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万物复苏,这时人们却经常感到困倦乏力,表现出“春困”现象;且春季多风,而风邪是春季疾病外感因素的主要因素,“春气通肝”,此时,可适当饮食扶阳御风、疏肝升阳类的药食以助宣发阳气,促进体内阳气生发,消除积聚在人体内的冬季寒邪,缓解“春困”,抵御风邪。
药膳养生养肝疏肝茶
春季万物复苏,欣欣向荣,肝气逐渐旺盛,春季与肝脏相应,肝主疏泄,喜条达而恶抑郁。因此春季养生应注重疏肝理气、养肝护肝。可以选用陈皮、佛手柑、决明子等泡茶。这里推荐一个玫瑰枸杞茶。
配料:玫瑰花6朵,枸杞子15克。
做法:玫瑰花、枸杞子加入温开水中浸泡,待香气溢出即可饮用。
功效:枸杞可以滋补肝肾、益精明目,玫瑰花具有疏肝解郁、活血散瘀、调经止痛的功效,并且香气浓郁,口感清爽。二者合用既能养肝又能疏肝,还可改善眼睛干涩、女性月经不调,乳房胀痛等。
健脾护胃粥
从五行方面而论,肝属木,木过旺则克土,土对应的则是脾胃,肝气借助春天之势呈升发之态,如肝气疏理不当,则易损伤脾胃,因此养肝的同时还应注意固护脾胃之气,以免脾胃受损。那么如何滋肾益肝、健脾补肺呢?建议减少酸性食物的摄入,适当增加一些味甘的食物。
配料:山药200克、枸杞15克、小米100克、姜、食盐适量。
做法:山药洗净,去皮切块。小米先泡半小时,然后入锅煮开,改小火,加入枸杞、山药一起熬煮30分钟。最后加点姜丝、盐调味即可。
功效:滋肾益肝、健脾补肺。枸杞养肝,小米健脾,山药健脾补肺。
温补阳气汤
中医养生讲究春夏宜养阳。春季阳气始生,此时借助自然界阳气渐涨之势,温补自身的阳气,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适当食用温性食物,如核桃仁、生姜、韭菜等,有助于温补阳气,驱散寒气。为大家推荐一个杜仲猪蹄汤。
配料:杜仲30克,猪蹄1只,生姜5片,甘草6克。
做法:将猪蹄洗净汆水后放入锅中,加入杜仲、生姜、甘草,适量温水,适量盐调味。大火烧开后,改小火煲2小时。
功效:杜仲性温味甘,补肝肾,生姜温胃散寒,甘草益气补中。该汤还有助于缓解腰膝酸软等症状。
温馨提示
春季饮食还应当注意要清淡、营养均衡,多食用应季蔬菜、新鲜蔬菜,少食辛辣、油腻之物。
指导专家
陈伟容
副主任医师
硕士研究生
毕业于湖南中医药大学,在内科、ICU从事心血管、急危重症工作10余年。擅长内分泌疾病(糖尿病、甲状腺疾病)的中西医综合治疗。
坐诊地点:郴州市中医医院门诊三楼经典科一诊室
内一(经典)科简介
内一(经典)科是湖南省内首家中医经典临床医疗科室,是国家级重点专科建设培育项目,科室以《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等中医经典理论为学术指导思想,融汇各名中医经验救治各种急危重症、疑难杂症和慢性疾病。
科室与广东省中医院中医经典临床应用研究基地(全国第一家中医经典科)建立专科联盟。突破专科病种限制,回归经典中医原貌,以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和内分泌代谢疾病为主攻方向,兼顾其他专科疾病及疑难杂症,主要收治病种包括心力衰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糖尿病、高血压病、冠心病、肺心病、心肌病、慢性咳嗽、支气管哮喘、肺部感染、失眠、慢性腹泻、便秘、颈腰腿痛、痛风、风湿免疫类疾病等。
科室理念:中医为主,西为中用,传承经典,守护健康。
特色医疗
科室主要运用经典中医理论、全国名医大师经验为指导,以中医手段为主导,积极开展中医传统特色外治法(常规针法、火针、头针、平衡针、穴位贴敷、中药膏方、中药封包、药熨火龙灸、脐灸、隔物灸、李氏虎符铜砭刮痧、药物罐、平衡罐、耳穴压豆、耳穴刮痧等);科室配有心电监护、无创呼吸机、除颤仪等现代医学救治设备。科室运用经方和中医特色外治法,同时结合现代医学治疗手段,体现了中西医结合治疗疾病的优势。
内一科(经典科)门诊排班表
点击图片查看
科室地址:门诊四楼名医馆八诊室,门诊三楼内科五诊室,住院部7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