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粮食日教案(精选18篇)

1979年11月,第20届联合国粮农组织大会决议确定,1981年10月16日是首届世界粮食日,此后每年的这一天都作为“世界粮食日”。其宗旨在于唤起全世界对发展粮食和农业生产的高度重视。

二、活动目标

1、以幼儿为活动主体,发挥幼儿的积极主动性,让他们参与到活动的组织与实施。

2、通过活动让幼儿明白每一粒粮食都是农民和工人辛勤劳动的结晶,懂得“一粥一饭来之不易”,从小培养他们的“惜粮爱粮”的好品质。

3、以绘画、语言、唱歌等形式宣传爱粮惜粮。

三、活动过程

1、集体教学活动:

1)、社会活动:了解“世界粮食日”的由来。

2)、语言活动《大公鸡和漏嘴巴》

3)、画画唱唱:《古诗:悯农》

2、主题画:爱粮惜粮

用图画形式表达自己对爱惜粮食的理解。如节约粮食、农民伯伯种田的辛苦。

3、家园配合:

借10月16日“世界粮食日”节日之机,为培养孩子们惜粮爱粮的好品质,将评选”爱惜粮食的好孩子“。家园配合如下:

1)、请以”幼儿用餐情况记录表“的形式记录孩子用餐情况。

2)、再以书信的形式夸夸孩子在家”惜粮爱粮“和”用餐好习惯“等方面的进步。

3)、家长志愿者活动:《香甜的爆米花》

另,如果孩子在家吃饭方面拖拉、挑食或还需大人喂饭等,家长正好可以借着机会促进一下,反馈表可以继续使用。

4、“小小爱粮宣传员”,将孩子的作品制作成宣传海报。

通过开展“世界粮食日”活动,孩子们认识到粮食的重要与宝贵提高了节粮意识,一日生活中,时时注意自己的行为,争取不掉一粒米饭不剩一口菜,真正做到从身边小事做起。

主题:

探索世界粮食日,共享健康成长

2023年10月16日

活动地点:

幼儿园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对粮食的认识和重视,提高他们的健康意识。

2.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

3.增强幼儿对不同文化的尊重和理解。

活动内容:

1.开场仪式(10分钟)

介绍世界粮食日的由来和意义。

2.知识讲解(20分钟)

通过图片、模型等教具,向幼儿介绍不同种类的粮食(如大米、小麦、玉米等)。

讲解粮食的生长过程和重要性,强调粮食对人体健康的作用。

3.互动游戏(30分钟)

分成小组,进行粮食拼图游戏,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

通过认识不同粮食的特点,进行粮食分类游戏,提高幼儿的观察力和辨别能力。

4.制作健康食谱(30分钟)

向幼儿展示一些健康食谱,包括粮食的搭配和营养均衡。

让幼儿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食材,制作简单的健康食品,如水果沙拉、蔬菜卷等。

5.文化体验(30分钟)

通过观看视频和图片,向幼儿介绍世界各地的主要粮食文化,如中国的米饭文化、墨西哥的玉米文化等。

让幼儿尝试传统粮食的制作过程,如包饺子、制作玉米饼等。

6.总结活动(10分钟)

回顾当天的活动内容,强调粮食的重要性和保持健康的意义。

活动准备:

2.准备食材和工具,用于健康食谱制作环节。

3.准备视频和图片,用于文化体验环节。

4.安排足够的教师和工作人员,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

5.提前通知家长,让他们参与活动并提供必要的支持。

活动评估:

1.观察幼儿对粮食的认识和兴趣是否提高。

2.观察幼儿在游戏和制作食谱过程中的合作和表现。

3.收集幼儿的反馈意见和家长的评价,以改进活动内容和方法。

1.知道粮食与人民生活、国家建设有密切关系,用处很大。

2.知道粮食来之不易。

3.懂得要爱惜粮食。

活动过程:

一、课件导入:

1.同学们,今天,我给大家带来几位好朋友,想不想见见他们?

2.欢迎他们和大家见面。我们请这几位朋友给大家做一下自我介绍。

水稻:我的名字叫水稻。小朋友们吃的白米饭是由我做成的。麦子:小朋友们,你们好!我是麦子,白白的馒头是用我做成的。玉米:我是胖胖的玉米,小朋友们一定都喜欢我吧!

3.同学们,你们喜欢这三位朋友吗?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什么?粮食。

板书:粮食

二、粮食来之不易

粮食今天有许多许多心里话想对同学们说,你们想听吗?让我们先请水稻来说一说吧!

(1)小朋友,这是一碗普通的白米饭(出示实物白米饭),而“我”是一颗普通的米粒。小朋友们,你们可知道我是怎样诞生的吗?

师:好,我们谢谢水稻先生的精彩表演,下面请小麦女士来说一下吧!

(2)同学们,你知道我能做成哪些食品吗?(据学生所答出示馒头、面包、包子、油条、面条、饺子等食品的图片。)

小麦女士:好,大家说得太好了。下面我要带大家去看一看面包是怎么来的?

小麦女士:这么多的好吃的都是粮食做成的,粮食与我们的关系十分密切。大家一定要切记:“粮食来得不易,千万不要浪费。”师:让我们感谢小麦女士的精彩演说。玉米小姐也想来说一说。

(3)我还有许多别名叫棒子、苞米、苞谷。我过去一直被视为穷人的粮食,在粮食生产还不能满足所有人的生存需要时,你浪费它,就等于你残忍地把应该给予饥饿的粮食糟蹋掉,而眼睁睁地看着他们饿死!这么一想,你难道不感到震惊与惭愧吗?你难道还忍心把咬了一口的馒头当泥巴扔,把扒拉一口的饭当脏水泼吗?

小结:为了种出一粒粒的粮食,农民们不怕风吹日晒雨淋,不怕劳累,洒下多少辛勤的汗水,正如我们所学的古诗《悯农》讲的那样,谁会背诵请举手。

三、怎样爱惜粮食

(1)请你对辛勤种田的农民伯伯、农民阿姨讲一讲你是怎样对待粮食的。

(2)粮食听到同学们说要爱惜他们,非常高兴,还有话对同学们说,我们来听一听。

讲解:我国人口很多,但耕地面积很少,粮食不充裕。我们国家一些地区有时会遭受自然界的灾害。

比如说:水灾、旱灾、地震、虫灾等,如果遇到自然灾害时,灾区人民最需要的是什么?如果缺少粮食,没有粮食会怎样?

(3)师问:如果我们都来把粮食当成宝,节约每一粒米,会怎样呢?跟老师一起算一算。

如果我们每位同学每天节约一粒米,一年节约多少粒米?(365粒米)

如果我们全班45位同学每人每天节约一粒米,一年节约多少粒米?(约16425粒米)

如果我们全国12亿人口每人每天节约一粒米,一年节约多少粒米?

四、联系实际,指导行为

1.讨论: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怎样爱惜粮食?

小结:爱惜粮食要从自己做起,要做到不撒、不剩、不扔。

2.我们一起来读读这首小儿歌。

粒粒粮食要爱惜,粮食与我最亲密,来得实在不容易,缺少粮食出问题,积少成多了不起。

3.为了让全世界的人民都来爱惜粮食,规定每年的10月16日为“世界粮食日”。同学们,让我们每个小公民都应该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爱惜每一粒粮食。

活动主题:

探索世界粮食日,感受丰收的喜悦

幼儿园校园

1.增强幼儿对粮食的认识和重视,培养他们珍惜粮食的习惯;

2.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提高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

3.增加幼儿对不同国家的文化和饮食的了解;

4.培养幼儿的健康饮食观念,提高他们的营养意识。

1.开场仪式

主持人介绍世界粮食日的背景和意义;

幼儿园领导致辞,强调粮食的重要性。

2.粮食知识讲解

通过图文展示和简短讲解,介绍主要粮食作物的种类和生长过程;

通过互动问答,检验幼儿对粮食知识的掌握程度。

3.粮食制作活动

分为若干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种粮食作物,如小麦、稻米、玉米等;

每个小组制作粮食制品,如面包、米饭、玉米糕等;

引导幼儿参与制作过程,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4.国际文化展示

设立不同国家的展示区域,展示该国的传统服饰、建筑、文化等;

介绍不同国家的主要粮食作物和传统饮食习惯;

引导幼儿参观展示区域,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和饮食。

5.粮食游戏

设立多个游戏站点,如粮食拼图、找粮食等;

引导幼儿参与游戏,增加他们对粮食的认识和兴趣。

6.健康饮食讲座

邀请专业营养师进行讲座,介绍健康饮食的重要性和原则;

引导幼儿了解均衡饮食的概念,培养他们的营养意识。

7.丰收庆典

邀请家长参加丰收庆典,共同庆祝世界粮食日;

1.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幼儿对粮食的认识程度和活动的满意度;

2.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度和表现,评估活动效果。

活动后续:

2.建立粮食浪费减少的常态化教育活动,培养幼儿的节约习惯;

设计意图

现在的幼儿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生活条件都非常优越,加之受社会上大吃大喝、铺张浪费等坏风气的影响,在幼儿园里幼儿挑食、剩饭的现象十分普遍。针对这种情况,结合10月16日"世界粮食日"我们设计了"爱惜粮食"这一主题活动。目的是让幼儿了解粮食来之不易,体验成人劳动的艰辛,养成不挑食、不浪费、爱惜每一粒粮食的良好习惯。

1、使幼儿了解粮食的生长过程,知道粮食来之不易。

2、知道浪费粮食是不对的,要学习珍惜粮食。

教学PPT

1、观看图片,谈话导入的教师提问:你觉得这样好吗为什么

提问:你们知道我们做饭的大米是从哪里来的

2、认真看《爱惜粮食》动画,启发思考,教师提出如下问题:

(1)大米的生长过程是怎样的

(2)为什么说农民伯伯种粮食很辛苦

(3)小朋友们今后你会珍惜粮食吗

3、幼儿有疑问可再次观看动画,老师根据本班级幼儿共性特征及个体差异,对动画进行暂停或播放,结合剧情节点,在幼儿已有经验上进行选择性互动提问教学。

教师总结:小朋友们,农民伯伯种粮食非常辛苦,从播种到锄草、施肥、收割,不知洒下了多少汗水。晒黑了脸,累弯了腰,两手磨出了厚厚的老茧,才能收获粮食,我们要做珍惜粮食的好孩子,不能浪费。

4、教师提问:为了节约粮食,我们应该怎样做

师引导幼儿总结:

粮食来之不易,是农民伯伯辛苦种出来的,所以用餐时我们一定要吃完自己的一份饭菜,不浪费粮食,能吃多少盛多少。

班会主题:

节约粮食,反对浪费

活动理念:

树立节约资源的意识,养成勤俭节约的习惯。

教育目标:

1、粮食的来之不易;

2、树立“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思想观念;

3、学会从身边开始节约,不浪费学校的粮食;

4、树立为学校节约的意识,就是尊重我们父母的劳动果实,就是给国家节约,给世界节约。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知道10月16日是什么日子吗(世界粮食日)世界粮食日,今天我们的话题就是“粮食”,我们的班会主题就是:节约粮食,反对浪费!

二、话题设计

同学们,我们绝大多数都是来自农村,我们的父母都是农民,我们都知道粮食是怎么来的,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回想一下我们每餐吃的白米饭是我们的农民父母们如何辛辛苦苦种出来的。

3分钟回想,再由学生自由发言。

班主任总结:同学们回答的很好,现在,我们都知道,我们每天的吃的白米饭来之不易:耕地、播种、秧苗、移种、除草、除虫、施肥、收割、晒谷子、碾米等等,中间任何一个环节都不能出问题,如果出问题了,那就成不了白米饭了。

三、话题设计

学校的让费现象有点严重,有的同学说:“我是交了生活费的,所以,你管我怎么倒饭,这是我自己的事情。”同学们,你们对这种行为和观点怎么看呢

学生讨论发言。

教师总结:中国人口超过13亿,人均耕地面积不到1.5亩,是世界人均值的1.4;如此宝贵的耕地,每年还以千万亩的速度在消失。我国东部600多个县(区)人均耕地低于联合国粮农组织确定的0.05公顷(0.75亩)的警戒线。而我国由于设备和管理落后,粮食在收获、储存、调运、加工、销售和消费中的总损失高达18.2%,也就是说,我国每年的产后粮食约有850亿公斤被白白浪费掉。资源、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世界性的课题。

节约粮食,是我们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而不是说你的。生活好了,你浪费得起就可以浪费。浪费是一种可耻的行为。即使在发达国家,节俭也被视为一种美德。这是对劳动的尊重,也是一种社会责任,更何况我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还有那么多人没有解决温饱和贫穷,还有那么多孩子因贫穷而失去受教育的机会。减少不必要的浪费并不难,在日常生活中不过是举手之劳。只要存有节约的意识,其实做起来很简单:吃饭时吃多少盛多少,不扔剩饭菜;在餐馆用餐时点菜要适量,而不应该摆阔气,乱点一气;吃不完的饭菜打包带回家。尽量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压力已经成为一种新时尚,成为新时代人应该具备的一种品质。

对于有些同学以上的浪费行为,我们要坚决反对和制止。这种浪费,是对我们父母劳动的不尊重,是对全国老百姓的不尊重,是在浪费国家的粮食,是一种不爱国的表现。那么我们自己有没有这些行为呢

四、话题设计

我们自己有没有浪费的行为呢?

教师先自己剖析自己的一些日常浪费行为进行检讨!

学生进行自我剖析。

教师总结发言:同学们,我们多多少少都存在着一些浪费性行为,大部分同学都是无意识的行为,没有这个习惯。那么,从今天开始,从我们每一个人开始,养成勤俭节约的习惯,反对浪费,我们大家共同努力!

五、活动设计

“节约粮食,反对浪费”的签名仪式。

六、活动设计

全体同学宣誓:

我宣誓:从今天起,从我做起,节约每一粒粮食,节约用水用电,反对浪费,树立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思想观念,我发誓,我一定做到!

宣誓人:xxx

七、结语:

同学们:“不要把浪费当成潇洒,你挥霍的是一种修养;不要把节俭看做尴尬,你培养的是一种品德。我希望此次班会可以带给我们反思,可以让我们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真正意识到节约光荣,浪费可耻!”

教学目标:

1、通过这次班会,让学生知道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学习中增强爱惜粮食、节约粮食意识。

2、培养学生物尽其用,不浪费粮食,爱惜粮食,节约粮食的好品质。

教材分析

重点:通过这次班会,让学生反思自己对待粮食的态度,从中培养“节约粮食,从我做起”的情操。

难点:培养爱惜粮食,珍惜劳动成果的好习惯。

教学过程:

一、揭示班会主题

老师:同学们,你们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春天,自强自立,奋勇向前是你们前进的方向。但在我们的校园里,在我们的身边却滋生出一种阻碍我们前进的不良现象,请看图片:(课件出示学生浪费食物的图片)

老师:这种浪费现象就发生在我们身边,同学们的身上,甚至整个社会浪费粮食的现象都很严重。看到这被遗弃的盘中餐,你们想说些什么

学生谈体会。

二、展开班会活动

主持人:勤俭节约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虽然我们现在生活好了,但仍然不能丢掉这种美德。我们是幸福的一代,没有经历过那饥肠辘辘的年代,也没有真切的体味过从播种到收获的艰辛,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农民伯伯是怎样在田里劳作的吧。

播放课件:课件内容(农民伯伯春播、选种、浸种、耙地、保水、施肥、除草……烈日炎炎,汗水浸湿了衣背,太阳晒黑了皮肤,他们全然不顾,依然劳作不已。)

主持人:看到了农民伯伯辛勤劳作你们想说些什么呢

主持人:大家说得真好,每一粒粮食都来之不易,真可谓是“粒粒皆辛苦”呀。浪费一粒米,扔掉一个馒头,实际上就是丢弃了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在历史上有很多德高望众的人,时刻用自己的言行告诫我们要爱惜粮食。现在,有请同学为大家讲一讲伟大领袖毛主席勤俭节约的事例,让我们在聆听中互勉互励吧。

学生讲毛泽东勤俭节约的事例:

毛泽东一生粗茶淡饭,睡硬板床,穿粗布衣,生活极为简朴,一件睡衣竟然补了73次、穿了20年。经济困难时期,他自己主动减薪、降低生活标准,不吃鱼肉、水果。伟人在勤俭节约方面为国人做出了表率。

毛泽东的女儿有一次上学吃窝窝头时,只把里面的枣掏出来吃,其余的都扔掉。老师把这件事告诉了毛主席,毛泽东严厉地批评了他的女儿。从此,毛泽东的女儿再也不浪费食物了。

主持人:毛主席勤俭节约的言行,让我们受益匪浅。现在大家的生活水平提高了,浪费粮食的现象在我们身边也越来越多。

主持人:这几位同学的表演很精彩,也让我们受到了要爱惜粮食的教育。我想采访一下我们班上的同学,你们以前有没有浪费过粮食呢以后会怎么做

通过刚才的采访,我知道我们班上的同学以前也有浪费粮食的不良行为,不过大家都表示以后改正,我听了很高兴!现在,大家一起来齐读几句关于勤俭节约的名言来警戒自己吧。

(课件出示: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朱伯儒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诸葛亮每一食,便念稼樯之艰难;每一衣,则思纺绩之辛苦。—吴兢)

三、总结主题班会

老师:同学们,老师现在很高兴,因为我们师生共同经历了一次成功的教育,同学们在愉悦的氛围中,真正体会了“粮食的来之不易”懂得了“爱惜粮食”的意义,更学会了如何去节约粮食。相信每位同学都有所收获,有所感悟。同学们,请珍惜粮食吧!从我做起,从今天做起,爱惜粮食,节约粮食,做一名爱惜粮食的小卫士!

一、活动方式:

召开主题班会

二、活动目的:

1、知道水、电、粮食与人民生活、国家建设有密切关系,用处很大。

2、知道粮食来之不易。

3、懂得节约水电,要爱惜粮食。

三、活动准备:

学生观察哪些地方浪费现象比较严重,怎样为环境保护做出贡献。

四、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地球只有一个,保护自然资源,人人有责。

二、认识水、电的重要性。

人类的生存需要水,我们的生活和经济社会系统运转都离不开水这一基本的物质。地球上的水是不断循环和变化的。但它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而是最为宝贵和不可替代的自然资源。我国许多地方面临着“有水皆干、有水皆污”以及“湿地退化、河道断流、地下水超采、入海水量减少”等严峻水问题的挑战。“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当我们每天接受水的洗礼时,当我们享受水给人类带来的福利的同时,请不要忘记真诚地说声“谢谢”。每个人都应怀有一份爱与感谢之心,要怀有对水的敬畏之心,从点滴做起,节水、爱水,珍惜水资源、保护水资源,保护我们生活的美好世界。

伸出你的双手,从你我身边的点点滴滴做起,好好珍惜每一滴水!

长期以来,人们普遍认为水、电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在日常生活用水、用电中不知道珍惜。正是有了这种根深蒂固的观念,水电浪费惊人。节约用水、节约用电,不仅仅是一句口号,应该从身边做起。

三、粮食来之不易

粮食今天有许多许多心里话想对同学们说,你们想听吗?(课件出示自制粮食拟人动画,同时播放课文第一小节录音)让我们先请水稻来说一说吧!

板书:粮食来得不容易

(2)这么多的好吃的都是粮食做成的,粮食与我们的关系怎么样?

板书:粮食与我们最亲密。

四、怎样节水、节电、节粮。

倡议书:

1、节约用水、用电,养成良好的节水、节电习惯。

2、见到有浪费水资源现象,请及时制止。

3、发现水管有漏水,电器开关损坏的现象,请马上向老师反映。

4、光线充足时,不开灯。

5、节约粮食,不挑食。

最后,我们发自内心地再次呼吁大家:珍惜水、电资源,节约水、电资源,爱惜粮食从现在开始!

1.了解粮食的重要性和珍贵性。

2.培养学生的勤俭节约意识。

3.培养学生的珍惜粮食的习惯。

教学内容:

1.粮食的重要性和珍贵性。

2.粮食浪费的危害。

3.如何勤俭节约粮食。

教学步骤:

1.导入:通过观看一段视频或图片展示,引起学生对粮食的重要性和珍贵性的认识。

2.讲解:向学生介绍粮食的重要性和珍贵性,以及粮食浪费的危害。

3.案例分析:给学生提供一些粮食浪费的'案例,让学生分析其中的问题和原因。

4.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勤俭节约粮食,并提出具体的建议和措施。

5.总结:学生汇报讨论结果,教师总结学生提出的建议和措施,并强调其重要性和实施的可行性。

6.反思:学生进行反思,思考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勤俭节约粮食的做法和改进的空间。

教学资源:

1.视频或图片展示。

2.粮食浪费案例材料。

3.分组讨论的指导问题。

评估方法:

1.学生的参与度和讨论质量。

2.学生对勤俭节约粮食的理解和意识的表达。

教学反思:

1.教学目标是否明确,是否达到预期效果?

2.教学内容是否有足够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3.教学步骤是否合理,能否更好地引导学生思考和参与?

4.教学资源是否充足,能否更好地支持教学?

5.评估方法是否有效,能否更好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

6.教学过程中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7.是否有其他需要改进和完善的地方?

【教学目标】

1.了解勤俭节约、珍惜粮食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的勤俭节约意识和珍惜粮食的习惯。

3.通过学习,让学生认识到粮食浪费的危害,从而形成珍惜粮食的行动。

【教学重点】

1.勤俭节约、珍惜粮食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

1.让学生认识到粮食浪费的危害,从而形成珍惜粮食的行动。

2.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实践勤俭节约和珍惜粮食。

【教学方法】

1.讲授法

2.讨论法

3.互动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1.教师出示一张图片,让学生看看这张图片,问学生这张图片让你们想到了什么?

2.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导学生思考,珍惜粮食的重要性。

二、讲授(15分钟)

1.勤俭节约和珍惜粮食的概念。

2.勤俭节约和珍惜粮食的重要性。

3.粮食浪费的危害。

4.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实践勤俭节约和珍惜粮食。

三、讨论(20分钟)

1.教师出示一些图片,让学生看看这些图片,让学生谈一谈这些图片给你们的启示。

2.学生讨论后,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出珍惜粮食的方法和行动。

四、互动(10分钟)

1.教师让学生分组,让学生在小组里面互相交流自己的珍惜粮食的方法和行动。

2.学生交流后,教师让学生汇报自己的珍惜粮食的方法和行动。

五、反思(5分钟)

1.教师让学生回答一些问题,让学生思考自己在勤俭节约和珍惜粮食方面的不足。

2.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改正自己的不足,从而更好地珍惜粮食。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讲授、讨论和互动等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了解了勤俭节约和珍惜粮食的重要性,培养了学生的勤俭节约意识和珍惜粮食的习惯,让学生认识到粮食浪费的危害,从而形成珍惜粮食的行动。同时,通过反思环节,让学生思考自己在勤俭节约和珍惜粮食方面的不足,从而更好地珍惜粮食。

1.了解粮食的重要性和珍惜粮食的意义;

2.培养学生的勤俭节约意识;

3.学会正确使用和保存粮食。

1.粮食的重要性和珍惜粮食的意义;

2.勤俭节约的生活方式;

3.正确使用和保存粮食的方法。

Step1:导入(5分钟)

教师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粮食的重要性,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Step2:讲解(10分钟)

教师讲解粮食的重要性和珍惜粮食的意义,引导学生明白粮食是人类生存的基础,珍惜粮食是每个人的责任。

Step3:活动(15分钟)

1.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讨论勤俭节约的生活方式,如节约用水、节约用电、节约用纸等。

Step4:讲解(10分钟)

教师讲解正确使用和保存粮食的方法,如合理安排饮食、不浪费食物、正确保存剩余食物等。

Step5:活动(15分钟)

1.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每个小组设计一个宣传海报,宣传珍惜粮食和勤俭节约的理念。

2.学生展示海报,并进行互动讨论。

Step6:总结(5分钟)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珍惜粮食的重要性和勤俭节约的意义。

教学主题:

勤俭节约,珍惜粮食。

教学课时:

1课时

1.了解粮食的重要性和珍贵性;

3.掌握一些节约粮食的方法。

1.粮食的重要性和珍贵性;

2.节约粮食的方法。

教学准备:

1.PPT或教学图片;

2.食物模型。

1.导入(5分钟):

2.讲解(10分钟):

通过PPT或教学图片,向学生讲解粮食的重要性和珍贵性。可以介绍粮食对人体健康的作用、粮食的生产过程等内容。

3.活动(15分钟):

让学生分小组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如何节约粮食。每个小组选出一名代表向全班汇报自己小组的讨论结果。

4.总结(5分钟):

总结学生的讨论结果,提出一些节约粮食的方法,如合理安排饭菜搭配、不浪费食物等。强调勤俭节约的重要性。

5.反思(5分钟):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粮食的重要性和珍贵性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勤俭节约意识。通过小组讨论和总结,学生能够掌握一些节约粮食的方法。在反思环节,学生能够思考自己的行为并提出改进的方法,有助于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更加珍惜粮食,减少浪费。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图片、模型等多种教具的运用,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常见的杂粮,知道适量吃一些杂粮有益健康。

2、培养幼儿不偏食、不挑食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1、各种粗粮馒头、玉米饼、燕麦粥、红薯条、绿豆汤等。

2、幼儿每人一套餐具。

3、画有粮食图案卡片数张。

一、粗粮自助餐。

幼儿品尝各种粗粮制作的点心,并自由交谈,交流各自的经验和感受。

二、讨论。

1、我们平时吃哪些粮食?米饭和面包是用什么做的?

小结:我们平时吃得比较多的是米饭、面条、面包等,这些都是用大米和白面做的,叫细粮。

2、提问:刚才你吃了什么点心?味道怎么样?是用什么做的?

小结:刚才我们吃的这些点心是用高梁、小米、红薯、玉米等做成的,这些东西叫粗粮。粗粮也是一种粮食,品种非常多。

三、了解粗粮的营养价值。

1、提问:你以前吃过粗粮吗?吃过哪些粗粮?为什么要吃粗粮?

2、讨论:每餐都吃粗粮行不行?粗粮吃多了会有什么感觉?

小结:吃太多的粗粮会不容易消化,所以也不能多吃,应粗粮细粮搭配着吃。

四、游戏"找家"玩法:

幼儿人手一张卡片,根据卡片上的图案,听老师的口令进行判断,并站到相应的圈中。如老师说:"高梁是粗粮"。幼儿认为对就站到粗粮家中,认为不对就站到细粮家中。

1、了解水稻、玉米、小麦三种农作物。

2、知道一些食品是由水稻、玉米、小麦加工成的。

1、水稻、玉米、小麦实物,饼干、大米花、玉米饼等食品。

2、各种粮食制品的头饰。

3、幼儿用书。

1、了解食品是由不同的农作物加工而成的。

2、来请幼儿品尝饼干、大米花、玉米饼等,并请幼儿猜猜它们是由哪些农作物制成的。

3、教师:你们吃的这些食品是用什么农作物加工成的?向幼儿介绍这些食品的主要成分。

4、了解各种农作物的名称和主要特征。

5、教师出示水稻、玉米、小麦实物,向幼儿介绍它们的名称,引导幼儿观察它们的主要特征。

6、了解农作物加工成的食品。

7、结合幼儿用书的内容,引导幼儿了解由水稻、玉米、小麦三种农作物加工成的食品。

8、引导幼儿结合生活经验,说说粮食是从哪里来的。

幼儿做游戏“粮食制品回家”。

场地内分成稻田、麦田、玉米田三部分,幼儿头戴各种粮食制品头饰,随音乐做些自编动作,当音乐停止后应分别进人相应的农田里,即什么农作物制成的粮食制品就进人什么农田,游戏可以进行2、3次。

活动延伸

教育幼儿爱惜粮食,提醒幼儿不要浪费食品。

个别指导在区域活动中,指导幼儿在“粮食从哪里来”的画面上正确地连线。日常生活渗透教师利用日常生活中的环节使幼儿能具体形象地了解由水稻、玉米、小麦加工成的食品。

1、学习推独轮车载物跑,尝试将车推稳、物品装得更多的办法。

2、锻炼手臂力量,能灵活掌握调节速度的方法。

3、乐于参与体育游戏,体验游戏的乐趣。

4、商讨游戏规则,体验合作游戏的快乐。

物品袋、小独轮车。

1、热身活动。

幼儿在教会的带领下听音乐做准备活动,活动上肢、下肢,重点活动手腕与脚腕。

2、基本活动。

(1)好玩的小推车。

幼儿在场地上自选小推车,练习尝试推小车。

教师观察幼儿推车的方法,帮助幼儿发现将车推稳的方法,并进行指导,鼓励幼儿:“看谁推车最稳,使货物不会掉下来。”

(2)小推车运“粮食”。

教师导入:场地那边有许多的“粮食”,请小朋友帮助运回来吧!

(3)接力赛。

幼儿分成4组,每组幼儿推车到场地的一边把“粮食”放在小推车里运回来,放到指定位置后,将车交给本组的第二名幼儿,游戏继续。直至全组小朋友都参与游戏,线运完“粮食”的小组获胜。

小结:鼓励幼儿探究用多装货物的方法,表扬推独轮车平稳、安全运粮的小朋友。

3、放松活动

幼儿跟着教师一起抖抖手、踢踢腿、活动手腕和身体各部位做放松运动,活动结束。

活动反思

1、初步了解粮食的生产过程,体会粮食来之不易,激发幼儿尊重劳动人民的情感和珍惜农民的劳动成果。

2、引导幼儿对日常的饮食习惯进行思考,培养幼儿爱惜粮食的行为习惯。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揭示课题。

1、猜谜语。

黄袍加身,金屋藏娇,粒粒皆辛苦,颗颗宝中宝。(稻谷)

2、表演《一粒米的自述》。(揭示课题)

(我是一粒米,别把我看不起,农民伯伯冒着风雨来种我,忙呀,忙呀忙,费了多少力。我呀来得不呀不容易。)

3、结合小表演引导幼儿讨论粮食的生产过程。(出示图片)

(翻地、打垄、播种、浇水、锄草、施肥、除害虫、收割、脱粒、晾晒)

4、朗读古诗《悯农》。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5、指导看书。

二、交流、汇报调查结果。

1、小组内交流在日常生活中浪费粮食的现象调查结果,并谈谈自己的感受。

2、各小组推荐代表在全班进行交流。

3、幼儿边说边展示自己的画,或师出示图片。

三、讨论如何爱惜粮食。

1、小组讨论在日常生活中如何用实际行动来爱惜粮食。

2、全班交流。

3、读儿歌《爱惜粮食》。

喷香的米饭哪里来?白白的大米煮出来。白白的大米哪里来?金黄的谷子碾出来?金黄的谷子哪里来?农民伯伯种出来。一粒大米一滴汗,爱惜粮食理应该。

四、设计警示语、制作宣传画:

小组讨论如何制作以“爱惜粮食、杜绝浪费”为主题的警示语和宣传画。

五、唱一唱:歌曲《我是一粒米》。

六、教学延伸:

1、鼓励幼儿画一画并张贴宣传画,在幼儿园宣传栏里或村里进行宣传。

2、制定一份爱惜粮食的计划书。

了解农民的辛苦,知道粮食来之不易。

知道珍惜粮食,不浪费食物。

课件准备:“米饭”图片;《我不浪费粮食》动画视频;“不浪费食物”组图。

这是什么?米饭是用什么做的?

你知道大米是从哪里来的吗?

播放动画视频《我不浪费粮食》,引导幼儿感知大米的来之不易。

熊猫奇奇和妙妙也想知道大米是怎么来的,他们和小伙伴一起坐上巴士嘟嘟的飞碗来到了田野寻找大米的由来。

大米是什么加工而成的?

稻谷是怎么来的呢?

小结:农民要经过翻地、播种、育苗、插秧等种下水稻,等待水稻长出金灿灿的稻谷,再进行收割、脱粒,最后把谷粒加工脱壳碾出大米。大米来之不易,每一粒粮食都是农民用辛勤的汗水浇灌的,我们要尊重他们的劳动成果,不挑食,爱惜粮食。

出示组图“不浪费粮食”,引导幼儿了解珍惜粮食的方法。

1、讨论交流珍惜粮食的方法。

粮食来之不易,我们都应该珍惜粮食,你知道哪些节约粮食的方法?

2、出示组图“不浪费粮食”,讨论图中的现象。

这些行为对不对?应该怎么做?

小结:我们要懂得珍惜粮食,吃饭的时候双手扶好碗,不掉米粒,吃多少盛多少,不随意丢弃;去饭店用餐时点菜要适量,吃不完的菜可以打包,不能浪费粮食。

日常活动

1、教师在用餐环节提醒幼儿不随意倒饭菜,珍惜食物。

2、在过渡环节可适当播放“宝宝巴士APP”中的“古诗国学”第一集《悯农》供幼儿欣赏,引导幼儿懂得尊重农民伯伯的劳动。

家园共育

家长给幼儿树立榜样,帮助幼儿养成珍惜粮食的好习惯。

1.知道粮食来之不易。

2.懂得要爱惜粮食。

ppt课件:不浪费粮食

1.通过谈话引出本课主题。

教师播放课件图

2.然后向幼儿提问:这些是什么?(饺子、馒头、包子、蛋糕)知道他们从哪里来的吗?(农民伯伯种出来的。)

教师引导幼儿相互讨论,自由交流。幼儿回答后教师给予表扬。

3.教师教师播放课件图3-5《粮食来之不易》,让幼儿了解香喷喷的米饭是怎样来的?并学习儿歌《爱惜粮食》。

4.教师教师播放课件图6-7图《粮食来之不易》,让幼儿了解包谷、小麦的生产过程,知道种粮食很辛苦,要经过犁地、选种、播种、施肥、田间管理、收割等多道工序。

教师:农民生产粮食的过程是怎样的?(艰苦的。)我们吃饭时,应该怎样做呢?

5.幼儿讨论后回答。

6.教师教师播放课件图8-9图《议一议》,说说谁做得好。

教师小结:粮食来之不易,是农民伯伯辛苦种出来的,所以用餐时我们一定要吃完自己的一份饭菜,不浪费粮食,能吃多少盛多少。

7.结合幼儿的平时表现,教师引导幼儿说说自己应该怎样做。

THE END
1.综合实践劳动课教案(精选19篇)内容提示: 综合实践劳动课教案 综合实践劳动课教案(精选 19 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综合实践劳动课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综合实践劳动课教案 篇 1 活动目标:https://www.doc88.com/p-99520595368777.html
2.第1课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教学设计第1课 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教学设计】【编号:546282 | 下载点数:1点券 | 作者: 大雪无痕 | 点击数:7 | 评论数:0 | 更新时间:2024/11/25 】1/4查看全部内容需要下载哦~ 1点券 00 我要投诉 加入收藏 下载说明 1、所有下载的附件请用最新版本的软件打开,如用旧版软件,可能会导致打不开。 2、用户http://www.zxls.com/Item/546282.aspx
3.食谱设计与食材采购课件ppt/教案/教学设计资料优选第二单元 农业生产劳动 第三单元 工业生产劳动 劳动周 学期总结 后记 开学 月考 期中 期末 寒暑假 竞赛 类别: 不限课件教案学案作业试卷题集素材示范课备课《食谱设计与食材采购》课件-2024-2025学年六年级劳动上册(苏科版) 苏科版(2023)小学劳动苏科版(2023)六年级上册课件2024 https://lj.zxxk.com/p/books-catalog263178/
4.江宁区新苏科版六年级上册劳动第1课《食谱设计与食材采购》教案江宁区新苏科版六年级上册劳动第1课《食谱设计与食材采购》教案.docx,第1课 食谱设计与食材采购 一、教学目标 1. 学会制定购物计划、合理搭配食物,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2. 初步学习选购所需蔬菜、食品,认识食品商标,能辨别食品质量。 3. 初步具有处理问题的能力、交往能力https://m.book118.com/html/2023/0910/7145000014005155.shtm
5.项目一《乐当采购员》课件+教案+素材板书设计学习目标通过参与乐当采购员的活动,明白采购工作的重要性和价值,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明白每一件商品背后都有劳动者的辛勤付出。01020304劳动观念劳动能力劳动习惯与品质劳动精神在参加乐当采购员的活动过程中,通过实践操作,学会珍惜资源,提高动手实践能力和规划分析能力。通过乐当采购员、填写行动日记、分享与http://zy.21cnjy.com/20906280
6.劳技课设计食谱教案及反思总结.docx劳技课设计食谱教案及反思总结《劳技课设计食谱教案及反思总结》篇一标题:《劳技课设计食谱教案及反思总结》引言:在现代教育体系中,劳动技术课程(以下简称“劳技课”)旨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通过设计食谱教案,学生不仅可以学习烹饪技能,还能了解食物的营养价值和文化意义。本教案旨在为学生提供一个综合性的学习https://m.renrendoc.com/paper/325115224.html
7.劳动教育全册教案七、作业设计 1.书面作业 让学生写一篇关于“我最难忘的一次劳动经历”的短文,要求不少于200字。 2.实践作业 要求学生回家后帮助父母做一件家务劳动,如做一顿简单的饭菜,然后让父母拍照或者写评语证明完成了作业。 八、结语 同学们,这堂劳动教育课就要结束啦。希望大家通过这堂课,真正认识到劳动的重要性,也掌握https://wenku.baidu.com/view/65f8eea74731b90d6c85ec3a87c24028905f85c8.html
8.教育大数据总体解决方案(3)某学校大数据分析设计方案怎么写同步教案、同步课件、同步学案中的教与学环节完全配套、三维一体。 同步教案:采用同课异构的形式,可满足教师的个性化需求为每一课的教学提供多种原创的教学设计, 并提供所需要的多媒体资源。针对每一个教学点,提供多个解决问题的微教案,便于教师即选即用。 https://blog.csdn.net/2301_76549664/article/details/130059188
9.中餐主题宴会设计教案(精选8篇)篇1:中餐主题宴会设计教案 摘要:高职院校的职业技能大赛是推进专业发展的强大动力,中餐主题宴会设计既是酒店餐饮业的首要任务,又是检验酒店管理专业学生职业能力、促进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良好途径。以中餐主题宴会设计作品“茶韵”为例展开分析,阐述了如何设计创新有效的作品,包括构思设计主题及摆台技能训练方法,以期对高职https://www.360wenmi.com/f/filee6f2e5j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