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自古有之。在中国古代,人们渴望健康长命百岁、容颜年轻不老、膝下多子多孙,认为这是一种天大的福气。为了实现这一美好愿望,因而发展延伸出了诸多神奇的养生方法与观念,备受古人推崇。其中有一些健康养生之法流传演化至今,养生奥秘贯穿其中,现代人不妨也借鉴一下,用于日常养生。
一、备受古人推崇的健康养生法之经络养生
经络是经脉与络脉的总称,是周身气血运行的通道,相当于遍布在全身的网络系统,保证各组织系统的正常功能。
经络养生是古人在长期生活保健和医疗实践中逐渐发现并形成理论的。《黄帝内经》说,经络具有决生死、处百病、调虚实之作用。它不仅指导着中医各科的临床实践,而且是人体保健、养生祛病的重要依据。
经络养生法是运用针刺、艾灸、按摩等方法,刺激经络、穴位,以激发精气,达到调和气血、旺盛代谢、通利经络、增进人体健康等目的的一种养生方法。
其实这种健康养生法,完美的沿袭至今。例如现代人通过一些穴位按摩和艾灸来调理身体。常揉手背虎口穴防治脸部及五官方面的疾病;艾灸足三里穴两三分钟,对预防五脏六腑特别是消化系统的疾病十分有效。
二、备受古人推崇的健康养生法之食疗养生
古代医书描述合理饮食,可调养精气,纠正脏腑阴阳之偏,预防各类疾病,从而延年益寿。因此饮食上不但需要均衡摄入,还要注意五味调和,否则会因营养失衡、体质偏颇、脏腑功能失调而致病。古人倡导,君子有疾,先命以食疗;食疗不愈,然后命药。
古代人提出“凡所好之物,不可偏耽,耽则伤身生疾,所恶之物,不可全弃,弃则脏气不均。”强调饮食勿偏,不挑食不偏食,进食种类多样,才能保证摄入均衡营养。
古人还强调饮食要限量,“饮食有节,则身利而寿登益,饮食不节,则形累而寿命损”、“大渴不大饮,大饥不大食”,切勿饥一顿饱一顿,对胃造成伤害,影响身体健康。
三、备受古人推崇的健康养生法之顺时养生
“寒来暑往、秋收冬藏”,古人认为,天有四时气候的不同变化,世间万物均有其生长规律,人的身体也不例外。衣食住行、五脏六腑、阴阳气血的运行必须顺应四季,才能让身心得到健康。
现代人也在不知不觉中顺应四时养生,根据季节不同调节自身的生活行为,有助于健体防病。
四、备受古人推崇的健康养生法之减毒养生
古人认为,人若喜怒无常则会导致体内阴阳、气血失调。劳累过度会损伤脾气,伤于饮食则生湿、热、痰浊。冒犯六淫,伤之外邪则百病丛生。这种致病因素被人体视为“毒”,因此提出以“减毒”来保全真气的养生之道。
通过饮食和药物或其它措施,减少体内累积的毒素,避免罹患重病,进而延年益寿。
五、备受古人推崇的健康养生法之进补养生
古代传统医学十分推崇用滋补之物调理阴阳、补益脏腑、滋养精血。合理进补可以强身、防病、祛病。但进补既要辨证,又要适量,还应考虑顺应四时。利用食补进行养生的例子有很多。
古代养生之道为后人们留下了诸多宝贵财富。身体健康是一个人的根本,规律地锻炼身体、平衡的饮食、合理的劳逸及平和的心态,能够避免疾病,甚至延缓衰老,调慢生命时钟的摆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