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生知识讲座中医药科普知识

养生的定义:养生指保养、调养、颐养生命。即以调阴阳、和气血、保精神为原则,运用调神、导引吐纳、四时调摄、食养、药养、节欲、辟谷等多种方法,以期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

中医养生源流:整个中医药和养生体系在《黄帝内经》时代就已经很成熟。汉末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序中说:“怪当今居世之士,曾不留神医药,精究方术。明确提出运用医药的办法进行养生的观点。华佗授其弟子的五禽戏是导引练形以养生的早期记载。以恬淡虚无为主导的精神养生或精神调养,源于老庄之学,后来主要发展于佛、道两家。可以说,中国历朝历代都重视养生,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医养生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尤其是食疗、药膳等备受推崇。

?

《内经》说“生之本,本于阴阳”,又说“阴平阳秘,精神乃治”。所以,调和阴阳则精神充旺,邪不能侵,得保健康。

流通气血

?气为血帅,血为气母,二者相伴,贯通周身,熏濡百节,流通则生机正常,滞塞则淤结病生。

培补精气

人之生,先成精,先天之精源于父母,藏于肾,为生命之本、繁衍之源。后天之精由生化而来,亦藏于肾。故精乃阴气之本源,精盛则本壮,气化之源旺,故生气勃勃。而人之一切活动无不消耗阴精,故而用药食培补精气,补精以滋源,补气以助化精。

???要达到养生的目的,必须内外环境和谐。其一,充分评估不利的外界环境,逐利避害;其二,保养内环境的稳定,对内环境要有充分的评估,即体质辨识评估,选择合适的养生方法。对于健康亚健康的人群应做好体质评估,然后选择多种合适的养生方法“未病先防”;总而言之,养生要避免不利的外界环境,并依据人体体质状态选择相应养生方法。?

精神乐观,则气舒神旺;精神抑郁,则气结神颓;喜怒不节,则气耗神消。故清心寡欲可使心气平和、血脉流畅、精神安定,虽有大惊猝恐而不能为害。调神之法,参禅入定,或心有所恃,或弦歌自娱,或山林探幽,以气度从容,心思安定,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则神调。

吐纳养生

即今之气功。气功之要,一是静心,静而不思,若能无外无我,可以养神而致长寿。二是以意引气,以气行周身,通达经络,包括通任督、通小周天、通大周天等各种方法,达到养气养神、经脉流畅,保健强身。

导引养生

??又称为练形养生。导引吐纳,自古即用于描述气功及形体强身,未有细致确定的区分。这里则专指以形体动作为主导方法的养生,所谓“主导”,是因为这种方法本身也要求有呼吸动作的配合。这类养生术有五禽戏、八段锦、易筋经、太极拳以及被动的推拿等。

食饵养生

通过调节食物的品质、数量、进食规律,以及回避有害的食物以养生,也包括饵药养生(古称神仙服饵),其内容包括食性、食养、食疗、食节、饮食禁忌及药养等。

保精养生

精气神为人之三宝,精化气,气生神,故精又为人之动力源泉。保精之法,开源节流。节流有二:一是养神,神安不乱,精不妄耗,清静无为,恬愉自保。二是节房室,古人将男女好合、房事伤精看得很重,认为精生有限,而性欲无节则过耗,将致疾短寿。开源即促精生长、吸引采补。前者有食饵、药物、修炼等法可以试行,后者则主要与房中术有关。

环境养生

人的生活,不可避免地要受到环境的影响,因而对水土气候、地形地貌、森林植被等均有所选择。古人主张在高爽、幽静、向阳、背风、水清、林秀、草芳之处结庐修养,故多选择名山大川、幽雅清静之处。现实生活中只要达到适宜也就可以。

熏治养生

以传统中医芳香熏治,达到养生目的。古人熏治消毒常采用的药物有艾草、苍术、贯众等。临床上运用苍术的方剂很多,端午节前后,古人有用苍术“辟疫邪”的习俗,或用苍术熏屋,或以苍术和辛夷、薄荷、苍耳子等多种中药做成香袋、香囊挂于室内、佩于身上。达到辟疫邪、身芳香之功效。

锻炼养生

??坚持适当的锻炼,防止过逸过劳,实际上就是“养形”,使人保持健康体魄。比如饭后散步一小时,可以帮助消化食物,促进血液而循环,增加食欲,减少患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的风险。

四季养生

顺应阴阳气化是四季养生的精髓。《黄帝内经》指出了四季养生的关键在于顺应阴阳气化。天下万事万物都是阴阳的运动,阴极则阳生,阳极则阴长,人的养生也要随着自然界的阴阳消长而变化。一天之中,从子到午为阳时,从午到子为阴时。一天之中的子时(夜晚23至1点)、一年之中的冬至是阴极;而一天之中的午时(11至13点)、一年之中的夏至是阳极。一天之中,要顺应一天的阴阳变化;一年之中,要顺应一年之中四季阴阳变化。

【打印文本】【关闭】

收藏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主办:内江市东兴区人民政府办公室管理维护:内江市东兴区电子政务中心

THE END
1.科普进行时‖这些中医养生知识你了解吗?今天要分享的课件是:《中医养生知识科普宣传讲座主题党课PPT课件》。讲稿字数:10959字,党课ppt页数:40页。中医养生,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乃古人智慧之结晶,调身养性之瑰宝。其精髓在于顺应自然,调和阴阳,使人体内外和谐,达至天人合一之境。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中医养生遵循四季变换,以食疗、针灸、拔罐、推拿等手段http://c.m.163.com/news/a/JHM8BSH105568F61.html
2.成都高新医学会官网,成都高新区继续医学教育网聚焦口腔前沿 共筑口腔健康——高新医学会口腔专业委员会2024年学术年会暨口腔全科专业学术研讨班顺利召开成都高新医学会安宁疗护专委会主任委员刘梦婕教授受邀出席“安宁疗护前沿问题探讨会”并做专题学术讲座 节气顺时养生 | 今日立冬,阳气开始闭藏,一冬病不找,这些养生习俗要知道! 2024-11-07 https://www.gxyxh.org/index.php?m=content&c=index&a=show&catid=93&id=625
3.中医养生课堂降知识讲座.pptx中医养生课堂健康知识讲座中医养生概述中医养生的基础知识中医养生的方法与实践中医养生的应用与案例中医养生的未来与展望目录CONTENT中医养生概述01总结词:中医养生的定义是指通过一系列的调养措施,达到增强体质、预防疾病、延年益寿的目的。其特点包括整体观念、辨证施养、预防为主、个体化原则等。详细描述:中医养生注重整体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0622/14/17307654_1126859201.shtml
4.中医养生保健知识讲座小结五、中医养生保健知识讲座总结 现在乱七八糟的讲座太多了,听这些讲座多是六,七十岁的老年人抱着健康的心情去听讲座,像你们一样进微信群听一些保健知识,说得产品吃百病,说得活龙现的引老年人上钩,说得难听点也是骗钱,一点一点骗你们相信他们是为了老年人健康。 https://www.lnky.net/yjys/32299.html
5.开展夏季中医养生降知识讲座随着炎炎夏季的到来,为有效预防夏季疾病的发生,普及健康知识,传播健康理念。2024年7月22日上午锦东社区退役军人服务站联合共建单位北环卫生服务中心开展“夏季中医养生”健康知识讲座。 讲座由北环卫生服务中心朱医生用浅显易懂的语言,向居民们分享了夏季养生的原则。夏季养生的关键是“清暑化湿、滋阴降火”,是指通过饮食https://sq.cz001.com.cn/cms/index.php?t=wap_sq_detail&sq_id=20764&news_id=20764
6.关于举办中医养生保健知识讲座的通知为进一步宣传普及中医知识,满足广大教职工的健康需求,不断提高教职工自我保健意识和技能,在第113个“三八”国际妇女节即将到来之际,校工会联合生命科学学院、公共卫生学院邀请南通大学附属医院郭爱松教授做中医养生保健知识讲座,通过讲授中医对日常保健的知识和互动交流,让大家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医。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https://gh.ntu.edu.cn/2023/0306/c1621a206620/pagem.htm
7.中医养生保健素养知识讲座.pptx中医养生保健素养知识讲座REPORTING目录中医养生保健基本概念常见中药材及其功效认识季节性养生保健策略分享饮食调养在中医养生保健中应用运动锻炼在中医养生保健中作用情志调养与心理健康维护技巧PART01中医养生保健基本概念REPORTING中医养生以阴阳五行为基础理论,强调人体内外环境的阴阳平衡与五行调和。阴阳五行理论脏腑经络学说https://m.renrendoc.com/paper/3224500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