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药膳地图:舌尖上的养生市场潜力超乎想象药食同源中药材中医药药膳养生

眼下,药膳产业有机遇也有挑战,其市场需求旺盛,发展潜力巨大,但创新及普及力度滞后,急需更多更广力量及渠道参与。

药膳产业有机遇也有挑战,其市场需求旺盛,发展潜力巨大,但创新及普及力度滞后,急需更多更广力量及渠道参与。

编辑:宗正

药膳产业有机遇也有挑战,其市场需求旺盛,发展潜力巨大,但创新及普及力度滞后,急需更多更广力量及渠道参与。“健康中国”战略明确指出:到2030年,健康服务业总规模将达到16万亿元,并将大健康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在“后疫情”“大健康”的时代背景下,追求健康成为消费者的首要诉求,“药补不如食补”的膳食养生观念使得功能性原料尤其是药食同源原料备受追捧。药膳是中国传统医学知识与烹调经验相结合的产物,从神农尝百草开始,中医就有着“药食同源”之说。根据魔镜市场情报的分析,淘宝天猫药食同源类产品MAT2021的市场销售额超过191亿元,MAT2022为近234亿元,同比上升22.3%。同时,凯爱瑞2023年中国风味图谱中,预测了后疫情时代下的五大风味趋势,药食同源便是其中之一。中国中医药、保健生产企业间的合作生产、合并正在逐步爆发,与食品行业进行创新融合发展。

01|舌尖上的养生文化

中国中医学自古以来就有“药食同源”理论。“药食同源”是指,许多食物即药物,它们之间并无绝对的分界线。这一理论认为,许多食物既是食物也是药物,食物和药物一样能够防治疾病。古代医学家将中药的“四性”“五味”理论运用到食物之中,认为每种食物也具有“四性”“五味”。

在古代原始社会中,人们在寻找食物的过程中发现了各种食物和药物的性味和功效,认识到许多食物可以药用,许多药物也可以食用,两者之间很难严格区分。

《神农本草经》云:“上药一百二十种为君,主养命以应天,无毒,多服久服不伤人,欲轻身益气、不老延年者本上经。”《淮南子·修务训》称:“神农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避就。当此之时,一日而遇七十毒。”可见神农时代药与食不分,无毒者可就,有毒者当避。

《黄帝内经》对食疗有非常卓越的理论,如“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无毒治病,十去其九;谷肉果菜,食养尽之,无使过之,伤其正也”,这可称为最早的食疗原则。

东汉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和《金匮要略》在治疗上除了用药,采用了大量的饮食调养方法来配合治疗。《黄帝内经·太素》则写道:“空腹食之为食物,患者食之为药物”,反映出“药食同源”的思想。到了唐朝,《千金要方》提到:“夫为医者,当须先洞晓病源,知其所犯,以食治之,食乃不愈,然后命药。药性刚烈,犹若御兵。”这即是食物和药物界限的模糊概念。其后,还出现了我国第一本食疗类专著《食疗本草》。宋代官方修订的《太平圣惠方》则专设“食治门”。而元代饮膳太医忽思慧所编著的《饮膳正要》为我国最早的饮食卫生和营养学专著,记载的药膳方和食疗方非常丰富。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针灸代表性传承人、中医副研究员刘光瑞在接受《小康》杂志、中国小康网采访时表示,“药食同源”这一概念,是中国通过二十四节气的确立,观察天文地理的环境变化,以及植物花开花落的规律认定的。“春升、夏长、秋收、冬藏的基本规律,也产生了‘药食同源’的本质划分。”他进一步表示,在秦以前,朝廷就有食疗医的记载,历史上分为朝廷医和民间医。“食疗医的发展有数千年的基础和文脉起源,人以食为天,食以地为源。”

“药膳”一词则最早出现在《后汉书·列女传》中的“母亲调药膳思情笃密”的记载,其发展脉络可概括为:形成于秦汉,发展于晋唐,兴盛于宋元,成熟于明清。中医药膳,是在中医学、烹饪学和营养学理论指导下,针对不同中医人体类型的生理需求,将不同中药或具有药用价值的食物进行合理地配伍,并采用传统炮制方法或现代科学加工技术进行研制的具有独特色、香、味、形、效的食品。总的来说,它“寓医于食”,既将药物作为食物,又将食物赋以药用;既具有营养价值,又可防病治病、强身健体、延年益寿。不仅可以使食用者得到美食享受,又在享受中使其身体得到滋补,疾病得到治疗。

从古人提出的“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到当下全社会大力倡导“防大于治”,“寓医于食”的健康理念早已慢慢深入人心。

02|“食药物质”规范标准逐步建立

以“药食同源”理论和文化为基础,“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物质的概念逐渐明晰起来,一般称其为“食药物质”,也就是传统上具有作为食品的食用历史且列入“药典”中的物质。很快,一系列政策频频颁布,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2016年,《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指出,鼓励中医药机构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研发一批保健食品;《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通过,提到国家支持发展中医养生保健服务;《中医药“一带一路”发展规划(2016—2020年)》表示,“结合不同国家的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以及重大疑难疾病,面向沿线民众提供中医医疗和养生保健服务,推动中医药理论、服务、文化融入沿线国家卫生体系,为中医药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同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重点支持果品、蔬菜、茶叶、菌类和中药材等营养功能成分提取技术研究,开发营养均衡、养生保健、食药同源的加工食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强调,加强新食品原料、食药同源食品开发和应用。

2017年,《国民营养计划(2017—2030年)》发布,指出要大力发展传统食养服务,并要进一步完善我国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的物品名单。同时,要深入调研,筛选一批具有一定使用历史和实证依据的传统食材和配伍,对其养生作用进行实证研究,建设养生食材数据库和信息化共享平台。2018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中医养生保健服务规范(试行)》(征求意见稿),提到不得给服务对象口服不符合《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名单》《可用于保健食品的物品名单》规定的中药饮片或者《保健食品禁用物品名单》规定禁用的中药饮片。

2019年,国家卫健委、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发布《关于当归等6种新增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的物质公告(2019年第8号)》。2020年1月6日,《关于对党参等9种物质开展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的物质管理试点工作的通知》印发。

面对“药食同源”愈加受到瞩目的现状,刘光瑞表示,这是在中医药的重视和普遍被人接受的前提下产生的,“药食的‘药’不是西药,而是中药。这些中药数千年来被人们所认识,而年轻人对药食同源的认知是新一轮对传统文化的再生解读,也是由概念到本质的认同观的确立。”他认为这当然是一件好事,“不仅是人们生命文明的提升,还是新时代进步的象征。”

03|占领中医药产业新高地

《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中倡导,将中医治未病的理念融入健康工作和生活中。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要充分发挥中医药独特优势,到2030年,中医药在治未病中的主导作用、在重大疾病治疗中的协同作用、在疾病康复中的核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农业农村部印发的《“十四五”全国种植业发展规划》指出,“十四五”期间,稳定种植面积,提升药材质量,提高安全水平,助力健康中国战略实施;到2025年,全国中药材面积稳定在4500万亩左右,道地药材面积占总面积50%以上。

这些,无疑为药食同源产业的发展奠定了扎实的战略基础。

如今,全国各地纷纷在一二三产逐步发力,不断发展健康饮食新商机。据有关专家介绍,110种食药物质中,目前已经开发出人参宴、天麻宴、枸杞宴、山药宴、菊花宴、当归汤、党参汤、肉苁蓉汤,加工食品有荷叶茶、莲子粥、薏苡仁粥、天麻酒、铁皮石斛茶、桑葚酒、橘皮(陈皮)、茯苓酸奶、茯苓饼、金银花饮料、罗汉果食品、枣夹核桃、阿胶糕、杏仁茶等各类产品。其中,药膳作为药食同源产业的精品、中医药产业链皇冠上一颗最璀璨的明珠,是我国人民对餐饮文化做出的巨大贡献,并且随着人们健康养生意识的逐渐攀升迎来新“蓝海”。

浙江省江山市是黄精的天然分布区,历史上一直有药农采集和药商收购。从2010年至今已有近20多个各类项目支持发展江山林下黄精基地建设,全市黄精种植面积已达4.2万亩。目前,黄精产业从一产种植到三产服务已初步形成“种产销”协调发展的产业格局,现有中药材企业、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50多家、种植户100多户,涌现出北京同仁堂(江山)、红盖头、旺林、万里中药材、福赐德、万祥农业、展飞农场等一批具备一定规模的黄精种植、生产、加工企业,研制出的“黄精+蜂”“黄精+葛根”等系列产品,深受市场追捧;“江山黄精乌鸡煲”“江山黄精白鹅煲”分别入选“第一届浙江省十大药膳”“第三届浙江省十大药膳”,“江山黄精”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成功申报。

当前,一些药膳经营者认为,目前的药膳按照季节分类只是一个起步,未来“赛道”将会更加细分,比如针对不同疾病人群会推出不同药膳套餐,针对旅游、康养群体也会有不同的方案。

“在功能性食品中能用食品解决的,肯定比用药品解决更受食客欢迎,即传统的‘药补不如食补’。”刘光瑞表示,药食同源产业的重点在各地的食品厂,产品的创新和时尚化运用,才是食品行业可以发展壮大的先机和未来发展的希望。他同时指出,“产业化发展的关键是不同年龄阶段对药食同源产品的需求和对功能化养生的需要。随着食品产业的进步,永远安全、健康养生的食品才是未来发展的方向。未来的药食两用食品,应该在‘110种’的框架上创新出一条中国人‘食文化’的光明之路。”

眼下,药膳产业有机遇也有挑战,其市场需求旺盛,发展潜力巨大,但创新及普及力度滞后,急需更多更广力量及渠道参与。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王增利表示,“药膳产业正值发展窗口期,应加紧制定完善产业标准,强化药膳的科技研发与功能评价体系,做好药膳产品科学宣传,促进药膳产业规范发展。”

END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我有话说

0/500

同步到新浪微博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THE END
1.降食疗养生的方法有哪些健康食疗养生的方法有哪些 导读体质虚弱者多吃一些滋补的食物,比如芝麻、生姜、大葱等。 经常吃一些容易消化的食物,比如小米红豆粥、红枣粥等。生活中保持健康的方法有很多,比如拔罐、泡脚、喝茶等等。 比如平时可以多吃一些粗粮,比如小米、高粱米、玉米面、小扁豆、红豆等。https://www.cnys.com/zhuanjiawenzhang/73929.html
2.亚降人群中医治未病服务技术方案丹阳市中医院“治未病’科亚健康是介于有病与健康之间、数量庞大的一群特殊群体,对这一部分人群,西医在诊断和治疗方面缺少良好的方案,而中医在这些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通俗的讲就是有“认识”、有“作为”。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会有疲乏、精神不振、胃口不佳、失眠等不适的感觉,但到医院后,却无法诊断为何种疾病,现在人们对这种状况逐渐https://www.dyszyy.cn/zyyss/970.html
3.中医养生保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本专业坚持立德树人,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良好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较强的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掌握本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面向居民服务业、卫生、社会工作等行业的保健服务人员、健康咨询服务人员等职业群,能够从事中医养生、中医http://www.srwsxx.cn/jyjx/zyjs/929.html
4.社区降生活中医降养生进社区项目方案中医药降养生进社区加强中医药资源保护、研究开发和合理利用,提升中药产业发展水平。而《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13年主要工作安排》中又明确提出继续支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实施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85%以上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60%以上的社区卫生服务站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这一系列政策无疑为中医药健康养生进社区提供了政策保障。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4965593039372338
5.基于Android的中医养生App的设计与实现通过提供中医养生的理论知识、养生方法、食疗方案、运动指导等内容,帮助用户正确理解中医养生理念,并根据自身需求制定个性化的养生计划。同时,中医养生app还能提供健康自检功能,给用户提供维护健康的实用建议等,使用户能够便捷地获得中医养生的支持与指导,中医养生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开发中医养生App,可以将中医https://blog.csdn.net/yht874690625/article/details/139842629
6.就来自于餐桌上的超级食物四季家庭食谱调理营养降中医养生《全2册自愈力饮食法百病食疗大全彩图版不药而愈的神奇方法就来自于餐桌上的超级食物四季家庭食谱调理营养健康中医养生大全书籍》,作者:全2册自愈力饮食法百病食疗大全彩图版不药而愈的神奇方法就来自于餐桌上的超级食物四季家庭食谱调理营养健康中医养生大全书籍张彩山 著http://product.m.dangdang.com/29778471.html
7.《本草纲目》中的养生智慧食疗良方长寿方案数字图书馆药补不如食补:《本草纲目》中的健康箴言 从《本草纲目》中提炼出养生的精华 李时珍养生心法:四性五味,药食同源 《本草纲目》中的食疗妙方摘录 第二章吃药延年不如食物养生,《本草纲目》中“食”的智慧 很多病都是吃出来的 食物为何是人的安身立命之本 https://www.dtdjzx.gov.cn/szlib/qgjt/2420949.jhtml
8.老年人中医保健方案6篇(全文)老年人中医保健方案 第1篇 老年人中医保健方案 随着位之后文化生活的提高,人们的保健意识日趋增强,老年人的队伍日趋庞大。由于年龄的增大,生活机能逐渐衰退,易伴发各种通行性病变,特别是心血管疾病,高血压、骨质疏松等,因此要建立健康科学地生活方式,平日养生要注意三防,其一要防激动、激烈等情绪变化;开始血压升高,导致https://www.99xueshu.com/w/fileq551ador.html
9.降食疗养生的方法有哪些健康食疗的方法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健康食疗可以帮助我们改善身体机能、提高免疫力,是获得健康和治愈疾病的一种方法。http://openpj.cn/
10.药食同源养生理念助力国人降中医食疗走上大降产业之路“期望国家有关部门尽快出台相关政策法规,鼓励在全国医院及医疗机构内设立此类科室及部门,推动中医食疗的发展。”于鸿坤说。 推动全民健康已上升为国家战略,追求养生健康的理念已极大地渗入百姓日常生活,未来随着相关政策法规的引导,医疗机构及业内人士的积极探索,中医食疗在助力国人健康的同时,也将走上大健康产业之路。https://www.foodex360.com/news/show-27657.html
11.中医食疗食疗师食疗师培训有问食经始于2009年,致力于中医食疗的传承与弘扬,专注于食疗师培训与食疗人才建设,深耕食疗产品研发与创新。经过15年的沉淀与积累,“有问”人将为大众饮食健康提供更优的咨询服务与产品体验,为社会培养更优秀的食疗专业人才。https://www.shiliao.org.cn/
12.中医食疗与保健的论文(通用8篇)中医食疗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利用食物的特性来调节人体各项脏器的功能, 使人自身获得健康或愈疾防病的一种方法[1]。但是不同食物有着其特定的性质, 这些性质又对应着五行中不同的属性。本研究探讨中医食疗与五行的关系, 并将其相结合用于现代养生, 现报告如下。https://www.360wenmi.com/f/fileh79ca914.html
13.2018级高职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8.29)毕业生面向基层一线就业,主要到卫生、民政、残联或教育系统的基层康复医疗单位以及广大康复理疗养生保健相关的服务机构工作。 (二)康复治疗技术职业岗位(岗位群)分析 1.核心岗位 以综合型康复治疗工作岗位为主,为专科康复治疗工作岗位:如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言语治疗、传统治疗等,分布于基层医院康复医学科、康复中心(民https://jwc.wfhlxy.com/info/1023/1376.htm
14.养生之家网手机版—中医养生降养生食疗养生保健养生之家网是中国权威养生保健门户网站,分享中医养生、食疗健康养生知识,分享养生保健、美容养生之道,春夏秋冬四季养生小常识大全就在养生之家网。https://mip.ys991.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