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养生知识ppt课件

1、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中医春季养生知识,主讲:卢博,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冬伤于寒,春必温病;,春伤于风,夏生飧泄,;夏伤于暑,秋必“亥”疟;秋伤于湿,冬生咳嗽,春天的气候特征是多风,风主疏泄,越吹越干。如果长期处于多风的环境中,风的疏泄作用于人体,于是这个阀门便开的很大,人体内部的热量也就是阳气便消耗的很多。如此一来到了夏天,夏天的时候大地的阳气全部发出到地面,使华英成秀。人体的阳气也随着天地的气机而疏泄到体表。由于春天的时候损失了大量的能量,便造成此时内部脏腑的空虚,真阳虚弱,脾胃运化不力,消化吸收能力下降。很多事物在肠胃中消

2、化吸收的很少,便顺肠道排出体位,表现为完谷不化。也就是内径中所讲的飧泄。此即为春伤于风,夏生飧泄之机理。,主要内容,春季,让身体和万物一起复苏,春季如何养肝,3,春季养生特点,2,春季养生方法,4,什么是春季养生,1,春季养生,就是指在春天通过各种方法颐养生命、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一种春季养生医事活动。所谓生,就是生命、生存、生长之意;所谓养,即保养、调养、补养之意。总之,养生就是保养生命的意思。以传统中医理论为指导,遵循阴阳生化收藏之变化规律,对人体进行科学调养,保持生命健康活力。精神养生是指通过怡养心神,调摄情志、调剂生活等方法,从而达到保养身体、减少疾病、增进健康、延年

3、益寿的目的。,春季养生特点,春归大地,冰雪消融,万物复苏,柳丝吐绿,大自然一片欣欣向荣。同时自然界阳气也开始升发。,春季,阳气初生,是生长的季节,万物生长发育,欣欣向荣,在“五行”中属木,与人的肝、胆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养阳之中重在养肝。肝在五行中属木,与春相应,主升发,喜条达,恶抑郁。,春天里百花开,春天生机勃勃、万物复苏、令我们意气风发,但我们往往在春季会出现春困、乏力、旧病复发等。这是因为春季肝火最旺,身体阳气一旦充足就会自动冲击潜藏了一冬的病灶。所以春季一定要坚持艾灸肝经穴位来养生保健。春天灸肝经,养肝血,除春困艾灸肝经穴位适合,:,所有女性朋友、亚健康人群、贫血患者、体内毒素过多者等

4、,黄帝内经,把春、夏、秋、冬对应生、长、收、藏。春天万物复苏,都在生长,此时我们身体的肝气最足(阳气),肝火最旺,身体阳气一旦充足就会自动冲击潜藏了一冬的病灶。春季人最容易偏头疼、口苦、肩膀酸疼、乳房及两肋胀疼、臀部及大腿外侧疼等,都是肝经造成的后果。,百病从肝治,消化不良,烦躁易怒,失眠多梦,食欲不佳,肝气,失调,精神抑郁,双眼干涩,失眠多梦,食欲不佳,消化不良,烦躁易怒,春季养肝,春天五行属木,而人体的五脏之中肝也属是木性,因而春气通肝。在春天,肝气旺盛而升发,人的精神焕发。可是如果肝气升发太过或是肝气郁结,都易损伤肝脏,到夏季就会发生寒性病变。因此,顺应天时变化,对自己的日常饮食起居及精

7、体虚寒时增加温度;能在怒发冲关时泻火入眠;能在月经不调时调理周到。总之它算肝经上的命门了,所以每天常常揉它二分钟,只有大好,没有不是,坚持数月必见奇效!,期门穴,位置源自肝脏附近,长期每天坚持刺激,对人体肝脏会有很大的改善。,大敦穴,针对气郁不舒的妇科症状,闭经、疼经、崩漏、更年期。男科也有很好的效果。(就是经常多揉、多刺激自己的大拇脚指头,用艾灸熏也很好),中封穴,为人体保养精血之要穴,为肝经上的“金穴”它可抑制肝火过旺,利通小便,即“溺窍开则精窍闭”,故是固精之妙法。,曲泉穴,膝内侧横纹上方凹陷处。它为护膝要穴,还可平压,并适用各种肝虚之症。多揉多收益。疏泄肝气,首取阴包,太冲,;,健补脾

8、胃,一般会选足三里,中脘,天枢等穴。,主要功能:主藏血,主疏泄。,肝经当令:凌晨,1,点到,3,点阴气下降,阳气上升。安静休息,顺应自然。(太冲穴),失眠:,11,点,-1,点胆经当令,一定要休息,养住阳气。,心肾不交,晚饭摄入过多,春季养肝,春季养生方法,食,原则:,1.养肝为先,2.增甘少酸,3.多吃蔬菜,4.补充蛋白质,养肝为先:,春气内应肝,肝有调畅情志、疏理气机的作用,可适当吃些温补阳气的食物,如:葱、姜、蒜、韭菜、芥末等。,增甘少酸:,适当进补,平补肝肾健脾胃。肝属木,脾属土,肝旺则克脾土,春季肝胆之阳气升,,宜食辛甘发散、清淡之品。如葱、姜、麦、豉、枣、桔、花生、瘦肉、蛋

9、、牛奶、蜂蜜、新鲜蔬菜和水果等。,酸性食物有收敛作用,可阻滞气机,不利于阳气升发。,多吃蔬菜:,经过冬季之后,人们较普遍地会出现多种维生素、无机盐及微量元素摄取不足的情况,表现为多发口腔炎、口角炎、舌炎和某些皮肤病等。,补充蛋白质,春季饮食中还要多补充优质蛋白质,以增强抵抗力,如鸡蛋、鱼类、牛肉、鸡肉和豆制品等。,春季养生方法,行,散步:,春季气候宜人,万物生发,更有助于健康。散步要不拘形式,因人而异,同时也应注意:找空气新鲜,环境安静之处;,踏青出游,经过寒冷冬季,人体器官功能下降。此时外出踏青赏景,既锻炼了身体,又陶冶了精神。,春季养生方法,-精神调养,1.,培养开朗的性格,2.,协调人际

11、适“湿症”。在这个潮湿的季节,用传统的艾灸疗法祛除体内湿气效果最理想,可以起到预防各种疾病的作用。,如何判断体内有湿,如果最近两周内常有以下表现,就说明体内有湿需要治疗了。,口中发黏舌苔腻:湿性黏腻,所以感受湿邪最典型的表现就是口中发黏。这是因为湿邪入里伤及脾阳,脾运失常,而“脾又开窍于口”,所以导致食欲的改变和口味的异常。除口中发黏外,还应伴有吃什么都没胃口,苔很黏腻。腻而色白,为寒湿;腻而色黄,为湿热。,胸腹胀满小便涩:湿为阴邪,易滞留脏腑经络,阻碍气血运行致脘腹胀满,脾胃升降功能失常。湿邪停于下焦,则小便短少而涩。,头部沉重四肢乏:湿性重浊,其特点就是沉重。头为诸阳之会,湿困中焦,清阳不

12、升、浊阴不降,因此,感受湿邪后,头重头沉犹如被布包裹之感。脾主肌肉和四肢,湿伤脾阳,可出现倦怠乏力,少气懒言、四肢困重乏力。湿邪留滞于经络,则关节疼痛。,下肢浮肿便溏泻:常表现为下肢浮肿,朝轻暮重,大便不成形但黏而不清利,便完后感觉不爽。,艾灸注意事项,1,、艾灸时先灸左方,再灸右;,2,、艾灸后,不要立即冷水洗手或洗澡;,3,、如果灸的穴位多且分散,应按先背部后胸腹,先头身后四肢的顺序进行;,4,、要循序渐进,初次施灸要注意掌握好刺激量,先少量、小剂量,以后再加大剂量;,5,、出现头晕、眼花、恶心、面色苍白、心慌、汗出等晕灸症状后,要立即,并躺下静卧,再加灸足三里,温和灸,10,分钟左右;,

13、6,、艾灸后要喝较平常多量的温开水(不可喝冷水或冰水);,7,、空腹及饭后一小时内不宜艾灸;,8,、脉搏每分钟超过,90,次以上禁灸;,9,、身体发炎的部位禁灸。,推荐,6,个养生穴位,关元穴位于脐下,3,寸,为养生保健强壮的要穴。长期施灸有调理气血、补肾固精等功效。用艾条灸,10-15,分钟或艾罐灸,20-30,分钟。,命门穴位于人体背后第二腰椎之下与脐相对,是人体生命力的中心,为元气“住宿”的地方。用艾条灸,10-15,分钟或艾罐灸,20-30,分钟。,中脘穴,位于腹部正中线,脐上,4,寸处,相当于五指宽度。用艾条灸,10-15,分钟或艾罐灸,20-30,分钟,能有效缓解胃部疾病的各种症状

14、。,足三里穴外膝下,3,寸,胫骨外侧月一横指处,用艾条灸,10-15,分钟或艾罐灸,20-30,分钟。,丰隆穴小腿外侧的中点,肌肉较鼓起的地方,这个是祛湿较好的穴位,每日用艾条灸,15,分钟即可有效健脾化湿。,解溪穴脚背、踝关节活动的凹点。这个穴位是全身祛痰湿的穴位,对解除下肢的水肿效果较好,每日艾灸,15,分钟。,春季艾灸除湿效果最佳,中医认为,艾叶味苦,性辛温,具有温经止血、祛寒止痛之功效,“以之炙火,能透诸经而除百病”。因此,艾灸具有温经通络、行气活血、散寒除湿、消肿散结及养生保健的作用,对春季除湿邪更是有它法所无法替代的良效。,艾灸,4,个基本施法,温和灸,将点燃的艾条对准治疗或保健的

15、穴位,距离皮肤,3-5,厘米左右。艾灸时,点燃的一端距离皮肤约,3,厘米,一般每穴灸,10,分钟左右,灸至皮肤温热发红,有温热感,而又不致产生灼痛和烧伤皮肤为宜。,回旋灸,将艾条点燃端先在选定的穴位熏灸,距离皮肤,3,厘米,至局部有灼热感时,在此距离做平行往复回旋施灸,以局部潮红为度。,间接灸,施灸时,在皮肤与艾炷之间加上生姜、蒜片、食盐、附子等物隔离,可以增强功效和减少刺激。生姜、附子可加强其温阳补益的作用,多用于补虚助阳;鼓饼隔物灸则多用于散泻毒邪。,艾罐灸,把艾叶磨碎了之后做成艾绒,装进带小孔金属罐子里,点燃艾叶,把罐子装入小布袋,再包一层毛巾,然后放在穴位上进行熨灸,直到所灸部位的皮肤红润发热为宜。,祝您身体健康!,

THE END
1.中医养生与季节变化,顺应自然,降四季绿茶系列中医养生学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它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季节变化是自然规律的一部分,中医养生则提倡根据季节特点调整养生方法,本文将探讨中医养生与季节变化的关系,帮助人们顺应自然,健康四季。 春季养生 1、春季特点 春季是万物萌发生长的季节,气温逐渐回升,阳气升发,人体新陈代谢旺盛,正是养生的好时机。 http://ok.hbqinmin.com/post/136.html
2.岳中医科普丨冬季养生治未病,冬季养生小知识四季是一年的自然交替规律,包括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从阴阳讲: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从五行讲:春应于肝、夏应于心、长夏应于脾、秋应于肺、冬应于肾,故春养肝,夏养心,长夏养脾,秋养肺,冬养肾。从“百病生于气”看防病养生《素问·举痛论》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0MTQwMTQ5MA==&mid=2247500721&idx=5&sn=45bb56a6a1dfcbd9acb9054cd19fb3d4&chksm=e8bd070e7e21852ffa21c54d5755f2fc26d3a5a5dbe3717c8ffb802ad8fde50e38f4bd027f30&scene=27
3.专题春季养生知识有哪些春季养生知识有哪些 春季是万物复苏的季节,更是一年的伊始,在这个时候多多注意自己的健康,做好养生工作往往可能会影响到一整年的健康。今天小编为大家准备了一些春季养生小常识,学会它们健康一整季哦! 春季养生小常识有哪些【查看全文】https://mip.ziyimall.com/so/112410-6/
4.春季养生知识降知识春季养生知识 一、春季养肝为首。 一年四季春为首,五脏春季肝当令。按照中医的“天人相应”理论,春季为人体五脏之一的肝脏当令之时,所以,在春季养生,我们就要紧紧抓住以养肝为主线,春季养肝是纲,用适当的中医养生方法,抓住春季养肝,维护和加强人本机体阴阳平衡,从而真正做到“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的健壮目的。https://m.cdzxy.com/health/show2092/
5.春季养生知识春季养生知识 1、养生要养体,春季养生保健养体重要的是一个动字,动字包括劳动和运动,任何劳动和运动,只要不是过度的,对身体健康都是有益的,这就要求人们要勤于动,不要懒,动则促进气血周流,懒则气血流通缓慢。体育锻炼是一种锻炼,劳动也是一种锻炼,人体不断的活动,保证气血的运行畅通周流,就会有健康的身体。http://m.tianqiwen.com/shenghuo_1641831/
6.春季养生小知识春季养生强调顺应自然变化,注意起居调摄、饮食调理和精神调养。中医认为,春季阳气初生,万物复苏,此时人体气血亦随之运行舒畅以适应季节变化。若不注意养生,则易导致阴阳失衡,出现一系列病理变化。春季常见病症https://m.39.net/baike/a_w5phwfl.html
7.春季养生小知识病情描述: 春季养生小知识 医生回答(1) 吕涛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中医科 病情分析:春季是气候回暖、万物复苏的时期,这时养生应以调节身体机能和适应环境变化为重点。春季气候多变,早晚温差较大,因此应注意适时增减衣物,避免受寒。春季肝气旺盛,宜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波动对身体的影响。 饮食方面,应以清淡为https://mip.pingguolv.com/ask/QRZQQXSRB.html
8.春季养生小知识我国古代所指的春季,是指从立春之日起,到立夏之日止,包括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等六个节气。 ?春为四时之首,万象更新之始,正如《黄帝内经》里所说:“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此时,春归大地,冰雪消融,春风送暖,自然界阳气开始升发,万物复https://www.591xy.com/xuancuan/ok.asp?ado=wife6004&xlh=2351
9.春季养生降知识健康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主要脏器无疾病,身体形态发育良好,体形均匀,人体各系统具有良好的生理功能,有较强的身体活动能力和劳动能力,这是对健康最基本的要求;二是对疾病的抵抗能力较强,能够适应环境变化,各种生理刺激以及致病因素对身体的作用。下面为大家带来春季养生的健康知识,快来看看吧。https://www.meipian.cn/424gh8yx
10.春季养生有讲究,关于春季养生的知识来了解下!这几天体会到了春季多变的天气,上午还是风和日丽,下午就风雨交加让人措手不及,而对于穿着来说也是一种考验,一天两种不同的气候给人感觉处于两个季节。 在春季这种天气变化无常的季节,要想让身体保存健康状态,就需要注重春季养生,今天就来说说关于春季养生的事。 https://www.jianshu.com/p/586f00bca6f3
11.懂点春季养生保健知识(一)懂点春季养生保健知识(一) 春季养生,就是指在春天通过各种方法颐养生命、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一种春季养生医事活动。所谓生,就是生命、生存、生长之意; 所谓养,即保养、调养、补养之意。总之,养生就是保养生命的意思。以传统中医理论为指导,遵循阴阳五行生化收藏之变化规律,对人体进行科学调养,https://www.ytzyy.cn/news/146.html
12.春季保健养生小常识春季养生六大原则→MAIGOO知识春季养生六大原则 1、身体不能够受冻 春天是万物复苏的一个季节,天气也在不断的变暖,但是这个时候并不能够立即脱下冬天的棉衣,而是应该遵循下厚上薄的原则,并且根据天气的变化正确的加减衣服,这样才能够更好的保护以及滋养身体的阳气,避免患有支气管炎、肺部疾病等等,令身体更加的健康。 https://www.maigoo.com/goomai/187646.html
13.春季养生保健知识大全本文转载自娇骊莺《春季养生保健知识大全》 调整好睡眠,对春季养生极为重要 春天到来,随着气温升高,气候逐渐变暖,人的皮肤松弛,毛孔放大,皮肤末梢血管的供血量增加,尤其到谷雨节气后更为明显。这些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发生镇静、催眠作用,使身体困乏。此时,调整好睡眠,对春季养生极为重要。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3/0313/06/7785337_27116188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