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有一传统的进补方法,就是大暑吃童子鸡。童子鸡,是指还不会打鸣,生长刚成熟但未配育过的小公鸡;或饲育期在三个月内体重达一斤至一斤半、未曾配育过的小公鸡,后来也有专门的品种称为童子鸡。之所以要选择童子鸡,是因为童子鸡体内含有一定的生长激素,对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孩子以及激素水平下降的中老年人都有很好的补益作用,即使是年轻人,体质虚弱的也未尝不可一试。
材料:一只童子鸡,笋尖200克,黑木耳、香菇适量
做法:将童子鸡洗净剁好了以后放入锅内,再往锅中加水并放入黑木耳,香菇,笋尖等,开中火煲至熟后加盐调味即可食用。此外,还可配上山药、党参、当归等中药材一起烹饪,气血虚弱人群食用,食疗效果更佳。
2、羊肉汤
大暑天,人体内积热,此时喝羊汤,同时把辣椒油、醋、蒜喝进肚里,必然全身大汗淋漓,这汗可带走五脏积热,同时排出体内毒素,有益健康。羊肉富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Bl、B2和钙、磷、铁等。其性温中散寒,化滞,健腺益气,温补肾阳。而羊肉汤又不像鸡汤那样大热,羊肉汤温补,所以说体虚的人在大暑喝羊肉汤对身体是非常好的。
材料:羊肉500g,葱、姜、枸杞、山楂、盐适量
做法:先将羊肉浸泡水中一小时以上,泡去血水,然后把羊肉切块,继续浸泡十分钟再控干水分。往砂锅放水,将羊肉块放入其中。水烧开,撇去浮沫,放入葱姜、山楂、枸杞、核桃,小火炖至羊肉熟烂,加入少许盐调味即可。
大暑养生食谱之鸭肉汤
3、鸭肉汤
大暑这一天,老南京人流行煲老鸭汤。鸭肉性味甘、寒,入肺胃肾经,有滋补、养胃、补肾、除痨热骨蒸、消水肿、止热痢、止咳化痰等作用。凡体内有热的人适宜食鸭肉,体质虚弱,食欲不振,发热,大便干燥和水肿的人食之更为有益。在中医看来,鸭肉具有滋阴补虚、养胃利水的功效。鸭肉的吃法众多,在夏季里,最好吃法还是熬制成鸭汤,既能补充过度消耗的营养,又可祛除暑热带来的不适。下面推荐两款解暑祛湿的鸭肉汤水,缓解大暑天的湿热。
材料:金银花25克,水鸭1只,无花果2粒,陈皮14片,鲜姜2片,清水1000毫升,盐少许。做法:金银花洗净,水鸭洗干净后放入滚水内煮5分钟,取出;陈皮洗干净、泡软刮去囊;清水1000毫升煮沸,将金银花、水鸭、无花果、陈皮、姜加入煲滚,改用文火煲两个小时,加盐调味。
4、五豆粥
中医认为,五色入五脏,五豆粥含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糖类、维生素B1、B2、B6和维生素A等物质。绿豆清暑热生津,赤小豆消肿利水,炒扁豆健脾止泻,黑豆除烦解毒。大暑天吃五豆粥可清热解毒、健脾和胃。
材料:黄豆25g,绿豆25g,赤小豆25g,黑豆25g,炒扁豆25g,紫米50g,大米100g。
做法:把豆子洗净,用清水浸泡至少4小时。泡好的豆子放在锅里,加入适量的水,大火煮开后用小火熬,1小时之后关火。不要打开盖子,在锅里焖15到20分钟,这样五豆粥就煮好了。
5、冬瓜荷叶汤
每逢大暑小暑、三伏天民间都爱用冬瓜荷叶煲汤。冬瓜是盛夏时最常用的瓜蔬之一,它清甜、瓜肉厚,且水分多。中医认为它有消暑湿、养胃液、涤秽、消痈、行水、消肿之功;而荷叶为藕的长在水面上的块叶,中医认为它性凉味甘、淡,有清热、凉血、散瘀的功效,干荷叶为药用,鲜荷叶多为汤羹佳肴之用。因为它洋溢着一股清鲜的香荷气味,特别有清热解暑祛滞的作用。
材料:老冬瓜1000克、鲜荷叶12片、苡米80克、红糖适量。
做法:各物分别洗净。冬瓜切块;荷叶剪为2~3块;苡米稍浸泡。一起下瓦煲,加清水2000毫升(约8碗量),武火滚沸后改中小火滚约40分钟,下糖便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