦,欲望多了就会干扰清醒地运用智慧,事情多了就会感到身体疲劳。

养生

养生之道,莫先于饮食。(《翁山文外》)

解读:养生应该首先从合理饮食开始,“药食同源”“药补不如食补”,吃对食物比仙丹灵药更有用。

精、气、神,养生家谓之三宝。(《理虚元鉴》)

解读:中医认为,精、气、神为人身三宝,精足、气盈、神全是养生延年益寿之根本。固本生精,精生而化气,气生而化神,神全而身健。

戒暴怒以养其性,少思虑以养其神,省言语以养其气,绝私念以养其心。(《类修要诀》)

解读:戒暴怒能养人的性情,少进行思考焦虑益于养神,少言语聒噪有利于养气,杜绝各种私欲能养心。

人于中年左右,当大为修理一番,则再振根基,尚余强半。(《景岳全书》)

解读:这是我国古代著名的“中兴”养生理论,指的是中年是身体由盛转衰的时候,人应当抓住中年时期元气尚未大虚之机,认真地加以调理,使元气得以复常,而人身之根本得固。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是气之常也,人亦应之。以一日分为四时,朝在为春,日中为夏,日入为秋,夜半为冬。(《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

解读:我国的养生学特别强调“天人合一”。先人们认为,人活于天地之间,与自然界是和谐统一的,当自然界发生变化时,人体也会相应地发生变化,只有顺应自然,人们才会长寿。养生不仅要顺应一年四季的变化,更要符合一日四时的变化。

少年之情,欲收敛不欲豪畅,可以谨德;老人之情,欲豪畅不欲郁阏,可以养生。(《菜根谭》)

解读:少年人的感情,希望收敛起来而不要豪放畅快,可以严谨自己的道德;老年人的感情,应该豪放畅快而不要悒郁阏塞,可以养生。

善服药者,不如善保养。(《寿亲养老新书》)

解读:中医理论素有“三分治七分养”之说,平时保养得当,不仅身体健康,还可免遭服药之苦。

善摄生者,无犯日月之忌,无失岁时之和。(《备急千金要方》)

解读:养生之道,要顺应自然和规律。善于养生的人,不违背日月自然的规律,不违背岁月年龄的特点。

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素问·上古天真论》)

解读:上古时代的人,是知晓养生大道的,能遵循阴阳的变化规律,符合自然运作的规则和定数,饮食有节度,起居有规律。

读书悦心,山林逸兴,可以延年。(《寿世保元》)

解读:古人重视精神层面的养生,认为读书可以愉悦心灵,山林出游可以陶冶情操,释放兴致,精神层面的养生,对延年益寿很重要。■

THE END
1.中医养生知识上述的养生健身之法,虽然仅限于中医养生学内容的一部分,但其中不少成功之处,均在于坚持不懈的毅力和持之以恒的态度,足以提供我们借鉴学习。 健康素养提示 健康素养第七条:保健食品不能代替药品保健食品不能代替药品对疾病的治疗作用。不是人人都可以随意食用。在选择保健食品时,应当注意.保健药品不能治疗疾病,所以,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1204/19/64937631_1141158790.shtml
2.中医养生知识中医养生知识 中医养生强调顺应自然、平衡阴阳、调和气血、预防疾病,以达到身心健康和长寿的目的。以下是一些主要的中医养生知识: 饮食养生 中医认为食物具有五味,即酸、苦、甘、辛、咸,与人体的五脏相对应。合理搭配饮食,可滋养五脏。例如,酸味入肝,可适当食用山楂、乌梅等滋养肝脏;苦味入心,苦瓜、莲子心等有助于https://www.jianshu.com/p/41a74535c0b1
3.2018级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培养思想政治坚定、德技并修、全面发展,适应人口老龄化的社会需要,掌握养老及涉老岗位必备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备较强的现代养老机构管理能力、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和对老年人实施整体照护的能力,具有良好职业道德,面向老年照护、养老护理管理、老年健康管理、老年社会工作、老年康复辅助器具应用、民政事务管理等领域的https://jwc.wfhlxy.com/info/1023/1358.htm
4.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44、淡水与海水健康养殖及产品深加工,淡水与海水渔业资源 增殖与保护,海洋牧场 45、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及面源污染防治 46、粮油干燥节能设备、农户绿色储粮生物技术、驱鼠技术、 农户新型储粮仓(彩钢板组合仓、钢骨架矩形仓、钢网式干燥仓、 热浸镀锌钢板仓等)推广应用 https://www.cnjx.gov.cn/News/show/1241848.html
5.龙哥风向标2023070420230711GPT拆解小红书博主通过微信对话截图引流,成功变现知识付费 盈利点:利用小红书博主通过微信对话截图引流成功变现知识盈利点:利用小红书流量异常值,借助中医养生赛道,在三伏天期间销售夏季养生产品,通过低价高量的策略获取利润盈利点:利用小红书上的P图小技能月赚200万的商机,可以开展P图服务,满足用户对搞笑图片的需求,通过小红书https://blog.csdn.net/wizardforcel/article/details/135918727
6.著名中医养生专家蒋力生来校作降知识讲座南航要闻新闻中心中医养生讲座(摄影/纪兴) 启航网讯 4月22日,江西中医药大学教授蒋力生应邀为我校教职工做了题为《中医养生漫谈》健康知识专题讲座,讲座由副校长唐星华主持,全校近200余名教职员工一同听讲学习。 蒋力生教授长期从事中华传统养生研究,他结合中医理论,从“好理念”、“好心态”、“好习惯”等三个方面为老师们讲解如https://www.nchu.edu.cn/xwzx/chyw/content_47801
7.健降康网降养身方法养身保健知识(www.jjkk5.com)健健康康网为广大网民提供养生保健知识大全,包括养生之道,中医养生,食疗养生,运动养生,健康养生方法,健健康康网,健康养身方法,养身保健知识等内容资讯www.jjkk5.comhttp://www.1330.cn/guanjianci/263485.html
8.卫生院降教育咨询活动(中医药知识降知识咨询活动).docx2024年1月19日活动地点:**镇中心幼儿园门前活动形式:健康教育知识咨询活动主题:中医药知识健康教育咨询活动组织者:卫生院主讲人姓名张忠帅主讲人单位卫生院职称主治医师接受健康教育人员类别:本镇居民接受健康教育人数:150人健康教育资料发放种类及数量:4种200份活动内容:1月19日卫生院组织了《中医药养生》健康知识的https://m.renrendoc.com/paper/329685249.html
9.中老年人降知识讲座6篇(全文)中老年人养生保健知识讲座 叔叔、阿姨们下午好! 首先,问叔叔、阿姨一个问题:什么是健康? 健康一词,在古代有强壮、结实和完整的意思。 现代,健康是指一个人在身体、精神和社会等方面都处于良好的状态。现代人的健康内容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心灵健康、社会健康、智力健康、道德健康、环境健康等。 https://www.99xueshu.com/w/filele6zzvjk.html
10.夏季养生小常识短信200条夏季养生小常识短信200条 1、夏季尽量穿浅色衣服。深色衣服会吸收阳光,使人体温升高燥热;同时蚊子有趋暗的习性,深色容易吸引蚊子,异常是黑色。 2、炎夏预防热感冒,贴心关怀请记牢,清淡饮食少油腻,绿豆莲子煲粥妙,减少久待空调房,耐热锻炼很必要,充足睡眠少熬夜,豁达心胸病毒跑。愿欢乐安康! https://www.qunzou.com/shenghuo/20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