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六年,因为参与创办一家儿童早期教育机构,外加身为奶爸,所以买了数千本育儿书。恰逢六一,从中精挑细选100+本图书,按照不同维度,整理为书单。供各位爸妈参考。
儿童教育是各类伪科学的重灾区。从初级点的错误,比如「左右脑开发」「大脑只用百分之十」,到高级一点的错误,比如「多元智能」等等。读完下面两本书,至少可以避开市面上百分之八十的忽悠。
《儿童成长之谜》:从孕期、认知、情绪、社会环境四个领域,总结了流行的五十个育儿错误观念。《儿童大脑开窍指南》:从认知、语言、社交与情绪、运动、创意五个领域,总结了父母育儿的十大育儿错误观念及常见问题。
书目:
育儿没有回头路,明白什么是忽悠的伪科学之外,更要建立正确的育儿观念。首选读物莫过于由科学家面向大众撰写的读物。这就是牛津通识系列中的《儿童心理学》。
作者乌莎·戈斯瓦米(UshaGoswami)为英国剑桥大学教授,也是剑桥教育神经科学中心的开创者、领导者,在学术界屡获殊荣。
接着可以再读《无条件养育》《自主教养:焦虑时代的父母之道》《教养的迷思》《不平等的童年》四本书。《无条件养育》《自主教养:焦虑时代的父母之道》给你普及了自我决定论——如何让孩子成为自己,而非父母隶属品。
《教养的迷思》告诉你,父母会大大高估自己对孩子的影响,但其实对孩子人格发展影响更大的是同辈群体。《不平等的童年》告诉你的一个残酷现实是,你的育儿方式不知不觉受到你所在阶层的影响。
这些著作读完后,你会长叹一口气,鸡娃,并没有用。身为父母,无需自我加戏。
全球权威的医学机构莫过于美国梅奥医学中心;国内权威的生殖中心莫过于北医三院。由北医三院院长、北京大学医学部主任乔杰院士翻译的《梅奥备孕全书》《梅奥健康怀孕全书(第2版)》两书权威性可见一斑。
好看的怀孕书莫过于专家写自己的孕程。这就是儿童发展心理学家凡妮莎·洛布(VanessaLoBue)撰写的9MonthsIn,9MonthsOut一书、临床心理学家黛博拉·罗斯·莱德利(DeborahRothLedley)撰写的BecomingaCalmMom一书与科学作家安妮·墨菲·保罗(AnnieMurphyPaul)撰写的《子宫里的人生起跑线》一书。
国内推荐协和医院工作20余年的产科大夫马良坤的《协和产科医生的高龄二胎手记》,在该书中,她记录了自己43岁生二胎的经历与照片。
国内类似图书,值得推荐的有陈宝英组织编写的《新生儿婴儿护理养育指南》,该书特色是全彩印刷,大量配图,并配有视频。
另一本值得参考的是王丹华编写的《协和专家:新生儿婴儿护理大全》一书,该书配有音频。
首先推荐英国儿童心理学教授琳恩·默里的《婴幼儿心理学》。
这本书针对0-2岁宝宝所写,是一本少有的新手妈妈友好型图书。因为作者拍摄了大量育儿实际操作图片,所以能帮你轻松理解一些复杂的育儿概念,比如依恋、敏感回应、外化、内化等等。
孩子出生后,怎么护理?新手爸妈往往一头雾水。韩国儿科医生吴相珉的《你身边的儿科医生:03岁婴幼儿健康护理全书》很有意思,扎扎实实从孩子出生到3岁,写满了1000天。让你明白孩子在每个阶段的护理要点。
另一本好书是《和宝宝玩神奇的心理游戏》。作者肖恩·加拉格尔(ShaunGallagher)在这本书中将五十来个经典的儿童心理学实验,改编成合适0-2岁小宝宝玩的趣味游戏。
另一本类似的游戏书是金宝贝团队编写的《美国金宝贝早教婴儿游戏0-3岁》,分月龄提供了众多游戏。
除此之外,还可推荐戴耀华等人编写的《玩出大能力:0~3岁婴幼儿早期运动发展指南》与鲍秀兰的《0-3岁儿童最佳的人生开端》。前者有免费视频搭配。后者需要联系鲍秀兰团队购买光盘。
首推是教育部发布的文件《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该文件以及配套的《家长宣传手册》与《解读》,非常合适各位爸妈了解孩子在3-6岁各阶段的学习与发展重点。
一般来说,学界将儿童发展分成认知、语言、社交情绪(也翻译为社会情绪)、运动四大主要研究领域。当然,有时会将认知与语言合并;有时会增设创意;有时会增加学科类,比如语数外启蒙等等。
首推一本儿童认知科学家写的教材:《儿童思维发展》,我更喜欢台湾版的译名《儿童认知发展》。
再推荐艾莉森·高普尼克(AlisonGopnik)的《园丁与木匠》、《宝宝也是哲学家》。这两本书读者评价颇高,介绍了诸多前沿研究。
如何培养孩子适应未来的学习能力?推荐《给孩子的未来脑计划》、埃里卡·克里斯塔基斯(ErikaChristakis)的《给孩子最好的成长力》、罗伯塔·戈林科夫等的《未来能力教养》与EinsteinNeverUsedFlashcards。
这八本书是综合性的儿童认知科学读物,接着可以沿着注意力、执行功能、记忆、哲学思辨能力等具体专题阅读。
如何培养孩子的语言能力?推荐阅读《与宝宝对话》与《爸妈带我学说话·儿童语言发展家长指导手册》。这两套是写给家长看的培养孩子语言的方法论类图书。后者极佳,是国内为数不多,能做语言干预与诊断的机构。
而《大嘴小嘴学说话·幼儿卷套装》则是直接给孩子用的语言训练教材。
孩子内向害羞,不擅长和人打交道怎么办?内向,并不代表社交能力不足。要培养高情商的宝宝,关键是要培养孩子的「心理理论」(TheoryofMind),即理解他人心理状态和过程的能力。
哈佛大学教授保罗·哈里斯(PaulHarris)的《想象的世界》与斯科特·A.米勒(ScottA.Miller)的《心理理论》不可不看,是了解心理理论绕不过的两本杰作。
安全感是父母能提供给孩子的重要人生基础。如何培养安全感强的孩子?如果你希望快速落地到育儿中,可从《养育有安全感的孩子》入手。
这本书的三位主要作者在依恋理论和神经科学最新发现的基础上,提出了「安全感圆环法」,指导父母培养孩子的安全依恋。
如果你对此感兴趣,接下来还可以深读作者们的《依恋创伤的预防与修复》一书以及《侵入式教养》一书。
这本书虽然是学术书,但概念重要,讨论了心理控制的测量、构成、影响因素等等。
另一本是美国儿童发展研究协会主席布雷泽尔顿博士等人撰写的《父母和婴幼儿的早期依恋关系》。
只有数数、认字、学外语、画画才是学习?其实,孩子动起来,才是根本的学习。很多家长都会低估运动对孩子大脑发育的重要性。《运动塑造孩子的大脑》这本书将儿童大脑发育与运动结合在一起,并且将0-7岁的儿童划分为六大运动发展阶段,并为每个阶段提供了针对性的运动建议方案。
前文提及的《梅奥育儿全书》与《你身边的儿科医生》可以参考,尤其合适0-3岁。除此之外,华德福教育专家们撰写的《儿童健康指南》概括了0-18岁生理健康方方面面的问题,可以作为案头常备手册。
国人撰写的《学前儿童常见病与意外伤害应急处理速查手册》《冀连梅儿童安全用药手册》与《在孩子下次生病前》亦可参考。
对于儿童来说,有五大常见心理健康类疾病,需要格外留意。也就是自闭症、多动症、抑郁症与阅读障碍、学习障碍。以下写给家长看的书,会让你对这些病症了解更深刻。
国外科普推荐牛津通识系列的《自闭症》。国内科普推荐邹小兵的《与你同行:自闭症儿童家长必读》。
自闭症的测量推荐中国台湾地区凤华的《自闭症儿童发展本位行为评量系统》。自闭症的干预亦推荐凤华的《自闭症儿童社会—情绪教育实务工作手册》一书。
自闭症的干预还可以推荐藤坂龙司等人的《早期密集训练实战图解》一书。他是日本自闭症家长自发组织的协会「积木会」的会长,该协会致力于帮助家长自己在家里实施ABA干预。
注意力研究的大师MichaelI.Posner的著作《人脑的教育》必读。再就是《如何养育多动症孩子》。
阅读障碍主要是智力正常,但语音解码能力受到较大影响,导致无法如正常人一样阅读。可以读这本经典著作《聪明的笨小孩》:
然后搭配国内研究者孟祥芝、李虹等人著作。
参见以下书目:
全球每年约出生1500多万早产儿,而中国每年出生的早产儿数量,居世界第二。对于很多早产宝宝来说,出生的前1000天,恰当的大脑训练,能大幅提高宝宝的生活质量,并且提前规避各类大脑发育风险。
如何科学养育早产宝宝?只挑一本的话,那么《早产儿养育必备指南(第二版)》更合适,作者写法温情。
《给父母的婴幼儿活动计划》是值得一看的好书。针对自闭症、早产宝宝等发展迟滞或高风险宝宝,提供了大量训练游戏。
以及专攻GMS的复旦儿科杨红医师的《脑瘫儿的超早期筛查技术-全身运动评估在中国的研究进展》。
当然,还有鲍秀兰的《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和早期干预》《婴幼儿养育和早期干预实用手册(高危儿卷)》。
如何对0-3岁儿童进行照料与教育呢?经典读物是《婴幼儿及其照料者(第8版)》,力荐。这本书有意思的地方是,分龄介绍了育儿物理空间布置。
除了常规的幼儿园课程读物,亦推荐这些读物:
上述读物中推荐必读的是《西方经典学前教育课程模式及运用》,该书盘点了欧美主流的学前教育模式,比如蒙台梭利、华德福、高瞻、瑞吉欧等等。
《小脑袋,大问题》经典读物推荐阅读。
《幼儿综合高效识字法》则是由香港谢锡金结合认知心理学开创的一种高效率识字方法,值得推荐。
国内出版社引进出版了众多儿童发展心理学教材,以下为推荐读物:
这么多教材?读哪本?推荐三本相对新的教材。
当然,还有经典的《伯克毕生发展心理学:从0岁到青少年》。
以及《当代发展心理学丛书》《教育神经科学译丛》等等。
我自己教学生,使用最多的是乌莎·戈斯瓦米(UshaGoswami)的经典教材:CognitiveDevelopmentandCognitiveNeuroscience:TheLearningBrain
该教材,台湾同仁翻译了上一个版本,如下:
什么是科学育儿?「科学」与「经验」的区别是什么?重点在于:是否有清晰的定义?是否可以测量、快速验证?是否可以质疑?
其中,儿童行为观察重点推荐《学前儿童观察评价系统》《幼儿行为观察与记录(第二版)》。
儿童评估重点推荐《儿童成长教养导图》。
《儿童认知发展:评估与教学》《儿童语言发展:评估与教学》等教材也可以参考。
此部分以学术专著为主,更多面向儿童发展科学研究者,阅读难度更大,大家酌情入手。比如六卷本的《儿童心理学手册》,这是一套国内发展心理学界通力合作翻译的手册,值得推荐。学术与应用价值兼具。
目前英文版最新版为第七版,文献地址参见:
Lerner,R.M.(Ed.).(2015).HandbookofChildPsychologyandDevelopmentalScience.Hoboken,NJ,USA:JohnWiley&Sons,Inc.
网址参见:
其他类似儿童发展心理学丛书可参考明尼苏达系列、剑桥系列。
如何给孩子挑选绘本?如何给孩子读绘本?可以参考以下图书:
其中,重点推荐这三本。
董旭花的《从头到脚玩绘本》,如下图所示:
彭懿的《世界图画书阅读与经典》,附录中有各大绘本奖的介绍及作者挑选的100本绘本。如下图所示:
周兢的《给0-3岁孩子的60本图画书》,如下图所示:
当然,最后有请镇宅神器《长大之前一定要看的1001本童书》,如下图所示:
1001本绘本!由各大童书奖得主与文学奖得主评选。
由于篇幅所限,本书单尚有三个小遗憾。
首先,写给专业工作者的育儿书,没有展开,只介绍了各大手册。但除了各大手册之外,各个专题领域,均有经典名著。
其次,没有包括图画书,只提到了关于图画书的书。
最后,没有包括6-18岁的育儿书。目前关于儿童的定义,越来越多倾向于将0-18岁都称之为儿童。而非类似二十年前,将0-12岁称之为儿童,12-18岁称之为少年。
虽然书目中的图书,不少都写到了0-12岁,甚至有的写到了0-18岁。但6-18岁的儿童阅读,还有一些特定话题。比如,读哪些通识类著作?读哪些课外辅导读物,有助于语数外等学科成绩?读哪些读物,更容易规避青春期危机,心智健康发展?
这三个遗憾,在我下半年上市的新书中有所增补。各位读者耐心期待。如果大家等不急,可以留意我的豆瓣过往书单。
希望这份书单,对大家掌握儿童发展领域的知识,略有帮助。
阅读,也许是我们能送给孩子最好的礼物。欢乐忧愁,总有一本书陪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