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毕业的刘全德在生产队干过两年。后来,当上了赤脚医生。因为村里实在没有高中生,否则轮不到他背药箱。
因为工资低,不得不拾起种地的本行。一天上午,天气晴朗,没有一丝云,刘全德到地里种萝卜。突然之间,飘来一块乌云,盖在头顶。刘全德扔下农具往回逃,雨点跟着屁股来了。他74岁的老爹刘振国也跟着来了。
曾经,刘振国的好脾气是出了名的,十里八乡都知道。很多女人经常拿刘振国说事。两口子吵架,受了气的女人一边抹泪,一边说:“谁让咱这辈子命苦,没摊上刘振国那样好脾气的人。”
但是,自从母亲王金凤驾鹤西游,刘振国脾气变得越来越暴躁。
照顾父亲的重任义不容辞地落在了刘全德和刘全忠兄弟二人身上,一家管一年。作为长子,刘全德担当起了母亲死后第一年照顾父亲的重任。
刘全德很孝顺,也很讲科学,他要发挥自己的特长,科学养生,让父亲健康长寿。
刘全德认真细心地打理父亲的生活,妻子张翠翠也是夫唱妇随。
刘全德特意制定了养生食谱,多种蔬菜变着花样搭配着吃,芸豆、豆角刚唱罢,土豆、冬瓜又登场。冬天薏米红豆粥,夏天绿豆汤。主食以小米和豆面做的煎饼为主。当然,肉类和海鲜也不可缺少。总之,厨房就是药房,这健康八成是吃出来的。
除了一日三餐,还要吃补药。夏季吃金匮肾气丸补阳,每天两粒。春天易犯高血压,不能用金匮肾气丸,就用五子衍宗丸。刘全德相信,几千年积累的养生智慧,一定会让父亲返老还童。
刘全德的愿望是良好的,效果却适得其反。
父亲吃过几顿养生菜,憋了一肚子火。一天午饭时,绿豆角紫茄子刚一摆上桌,老爷子“啪”地把筷子拍在桌上,瞪着刘全德,吼道:“你要把老子饿死,对不对?整天拿这些青毛野蒿应付,拿老子开心?你不知道老子爱吃猪头肉?现在社会,这些东西喂猪都不吃,你敢给老子吃?!”父亲的言辞越来越快,越来越激烈。配之以挥舞的手臂,很像一场演讲或辩论。最后,竟站起身,抓起桌上的盘子,一下掼在地上,摔得粉碎。红红绿绿的菜汁溅得满地都是。
刘全德傻在那里,张翠翠惊恐地站起来,讪讪地退到墙角。
回过神来,刘全德赶紧跟父亲解释这些菜的营养和好处。刘全德觉得自己说的都是真理,是真心为父亲好。但父亲说:“少给老子说这些没用的。老子难道不知道?你们夫妇不就为省几个钱?!你们不能明着把老子弄死,就用这样暗的办法把老子饿死。你们不怕良心受煎熬?不怕邻居们笑话?”
父亲的理由仿佛长出一只脚,把刘全德死死踩在地上,连一点翻身的机会都没有。
晚饭时,张翠翠拿了五十元钱,准备去割猪头肉。刘全德阻拦说,这么大年龄,吃油腻的东西不好。张翠翠说:“好或不好,都是他自己的事。他想要,我们不给却是我们的事。传出去,不好听。”刘全德想想,这话对。而且,偶尔吃一次也没啥大不了的,就不说什么了。
张翠翠割了三十元的猪头肉。红红的泛着油光的猪头肉摆上餐桌的时候,刘振国耷拉着一张脸,只顾心安理得地拿筷子夹。仿佛是刘全德夫妇欠了他的,他要拿回来。
一大盘猪头肉吃得刘振国两嘴流油,吃得刘全德惊心动魄。刘全德想劝几句,但刘振国眼皮都不抬,只管吃。刘全德只能无奈地看。
刘振国的脾气一天天长上去,刘全德夫妇小心翼翼地伺候着,精疲力尽。
所幸,刘全德的儿媳妇在城里生小孩,两口子进城伺候月子,就把老爹提前转交给了老二刘全忠。
几个月后,刘全德夫妇返回,从邻居黄玉芳嘴里得知老爹在老二家遭了大罪。
刘振国在刘全忠家第一顿饭,刘全忠媳妇王梅香做的是西红柿炒蛋。当那冒着香气的菜端到面前,刘振国的眉头皱了起来。如果在刘全德家,刘振国肯定会摔盘子,但在刘全忠家里,刘振国没这么做,他知道老二的脾气。
刘全忠两口子可不管这些,刚从地里干活儿回来的他们又累又饿,很快就把桌子上的菜和馒头风卷残云。
吃饱后的刘全忠看一眼枯坐的刘振国,问:“不饿?”刘振国说:“我吃伤过,不能吃西红柿炒蛋。”刘全忠说:“不吃?那好,下顿再吃。”
王梅香也不客气,连盘子带碗一块收拾掉。剩菜剩饭扣到狗食盆子里。
刘振国挽了挽袖子,腾地一下站起来,但看到刘全忠粗壮的胳膊和冷冷的脸,又慢慢坐下。
晚上吃饭,刘振国刚坐下,王梅香又端上来一盘西红柿炒蛋,稳稳地放在刘振国面前。这次刘振国不干了,站起来,端起眼前的盘子,用力地摔在地上。整个地面都染成了红黄的颜色。王梅香随着“砰”的一声响跳起老高。
刘振国向前迈几步,走到刘全忠跟前,指着刘全忠的鼻子质问:“你为什么不换别的菜?你要饿死老子不成?”
王梅香说:“西红柿炒蛋你都不吃,还吃什么?我看你是被这好社会惯坏了,被你的大儿子惯坏了。你在大儿子家想怎样就怎样,想发火发火,想摔东西摔东西。但你把眼睁大了,这是刘全忠的家!”说完,王梅香一阵风出去。回来时,手里多了一只鸡,是家里最健壮的红毛大公鸡。大公鸡在这个晚上差不多已进入梦乡,被王梅香捉住双脚,相当不忿。一边愤怒吼叫,一边扑棱翅膀,伸嘴啄人。
只见王梅香抓起了桌子上的菜刀,菜刀闪着寒光……
看着拼命挣扎的鸡,巨大的恐惧席卷而来,刘振国一下蹲在地上,张开的嘴巴很久没有闭上。当即,刘振国很坚决地搬进独院里,从此,自己洗衣,做饭,打扫卫生,还养了几只鸡和一只狗。
刘全忠当然不会舍弃自己的亲爹。人们经常见刘全忠出入刘振国的小院,有时送几个茄子,有时又拎块肉,有时拿件带了塑料包装的衣服,还真不是地摊货。人们发现,刘振国竟越来越年轻,越来越有能力。他在自己的小院做了很多事,比如垒鸡窝,给小狗打针等。
听黄玉芳讲完父亲跟弟弟的事,刘全德叹了一口气。看来老少皆不能溺爱,善说恶劝不过是殊途同归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