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冷热,关乎健康,探源《黄帝内经》中的饮食养生④中医杂谈

饮食养生不但要做到节五味、节饥饱、调和五味,而且还要调寒热。《灵枢·师传》曰:“食饮者,热无灼灼,寒无沧沧。寒温中适,故气将持,乃不致邪僻也。”指出饮食寒温要适中。唐代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中说:“凡食太热则伤骨,太冷则伤筋。”明代龚廷贤在《寿世保元》中说:“凡以饮食,无论四时,常令温暖。”与《内经》思想完全一致。

四季的饮食冷热

《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云:“用寒远寒,用凉远凉,用温远温,用热远热,食宜同法,有假者反常,反是者病,所谓时也。”提出运用寒凉药物要远离寒凉的季节,运用温热的药物要远离温热的季节,并且食物和药物的运用原则相同,即“食宜同法”。这里的“寒热温凉”在《内经》里的本意是指药物或食物的性质之偏,如药物的肉桂、食物的韭菜性温热;药物的黄连、食物的绿豆性寒凉等,但后世医家将其义扩充后也包括食物的温度,与理也通。即秋冬季节应少食寒凉低温的食物,春夏季节应少食温热或烫的高温食物。按照这段文字可以推理得出:秋冬季应多食温热稍烫的食物以助阳气,纠正秋冬季人体阳虚阴盛的现象;春夏季应多食寒凉的食物,防止体内阳气过盛,夏季还可以起到消暑降温的作用。

然而这种饮食要求又不能走向极端,如夏季虽宜常吃寒凉及瓜果以清暑,但又不可过食无度,夏季由于天气炎热,脾胃功能减弱,不注意饮食卫生或饮冷无度,均可导致脾胃功能紊乱,引起胃肠道疾病的发生。《孙真人卫生歌注释》记载了夏季食物的具体宜忌:“盛暑之时,伏阴在内,腐化稍迟,瓜果同疏,多将生痰,冰水桂浆,生冷相值,克化尤难。”这些论点是立足于维护脾胃功能,预防胃肠疾病的发生而提出来的。

冷热不调病生肠胃

在食物消化吸收的过程中,虽然多个脏腑都有作用,但最直接的是胃肠,因此,食物寒热造成的损害首先也在这里。现代研究发现,长期进食过烫食物是食管炎、胃溃疡,甚至胃癌等消化系疾病的重要诱因。这种现象在两千多年前就已经被人们发现。《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故天之邪气感则害人五脏;水谷之寒热感则害于六腑。”指出食物过寒过热可以损伤六腑(胆、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

冷热失宜损伤五脏

饮食之寒热也可以对五脏产生影响,《灵枢·邪气藏府病形》明确提出了“寒饮伤肺”的观点,谓“愁忧恐惧则伤心,形寒寒饮则伤肺,以其两寒相感,中外皆伤,故气逆而上行”。寒饮首先入胃,为什么会影响到肺呢?《素问·咳论》从经络方面进行了解释,云:“其寒饮食入胃,从肺脉上至于肺则肺寒,肺寒则外内合,邪因而客之,则为肺咳。”说明寒饮入胃,可以通过肺的经脉上入于肺,造成肺寒而生咳嗽。《灵枢·经脉》云:“肺手太阴之脉,起于中焦,下络大肠,还循胃口,上膈属肺。”指出肺的经脉“循胃口”与胃相连,因此,生冷食物入胃后,其寒凉之气能够通过经络影响及肺。这种因饮食生冷而诱发咳嗽的现象在日常生活中非常多见,很多有慢性呼吸道疾病的患者,常因为食用生冷之物而诱发旧病或使病情加重。

饮食冷热因人而异

《内经》对饮食物温度的要求既有一般规律,又有个体差异,以上所述均为一般情况,除此以外,《内经》还有饮食寒温要因人而异的论述。一般而言,里热盛者宜适当进食寒凉食物,里有寒者宜适当进食温热食物。如《灵枢·师传》就提出了要根据病人的病情调节食物寒温的要求,要让病人感觉饮食适宜,尽可能满足病人的喜好。

对于《内经》里的便寒、便热,《脾胃论·摄养》篇做了进一步说明,云:“或大热能食而渴,喜寒饮,当从权以饮之,然不可耽嗜(过于嗜好)。如冬寒喜热物,亦依时暂食。”提出夏天气候太热,能食而口渴,喜喝寒凉饮料者,应当给予以解其烦热,但不可过于嗜好,防止寒冷伤中。冬天气候寒凉,喜爱热饮食者,亦宜暂时给予以助温暖。

另外,疾病状态的饮食寒热又与常人不同,《瘟疫论·论饮》曰:“烦渴思饮,酌量与之……如大渴思冰水及冷饮,无论四时皆可量与。盖内热之极,得冷饮相救甚宜,能饮一升,止与半升,宁使少顷再饮。至于梨汁、藕汁、蔗浆、西瓜皆可备不时之需。”此时之冷饮是作为治疗疾病的手段,因此,“无论四时皆可量与”。尽管如此也还是提出不可骤饮、多饮,“能饮一升,止与半升”,并备梨汁、藕汁、甘蔗汁、西瓜等生津止渴、滋养胃阴之品供患者不时之需。

综上所述,饮食养生对饮食物的温度一般是要寒温适宜,不能过寒过热,但在特殊情况下又需灵活掌握,阴盛阳虚喜进暖食者可适当进食温热,阳盛阴虚喜进冷食者则宜适当进食寒凉。食物的冷热作为调整体内阴阳平衡的一种手段对于养生有一定意义。

中华典籍,浩如烟海。

有的让人超尘脱俗,

有的让人功成名就,

最能让人健康长寿的

则莫过于《黄帝内经》。

这部中医奠基之作,

是中华养生智慧的源头,

也是第一部关于生命的百科全书。

“喜伤心,怒伤肝,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

“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

“人之死于疾病者,气郁居其半,色欲居其半”

……

《黄帝内经》里,

有太多的真知灼见,

即使不学医,也有助于修身和养生。

而对于现代人来说,

最大的问题可能就是,

它总给人看起来很有道理

却不甚明白的感觉。

“阳虚、阴虚、温热、寒凉……”

身体上的小问题

怎样才能真正了解且分得清?

“食饮有节,起居有常”

良好的生活方式

又该如何有效地养成?

与其搜集碎片化的知识,

倒不如通过被称为

“中华养生第一书”的《黄帝内经》

来一次完整的、系统的学习。

今天,朗读君君给大家推荐一套

《全注全译黄帝内经》(上下册)

数十位医学专家

穷十余年之力

逐字逐句详注精译

让您在看得懂的同时

不仅真正获得权威、科学且有效的

医学养生知识

还将在古老的中国智慧里

习得正确看待生命的修行

点击下方链接立即获取

《白话黄帝内经》全2册|数十位医学专家,穷十余年之力,逐字逐句详注精译

1

黄帝内经说了什么?

好多人都觉得《黄帝内经》是医书,是教大夫看病、治病的。

然而《黄帝内经》的主旨却是“不治已病而治未病”,明确来说,就是教人怎样不生病。

它以黄帝、岐伯、雷公对话、问答的形式,分《素问》(81篇)和《灵枢》(81篇)两个部分,告诉我们:

病是啥?

病从哪儿来?

病往哪里去?

从而引出治疗以及防患于未然的解决文案。

这些非常贴近日常生活的,关于吃、喝、穿、睡的养生智慧,容易理解,遵守起来也比较简单。

比如,“上古之人为何可以活到上百岁”这个问题。

黄帝问岐伯:为什么上古之人能活百岁,今人到五十就已衰老。

岐伯答:上古之人,饮食有节制,作息有常规,不轻易使身心透支,所以能活到应该活到的岁数(百岁)。

现在的人就不同了。他们纵情酒色,生活荒乱又没有规律,精气早早败散,五十岁就老再正常不过。

如何才可能长寿?

《黄帝内经·天年》一篇,在肯定了最多可活120岁的基础上,更是直接给出了一生每个十年的益寿活法。

顺应自然运行规律去生活,不透支自己,不过于情绪化,心安,身安,自然可防患于未然,活得高山常在、绿水长流。

2

现代人关心的养颜养生问题

都有涉及

除了前面说的长寿问题,在《黄帝内经》里,还将看到很多养颜、养生以及防病之论。

比如:

·为什么阳虚就会显老?

虚证是因为体内有寒湿,而其本质就是衰老。

所以,很多女性的更年期提前就是由于寒湿在体内作祟。

这时需要“气足以温之”,合理饮食,多运动,自然会经络通畅、精气神十足。

·秋季如何养生?

秋天湿、燥交加,如果急躁发怒、伤感,肺就容易收到伤害,到了冬天容易消化不良、腹泻。

早睡早起,饮食上甘淡滋润,心情保持愉悦,“秋藏”好自己,是为养生。

·要做到防患于未然,需要了解些什么?

总结来说,就是疾病大多与五大因素有关。

燥湿、寒暑、风雨:与气候有关。

阴阳:指夫妻关系,也就是保持家庭的和谐。

拥有一个和谐的家庭,形神才能够健康。

喜怒:情绪是健康的关键。

恨伤“心”,恼伤“肺”,怒伤“肝”,烦伤“肾”……我们的心理行为直接影响健康,至少有百分之五十的疾病是由心理行为不健康造成的。

饮食:养生之道,莫先于食。

饮食包括食量、饮量、荤素、冷热及卫生习惯等问题。进食生冷、冰冻的东西,会伤阳气;暴饮暴食,损伤脾胃;喜食多糖、多油的东西,身体柔脆,肌肉软弱。

居处:睡觉就是养命。

人生的睡眠实际上是一个补充阳气的过程。好的睡眠能减轻心脏负担,能健脾益胃,能消除疲劳、恢复体力、提高免疫力。

3

最权威易懂的白话解读

中医专家、业界资深学者

《黄帝内经》年代久远,文辞古奥,向来读懂不是件容易的事。

这本《全注全译黄帝内经》,在保留原文的基础上,以通俗简明的方式,呈现给读者一个易学易懂、原汁原味的《黄帝内经》。

可供各类中医、中西医结合从业人员,以及中医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之用。

参与编写人员均为中医专家或业界资深学者。

译文忠实于原文,严谨考究,深得“信”“达”“雅”之要旨。

本书采用以注为主、校注结合的方式,将《内经》162篇原文,逐篇进行了精要的注释,并用意译和直译相结合的方式,逐句做出了通俗直白的翻译。

排版方式充分考虑读者需求,原文、译文、注释在一页之内一一对应,方便读者阅读、查找。

健康养生,为时不晚

《全注全译黄帝内经》

一朝学习,一生受用

送自己、送长辈的养生厚礼

《黄帝内经》认为,人之寿夭可资形色之异而分辨,建立了一整套基于脏腑经络气血的寿夭机制假说,提出寿夭与地域、劳倦、精神、感邪等因素有关,为后世养生学说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下面我给大家介绍,希望对你有用!

黄帝内经养生1:天人合一,顺应天地

《素问●宝命全形论》指出:“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天地自然之中,天气下降,地气上升,阴阳交合,万物滋生,人类为万物之中最为贵重的成员,是禀天地阴阳之气而生存的。

因此天地自然的变化,必然对人体的生理病理存在种种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比如,在一年四季之中,自然界表现出来的是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发展变化,而人体的生理功能也会出现相应的变化。

与此同理,在一日之中随着昼夜晨昏的阴阳变化,人体的生理功能也相应出现节律性的变化。

中医养生重视顺应天地自然界的运动变化,强调人体必须与天地自然界保持高度的和谐、协调、统一,这样才有可能保持健康长寿。

正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所说:“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不单是四时气候变化必须适应与顺从它,地理位置、自然环境、水质空气等,包括人体也必须很好地加以保护并顺从它、适应它。这些都是养生防病必须遵循的重要原则。

黄帝内经养生2:“气”是宇宙万物的本原

黄帝内经养生3: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

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

上古知道养生之道的人,能够按照客观规律安排生活,养生之法就是让自身的阴阳保持平衡***人体内的阴盛阳衰,或阳盛阴衰就会产生疾病***,饮食上要有节制***不能饮食单一,暴饮暴食,大鱼大肉,酒足饭饱等***,在起居作息上同样要有规律***不要熬夜,经常熬夜会造成人体内生物钟紊乱,内分泌失调等***,不能过于让身体疲劳透支。如此,人的外形和体内的元气就得到了养颐,所以懂得养生之道的人能活到百岁。而如今的人,对养生不已为然,饮酒无度,以消耗和糟蹋自己的身体为正常,经常醉酒行房,为所欲为,无节制地耗散先天之精气******无度就是在消耗生命的本源,节制***,固精保气,为养生之道***,当今的人也不顾身体得状况,过分使用精力,满足一时之快,寻欢作乐的方式都是有悖于养生之道的,所以到了五十岁便提前衰老了。

黄帝内经养生4:清净内守,调和情绪

主张以调养精神思维活动,作为主要途径来保养生命、益寿延年。认为精神是生命活动的主宰,神静则对抗衰老、延年益寿。人的思、虑、智、志、急、魂等,均由精神所主。主张神气清静内守,不宜躁动妄耗;强调清心寡欲,抑目静耳,调摄神志,顺应四时,常练静功,以保持神气清静,促进健康。

黄帝内经养生5:人有三宝精、气、神

人,从本质上说,只有三样东西:精、气、神;养生,从根本上说,只有也只需养精、养气、养神。把握住“精气神”的养生,是最本质的、最有效的更是最正道的养生。养精是养生的基础,养气是养生的路径,养神是养生的关键;只有精气神一起养,用“气”来连通“精”和“神”,我们的身体才能“阴平阳秘”,我们的健康才能持久。

黄帝内经养生6:清积除弊,血脉畅通

中医有个概念叫“积聚”。积聚分为:气积、血积、食积、酒积、痰积、肉积、水积、乳积……这些积滞犯于经络则经络湮瘀,犯于血脉则血脉阻塞,犯于五脏则五脏受累,犯于筋骨则筋骨获殃。究其积聚的成因,中医认为有外因和内因两大因素。所谓外因,中医认为是“风、寒、暑、溼、燥、火”等外邪的侵害;所谓内因则是暴饮暴食等不良生活习惯造成营养过剩、运动量减少使营养物质不能消耗利用而积存体内、或因情志抑郁造成阴阳代谢失衡、有毒物质和惰性物质不能及时排泄而滞留体内,这就是造成积聚的主要原因。

中医认为,风为百病之长,积为百病之源,先积而后著风。我们不妨结合积聚的成因来看一下现代疾病及亚健康症候群中没有一个不与积聚有直接因果关系,故有十人九积之叹!***,鲁难未已,积聚不除,人何以堪。《内经●汤液醪醴论》针对上述“嗜欲无穷,而忧患不止,精气驰坏,荣泣卫除”的普遍现象,响亮地提出了“清积”这个典型的调治原则,用清泻祛积的方法,疏通洗涤脏腑血脉,这样才能达到精神自生,形体自盛,骨肉健壮,健康长寿的目的。

黄帝内经养生7:形劳而不倦

生命在于运动,但是要运动的适度,即“形劳而不倦”。一方面其认为人体是需要运动的,即“形劳”。因为人身的气血要流通运动,就像江河里的水,日夜奔流不息,如果停滞了,水就会发臭、腐败,或者由于淤积而冲开河堤氾滥成灾。因此人不能贪图安逸,运动不足。另一方面,运动不能过度,即是其言“劳而不倦”;若是劳累过度,则容易引起“劳伤”,又称“五劳所伤”,即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

黄帝内经养生8:谨和五味、食饮有节

《黄帝内经》的“谨和五味”、“食饮有节”等饮食调养。此学派主张饮食调养,补益精气,纠正服腑阴阳之偏,以达到调治疾病、延年益寿的目的。唐代名医孙思邈是这个学派的一代宗师,其主导思想是节制饮食,以食疗痛,养老益寿。饮食宜清、淡、软、简,忌腻、厚、生冷。

黄帝内经养生9:综合调摄

《黄帝内经》认为,影响人体健康是由诸多复杂因素构成的,除上述天时气候、地理环境、水质空气等外界因素外,人体自身的精神情态、生活起居、饮食习惯、劳逸房事等内在因素也相当重要。

因此,要想防病健身、延年益寿,就必须采取各种措施进行全方位的综合调摄。正如《灵枢●本神》所说:“故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僻邪不至,长生久视。”

这充分说明,人体养生必须是全方位的,只孤立强调某一方面,都是不成的。既要强调顺从天地自然外界因素,又要强调调和情志、安定居处、节制房事、调节饮食等来保养身体。在具体方法上,要根据自身各方面条件及具体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各种养生术,综合调理,全面摄养,从而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

黄帝内经养生10: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

从本质上说,人类对饮食美的追求是一种价值追求。反过来说,对这种价值追求不同,也就导致不同饮食文化的出现。中国传统饮食养生,就是一种由于独特的价值追求而产生的饮食文化现象。

中国传统饮食文化所追求的,并非只是口腹之乐,诸如对玉盘珍馐、色香味全的感官快感,而是更注重其实实在在的养生健身和延年益寿价值。这种文化的内涵在于,通过饮食的调养来补益人体之精气神,调整人体内部的阴阳五行关系,使人体内部系统和器官功能协调平衡,从而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明代著名养生家高濂说过一段道尽饮食养生之旨的话:“饮食,活人之本也。是以一身之中,阴阳运用,五行相生,莫不由于饮食。故饮食进则谷气充,谷气充则血气盛,血气盛则筋力强。脾胃者,五脏之宗。四脏之气皆禀于脾,四时以胃气为本。由饮食以资气,生气以益精,生精以养气。气足以生神,神足以全身,相需以为用者也,入于日用养生,务尚淡薄,勿令生我者害我,俾五味得为五内贼,是得养生之道矣。”(《遵生八笺》)

从历史渊源来看,饮食养生堪称所有养生方法中最古老的一种。

“神龙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其避就。”(《淮南子·修务训》)这表明古代先民在饮食上通过主观能动性来注意避害就利,这种意识和行为显然已经超越了动物的择食本能,并包含了人类饮食养生文化的基本内涵。传说商代宰相伊尹曾著《汤液经》,以论饮食调配烹饪养生之道。两周之时,饮食养生已经上升为一种以五行学说为构架的理论认识。作为中国古代养生学和医学理论思想的奠基者和集大成者的《黄帝内经》,更将饮食文化置于一个极为重要的地位,总结并提出饮食养生的基本原则是“谨和五味”与“食饮有节”。先秦时期所奠定的饮食养生文化,在汉唐时期得到进一步补充和完善。

张仲景、孙思邈以及崔浩、刘休等人,愈发注意探究各种食物的养生遣疾价值,并特别讲究饮食卫生。宋元时期,陈直、邹铉、忽思慧等人,比较强调食养食补食调之道。元代宫廷饮膳太医忽思慧,撰写了中国第一部饮食养生学和营养学专著《饮膳正要》,选收历代朝野食养食疗之精粹,重视饮食避忌问题,实乃古代饮食养生文化史上里程碑式的著作。明清时期,饮食养生更发展到了十分成熟的阶段,饮食养生名家迭出,如明代李梃、龚廷贤和清代的曹庭栋、顾仲则等。

总而言之,中国古代饮食养生文化源远流长,积累了极为丰富的内容和方法,堪称世界饮食文化中的珠宝奇葩。从价值取向来说,中国饮食养生文化惟养生利生为务的目标追求,是独特的。从饮食文化结构看,食养与食疗,药养与药疗是相互依赖、关系密切的两个层次,而食与药在很多情况下又密不可分。从中国饮食养生的主要原则来看,主要有两点:一是食饮有方,二是食饮有节。前者包括对饮食配伍、滋味、烹调等方面的方法要求和原则,是对食物要求而言;后者则是对进食方法和要求而言。食饮有方,包括合理配伍、五味调和、烹调得法、食宜清淡等原则。食饮有节,包括饮食有节制和节度,如因时以食、因时调节、饮食避忌、饮食所宜以及食后保养等。

这些都是几千年来聪慧的中国人对生活经验的总结。

饮食养生大全书籍

饮食养生书籍11、《中国养生文献全书》

《中国养生文献全书》作者陈可冀,甘肃人民出版社出版。是一本医药卫生类书籍。汇集了我国上自春秋战国,迄中华民国时期的养生学文献300余部(篇、,是在保持原作精髓的基础上,由国内100余位专家编纂而成的;基本囊括了养生学专著、导引养生、饮食养生、药饵养生、经络脑穴养生等方面的典籍。

2、《一本书看懂营养学》

《一本书看懂营养学》是2010年新世界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默草。本书从科学的角度着重介绍了常用食物的营养功效、能量;家常菜搭配中的常见错误;不同人群饮食宜忌;常见病患者因注意的饮食宜忌。

3、《食用营养圣经》

《食用营养圣经》是2010年中国友谊出版公司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健康生活》编辑部。

4、《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分《灵枢》、《素问》两部分,是中国最早的医学典籍,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黄帝内经》奠定了人体生理、病理、诊断以及治疗的认识基础,是中国影响极大的一部医学著作,被称为医之始祖。

5、《求医不如求己》

中里巴人的养生疗疾宝典《求医不如求己》被称作是“改变中国人健康生态的第一方案”。出版这一系列图书是为了让人们对中医这个宝藏多一些了解,并且把这些简易实用的养生疗疾方法运用到自己的生活中,用中医打造健康。书中介绍的中医养生功法简单易行且功效显著、立竿见影,一上市即受到读者的追捧。

饮食养生书籍2十本必读的保健养生书籍推荐

1、《脾虚的孩子不长个、胃口差、爱感冒》罗大伦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如果说《让孩子不发烧、不咳嗽、不积食》让家长们明白了如何智慧应对外感引起的孩子发烧、咳嗽、积食的问题,那么,这本《脾虚的孩子不长个、胃口差、爱感冒》则让父母们懂得了孩子绝大部分常见病的内在根源在于脾虚,而如何让孩子不脾虚则是做一个合格父母的当务之急,用什么方法书里都有非常详细的辩证方法和食疗、推拿等根本解决之道。

2、《听体检说:健康都去哪了》曾强,武强人民卫生出版社

《听体检说:健康去哪儿了》将告诉我们面对体检应该持怎样的态度,同时详细解说体检各个项目需要做的正确的准备和注意事项,以及体检后如何深度解读体检报告。这本全方位的“体检神器”将时时提醒我们把健康掌握在自己手中。

3、《这样吃饭更健康》于康化学工业出版社

《这样吃饭更健康》荟萃了于康老师微博中的精华内容,从营养科学的.角度讲述了怎样吃饭更健康的养生知识,不仅涵盖食物营养、选好食材、疾病的饮食预防和调理、健康三餐、健康饮水、三高饮食、减肥饮食、特殊人群饮食等饮食方面内容,更提出日常生活要坚持吃动两平衡。全书采用箴言的形式进行提炼,把复杂的饮食营养知识概括成一条条生动的小段子,献给广大读者朋友,以期让于康教授对于健康、对于生活,甚至对于人生的精彩见解以最有效率的方式与大家见面,并对大家的生活产生切实的帮助。

4、《不生气就不生病》郝万山东方出版社

这是一本有温度的图书,他提出的“不生气就不生病”的养生观必定引领中国健康养生图书的新潮流。不生气就不生病,不作死就不会死,这原本就是个朴实的常识,只是人们在拥有健康的时候,常常不认识这个常识。而在生病之后,焦虑紧张恐惧,更不去思考情绪对疾病的康复同样有着直接的作用。

5、《小病小痛小妙招》张宝旬人民卫生出版社

家传兼学院派中医张宝旬总结的60多个临床验证有效的中医保健妙招。特色:图文结合,操作性强,疗效可靠,一试便知。涉及的小病小痛,都是现代生活最常见最困扰人们的健康问题。这些小方法已在微博广为流传,书中附有部分患者使用的真实反馈。

6、《跑步,该怎么跑》尼可拉斯·罗曼诺夫新星出版社

7、《养肝就是养命》李卉,王伟岸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养肝就是养命》从日常生活的各个角度说明肝脏的重要性,描述肝脏将要出问题的一些预警信号,告诉我们日常生活中最伤肝的一些习惯。最重要的是详细的告诉了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怎样通过居家调养、心理调适、运动保健、穴位按摩、日常饮食等简便实用的方法来养肝护肝,以及男女护肝方和四季保肝法,并从中西医角度对五种常见肝脏疾病进行分析。

8、《是真的吗》腾讯《今日话题》编辑部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

《是真的吗》细致点评国人身边伪健康常识的幕后真相,相比同类书,本书更愿意用数据说话。伪健康常识在国人身边潜伏日久,空有说辞无法让读者信服,而本书始终把握国际主流科学界和权威组织的风向,用最权威的数据让“健康骗子”闭嘴。

9、《嗨,一起跑步吧!》欧阳靖现代出版社

《嗨,一起跑步吧!》:这本双封四色图文跑步书,给你针对女生的47个跑步疑难杂症大解析、13套暖身与收操动作教学、11句跑者励志名言、4季跑服跑鞋运动内衣大解析、33道适合跑者的幸福小料理食谱、50个让自己跑下去的好理由……以及满满的正能量!

10、《女人体虚先变丑》佟彤,陈小野湖南科技出版社

《女人体虚先变丑》提示女性朋友,如果你有身材走样、面色不佳、精神萎靡的症状,很有可能是体虚,而体虚是使人变老、变丑的罪魁祸首。佟彤结合中国中医科学院的专家陈小野多年的研究精华,从脸型、身材等方面讲述了能够体现健康状况的各种标准、日常生活中身体的体态习惯可能引发的疾病,以及哪些事、物最容易耗虚身体。并给出具体的方法,来调整先天的不足,将体态、容颜向健康的方向进行调理,从而达到真正的美。

饮食养生书籍3中医养生,就是指通过各种方法颐养生命、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一种医事活动。所谓生,就是生命、生存、生长之意;所谓养,即保养、调养、补养之意。总之,养生就是保养生命的意思。以传统中医理论为指导,遵循阴阳五行生化收藏之变化规律,对人体进行科学调养,保持生命健康活力。精神养生是指通过怡养心神,调摄情志、调剂生活等方法,从而达到保养身体、减少疾病、增进健康、延年益寿的目的。

一、《求医不如求己》全系列包括

1、养生宝典《求医不如求己1》

中医作为中国的四大国粹之一,国人了解甚少,中里巴人最近推出自己的养生疗疾宝典《求医不如求己》,堪称“改变中国人健康生态的第一方案”。

2、养生宝典《求医不如求己2》

3、养生宝典《求医不如求己3》

二、《不生病的智慧》全系列包括

《不生病的智慧1》

从根子上修复中国人的后天之本:《不生病的智慧2》

《不生病的智慧3》-易经养生说明书

易经内病外治法《不生病的智慧4》

三、其他系列养生书籍

曲黎敏中医养生完全手册《从头到脚说健康》

《从头到脚说健康》以一种独特的视角、通俗的语言,带领读者走进中医文化这座美丽的殿堂,领略传统中医的独特魅力。

《易经养生法》

本书是首席中医养生专家、着名中医学家、易学家、作家杨力教授的最新养生着作。

写给女人的健康书《求医也要求己》

关于本书,作为一名女性,您可曾直视您身体正在面临的健康状况当血压计中的汞柱渐渐升高;当流动着红色血液的血管像快要干涸的河床一般阻滞不通,当每一次心跳都伴随着色厉内荏的疼痛片刻的绝望之后,您会万分焦急的追悔自己之前没有建立科学的健康观念并及时排除身体存在的种种隐患这正式本书要为您以及每一位女士所极力避免的。

THE END
1.十本食疗养生知识书籍推荐玩物派根据各大平台销量、口碑、评价等数据,甄选出了十本食疗养生知识书籍推荐:其中女人喝汤疾病一扫光 曹军、四季靓汤喝出水润健康 宅与路上以及全食物调养秘笈3 陈月卿,综合排序位居前三名,而其他产品也同样优秀,如果您正在寻找性价比或者是人气最高的产品,那么下面的榜单可以作为您的参考。 https://www.wanwupai.com/rank/10797.html
2.吃好每天三顿饭一日三餐巧安排吃出降养生食补食疗书籍早餐午餐吃好每天三顿饭 一日三餐巧安排吃出健康养生食补食疗书籍早餐午餐晚餐家常菜菜谱书家庭健康营养食谱健康减肥饮食大全已选 1件 已售0件 服务 √7天无理由退货(拆封后不支持) √假一赔三 √消费者保障服务 数量 商品详情 ISBN编号 9787542749086 ISBN编号 食补药补谈养生(图说生活畅销升级版),食补药补谈养生https://m.netshop168.com/goods/186933.html
3.菜谱书籍家常食谱书籍推荐烹饪书籍排行榜烹饪食谱书籍菜谱推荐理由:海鲜宝典 本书荣登《时代》杂志美食类秋季推荐选书,连续一年长踞Amazon.com海鲜食谱分类Top 10,是市面上最完整、权威、好用的海鲜宝典,其中有按步骤就可以制作成功的151道原创食谱。当你看过市面上所有的烹调书,相信你会发现:这本书几乎解决了所有关于海鲜的问题。正如本书作者所言:“只要厨房里有了这https://www.maigoo.com/goomai/207079.html
4.十大养生降书籍图片一本好的健康养生食谱大全书籍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如何选择健康的食材,如何烹饪健康美味的菜肴,以及如何在日常饮食中获得足够的营养。在本篇文章中,我将为大家推荐一些优秀的健康养生食谱大全书籍,并分享一些有关健康饮食的知识和技巧。 为什么需要健康饮食https://www.lnky.net/gthq/58146.html
5.元气蔬菜汤的196种做法食谱调理营养降中医养生大全书籍《全5册自愈力饮食法饮食术减糖生活每周两天轻断食免疫力战胜病毒的生活方式元气蔬菜汤的196种做法食谱调理营养健康中医养生大全书籍》,作者:全5册自愈力饮食法饮食术减糖生活每周两天轻断食免疫力战胜病毒的生活方式元气蔬菜汤的196种做法食谱调理营养健康中医养生大全书http://product.m.dangdang.com/product.php?pid=29778449
6.高血糖血脂血压食疗书水果食谱稳定三高高血压食疗养生书籍现货正版 高血压一日三餐怎么吃 降高血压饮食食谱 高血糖血脂血压食疗书 水果食谱稳定三高 高血压食疗养生书籍大全 饮食调理高血压 让你吃得放心,更吃得美味,不再担心怎么吃和吃什么的问题,轻轻松松降血压。 配送 至 选择地区查看预计配送信息 快递:0元起 https://shop1196538.m.youzan.com/wscgoods/detail/2oiv4cbfrll5e
7.降食谱书籍排行榜京东JD.COM为您提供健康食谱书籍销量排行榜、健康食谱书籍哪个好、健康食谱书籍多少钱等相关资讯,从健康食谱书籍价格、评价、图片等多方面比较,为您推荐优质健康食谱书籍产品!https://www.jd.com/phb/key_1713ae9adeb905d8035c.html
8.十本必读的保健养生书籍推荐十本必读的保健养生书籍推荐1、《脾虚的孩子不长个、胃口差、爱感冒》罗大伦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如果说《让孩子不发烧、不咳嗽、不积食》让家长们明白了如何智慧应对外感引起的孩子发烧、咳嗽、积食的问题,那么,这本《脾虚的孩子不长个、胃口差、爱感冒》则让父母们懂得了孩子绝大部分常见病的内在根源在于脾虚,而如何https://www.docin.com/p-2630312413.html
9.药膳食谱书家用药食养生速查手册中医学药膳保养养生书籍pdf精编1000种养生药膳 药膳食谱书 家用药食养生速查手册 中医学药膳保养养生书籍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pdf 下载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相关图书 精编1000种养生药膳 药膳食谱书 家用药食养生速查手册 中医学药膳保养养生书籍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pdf 下载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精编1000种养生药膳 药膳食谱书 https://windowsfront.com/books/13853090317
10.美食图书馆+木子的101本美食书单NO4.食谱篇 30、《黄小厨的美好日常》作者:黄磊 ——推荐理由:我们都知道黄磊除了是知名演员,更是公认的美食家,不但做得一手好菜,而且文章也写得好,这本《黄小厨的美好日常》便是他的独家美食秘笈,有对旧时光的美食回顾,有对时序滋味的探索,也有日常菜和蒸煮菜的独特心得,甚至还有年味秘笈……做美食、喜欢一切https://www.jianshu.com/p/f41df984d3da
11.饮食方法营养学家常菜食疗降养生食谱书籍大全吃出治愈自俞力张彩山不药而愈 自愈力饮食法书免疫力全套2册正版 饮食方法营养学家常菜食疗健康养生食谱书籍大全吃出治愈自俞力治愈率新华书店,所属书籍/杂志/报纸分类,由爱购网挑选推荐!https://www.igove.cn/m_item.php?id=YA6WB9sBedXqk59iR
12.每天睡前花10分钟看看这些,会有多大变化?新零售黑板报学做菜家常菜食谱 ID:xuezuocaivip 推荐理由:每日学做菜,教你各种简单易学的家常菜,美食,小吃等制作技巧.女人做菜显贤惠,男人做菜显魅力,想学做菜的就关注我吧! ▲长按上方二维码识别关注 健康饮食专栏ID:aiqingyl81推荐理由:里有全球最好的健康方案,让大家共享健康人生!为您提供养生知识、疾病预防、减肥瘦身、生活https://www.shangyexinzhi.com/article/12005804.html
13.养生食谱(2004年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出版的图书)养生食谱 《养生食谱》是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出版的图书,作者是郭玉梅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5%BB%E7%94%9F%E9%A3%9F%E8%B0%B1/57503256
14.馆员荐书:八月图书推荐请查收这份节气养生指南该书综合了多位烹饪大师、营养专家、美食顾问的经验,通过专业解读现代厨房需求,形成了独具一格的实用菜谱。内容分为春夏秋冬四个部分,根据二十四节气的特点,推荐每个节气适合食用的蔬菜或水果,提供了207道简单易做的生活食谱,并附有养生小贴士,助力健康养生。https://wap.whggwly.com/news/info/48000.html
15.《养生祛病一碗汤一杯茶一碗粥》正版中医养生书籍黄帝内经智慧中医养生书籍黄帝内经智慧养生祛病食谱正念饮食书一碗汤一杯茶中医调理方法养生保健书籍不生病的智慧养生食谱推荐 你是否一直在寻求健康的养生之道?《养生祛病一碗汤一杯茶一碗粥》这本书为你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思路——通过黄帝内经的智慧,结合现代的正念饮食法,改变你的生活方式,调理身体,远离疾病!这本书融合了传统的https://www.qtpool.com/goods/920458/
16.百亿补贴:图解黄帝内经中医古籍出版社,6.9元——慢慢买比价网推荐理由: 购买方案 1 店铺 天猫旗舰店 凤凰新华书店旗舰店 ,商品面价6.9元 2 加购 加购1件 3 实付 6.9元 ( 实付单件6.9元 ) 优惠分析 百亿补贴价格6.9 展开全部 直达链接> 00 标签:百亿补贴价格低于618 分享: 省钱控信息来自小编审核及热心网友推荐,其中免审爆料为资深达人快速发布的折扣优惠。https://cu.manmanbuy.com/discuxiao_10729903.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