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调补肺脾肾。可用温燥化湿之品,如半夏、茯苓、泽泻、瓜蒌、白术、车前子等。但是要记得“中病即止”不可长期服用。
【二陈汤】
【参苓白术散】
【六君子汤】
【香砂六君子汤】
【陈夏六君丸】
脾不健运,当健脾化痰,补脾健胃。主治脾胃虚弱,食少不化,腹胀胸闷,气虚痰多。
【平胃散】
燥湿健脾,消胀散满。主治脾土不运,湿浊困中,胸腹胀满,口淡不渴,不思饮食。
二、食疗法
少食甜粘油腻,少喝酒勿过饱。多食健脾利湿化痰祛湿的清淡食物,如白萝卜、葱、姜、白果、红小豆等。
【糯米山药粥】
材料:糯米、枸杞、大米、山药
做法:将新鲜的山药去皮之后清洗干净,然后切成小块备用;枸杞放入清水之中泡软;将大米以及糯米一起放入锅中熬粥,七成熟左右加入山药,起锅之前加入枸杞以及适量的调味品就可以了。
功效:这道食谱能够起到很好的补肾益肺的作用,对于治疗气虚体质有着非常好的作用。
三、艾灸
痰湿的人祛湿同时一定要健脾,补脾阳。最有效的祛湿方法当属艾灸。
认识几个祛湿穴位,针对这些穴位,进行按摩和艾灸,排遣湿气,效果非常好。
祛湿原理:腹部绕脐周围穴位有健脾祛湿功效,足三里有温阳温胃功效。
功效:温阳培元,益气除湿。
【神阙穴】
此穴在肚脐眼下三寸处。这是针对女性,改善妇科病的重要穴位,关元穴具有培元固本、补益下焦之功,凡元气亏损均可使用。
【中脘穴】
取穴:上腹部,胸骨下端和肚脐连接线中点。
方法:揉按、温灸。
【天枢穴】
天枢能治疗肠胃疾病,是掌握胃气的门户,气血由此穴源源不断地输送入大肠经。如果胃不舒服,就可以按摩天枢穴。
取穴:位于人体中腹部,肚脐两侧两寸处,左右各一个。
方法:揉按或温灸。
【足三里】
孙思邈曾说:若要安,三里常不干。这个穴位有健脾、温胃、温阳、利尿、止泻之功效,是保健的关键穴位。以前官员入蜀地(四川),用灸足三里的方法预防湿浊瘴气的侵袭。
方法:艾条灸或揉按,每次大约10分钟
四、情志调摄
情绪和痰湿体质也有关系?那是因为人生气发火时,呼吸加快,肺泡张开,身体的耗氧量增加,肝糖原损失巨大,同时血流加快,血压上升,心跳加快,全身的生理机能处在失控状态,对身体的影响很大。若本来就是痰湿体质,会加重痰湿在体内淤积。所以,生活中一定要克制自己的情绪,别让情况加重。
五、体育锻炼
痰湿体质如何调理?想必大家都知道了,由于痰湿引发的疾病较多,所以,人到中年后要每年定期检查血脂血糖血压,万不可疏忽。最重要的是人们的饮食习惯和生活规律,只有好的饮食习惯和生活规律才会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