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中医养生,做美丽女人,让中医“养护”女性健康!媒体中医

阳春三月,绿嫩枝头,我们迎来了“三八”妇女节,中医倡导“天人相应,日月相参”,人体健康与自然界万事万物的变化关系密切。中医是女性健康养生的重要方法,能够达到调和气血、平衡阴阳、和调脏腑、畅通经络,达到益寿延年、袪病强身之目的。

??

中医养生的理念

所谓养,即保养,调养,补养之意;

所谓生,就是生命,生存,生长之意;

总之,养生就是保养生命的意思。

?

《黄帝内经》里就有论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也,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

这段话的意思就是说:阴阳变化,四时交替时自然规律;万事万物的变化、生死都是阴阳变化的结果;大自然像神灵一样造就万物;人类应顺应自然而养生。《黄帝内经》又有:“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明确提出养生应注重精神方面的保养。

结合我国历代医家和养生学家的观点,中医养生可以说主要涵盖这几方面内容:天人合一的养生观,阴阳平衡的健康观,身心合一的整体观。

1.天人合一的养生观

天地是个大宇宙,人身是个小宇宙,天人是相通,人无时无刻不受天地的影响,就像鱼在水中,水就是鱼的全部,水的变化,一定会影响到鱼,同样的,天地的所有变化都会影响到人。

所以中医养生强调天人一体,人应顺应自热环境,四时气候的变化,主动调整自我,保持与自然界的平衡以避免外邪的入侵。

2.阴阳平衡的健康观

身体所以会生病是因为阴阳失去平衡,造成阳过盛或阴过盛,阴虚或阳虚,只要设法使太过的一方减少,太少的一方增加,使阴阳再次恢复原来的平衡,疾病自然就会消失,所以,中医养生高度强调阴阳平衡,健康一生。

3.身心合一的整体观

中医养生注重的是身心两方面,不但注意有形身体的锻炼保养,更注意心灵的修炼调养,身体会影响心理,心理也会影响身体,两者是一体的两面,缺一不可,中医养生贵在养德,这是健康和长寿的最重要条件。

女性的生理特点及不同的生理阶段

1.女性的生理特点-经、孕、产、乳

女子以血为本,以血为用,以肝为先天。中医认为在脏腑中,肝为藏血之脏,为血海,具有贮藏血液和调节血量的功能。如肝血不足,肝不藏血,就会很容易导致妇女月经异常,引起女性经、带、胎、产疾病。

2.女性一生的不同生理阶段

《内经·上古天真论》曰:”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三七肾气平均,故真牙生长极;四七筋骨坚,发长极,身体盛壮;五七,阳阴脉衰,面始焦,发始堕;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

女性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养生保健

1.养好心态

心存善良,乐观,宽以待人,淡泊名利。

明代著名养生家汪绮石在《中外卫生要旨》中指出:”养生当以养心为先,心不病则神不病,神不病则人自宁。“养生先养心,心正则神健,神健则体安,这里的养心贵在一颗平常心,也就是好的心态,平衡的心理状态。

2.保持良好的情绪

保持良好的情绪可以预防很多疾病,中医上称之为”治未病“,也就是预防疾病,比如肝气不舒,最常见为女性容易得乳腺增生,月经不调,子宫肌瘤,神经性头疼等,所以良好的情绪有助于肝气疏泄,对于预防疾病有很大的帮助。

3.?饮食均衡,补血养肝

《黄帝内经》提出了”五谷为养,五畜为益,五果为助,五菜为充“的饮食原则,意思就是谷物(主食)是人们赖以生存的根本,而水果,蔬菜和肉类等等都是作为主食的辅助,补益和补充。这与现代营养学的理论是一致的。

4.?养生良好的运动的习惯

养生就是要进行有规律的运动。生病的人需要运动,没生病的人也需要通过运动进行预防。从中医观点来看,缓慢运动比竞速运动好:如慢跑,游泳,太极等。这些运动养生方法简单易行只要每天坚持,就能取得很好的效果。

女性养生六种中药

八珍

八珍汤有人参、白术、白茯苓、当归、川芎、白芍、熟地黄、炙甘草共八味药材,因此得名“八珍”。这几味药中,人参、白术、茯苓、甘草补气,当归、川芎、芍药、地黄养血,其补血与补气是同步进行的。

四味

“四味”指的是四味药材,即当归头、白芍、熟地黄和黄芪。该汤补气之功来行血、补气补血的功效、既能养身,又能治病。

黑枸杞

黑枸杞是一种中药,也是一种食材,还是一种茶,含有丰富的花青素,能起到增强免疫力、延缓衰老、补肾益精、预防癌症、生津止渴、改善循环、补血安神、改善睡眠、明目等多种作用。

人参

人参是补气血的中药。人参含氨基酸、多种维生素、糖类、人参皂甙、人参酸、胆碱等,具有大补元气、生津止渴、调营养胃的作用。由于人参大补元气,可常用于呼吸微弱、四肢厥冷,脉微弱,血压低的休克等症。此外,由于人参有补益强壮作用,可抗衰老,适用于久病体虚,心悸怔仲,自汗肢冷,气短,虚脱,心衰,神经衰弱等症。

当归

中医认为,当归味甘而厚,甘入脾,厚养血,具有补血的功效。《本草正》记载:“当归,其味甘而重,故专能补血,其气轻而辛,故又能行血,补中有动,行中有补,诚血中之气药,补血中之圣药也。”由此可见,当归的补血效果可见一斑。

黄芪

性微温,味甘,功能补气升阳,益气固表,托毒生肌,利水退肿,适用于自汗,盗汗,血痹,浮肿,痛疽不溃,内伤劳倦,脾虚泻泄,脱肛及气衰血虚之症。

THE END
1.中医保健按摩好吗病情描述: 中医保健按摩好吗 医生回答(1) 宋石龙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中医院 推拿科 病情分析:中医保健按摩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人们改善身体健康,但要考虑到具体的情况。中医保健按摩是基于中医理论和经络学原理进行的按摩,通过刺激经络穴位来调节气血运行,增强免疫力,缓解疲劳等。如果有以下情况之一,最好不要进行按摩https://mip.pingguolv.com/ask/oprsroxr4.html
2.专题中医保健养生好吗中医保健养生好吗 中医养生火热起来,通过保养、调理身体,让身体处于健康状态,也是需要一个过程的,那中医养生优势在哪?中医养生有什么注意事项吗?【查看全文】 贴养肾肾贴三大功效 品 营养成分https://mip.ziyimall.com/so/56133-2/
3.中医养生保健师就业前景好吗?3、社会中医养生保健机构,康复理疗机构,健康管理机构及中医美容调理机构人员。 现如今,中医养生保健在社会上认可度普遍提高,就业前景也十分明朗,社会需求量持续增大,为此2023年正保中医养生保健师课程惊喜上线,通过学习服务,社会认可,是广大中医养生保健从业者的优良选择!正保中医养生保健师课程学习、考试全程服务,欢迎大家https://m.med66.com/shiyongjishu/zhongyiyao/zh2305069300.shtml
4.中医养生有妙招,帮您养出好身体自我按摩也是很好的中医养生保健方法,每天做十分钟,长期坚持,会有不错的效果。下面从脏腑的角度介绍几个自我按摩的特效穴。 内关穴:位于前臂掌侧,当曲泽与大陵的连线上,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现代常用于治疗心绞痛、心肌炎、心律不齐、胃炎、癔病等。 https://www.hntv.tv/rhh-1459267584/article/1/1750326004496953346
5.中医养生保健和中医康复技术哪个好一点这个主要还是要看个人的兴趣爱好。中医养生,就是指通过各种方法颐养生命、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从而达到的一种医事活动。中医康复技术主要研究中医学、中医养生学、康复治疗技术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进行常见疾病的康复治疗以及中医的养生保健等 中医养生保健相关专业课程: https://www.houxue.com/news-7864351/
6.中医如何养生保健中医教你如何养生中医养生保健方法一、中医养生保健方法 1.静神养生 中医提倡“以静制动”,尤其在炎炎夏日,保持神气清静,心理平衡,安心静气,可以使我们形成一种良好情绪,从而找到健康力量的关键。 2.运动养生 运动可以强身健体,这是大家都知道的道理,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一口气吃不成胖子,运动不足或者劳累过度,都可能造成“劳伤”,使身体不能达到一https://yangsheng.120ask.com/article/92204.html
7.听中医吃素,好不好?会违背中医养生理念么?南方plus会违背中医养生理念么? 【听中医】吃素,好不好?会违背中医养生理念么? 《听中医》栏目由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携手广州新闻资讯广播联合推出,在“广州中医药大学一附院”微信订阅号、广州新闻电台FM962(逢周二上午11:30-12:00)《中医小讲堂》栏目推送。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1908/19/c2535948.html
8.女性降与中医养生二、女性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养生保健 1.保持良好的情绪 2.保证良好的睡眠 3.饮食均衡,补血养肝 4.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 5.经络按摩养生 1.保证睡眠时间:8小时 2.睡好子午觉: 午时(上午11点到下午1点),子时(晚上11点到凌晨1点) 6分钟,记忆开始增强。 http://www.lzqrmyy.com/departments/article/2086/4150.html
9.中医养生学的就业前景2024做什么工作好中医养生保健专业就业前景广阔。2024中医养生学专业就业方向主要是在各级医院、养生保健科、体检中心、医疗养生保健机构、养生保健院从事养生保健、养老服务、健康管理、健康教育、健康培训等相关工作。 1中医养生学专业发展前景怎么样 中医养生学的就业前景很不错。中医养生学专业是个从无到有的新专业,它的创立可以说是http://m.gaosan.com/gaokao/692186.html
10.养生日益受到重视的话题光明日报可喜的是,党和国家提出了重心下移和重心前移的卫生工作方针,把预防医学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更给中医学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因为中医学是以人为本的医学,其着眼点是调整人的状态而不是与疾病的对抗,中医学“治未病”的思想和历史悠久的养生保健方法恰恰符合民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https://www.gmw.cn/01gmrb/2010-01/04/content_103175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