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米粒妈写了一篇中国风绘本书单《美哭了!这28本中国风绘本,给孩子留着过年看!》,后面有读者留言问:“这些书有年龄推荐吗?”
其实米粒妈自己选书的时候,从封面、内文插图、内容三个地方,就能判断出到底适合多大的孩子阅读。
还有就是米粒妈其实觉得,同一本绘本随着宝宝长大,有着不同的作用。
就拿我今天安利的低龄绘本来说吧,页面字数比较少;宝宝语言运用得比较熟练了,就让他们自己指着画面叙述,练习表达能力;等宝宝认识字以后,可以让他们自己试着读。第一字数少,宝宝阅读困难小;第二都是熟悉的故事,宝宝读起来更有信心。
换句话说,只要是优质的绘本,买到手就是一笔划算的投资。
网上有很多大V都提倡,陪孩子读书不要太功利,应该享受这段美好的时光。
但我还是要说句不怕挨砖的话,亲子共读是一项回报率高的鸡娃模式。
每天雷打不动、哪怕只有睡前半个小时的阅读时光,孩子能从书里、从父母的陪伴中,学到太多;
0-3岁属于阅读启蒙阶段,以引发孩子阅读兴趣,扩充孩子认知为主。
1.《棕色的熊,棕色的熊你在看什么》
0-3岁
卡尔爷爷的经典作品之一。把这本书放在第一位,是因为它特别适合做宝宝的第一本绘本。
颜色饱满又鲜艳,能给宝宝充足的视觉刺激;一问一答式的,重复的句式,引发孩子阅读的好奇心,动物到底看到了什么呢?
书中的每一幅插画米粒妈都很喜欢。
看这只绿色的青蛙,颜色层次多丰富:嘴巴里面是粉红色、后背上点缀着柠檬黄和绿色的点点、四肢是深绿色,是它的保护色;
看这匹蓝色的马,好像低着头,在吃青草;图是静置的,但是给人的感觉又是动态的。
日本绘本大师松居直在《幸福的种子》里也写道:
图画书的品质非常重要,因为插画的品质会左右孩子的想象力。
如果插画的品质精良,具有艺术价值,那么孩子脑海中的影像相比也十分优美;相反,在孩子脑海中浮现的,会是一些乏善可陈的画面。这样日积月累下来,就能决定孩子的想象力是丰富,还是贫瘠。
所以别再给宝宝买那种认物的卡片,或者挂图,画风实在惨不忍睹……
踏踏实实买几本好绘本,孩子的审美一开始就跟世界一流水平接轨了。长年累月的熏陶,鉴赏美的能力,遣词造句的能力,早就被锤炼得炉火纯青了。
2.《英语单词情境认知大书》
0-8岁
这本书描绘了25个主题,涵盖了大约1000个贴近儿童生活的常用词。米粒妈为什么要把它加在0-3岁书单里呢?因为我拿到这本书,第一反应就是买晚了……
里面涵盖了生活日常的方方面面的认知图片,比认知卡片还全面,图片精美,分场景,系统性强。况且图片精美,比歪瓜裂枣似的印刷品强太多,而且还是中英双语!
类似的认知类童书,做得不错的还有邦臣小红花的一套三本:
同样也是分场景,双语版,图片清晰又精美;
这要书开本小,比较小巧,方面孩子自己用手拿着看。米粒妈建议,这套和上面那套《英语单词情境认知大书》二选一即可。
3.《大大的,小小的》
0-2.5岁
这本书的语言精练,朗朗上口,简单易懂;通过爸爸跟儿子用品的对比,让孩子理解“大”和“小”的概念:
爸爸的被子大大的,我的被子小小的;
爸爸的盘子大大的,我的盘子小小的;
爸爸的裤子大大的,我的裤子小小的;
米粒妈推荐大家多买以父亲为主题的绘本,增进父亲和孩子之间的情感。
说到这里,再给大家推荐两本适合爸爸讲给宝宝听的绘本:
一本是卡尔爷爷的《爸爸,我要月亮》;
小茉莉很想和月亮一起玩,但她摘不到月亮,便拜托爸爸把月亮摘下来;老爸就爬呀爬呀,终于把月亮给宝贝女儿摘了下来。另外两本全部是宫西达也的作品,适合低龄宝宝:
《爸爸,爸爸,爸爸》
有点中二的居家暖男老爸,在外面从事着各种各样的职业;
让爸爸带着宝宝一读书,并且指给宝宝看,“爸爸是老师”
或者“爸爸是个建筑工程师”
4.《MyAwesomeAlphabetCountingBook》
0-7岁
关于字母和数字的认知书,米粒妈直接推荐英文版哈,基础认知+英文启蒙一步到位!
字母书最重要的就是有趣;这本字母书画风萌萌的,采用镂空的设计,硬纸板,边边角角处理得非常好,不会伤到孩子的小手;
26个字母中就有207个常用关联词,知识量很丰富。
数字书引导孩子学习1-20;除了认知数字,还能顺便教孩子学会点数;
插图内容丰富,比如这页教孩子认识“4”,让孩子学着查,小鼓有几只?小熊有几只?球有几只?反复练习数感。
5.《猜猜我是谁》(套装4本)
0-2岁
“撕书狂魔”的克星来了。这套硬纸板书连续14年雄踞美亚童书榜前100名。
《猜猜我是谁》,Peek-a-who就是歪果仁的躲猫猫游戏。通过色彩缤纷的景象,押韵的文字,吸引宝宝通过小洞来猜猜看是谁。
《猜猜动物园》,看线索猜动物;
《我长大了》,探究的是长大这个过程:一只小猫如何变成大猫?一直蝌蚪如何长成青蛙?一条幼犬如何长成大狗……
《准备好了吗》,在转动页码时,“准备、开始”这两个词不断被重复。背面的插图页则有一个挖空的小窗户。宝宝在阅读中会猜测每扇窗户后面的内容,因而会翻到下一页寻找答案。
这套书趣味性很强,鼓励孩子探索和思考,提高观察能力和记忆力。
6.《奇妙洞洞书》
这套书来头不小,意大利国宝级启蒙童书,畅销欧洲20多年,第一辑6册,包含六大主题:车子、数字、字母、颜色、动物、蔬菜。
它是一套集认知、绘本、故事、儿歌为一体的玩具书。
图片鲜亮,吸引宝宝注意力,一边用小手触摸好玩的洞洞,一边听着家长的讲解,让宝宝把图片和听到的句子练习起来;
朗朗上口的儿歌,形象又俏皮;这套书的文字编译,由“花婆婆”方素珍亲自操刀。
这个套系分四辑,建议大家先入手第一辑。后续的按兴趣买。
7.《我爱蔬菜》系列
高颜值蔬菜科普图画书,一套五册,出自日本绘本作家岩佐祐子之手,包括《大块头萝卜》《红通通的番茄》《油亮亮的茄子》《卷啊卷卷心菜》《圆鼓鼓的土豆》。
米粒妈为什么要推荐这套呢?拿这本《红通通的番茄》来说,首先番茄是孩子们都很熟悉,并且喜欢的食物;
跟其他卡通蔬菜、水果形象不同,这套书画风写实,画面美美的;
各种形象的番茄:圆圆的、长长的、大大的、小小的、红色的、黄色的、绿色的……
被咬了一口的番茄,流出浓浓的番茄汁,真是让人垂涎三尺;
描述番茄生长的过程:小小一粒种子,是怎样长成好美味的番茄呢?
一套五本,也可以单独购买某一本,确定宝宝喜欢看再买其他的。
8.《好饿的毛毛虫》
0-5岁
没有人不爱这只毛毛虫吧!它从周一吃到周日,在每个水果上都挖了一个小圆洞,然后就透过这个小圆洞一直吃个不停…最后,虫虫变成一只色彩斑斓的蝴蝶。
我给米粒选过很多绘本,他没什么兴趣,压根儿听不进去,折让老母亲很有挫败感……但这本书不同,第一次给他读,印象中还不到一岁,耐心地听我讲完一遍,眼睛紧紧盯着插画,像寻宝似的看了好半天……
米粒妈总觉得是这本书引发了米粒对阅读的兴趣,也可能是量的积累达到质的飞跃米粒妈之前写过卡尔爷爷系列绘本(英文版,10本)的分析,戳下面链接可跳转:
TheVeryLonelyFirefly
TheVeryQuietCricket
TheSecretBirthdayMessage
TheVeryBusySpider
FromHeadtoToe
10LittleRubberDucks
DoYouWanttobeMyFriend
TheMixed-UpChameleon
TheVeryHungryCaterpillar
DoesaKangarooHaveaMother,Too
9.《从头动到脚》
这是一本能跟宝宝一块动起来的书。爸爸妈妈一边读着“我是猫,我会把背弓起来”,一边模仿着猫弓背的动作,让宝宝跟着模仿。这是多么好的亲子互动游戏啊!
10.《画了一匹蓝马的画家》
米粒妈是卡尔爷爷的真爱粉没错了。最爱卡尔爷爷插画的用色,和他笔下的动物形象。我写过一篇《10位世界顶级绘本大师大盘点!买他们的作品准没错(内含绘本书单、资源链接)》把卡尔爷爷放在第一位,入门级绘本一定要选卡尔爷爷的书!
11.《千变万化的手》
宝宝会经历吃手、玩手这个阶段。千万别小看这个小举动,在大人眼里稀松平常的一件事,对宝宝来说,这可是盘古开天辟地式的一次探索。原来胖嘟嘟的小手手,居然还能放到嘴边,太不可思议了。
这本书就是告诉宝宝,手的作用:
手能挠痒痒,一边给宝宝读,一边用手给宝宝挠痒痒,肯定会把宝宝逗得咯咯笑;
还能画画;宝宝2岁左右,小手有了抓握能力,就可以然他们抓着油画棒试着涂色;
手能说再见;
也能伸手击掌;
翻到最后,会有一个小小的幽默惊喜。
12.《点点点》+《变变变》
这两本书是法国绘本作家杜莱的作品,所以我放一块说了。
这是两本颜色游戏书,别看这些简简单单的颜色,孩子们可是蜜汁喜爱。尤其跟着书里一步一步探索,永远想知道这些小点点会带来哪些惊喜。
【手指画、胶带画、棉签画】在家这样陪孩子玩,不愁娃没创造力
【蔬菜印画】蔬菜也能画画?能!
【纸盘画】纸盘画这样玩,孩子不爱都难!
13.《小熊宝宝绘本》
佐佐木洋子这套书非常全面,把吃饭、睡觉、洗澡、上厕所、刷牙、穿衣、这些小事,用讲故事的方法讲得明明白白。主角是孩子们都喜欢的小动物,小熊、小老鼠、小兔子。
市面上有这套书的冒牌货,封面设计长得很像,但内容就大打折扣了。大家一定认准作者:佐佐木洋子。
她还有另一套低龄认知类绘本:噼里啪啦系列,一共9册,立体书。、
米粒妈觉《噼里啪啦》和《小熊宝宝》这两套内容大同小异。《小熊宝宝》15册,《噼里啪啦》9册,内容方面前者几乎全部覆盖后者。
不过《噼里啪啦》的优势是立体书,处处有机关。
这两套书米粒妈建议选其中一套即可。实在喜欢佐佐木洋子萌萌的画风,就两套一块入了。
14.《米菲的放大镜》
一套基础认知书,讲颜色、大小、形状等等常识,通过洞洞书的形式表现出来。
一套8册,各有侧重点。现在市场上低龄玩具书太多了,米粒妈列清单的时候手动删除了好多。很多童书价格高,内容却没有出彩的地方,只是图书工艺做得比较花哨,并不实用。
这套小兔子米菲是米粒妈能筛选出来,性价比比较高的一套。售价不到六十,赶上做活动时凑满减囤货,还能更便宜
15.《小鼠波波》
全球销量2100万册的超级畅销书。可爱的小老鼠波波有点迷糊,每天都和好朋友鳄鱼科科、小鸡露露、熊猫盼盼一同玩耍。他们一起去超市购物、去农场喂小鸡小鸭、假扮医生、去游乐园玩耍……这不就是小宝宝们最喜欢做的事情吗
插图线条比较粗,符合宝宝视角,特别像天真烂漫的儿童画,宝宝怎么能不爱呢!
16.《我爸爸》+《我妈妈》
这两本书图片夸张,文字很少。给低龄宝宝做阅读启蒙在合适不过。
在宝贝心中:妈妈简直是万能超人:她是棒极了的厨师,伟大的化妆师,全世界最强壮的女人…爸爸简直是个英雄,他能赶走大野狼,吃的像马一样多,游泳像鱼一样快。
《我爸爸》是米粒爸给米粒读的第一本绘本(所以我记忆犹新),每次读到“我爸爸真的很棒”的时候还故意抬高声调
17.《我哥哥》
安东尼家庭系列的绘本还有《我哥哥》。
每一个孩子心中,哥哥都是特别酷的。在安东尼·布朗的笔下,“我哥哥”是超级跳高选手,身手矫健的蜘蛛人,狂野的摇滚歌手……有这么个哥哥,让“我”觉得自己也超酷!
18.《跟屁虫》
宫西达也作品,《跟屁虫》讲述了哥哥和妹妹的故事。“我的妹妹可真是一个跟屁虫”这句话看似抱怨,其实暗藏着身为哥哥全部的爱惜与自豪。
再给家有二胎的亲们一个彩蛋:《查理和罗拉》
古灵精怪的妹妹劳拉是个“麻烦制造机”,7岁的哥哥查理不断化解妹妹的“难题”……
19.《一家人》
熊爸爸、熊妈妈,熊宝宝是一家;
碗爸爸、碗妈妈、碗宝宝是一家;
牙刷一家人在被子里睡着了;
这本书不断强调“家”的概念,让宝宝理解什么是“家”。米粒妈觉得这本书其实还强调了分类的概念,就是玩具、洗漱用品、餐具等等东西的简单分类,教会宝宝同类的东西要整理在一块。
20.《拔萝卜》
0-3
传统故事改编,简单的情节却有两条线索,一条是老爷爷老奶奶他们在上面拔萝卜,一条是小老鼠们齐心协力在地底下拔萝卜。最有趣的是,老爷爷老奶奶这队,居然还有小老鼠们的“卧底”
21.《饺子和汤圆》
饺子和汤圆,两种地道的中国食物。这本书情节简单风趣,适合给小宝宝讲过之后,鼓励他们把故事复述出来,锻炼表达能力。
22.《蚂蚁和西瓜》
一只蚂蚁发现了一块西瓜,怎么办呢?赶紧招呼小伙伴们来帮忙。
大家齐心协力,想把西瓜搬走。可是西瓜太大了,小蚂蚁们费劲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没能挪动,怎么办呢?蚂蚁们想出了一个好办法……最后分解了西瓜果肉,还把西瓜皮做成了滑梯。
我记得刚读完这本书,米粒在院子里发现蚂蚁,就念叨着:蚂蚁去找西瓜了。回家还嚷着要我给他读这本书。从宝宝熟悉的场景和事物入手,理解上没有难度,这是让宝宝快速爱上绘本的诀窍之一。
23.《抱抱》
一本几近无字的图画书。小猩猩Bobo一路上看到相亲相爱的各种动物,大家热切地抱在一起,表达对彼此无尽浓烈的爱。只有小猩猩,一路上与妈妈走失了,妈妈在哪里,好希望有人抱抱他哦!
简单的故事内容,抓住了吸引宝宝最重要的两个元素,亲情关怀(抱抱)和对动物的好奇。想知道没有手的长颈鹿、河马是怎么抱抱的嘛?看完书,就会找到有趣的答案。
24.《好消息,坏消息》
这本书只有两个词“好消息”和“坏消息”,组成了一串跌宕起伏、妙趣横生的故事。字数不多的绘本,一般都能留给宝宝更多的想象空间。
25.《小兔子汤姆》
《汤姆上幼儿园》
《汤姆去海滩》
《汤姆挨罚》
《汤姆的小妹妹》
《汤姆住院》
《汤姆走丢了》
米粒妈特别喜欢《汤姆走丢了》这本书。总是跟宝宝叮嘱,人多的时候要跟紧妈妈,不能自己乱跑,否则就找不到妈妈了!
不过宝宝不一定理解“找不到妈妈”或者“走丢了”的含义,用故事演绎一遍,能帮助宝宝更好地理解:
小兔子汤姆跟妈妈逛商场,不小心走散了。怎么办,怎么找到妈妈?
他记得妈妈说过,要去找收银员阿姨;而且,不能随便跟人乱走;
警察叔叔把汤姆带走,去找妈妈;
这本书把走丢之后怎么办,哪些大人可以信任,用故事的形式讲得明明白白。以前每次带米粒长途旅行,我都要拿出这本书复习一遍
26.《萝卜回来了》
大雪天,小兔子出去找东西吃,找到两颗萝卜。它自己吃掉小萝卜,把大萝卜送给自己的好朋友。好朋友也舍不得吃,又送给下一个好朋友……萝卜兜兜转转一大圈,最后居然回到小兔子家里!
27.《小影子》
宝宝逐渐长大,善于观察的他们会发现一个神奇的东西:影子。大人眼里稀松平常的事物,在孩子眼里则满是惊奇。
28.《雪孩子》
米粒妈小时候看过《雪孩子》动画片,雪人被太阳逐渐晒化,到最后地上只留下胡萝卜鼻子…
话说当时看到这幕,米粒妈还为雪人消失哭了一鼻子。长大后再看到这个绘本,讲给我们的孩子听,真是回忆满满,感动到泪目。
这本书根据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的动画片《雪孩子》改编而成,一边讲一边告诉宝宝,这是妈妈(爸爸)小时候听过的故事哦。
29.《0-3岁行为习惯教养绘本》
来自法国的绘本,讲述了一些日常问题:吃东西掉在地上怎么办?画画东脏衣服怎么办?
一页反面行为、一页正面行为,对比着告诉孩子,“这么做更好”。
画风有点油画系的感觉,又非常写实。作者让娜·阿什比是比利时著名绘本作家,有25年的儿童早期阅读研究经验,和儿童语言治疗以及心理咨询师的经历,能把握孩子的语言特点和心理发展。
30.《脸,脸,各种各样的脸》
书单列完了,最后再上点干货。陪宝宝看书是个漫长的过程,0-3岁是养成阅读习惯的黄金时期,怎样让宝宝越来越爱书呢?
1.有的图画书字很少,那还值得买吗?
相信我,等宝宝四五岁,甚至五六岁,不再满足认知类绘本、需要一些故事型的童书,但是他们自己又无法自主阅读的时候,每天会缠着你读大量的童书,那个时候你会怀念所谓“字很少”的绘本的!
绘本是否优质,不是以字数多少来评价。今天推荐的绘本字数都不多,本本都是有口皆碑,广受小读者大读者好评的好作品。
2.宝宝总喜欢看一本书,一个故事要求讲好多遍,要制止吗?
不需要制止。
几乎每个宝宝都有这个阶段。因为宝宝的思维还在发展阶段,接收信息还是片面的。绘本里完整的一个故事,他们可能要分成一个个小片段去理解和消化。把一个故事读上很多遍,这是符合宝宝正常发育的正常需求。
跟宝宝一起用彩泥捏一只毛毛虫吧;
手指画,点点戳戳几下,一只活灵活现的毛毛虫就出现了;
家里装鸡蛋的纸壳也派上了用场;
水果拼盘;
当然最简单的玩法还是涂色;
关于绘本的玩法有很多种,大家感兴趣的话,米粒妈会再另写一篇哈。
3.有很多听书的APP,甚至机器人,还有必要亲自给孩子讲故事吗?
当然需要。
亲子阅读每天不用太多,哪怕半小时,也比让宝宝搭积木,自己在旁边刷手机要有意义得多。
亲子阅读,能教给孩子的东西,远远大于书本本身。我记得米粒4岁的时候,我给他报了一个乐高兴趣班。试课后,老师问我:“您是不是经常在家给他读绘本?”
我又诧异又得意,就差没直接问,“您怎么知道?”了!
她说,以前当过绘本馆老师,接触过很多从小就阅书无数的孩子。他们特别有想象力,思路清晰,语言表达清晰又丰富。没有长期阅读的积累,只是偶尔读个几本书,孩子远远达不到这个状态。
4.宝宝对书没兴趣,怎么办?
米粒妈有个朋友生了龙凤胎。姐姐从小看看书,弟弟是个小书渣。妈妈每天带着姐姐读绘本,讲故事,弟弟不爱听的时候,就在一边自己玩拼图,或者涂色。
习惯的力量不可忽视。而且,习惯可能比兴趣更重要。先培养习惯,再养成兴趣也是一个好办法。
5.绘本买得太多,家里快放不下了,还是想买买买怎么办?
最后,要是实在喜欢某套书,借不到的话,就下手买了吧。
米粒妈剁手绘本都快成千手观音了。现在国内的书定价都不高,即使买买买也不会买破产。这么算吧,一只阿玛尼415(就是今年大火的山楂色唇釉),专柜价320,这个钱能买至少10本绘本吧。
但是在国外就没有这么幸福了!米粒妈每次去国外逛书店,都先买米粒想买的书,至于我和米粒爸嘛,嘿嘿,每次都精打细算着买。
写了这么多还是有点意犹未尽,也欢迎大家把这篇转发到朋友圈、家人群、早教群、小区群,大家都会感谢你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