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种笔记软件和记录方法都有自己的优缺点,强行All-in-one的体验也不一定最佳。大家在选取的时候按照自己的使用习惯即可。
在讨论记录体系时也总会有自嘲的声音,「只是用看似炫酷的软件,记下wiki或者网页的存档,谈不上什么智慧,更写不出深入的思考」。用这样的论调抨击普通人没有谈论笔记体系的必要。
在反复试用了市面诸多软件后,最终决定用Obsidian作为我的主力软件。
启用的原因如下:
但是Obsidian本身有一定的学习成本,在这里仅引用一句话:
Obsidian本身是一个纯文本数据库,使用Obsidian的本质上是对纯文本的处理,可以结合多种软件处理纯文本。
推荐3份我学习Obsidian的资料,供初学者查阅:
如下是我的Obsidian目前的结构:使用类似Notion的主页,通过Homepage插件默认打开「看板」这个文件,在这个文件中,通过双向链接来搭建个人兴趣主题和学习的主题,在每个主题中再放置同一类的文件。
这是我的「饮食健康」主题和「居家家事」主题。
从大一开始感受到记忆力有限,决定开始用笔记日记,我在本科毕业的时候已经记了7本日记。苦于厚本不便携带,开始摸索启用电子日记。
做年终总结的时候,回顾了从刚工作到现在的所有记录,能明显感受到自己心态、想法的变化和对个人边界的探索。
我在2019年开始使用DayOne,目前已经使用了5年,虽然错过了早期用户限免时期,每年需要付费148元订阅DayOne的高级功能。对于个人来说,这笔钱花得还是特别划算的。
使用DayOne的原因很简单,软件UI设计特别美观,同步速度快,打开不卡顿,多张图片排版堪称一绝。
DayOne的那年今日功能也是一大亮点,每天闲来无事查看一下,感叹自己还曾经写过这样的思考,有这样的傻话。
目前建立了6个文件夹:
由于DayOne没有pin/钉起来的功能,我建了一个文件夹存档反复需要查看的条目。
目前还在用的待办清单App是滴答清单,免费版的功能已经足够我使用了。
主要的应用场景是个人待办思路的梳理、与家人协作待办以及定期摘要回顾。
个人清单主要是以下内容:
滴答清单的免费版也开放了与他人协作的功能,且在国内的同步速度比较快。
滴答清单的摘要功能做得特别好,特别方便回顾一个时期内做了什么。
不过很多随手做的小事都直接做了,并没有记录在滴答清单里,这样回顾会漏掉一些内容。
个人比较喜欢用Apple备忘录记录已经成熟的清单,例如之前发布过的「5mins可以做什么?」、「家务」、「消耗品补货」、「出行Tips」。不用滴答清单记录这些清单的原因是,滴答清单的免费版对于每条清单的待办记录有上限。虽然可以通过在滴答清单建立笔记,再用笔记写MarkdownTo-dolist的方式记录,但字体太小了,最终还是选用Apple备忘录。
既然有纸质草稿本,为什么不能有电子草稿本?在某次更新后,Apple备忘录多了快速备忘录的功能,可以通过Mac的触发角或者iPhone的小组件触发。日常记录中,如果有需要临时速记的内容,直接打开快速备忘录记在电子草稿本上即可。
现在我用纸质本记录很少了,主要是贴一些有纪念意义的票据、纸制品,虽然这些东西可以扫成PDF传到电子日记里,但是我还是比较懒。
目前我正在运行的这套体系也有很多不足之处,我还有如下想实现的效果没能实现:
特别欢迎各位能对如果实现这些效果提一些建议,毕竟我个人的想法和经验还是比较浅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