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食疗食养的基础知识食疗养生

食性要与四时气候相适应,“用凉远凉,用寒远寒,用温远温,用热远热,食宜同法,此其道也。”即寒凉季节要少吃寒凉性食品,炎热季节要少吃温热性食物,饮食宜忌要随四季气温而变化。食性犹如药性,饮食要根据食性,结合身体状况、疾病性质、四时气温变化而灵活掌握,合理选择,科学搭配。

(1)寒性食物

淡豆豉、马齿苋、酱、苦瓜、藕、食盐、甘蔗、柿子、茭白、蕨菜、荸荠、紫菜、海藻、海带、竹笋、慈姑、西瓜、甜瓜、香蕉、猪肠、桑葚、蛏肉、柚、冬瓜、黄瓜、田螺。

(2)热性食物

芥子、鳟鱼、肉桂、辣椒、花椒、胡椒,生姜、葱白、香菜、红茶、白酒等。

(3)温性食物

高粱、糯米、韭菜、小茴香、刀豆、生姜、葱、芥菜、香菜、油菜子、韭子、大蒜、南瓜、木瓜、薤白、醋、龙眼肉、杏子、杏仁、桃、樱桃、石榴、乌梅、荔枝、栗子、大枣、胡桃仁;

鹿肉、熊掌、羊肉、狗肉、猪肝、猪肚、火腿、猫肉、鸡肉、雀、鳝鱼、虾、淡菜、鳙鱼、鲢鱼、海参、羊乳、鹅蛋。

(4)凉性食物

小米、大麦、绿豆、小麦、薏米、荞麦、茄子、白萝卜、冬瓜子、冬瓜皮、丝瓜、油菜、菠菜、苋菜;

柑、苹果、梨、枇杷、橙子、西瓜皮、芒果、橘、槐花、菱角、茶叶、蘑菇、猪皮、鸭蛋。

(5)平性食物

豌豆、黑大豆、赤小豆、蚕豆、黄豆、粳米、玉米、白薯、马铃薯、洋葱、藕节、黄花菜、荠菜、香椿、茼蒿、圆白菜、芋头、扁豆、胡萝卜、白菜、豆豉、百合、荷叶、橄榄、无花果、李子、葡萄、白木耳、木耳、香菇;

黑芝麻、榛子、南瓜子、落花生、白果、莲子、桃仁、李仁、酸枣仁;

猪肺、猪心、猪肉、猪肾、猪蹄、牛肉、鹅肉、白鸭肉、鹌鹑、鹌鹑蛋、蜂蜜、蜂乳、香榧子、芡实、燕窝、鸡蛋、鹅蛋、牛奶、白砂糖、黄鱼、泥鳅、鲳鱼、青鱼、鲫鱼、鲤鱼、龟肉、鳖肉、海蛰。

2、食物的五味

五味是指食物的辛、甘、酸、苦、咸五种不同的性质和作用。食物的五味不单指食物的味道,主要指食物作用于人体后所发生的反应。另外还有淡味、涩味,习惯上把淡归于甘味,把涩归于咸味。

辛味宜散,能行气,通血脉。研究发现辛味可促进胃肠蠕动,增强消化液分泌,提高淀粉酶的活性,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有祛散风寒、疏通经络的作用。外感风寒的人,应吃具有辛辣味的生姜、葱白、紫苏等食品,以宣散外寒;因寒凝气滞引起的胃痛、腹痛、痛经,可以吃茴香、筚拨、砂仁、桂皮等食品,以行气散寒止痛;风寒湿痹患者应饮用白酒或药酒,以辛散风寒、温通血脉。

甘味有补益强壮作用,气虚、血虚、阴虚、阳虚以及五脏虚羸的人比较适合。甘味能消除肌肉紧张,有解毒作用,但是吃甜食过多容易发胖,也是心血管疾病和动脉硬化症的诱因。

酸味收敛、固涩,能增进食欲,健脾开胃,增强肝脏功能,提高钙、磷吸收率。适于久泻、久痢、久咳、多汗、虚汗、尿频、遗精、滑精等遗泄患者食用。但过多食用酸性食物,会导致消化功能紊乱。

苦味清泄、燥湿,适宜热证、湿证病人服用。苦瓜味苦性寒,用苦瓜炒菜,佐餐,利用它的清泄作用,达到清热、明目、解毒、泄火的效果,适宜热病烦渴、中暑、目赤、疮疡疖肿的人食用;茶叶苦甘而凉,有清泄作用,有清利头目、除烦止渴、消食化痰的效果。

咸味能软坚散结,也能润下,结核、痞块、便秘的人比较适用。具有咸味的食物,多为海产品及某些肉类。如海蛰、有清热、化痰、消积、润肠的作用,痰热咳嗽、痰核、痞积胀满、小儿积滞、大便燥结的人最适宜食用;海带味咸,有软坚化痰作用;猪肉味咸,除能滋阴,也能润燥,同样适宜热病津伤、燥咳、便秘之人。

五味之外尚有“芳香”概念,系指食物的特殊嗅味,芳香性食物以水果、蔬菜居多如橘、柑、佛手、芫荽、香椿、茴香等食物,芳香性食物一般具有醒脾开胃、行气化湿、化浊辟秽、爽神开窍、走窜等作用。

中医学理论认为,五行中的五色、五味与人体五脏六腑相对应,“五味所入,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咸入肾、甘入脾”“五味入于口也,各有所走,各有所病。肝病禁辛、心病禁咸、脾病禁酸、肾病禁甘、肺病禁苦”。肺主气,肝主筋、心主血脉,脾主肉,肾主骨。饮食应重视这些宜忌原则,合理利用五味,促进人体健康,避免因过分偏嗜而产生疾病。

4、食物的升降浮沉

食物的升浮沉降性能概念与食物的气与味有密切关系。食物的气味性质与其阴阳属性决定食物作用趋向。

一般来说,质地轻薄、食性温热、食味辛甘淡的食物,其属性为阳,多具有升浮的作用趋向(如姜、蒜、花椒等),具有发散、宣通开窍等功效,如香菜、薄荷能解表而治疗感冒,菊花、绿茶能清利头目而治疗头痛;反之,质地沉实,食性寒凉,食味酸苦咸的食物,其属性为阴,多具有沉降的作用趋向(如杏仁、梅子、莲子、冬瓜等),具有清热、平喘、止咳、利尿、敛汗、止泻、补益等功效,如西瓜清热而治热病烦渴,冬瓜利尿而治小便不通,乌梅收敛而止泻痢等。

根据三百多种常用食物统计数字表明,具沉降趋向的食物多于升浮趋向的食物。

食物性能的“补”与“泻”概念,—般是泛指食物的补虚与泻实两方面作用,这也是食物的两大特性。

补性食物一般分别具有补气、助阳、滋阴、养血、生津、填精等功效;泻性食物一般分别具有解表、散热、开窍、辟秽(防疫)、清热、泻火、燥湿、利尿、祛痰、祛风湿、泻下、解毒、行气、散风、活血化瘀、凉血等功效。

根据常用的三百多种食物统计数字分析泻性食物多于补性食物,由此看来,中医营养手段不仅为补虚扶正,更大程度是为了泻实祛邪。

THE END
1.冬季养生中医食疗,“三”补养生平补是一种缓补法,平补的食物性味平和,适应性强,适用于多数人的日常保健,一年四季均可食用。 1、玉米:健脾养胃 2、胡萝卜:健脾消食 3、大豆:健脾益气 4、莲子:益肾固精 5、百合:养阴润肺 6、花生:润肺止咳 7 、鸭肉:益气补虚 8、鸡蛋:健脑益智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4MDAyNDc4MA==&mid=2649624171&idx=2&sn=f08a35da9cfb3615f45653dfb8031901&chksm=87b02bc8b0c7a2ded287d4f3203ea4e90ea649b83e41f242bfb236728332a614de9c21ec3723&scene=27
2.食疗养生有哪些注意事项食疗养生知识大全食疗养生专栏介绍食疗养生知识大全,包括女性保健养生健康知识、男性食疗养生知识、日常养生保健知识等内容,让您了解食疗养生有哪些注意事项,并通过学习食疗养生达到健康目的。https://www.huaxinzhileng.com/slys/
3.食疗养生,饮食上怎么养生比较好,养生知识大全所谓食疗养生,其实就是饮食上的养生,也就是必须吃的健康,比如不吃辛辣的食物,吃一些清淡滋补的食物,再比如应根据不同的季节来饮食,就像冬吃萝卜夏吃姜等等,这些都可以称得上是食疗养生,而且坚持下去,真的会给你的身体带来一些有益的改变。http://www.guobaihui.com/yangshengzhishi/
4.降养生知识中医养生保健食疗养生食谱降养生网健康学网站为您提供全面的健康养生信息,包括健康养生知识、中医养生保健、食疗养生食谱等,通过健康生活方式提升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https://www.xuehy.com/
5.中医养生食疗群明乎生杀之机者,可与论养生。 《经》曰∶静则神藏,躁则消亡。欲延生者,心神宜恬静而无躁扰,饮食宜适中而无过伤。风寒暑湿之宜避,行立坐卧之有常。绝欲以养精,内观以养神,毋劳怒以耗气,则真阴之水自充,五内之火自熄。 中医食疗养生群,超200人,加微信18858183387入群。https://www.douban.com/group/topic/264950499/
6.食疗养生4.保持平和情绪:情绪波动大也会对胃部健康产生影响,因此要保持平和的情绪,避免过度紧张、焦虑等负面情绪。胃部养生食疗手法需要综合考虑食材的选择、烹饪方式以及饮食习惯的养成。 2024-08-01 脾实怎么食疗 脾实症在食疗方面,可以通过选择具有健脾、化湿、益气等功效的食物来进行调理。四、总结脾实症的食疗方法多种多样https://www.shuisutang.com.cn/shiliao/
7.中医药科普知识——中医养生之“食疗”北京语言大学This course focuses on the knowledge of dietotherapy for health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该课程着重介绍了中医食疗养生知识。 Course Syllabus 课程章节 Popular Knowledge of Chinese Medicine —“Dietotherapy” in TCM 中医药科普知识——中医养生之“食疗” 0 %http://bridge.chinese.cn/online/camp/class/105353/10021/1582
8.中医食疗与养生知识中医食疗养生几款食谱中医食疗滋润木瓜是尽人皆知的美白食品,它的维生素A含量极其丰富。中医认为,木瓜味甘、性平,能消食健胃、美肤养颜、滋补催乳,对消化不良或便秘的人也具有很好的食疗作用。美容食疗时,木瓜可配牛奶食用,也可以用来制作菜肴或粥食。红枣是调节内分泌、补血养颜的传统食品,如果红枣配上莲子食用,又增加了调经益气、滋补身体的作用。 https://yangsheng.120ask.com/article/185456.html
9.养生养生之道中医养生食疗养生53岁三伏天养生攻略:合理降温、饮食调整、轻度运动与充足休息 2024-08-0688 世界健美冠军44岁离世揭示真相:别再犯这些养生健身错误! 2024-08-2185 站桩不只是站立揭秘‘桩随神运’的深层智慧在传统武术与养生的领 2024-08-0687 三伏天晒背”真的养生吗?关于三伏天你应该了解的知识 http://anpu119.com/
10.养生小常识6. 养生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养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养生是我们的先民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认真总结生命经验的结果。老人养生知识问答1. 老花眼不花了也是病?答:老花眼,是指老年人眼睛调节功能衰退后,睫状肌收缩力减弱,晶体硬化弹性降低、变凸能力(也叫晶体屈折力)https://hr.gan-ren.com/hc/rmnthsxmrfcxhemxcts.htm
11.提供生活小常识养生食谱养生粥养生汤养生茶等养生知识!中华养生网是知名的养生门户,为广大网民提供养生保健知识,包括中医养生,食疗养生,运动养生,健康养生方法,春夏秋冬四季养生小常识等内容,是您健康生活的好伴侣!http://m.cnysbd.com/
12.百病食疗大全。#知识科普#科普一下#食疗养生视频在线观看百病食疗大全。#知识科普 #科普一下 #食疗养生 举报 首长科普 关注6,201 信息 分享: 直播热点 下载APP领会员 直播中 小言儿~ 直播中 丽丽感谢家人宠爱 直播中 悠然~ 千帆直播 人气主播 直播0 顾安安 甜妹有市场嘛~ 点击观看 直播0 我是小小白 是谁的青梅竹马 点击观看 直播0 芭比bb 来接我放学呀 点https://www.56.com/u25/v_MTg3MzE3NjA2.html
13.提供生活小常识养生食谱养生粥养生汤养生茶等养生知识!中华养生网是知名的养生门户,为广大网民提供养生保健知识,包括中医养生,食疗养生,运动养生,健康养生方法,春夏秋冬四季养生小常识等内容,是您健康生活的好伴侣!https://www.zhys.com/
14.大降养生知识养生知识作为健康养生,中医养生的,第三平台励志为健康事业做一份贡献,传播中国中医知识科普,让跟多人了解健康知,走进中医,几千年来为中华民族的医学宝库的共同财富https://www.d3pt.com/
15.苹果绿养生网网站首页苹果绿专注于天然养生保健知识,从食疗养生、中医养生、营养学、中医学、健康管理学、美容学、心理学、运动学等不同维度分享养生之道,是国内专业的养生保健网站。https://m.pingguolv.com/
16.养生篇中医养生保健知识与食疗方【养生篇】中医养生保健知识与食疗方 周原人 【中药八大系】膏、丹、丸、散、汤、淀、酒、露 大医精诚(中医分为四等)第一等〖神医〗第二等〖医圣〗第三等〖医公〗https://www.meipian.cn/57q5fvkb
17.食疗养生营养学长寿药膳饮食概念基础知识降吃出秘诀家庭医生做自己的营养医生让你多活20年的营养学知识了解食物掌握长寿秘诀吃出健康食疗养生营养学基础知识概念与饮食膳食疗养生药膳书籍¥10.8 折后¥10.8 发货地: 河北 廊坊 包邮 风格: 食疗养生 营养学 长寿 药膳 饮食 概念 基础知识 健康 吃出 秘诀 https://www.zhe2.com/note/658706782679
18.实用知识初秋养生,防燥润肺健脾胃一、食疗推荐 罗汉果茶 材料:罗汉果1颗,切开取适量用开水浸泡代茶喝。 功效:润肺止咳,利咽润肠。 花旗参茶 材料:花旗参10克,切片开水浸泡代茶喝。 二、中医特色疗法养生保健 温养助卫——气交灸 气交灸有温养气血、助推卫气运行的作用,尤善调理中焦脾胃功能。 适应症:对胃肠疾病、月经不调、风湿腰腿痛症https://m.gmw.cn/2023-08/11/content_130347749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