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早睡晚起:人们要适当早睡,同时,早晨也不宜起得太早,保证充足的睡眠,有利于阳气潜藏,阴精蓄积。
2、注意衣着:太厚太薄都不好,衣着过少过薄、室温过低,易感冒又耗阳气;反之,衣着过多过厚,室温过高则腠理开泄,阳气不得潜藏,寒邪易于侵入。建议外出时,体质弱的人最好穿高领而且护腰的服装。
3、注意脚部的保暖,坚持用温热水洗脚、按摩和刺激双脚穴位,以促进血液循环。每天坚持步行半小时以上,做好御寒保暖,防止感冒的发生。
4、天冷也要注意通风。人在安静状态下每小时呼出的二氧化碳就有20多升,所以要经常开窗换气。
雪是寒冷天气的产物。民间曾有:十月立冬小雪涨,斗指己,斯时天已积阴,寒未深而雪未大,故名小雪。
这时的黄河以北地区已到了北风吹,雪花飘的隆冬,此时我国北方地区会出现初雪,虽雪量有限,但还是提示我们到了御寒保暖的季节。小雪节气的前后,天气时常是阴冷晦暗的,此时人们的心情也会受其影响,特别是那些患有抑郁症的朋友更容易加重病情,所以在这个节气里我要着重和患有抑郁症的朋友们讲讲如何在光照少的日子里学会调养自己。
这样的气温下佐餐靓汤宜用莲藕煲鲤鱼,它有滋补气血、滋阴补肾之功效。秋日是莲藕收成的季节,现代营养学认为莲藕是含铁量较高,且又含大量的维生素C和纤维的食物,故对糖尿病等一切体虚之人颇为适宜。
秋日也是鲤鱼最肥美之时,故莲藕煲鲤鱼是深秋时养生汤品之一。用中医病因学的观点“千般灾难,不越三条”也就是说,致疾病发生的原因不外乎三种:即内因(七情过激所伤)、外因(六淫侵袭所伤)、不内外因(房室、金刀、跌扑损伤、中毒)。
抑郁症的发生多由内因即七情过激所致,七情包括了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的变化。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时常会出现七情变化,这种变化是对客观外界事物的不同反映,属正常的精神活动,也是人体正常的生理现象,一般情况下并不会致病。
只有在突然、强烈或长期持久的情志刺激下,才会影响到人体的正常生理,使脏腑气血功能发生紊乱,导致疾病的发生,正如:“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说明,人的精神状态反映和体现了人的精神心理活动,而精神心理活动的健康与否直接影响着精神疾病的发生发展,也可以说是产生精神疾病的关键。
因此,中医认为精神活动与抑郁症的关系十分密切,把抑郁症的病因归结为七情所致不无道理,那么调神养生对患有抑郁症的朋友就显得格外重要。。
1小雪远离抑郁:别让天气左右心情小雪节气前后,天气时常阴冷晦暗,此时人们的心情也会受影响,特别是那些患有抑郁症的人更容易加重病情。
用中医病因学的观点来说,抑郁症的发生多由内因即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过激所致,如“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出现的七情变化,一般情况下并不致病。
只有在突然、强烈或长期持久的情志刺激下,才会影响到人体的正常生理,使脏腑气血功能紊乱,导致疾病的发生。对于有抑郁症倾向或症状的人来说,应调节自己的心态,保持乐观,节喜制怒;要经常参加一些户外活动以增强体质;多晒太阳以保持脑内5-羟色胺的稳定;多听音乐让美妙的旋律增添生活中的乐趣。
清代医学家吴尚说:“七情之病,看花解闷,听曲消愁,有胜于服药者也。”在众多食物中,最适宜的水果首选香蕉。
香蕉含有能帮助人脑产生5-羟色胺的物质;菜肴可选芹菜炒香菇,即芹菜400克,水发香菇50克,加调味品同炒,可缓解抑郁情绪的发生。2小雪易上火:多食清火降气食物小雪以后,西北风刮得比较多,这时候北方室内早已供暖,而室外寒冷。
如果人们穿得过于严实,体内热气散发不出去,就易生“内火”——上火。其表现就是口腔溃疡,甚至脸上的疙瘩也比平日多。
此外,因为天气寒冷,人们喜欢吃热食,但是过于麻辣的食物最好少吃,因为这也会助长“内火”。应多吃白萝卜、白菜等当季食物,不仅富含维生素及多种微量元素,更能清火降气、消食。
还可喝些汤,如白菜豆腐汤、菠菜豆腐汤、羊肉白萝卜汤等,既暖和又滋补津液。。
至于防寒保暖,也必须做到恰如其分。衣着过少过薄,室温过低,则既耗阳气,又易感冒。
反之,衣着过多过厚,室温过高,则腠理开泄,阳气不得潜藏,寒邪亦易于入侵。小雪养生原则二、精神调养小雪节气中,天气时常是阴冷晦暗,此时人们的心情也会受其影响,特别容易引发抑郁症。
抑郁症的发生多由内因即七情过激所致,七情包括了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的变化。小雪时节养生三款汤不可错过为避免冬季给抑郁症朋友带来的不利因素,所以在此节气中要注意精神的调养。
要积极地调节自己的心态,保持乐观,节喜制怒,多听听音乐,让美妙的旋律为生活增添乐趣,同时,多参加娱乐活动,以激起对生活的热情和向往。清代医学家吴尚说过:“七情之病,看花解闷,听曲消愁,有胜于服药者也。”
小雪养生原则三、饮食调养冬季饮食对正常人来说,应当遵循“秋冬养阴”,“无扰乎阳”的原则,既不宜生冷,也不宜燥热,最宜食用滋阴潜阳,热量较高的膳食为宜。具体地说,这个季节宜吃温补性食物和益肾食品。
饮食中医提醒,小雪以后,人体的消化功能相对增强,适当进补,不但能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还可以养精蓄锐,为来年身体健康打下基础。
适合此时的食物中,肉食有牛肉、鸡肉、羊肉、虾肉等;蔬菜有黄豆、蚕豆、胡萝卜、韭菜、油菜、香菜等;水果有雪梨、柚子、橘子等。同时,小雪气候干燥,日常可适当进食具有润燥生津作用的食材预防,如银耳、北沙参、玉竹、莲子、百合等。
说到进补,中医还表示,小雪时节应该要养肾,顺“天时”,中医认为冬季属肾,肾主藏精,为生命之源。小雪后天气逐渐寒冷,寒为阴邪,容易损伤肾阳,故此时补肾最合时宜,可适当多食温补益肾的食物,如羊肉、牛、腰果、栗子、芡实、山药等,在食补之余,适当补充破壁玛卡也是不错的选择。
防病小雪时节气温渐降,自然界表现为阴盛阳衰,人体阳气容易受到损伤,此时要注意保护阳气。此时中医认为“头为诸阳之会”,也就是说,头部是所有阳经汇聚的地方,最不能受风冷,应特别重视头部保暖。
当头部受到风寒侵袭时,血管收缩、肌肉紧张,很容易引发伤风感冒、头痛、面瘫,甚者可诱发心脑血管病。因此,小雪节气人们外出时要防头部受寒、损害阳气,必要时最好戴上帽子、围巾等。
由于小雪后气温开始降低,人们避寒就温,食用温热食物增多,又穿着增加,使得体内热气蕴结,易发为“内火”,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上火”,表现为口腔溃疡、面部长痘等。再加上天气干燥,更易助火伤阴。
因此,小雪节气要注意防内火,少食或不食辛辣食物,多吃些清火降气的食物,如蒲公英根茶、白萝卜、蒲公英叶茶、豆腐、雪梨等。起居小雪后,宜藏阳、藏精,养精蓄锐,为来春的生机勃发做准备。
最后,中医建议,近期适宜经常参加一些户外的活动,多晒太阳。中医认为太阳能助发人体的阳气,特别是在冬季,大自然处于“阴盛阳衰”状态,常晒太阳,能起到壮人阳气、温通经脉的作用。
可选择太极拳、八段锦、散步等相对缓和的运动,但要注意,运动以微微出汗为佳。
1、多吃叶酸食物防抑郁小雪节气是冬季开始的标志,同时也进入抑郁多发的季节。
要常食菠菜、猕猴桃、牡蛎、橘子、黄豆和深绿色的蔬菜,因为这些食物中都含有叶酸,可以帮助抵抗抑郁。2、防寒保暖要做好从这个节气开始,东北风刮得多了,由于气候虽冷却还没到严冬,很多人不太注意戴帽子、围巾,这样往往容易遭遇受风寒,因此,一定要戴帽子,一定要注意防寒。
此外清晨饮水还能降低血液粘度,预防心脑血管疾病。4、早睡晚起,睡前泡脚小雪节气要增强体质、提高机体免疫力和抗寒能力。
首先,要保证充足的睡眠。冬季应该早睡晚起,最好不要迟于22点休息。
如果超过1点还不休息,人的免疫力容易下降,加之小雪节气后气温下降明显,太晚休息更易生病。5、多食热粥小雪过后,在饮食方面可以多吃以下食物:保护心脑血管的食品,如丹参、山楂、黑木耳、西红柿、芹菜等;降血脂的食品,如苦瓜、玉米、荞麦、胡萝卜等;温补性食物和益肾食品,如腰果、芡实、山药、栗子、核桃、黑芝麻、黑豆等。
当归火锅原料:鱼肉400克,盐、味精各少许,冻豆腐3块、白菜适量,冬菇5个,鸡汤5碗,当归30克(切薄片)。
制作:将白菜斜切成片,菇泡软、洗净切丝,鱼肉切成薄片,冻豆腐切成小块;将鸡汤放入火锅内,并将切好的当归片全部放入火锅内;用大火煮开后,再用文火煮20分钟,使当归的药效成分煮出来,加适量盐、味精等调味;再将鱼片、豆腐、白菜、香菇等下锅,煮开即可。作用:活血御寒、温暖身体,常吃可美肤,适于肿瘤患者,以及身体发冷、贫血、代谢障碍者。
核桃猪腰原料:猪腰500克,生姜15克,葱15克,精盐5克,麻油25克,核桃仁70克,鸡蛋清2个,干淀粉50克,料酒25克,菜油750克(实耗80克)。制作:葱洗净切成段,腰片用料酒、精盐、姜片、葱段拌匀入味,干淀粉研细,用蛋清调匀待用,猪腰对剖,剞成十字刀花,切成三块,核桃仁用开水泡涨,剥去外皮,切丁,生姜洗净切成片;净锅置火上,加入菜油,待油温烧至六成热时,将核桃丁摆在腰花上,裹上蛋清淀粉下锅,炸成浅黄色捞起;待全部炸完后,等油温上升至八成热时,再将腰块全部放入油锅内炸成金黄色,沥去余油,淋入麻油,装盘即成。
作用:适用于腰膝冷痛、四肢酸软、小便频数,因肺肾虚而致咳嗽者。是小儿健脑益智之佳品,消瘦之人常食能使体态丰满健美。
常食核桃对减少肠道胆固醇的吸收,对动脉硬化、高血压和冠心病患者及老年人抗衰老都大有裨益。中医认为核桃能温肾补精、益气养血,可用来治疗肾虚不孕、气血不足、产后乳少等。
核桃含有丰富的脂肪、蛋白质、碳水化合物、钙、磷、碘、胡萝卜素、B族维生素等人体必需物质,其磷质对脑神经有良好的保健作用。与猪腰合用作用更强,具有补肺肾、定虚喘的功效。
板栗猪肉原料:瘦猪肉650克,板栗300克,生姜15克,葱10克,酱油10毫升,料酒30毫升,精盐5克,白糖3克,鸡汤1500毫升,菜油250克(实耗50克)。制作:生姜、葱洗净,姜切片,葱切长段,猪肉洗净,切成6厘米见方的块,板栗用刀划破皮,入沸水中煮一下,剥去外壳和内衣;净锅置于火上,注入油,待油烧至七成热时,下板栗,油炸进皮,约三分钟后捞起待用;锅内留底油40克,入葱、姜、肉块,炒出香味时加鸡汤,大火烧开,打去浮沫,改用小火慢煨至肉五成熟时,下板栗、精盐、酱油、糖,烧至肉、板栗酥烂即可。
作用:板栗营养丰富,有补肾健脾、强筋骨的作用,适用于肾虚所致的腰膝痿软、腿脚不利、小便频数及脾胃虚寒所致泄泻者。本菜谱适于脾虚食少、肺热燥咳、气管炎等症,具有养胃健脾、滋阴润燥的功效,是航空人员、机动车驾驶员及长途旅行的人在行程前和行程中的理想保健食品,能消除途中的疲劳。
地黄焖羊肉原料羊肉500克,生地15克,当归10克,干姜10克,生姜15克,葱10克,料酒25毫升,酱油10毫升,精盐4克,独蒜50克,香油5克,花椒3克,清汤2000毫升,味精3克,白糖30克,清油150克。制作:生地、当归、葱、姜洗净,生姜切片,葱切成长段,蒜剥皮;羊肉用清水洗净,沸水锅中放入葱段,再放入羊肉氽透,捞出晾凉,用清水冲洗一次,切成4厘米见方的厚片,再将羊肉用姜片、葱段、料酒、酱油抹匀,腌30分钟待用;锅置火上,加入菜油,待油温烧至六七成热时,把羊肉下入油锅内炸成黄色时捞出;将锅内油倒出,留50毫升底油,加葱段、干姜片、花椒炸出香味,放酱油、清汤、羊肉、生地、当归、料酒;倒入砂锅内大火烧开,移小火上慢煨,焖至七成烂时放蒜,待羊肉烂熟时放白糖、味精调味;用水淀粉勾芡,淋上香油起锅,整齐地入盘,放上香菜即可。
作用:当归有补血、活血、抗心肌缺血、抗辐射、扩张血管、抑制某些肿瘤生长的作用,并能增强免疫力、护肝、镇静、镇痛、抗炎、抗缺氧。适用于身体虚弱、宫冷崩漏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