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生入门基础知识范文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中医养生入门基础知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1教学现状

1.1课时少,内容多,任务重,教学难度大

1.2课程设置欠合理,内容杂,章节跨度大,学生不易接受

1.3师资力量参差不齐,教师责任感欠缺

1.4学生对中医普遍有兴趣,但多数缺乏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2改革设想

2.1适当增加课时

针对目前课时少的特点,笔者提出以下教学内容设置:导论、阴阳五行学说、气血津液、病因、四诊、八纲辨证、脏腑生理与辨证、治则治法、中药基本知识及部分常见中药、方剂基本知识及部分常用方剂、针灸经络、中药饮片见习、内科部分常见病。本设置特点是既可以让学生掌握一定的中医药基本知识,又授予其对临床常见的内科病辨证论治的基本技能。

2.3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2.3.3完善集体备课、试讲、听讲三种制度集体备课的目的是集所有任课老师的智慧,将每个上课的内容先由主讲教师把该内容如何讲授说一遍,再由其他教师发表看法和建议,从而完善授课内容。试讲主要是针对年轻老师上课经验欠缺,通过试讲让资深教师发现其不足,从而指点帮助其提高教学水平。听课,可以是任课老师互相听课,特别是年轻老师要多听经验丰富老师的课,从中学习其上课方法、技巧等,以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另外资深教师亦可不定期的听年轻老师的课,以及时帮助和指导年轻老师教学。充分发挥以上三种制度,可集思广益,互相学习,从而提高中医教研室的整体教学水平。

2.4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懂得瑜伽的人就是不一样。郑先红老师对瑜伽的热爱与认知,使得她的人生焕发别样光彩。接触到郑老师的人都会感到,她的生命同瑜伽紧紧融为一体。将瑜伽的理念带入自身的生活,在工作生活中时时不忘对瑜伽的宣传、释疑与推广。这些年来,瑜伽让她的人生别有一番天地,她也让瑜伽的事业添姿加彩。

要中国人自己的瑜伽

为瑜伽事业默默耕耘、先后奔波的郑先红老师,这些年的辛苦下来,作为一种肯定,是来自国家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国家教育部的认可。郑老师所创建的瑜伽课程体系,和瑜伽教材都得到了上述国家部委的批准和认证,这是在国内瑜伽界唯一的殊荣。然而外人有所不知,郑老师为瑜伽事业的诸多贡献,却是来自这位江南女子,克服重重困境,以非凡的意志力,凭借自己的不断努力与付出,才在艰难中一步一步取得。郑先红老师向记者介绍,她的这些工作都是基于目前中国瑜伽现状而努力的。

从上世纪80年代起,瑜伽开始作为一种新型的健身和修心方式在中国逐步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可和推崇。近些年来,在众多瑜伽从业者及爱好者的共同推动之下,国内掀起了一轮的“瑜伽热”,各式各样的瑜伽培训班、瑜伽馆、瑜伽健身项目如雨后春笋般增长起来,同时爱好、练习瑜伽的人也呈几何倍数的增长。究其原因,与当前大部分人“快节奏、高压力”的工作生活状态,密不可分。可以说,瑜伽为目前大量需求的身心锻炼市场,添补了一大空白。

不过瑜伽行业在高速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弊端,如整个行业发展无序,缺乏规范性,缺乏政府层面直接参与和指导,有些地方的推广活动甚至偏离了瑜伽本色。缺乏统一的瑜伽行业标准和瑜伽教授规程,很多机构所引入的瑜伽习法,大多只是对国外瑜伽的原搬照抄,甚至是根据商业推广需要,而进行随意的演绎。与郑先红期待的融合中国传统文化、现代文化的特点,以及中国人的生活、体质特性的“中国式瑜伽”差距太远。如果没有进行“中国化”的引进、创新与优化,缺乏“本土化”特征的事物大部分都是没有竞争力和生命力的。

关于目前中国人对瑜伽的理解,郑老师指出其中的一大误区,就是每每有一位印度“大师”过来,或者是一些欧美“大师”驾临,就会得到非常的礼遇和追捧,而其实中国社会目前更需要的是适合中国人自己的瑜伽。郑先红老师更深一步,在文化层面谈到了玄奘与佛教,起源于印度的东方智慧,绝对可以在东土拓开崭新恢弘的气象。“我是希望有中国人自己的瑜伽,它可以综合瑜伽的传统,中医的导引、经络等养生观念,再加上人体运动科学的严谨性,升华成为新时代的中国瑜伽”。

让更多的人健康起来

郑先红老师所创立的瑜伽体系,目前已经成书,高等教育出版社正在筹备出版,其中最大的特色,是郑老师为瑜伽在中国更好的发展,专门为大众提供了《健身瑜伽》一书,是特意为大众入门而写的普及之书。同时的瑜伽培训体系,郑老师也注重分为大众健身瑜伽和瑜伽教练两个标准来进行设置,定位零基础瑜伽、减压舒心瑜伽、梳理瑜伽、心灵瑜伽、香薰瑜伽、理疗瑜伽、能量瑜伽七大板块。在郑老师的瑜伽体系中,阐释瑜伽魅力五千年经久衰不的奥秘所在。由浅入深地练习瑜伽,讲述瑜伽是调理身心平衡的生命智慧。

郑先红老师所做出的贡献,虽是让瑜伽业界羡慕的成绩,但郑老师却认为仅仅是开头的一小步。她希望将来大家都可以参与到为国家、为社会积极推广瑜伽的队伍中来。无论是之前郑老师为瑜伽事业的贡献与付出,还是今天她希望能够更多人的人来一起为瑜伽尽力工作,都因为她心中与瑜伽的深度契合加上一份对社会的责任心。“我很希望能够看到很多中国传统的,像八段锦、太极拳等项目在中国也可以像瑜伽这么火爆。可是现实中大众对瑜伽的喜爱的程度非常高,作为瑜伽项目从业者,我觉得是自己是有责任做一些事情的”。

在郑老师的带领下,创立的东方瑜伽体系,是瑜伽文化与中国文化的融合。在这套体系中,有对大众的正确之道的意见,有对瑜伽培训的心得。其中“瑜伽生活化,生活瑜伽化”是郑老师经常说起的一句话,也代表着她对瑜伽文化的理解。希望大众对于“身心”锻炼的功效,既不要“夸大化”“过度迷信”,也不要进行肆意“歪曲”,对瑜伽运动能有正确清醒的认识。在瑜伽培训的规划上,郑老师以推进国家项目为契机,进一步完善东方瑜伽课程体系与教学教育体系,打造国内瑜伽教练员培训基地,强化国内瑜伽教练员队伍建设,包括社会培训、大学基础教育培训。

大众在学习瑜伽时,可以达到愉悦身心,全面疏解身体重压和紧张,回归最佳精神状态,重建健康活力。在深层次上,又运用瑜伽三脉七轮原理,配合健康饮食,调动内环境功能,疏通身体内部气息,使内分泌系统有序化,促进机体健康运转;同时结合西方香薰之五感疗法,运用瑜伽法,气息流转,瑜伽精油等独特疗效,让身体获得循环与代谢的平衡,在改善睡眠的同时,还能达到燃烧全身多余脂肪的功效。

最更为难得的是,郑老师综合传统中医基础知识,将人体的经络走向、运行规律和瑜伽结合起来,通过极其缓慢的姿势配合呼吸,达到舒缓调和地平衡体内各个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内分泌系统、运动系统、感觉系统、神经系统等,提高免疫能力,发挥人体的潜能,起到自疗作用,保持健康在日常生活中。“上医治未病”,练习瑜伽达到的状态,可使现代社会常见的人体亚健康状态缓解,在紧张的工作生活同时,享受身体的良好状态。

欢欣感人的教学之路

面对日常工作生活的紧张与压力,郑老师更多的是用瑜伽的理念与方法,调整自身的情绪与心态,控制自我的精神与能量。郑老师这些改观和提升,也深深地影响着身边的人。随着周围的人对瑜伽从疑惑不解到喜爱支持,郑老师对瑜伽的情怀,也变得更加深沉。慢慢惊奇地发现,自己所教授的学员们,他们的身体变化、精神提升如此明显,也让郑老师更加坚定地,为她的中国瑜伽之路,健康瑜伽之路,前行不辍。尤其在瑜伽教学这方面,郑老师是国内第一位提出瑜伽教学方法的人。

可能是因为郑老师与北京体育大学的渊源,使得她在教学方法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有着严谨细致的理论支持;可能是一路走,面授千余名学员的经历,使得她在教学方法的实践上,有着常人难以企及的积累;总之善于钻研、反复实践的结果,在借鉴国内外教学实况,针对现代人的生活及心理需要,结合近三十年来从事运动健身训练,及十年瑜伽教学实践经验,东方瑜伽的教学方法,是郑老师的教学方法更加成熟。

THE END
1.中医养生保健专业主要学什么课程中医养生保健专业主要课程有:《中医基础理论》、《营养学》、《药膳食疗技术》、《中医养生学》、《中医饮食保健学》、《中医运动保健学》、《中医传统气功养生学》、《中医针灸推拿养生学》、《健康评估》、《健康管理》 部分高校按以下专业方向培养:中医养生旅游。 https://www.gaokao.cn/gk-mb/20/840
2.《中医养生学(全)》.doc文档全文免费阅读在线看《中医养生学(全)》.doc,中医养生学 第一章 绪论 引言 通过正确的养生方法,做到健康无病,过高质量的生活,并由此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这是人类长期孜孜不倦,梦寐以求的。 古代很多皇帝为了达到这一目的(长生不死),动用了大量的人才、财力(秦始皇曾令方士徐福出海寻https://max.book118.com/html/2015/1210/31145273.shtm
3.中医养生学(豆瓣)图书中医养生学 介绍、书评、论坛及推荐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1109410/
4.中医养生学(2012年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中医养生学》是2012年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的图书。内容简介 《中医养生学/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创新教材》内容包括上篇、中篇、下篇三部分。上篇为中医养生学基础,主要有绪论,中医养生学的形成和发展,中医养生学的寿夭观,中医养生学的基本理论和原则等;中篇为常用中医养生方法,主要有精神养生法,饮食养生法https://baike.baidu.com/item/%E4%B8%AD%E5%8C%BB%E5%85%BB%E7%94%9F%E5%AD%A6/61521402
5.中医养生学和中医学的区别?答案是:区别就是中医学是大范畴,而中医养生学只是中医学中的一部分。中医学类一般包括中医临床学,中西医结合学,中医骨伤学,中医心理学,中医美容学,中医康复学等,也就是方向不同,具体包括哪些因学校不同而异。 中医养生学主要是研究养生,对人体健康保健的一门学科,通过学习养生了解人体所需的各种营养物质,和各类生https://www.lnky.net/hsjj/41162.html
6.中医养生学专业属于什么大类哪个门类中医养生学专业属于中医学类,属于医学门类。中医养生学专业代码为100511TK,层次为本科,修业年限为五年,毕业可授予医学学士学位。另外中医学类下还有中医学、针灸推拿学、藏医学、蒙医学、维医学、壮医学、哈医学、傣医学、回医学、中医康复学等专业可供大家选择,以下附上了中医学类专业名单及专业代码一览表,供大家参https://www.dxsbb.com/news/145036.html
7.谈中医时间养生治疗学养心闾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医学经典《黄帝内经》就已经有了时间养生学、治疗学的理念。中医时间养生-治疗学根植于“天人合一”的哲学观,中医的时间养生治疗不仅在于依据外源性的时间包括每日晨昏、季节、节气、干支甲子的周期规律,还在于依据人体内源性的时间如人体发育阶段、月经周期来认识和治疗疾病。中医认为,人与天地自然https://www.gztcm.com.cn/wuwei/myyj/yxl/1hgdeq7km98m3.shtml
8.什么是中医养生学,名词解释定义是?中医养生学 参考答案: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研究人类生命规律、衰老机制以及养生原则和养生方法的一门实用性学科. 点击查看答案进入题库练习 查答案就用赞题库小程序 还有拍照搜题 语音搜题 快来试试吧 无需下载 立即使用 你可能喜欢 问答题 简述津液的功能。 参考答案:1、津液有滋润、濡养的作用,可以滋润皮毛https://m.ppkao.com/mip/tiku/shiti/5488046.html
9.中医养生学资料20230608.docx编写说明中医养生学,是研究和阐释人类生命发生发展规律,预防疾病,增强体质,益寿延年基础理论、方法的一门实用学科。它的内容包括上篇、中篇、下篇三部分。上篇为中医养生学的基本理论。主要有绪论,发展简史,养生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原则等;中篇为常用的养生方法。主要有精神养生,环境与养生,起居作息与养生,睡眠养生,饮食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271777485.html
10.中医养生中医养生学的概念中医养生|中医养生学的概念 养生就是根据生命发展的规律,采取能够保养身体,减少疾病,增进健康,延年益寿的手段,所进行的保健活动。 养生(又称摄生、道生)一词最早见于《庄子》内篇。所谓生,就是生命、生存、生长之意;所谓养,即保养、调养、培养、补养、护养之意。养生是通过养精神、调饮食、练形体、慎房事、适http://www.zyzydq.com/yangsheng/2060.html
11.《中医养生学》在线阅读├─第一节中医养生学的概念 ├─第二节中医养生学的性质和特点 ├─第三节中医养生学的地位和任务 ├─第四节学习的方法和要求 第二章中医养生学发展简史 ├─第一节上古时期 ├─第二节先秦时期 ├─第三节汉唐时期 ├─第四节宋元时期 ├─第五节明清时期 https://www.fane8.com/book/562/
12.中医养生与康复医学结合经验总结中医科笔者从事多年中西医结合内科及老年保健临床工作,对中医药养生积累了较丰富的经验,有许多心得与大家分享,并且体会到中医药养生与现代康复方法密不可分,其治疗作用相辅相成,两者如果能够结合起来对提高疾病的疗效更能相得益彰。现分述如下, 1、中医养生学注重整体观https://www.ahswmu.cn/site/zyk/detail/f6c08be9-2fc9-608e-9ffb-ab27c9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