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3》开播了,又引发了一波美食热潮。
话说你们想去我家真的是因为我做的菜好看,而不是因为我长得美吗?靠着吃饭的借口,然后就可以赖在我家了对不对,你们这些套路...
有人说:“热爱美食的人,更热爱生活。”
下面我就来教你怎么拍出能称霸朋友圈的图片
1
自然光是王道
充足自然光线下的食物,拍摄起来明亮自然。最能呈现食物最原始色彩的自然光,是拍照利器,因而建议拍摄位置选在窗户边,户外。
如在室内建议把灯关掉,闪光灯或任何人工光源都会使照片总体偏橘和偏白,所以,我们先把窗户擦干净。
利用自然光拍摄出来的食物只要加一点饱和度就看起来很美味了。
足够自然光下,手机也能拍出色泽饱满又清晰的照片。这里需要注意光线的方向。尝试移动食物位置,一般采用侧光,光影舒服有层次。逆光也可以打造出有趣不同的效果。
▲自然漫射光
▲左侧光
▲逆光
2
干净合宜的背景
大部份人拍照时,往往直接拍,而不顾虑桌面是否凌乱,或是颜色很杂。对于新手摄影者来说,更要注意背景越简单越好,例如白色与黑色。越简单、越干净、越能彰显食物本身的色彩。
背景分浅色系和深色系。白色明亮、清爽,黑色个性鲜明,多数给人一种moody(忧郁感)的感觉。黑色更能跟食物的颜色形成更强烈的对比。背景色调选择上,要注意食物和背景颜色反差。
▲浅色背景
▲深色背景
3
食物道具摆盘讲究
有质感的食器增加人的食欲,虽然食器只是配角,但要拍出好照片也至关重要。不抢食物的风头,餐具越简单越好。对于新手,百搭的全白或全黑基础款盘子是保险的选择。
任何道具,餐具、书本、杯子、花瓶、MENU、刀叉、酱料或人,都可以帮衬餐桌上整体的意境。利用不同的元素堆出层次感。也可以选用主题性道具,例如早餐可以选用笔记本、报纸、咖啡等元素作为陪衬。
特别要提出,桌布是一个非常好用的道具。它可以提升整体画面的质感和调性,无论深浅系的照片。桌布也能弥补一些构图上的缺失,无论是何种构图,一块桌布都可能让食物更出彩。
4
加入人的元素
无论是何种题材的摄影,例如:静物、建筑等,静态景物摄影中,有人的元素加入,都会使画面生动活泼,有故事性。
目前在Ins上很流行的手持食物拍摄。这类拍法很适合外出旅游时使用,也是近两年来很流行的一种摄影方式。把食物用手拿着朝向天空、街道、墙面等不同背景,创造出不同的气氛。
5
选对拍摄角度
根据每种食物的形态,层次高低,选择适合的拍摄角度,不能靠一个角度走天下。拍摄角度多数取决于食物摆盘方式。以下这几个是基本常用的角度:鸟瞰、水平、侧面。
近年来十分流行由上往下的拍摄方式,也就是鸟瞰角度。这中摄影手法常用于拍摄整个餐桌的样貌,不局限于食物本身,连周围的布置也一起入镜。满桌的美食,加上餐桌上的石器、摆设,更有意境。
▲鸟瞰
对于多层次或是有高度的食物,水平角度拍摄非常适合。千层糕或夹心美食,这类食物如果用鸟瞰角度拍摄,会显得太平淡,无法表现夹层的丰富和可口的内陷。
▲水平
侧面角度,就是俗称的45度角。接近坐在餐桌前看食物的角度,这样的角度可以把食物拍的有立体感、真实感。也是初学者最安全的摄影角度,最易把握。
6
美食摄影构图基本法则
构图是摄影的基础知识,摆拍需要注意点、线、面的关系。最常见、好用的是三角构图法、对角线构图法、中心构图法。一些食物或餐具位置的微调,会让画面看起来不一样,有时要学会适当做减法。
三角构图:画面上选择有主次之分的三个物体,摆放成三角关系。三角形是十分稳定又不会无聊的构图法。
对角线构图:画面上有两到三个物体,摆放成一直线,给照片带来天马行空的视觉延伸感,看起来有一种高级的感觉。
以上就是美食摄影的7个小技巧,赶快用这些技巧去朋友圈装逼吧,说不定就有人看上你的厨艺了对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