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生活中的食物》教案

1、在自己生活经验的基础上,积极提出问题并参与到做科学的过程中来。

2、通过亲历过程,了解做科学的基本方法,知道做科学的基本过程,对做科学有一个初步的感受。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为每个小组准备蜡烛一支,香一炷,火柴一盒,粉笔,记录纸等。

2、学生准备:钟表,尺子等。

教学过程

本课的教学可以分成两个部分完成。第一个部分为启发学生对自己一天的学习生活进行有意识的回顾并作充分的表述。第二部分为引导学生亲历做科学的过程,获得做科学的初步感受。第一部分的教学以“说”为主。可以把教材中开始描述性的语言转化成问题,如“我们每天都经历了哪些事情?”让学生在已有的生活经验范围内,相互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要注意两点:一是要尽可能地启发学生说出一些他们认为不值一提的事情,如吃什么,太阳早晨从东方升起,傍晚从西方落下等。应鼓励学生就身边的事情提出问题,综合全班同学的意见,他们提出的问题会涉及到包括物质、生命、地球与宇宙等各方面的内容。二是要启发学生讲出一些有趣的事情或发现。讲得有趣,大家才爱听,爱听才会有兴趣。作为教师,也要在自己的生活经验里,有目的地准备一些既平常、又蕴涵了科学道理的事情和同学们交流。在师生这种充分交流的基础上,教师要不失时机的告诉大家,在我们的身边,在这些平常的事情中,都蕴涵着科学,当我们对这些事情和现象进行观察、思考时,我们就是开始做科学了。

第二部分的教学以“做”为主。当我们对事物和现象进行观察、思考时,我们就已经开始做科学了。但怎样进行观察、思考,这才是“做”的重要内容。所以,在第二部分的教学中,就是要以一个具体的问题为切人点,让学生经历观察、提问、实验、整理、思考、讨论等一系列的活动。具体可按以下步骤进行:

1、根据前面的交流,提出自己的问题。这个提间的过程可以放开。要使学生敢于说出自己的问题,但又要防止学生信口开河,要有意识的强调要有根据地提出问题。

2、在学生所提问题中,选择一个较普遍且学生能够解决的问题进行研究,这是本课教学的关键。如果问题来自学生本身,学生的学习热情会大不一样,但教学难度可能会很大。所以,教材从这个角度也提出了一个问题。这个问题可以由教师提出,但教师首先应把自己作为研究者中的一份子,并和大家一起做科学:

3、结合所提问题用所想到的办法试一试:这一过程的基本教学原则就是,只要是学生想到的就要尽可能让他们试一试。但试之前,要让学生讲一讲自己的理由。在试的过程中,要提出具体明确的要求,比如,小组内怎么分工,先做什么,后做什么,观察什么,怎么记录等等。

5、交流讨论并把结论写下来。

6、在前面研究的基础上,对研究的过程进行反思,提出在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说出进一步研究的思路。《食物的色香味》教学目标

1.观察认识食物的色香味,并通过活动认识感觉器官子观察物体中的作用。

2.认识人体的感觉器官,如眼、耳、鼻舌、皮肤等。

3.运用观察、比较等方法认识物体的不同特征,并能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述观察结果。

4.在观察研究中愿意与他人合作。

1、米饭、面包、包子、馒头、各种水果等等学生生活中常见的食物、

2、其他物品:鲜花,玩具,乒乓球,冰棒、复读机、课件等

教学方法

信息搜集法小组讨论法实验探索法

一、激趣导入

课件出示:一满桌丰盛色香味俱全的饭菜,让学生观看。

问:面对这样一满桌丰盛的饭菜,你有什么感受?

让学生自由的回答,然后共同个归纳:色香味俱全的食物能够引起我们的食欲,“色香味”中的“色”是指食物的不同颜色,“香”是指食物发出的气味,“味”是指食物各种各样不同的味道。

二、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来认识并描述食物的色香味、

(1)、分小组观察所准备的食物

每个小组一张观察表格,讲解怎样看懂表格,和如何填写表格,并将观察到的填写在表格中,

(2)、集体交流观察到的食物特点,教师进行板书。

(3)、引导学生从观察的现象中去归纳

通过眼睛看,知道了食物的颜色,通过鼻子闻,知道了食物的不同气味,通过用舌头尝,知道了食物的味道……..

三、引导学生运用感觉器官对其他物体进行综合观察

1、我们除了用眼睛、鼻子、嘴巴观察问题以为,还可以用哪些器官和方式来观察物体?

分组实验:每个小组分给不同的鲜花、玩具、冰棒、乒乓球、复读机、水果等材料研究,要求:用多种方法观察这些物体

2、观察,然后进行交流

3、引导学生进行描述,观察物体还要用到听觉器官耳朵,触觉器官皮肤、如:观察复读机除了用眼睛看,还要用手摸,用耳朵听等等方法来辨别

四、归纳总结

1、说说我们今天观察物体要用到那些器官?这些器官能认识到物体的哪些特征?

2、归纳这些器官的作用:

视觉器官(眼睛)——看到物体的外形、颜色、大小等

听觉器官(耳朵)——听到物体发出的声音,辨别声音的高低、强弱等

嗅觉器官(鼻子)——闻到物体发出的不同气味、

味觉器官(舌头)——尝到物体不同的味道、

触觉器官(皮肤)——感受到物体的冷热,现状,光滑粗糙。《食物从哪里来》教学目标

4、通过对食物的认识,认识到科学技术在不断发展。

鸡蛋(熟)、面包,肉类的食物,大米饭、蔬菜、水果等学生常见的食物。

教学重点

区分动物类食物与植物类食物

1、列举生活中常见的食物品种

(1)、分小组进行交流,并将生活中常见的食物记录下来。

(2)、全班交流归纳,

(1)分小组进行,将带来的不同食物进行分类,看看这些食物分别来自什么动物和植物,在将研究的结果记录在书中的表格里面。

(2)学生反馈

B、既含有动物成分的有含有植物成分的食物,可以将食物所含有的成分放开来写。

动物类和植物类

3、对食物进行分类

(1)给所带的食物进行分类,并将结果填写在书中的表格里面,

(2)对书中P13页的食物图也进行分类,并将结果记录下来

(3)交流并修正

(4)总结归纳:动物性食物:

植物性食物:

既有动物性食物又有植物行食物:

4、全课总结,拓展应用。《食物的营养》教学目标阐明:

1.引导学生通过探究了解生活中常见的食物所含的主要营养成分淀粉、蛋白质、脂肪等。

2.指导学生能正确使用酒精灯等实验器材,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和技能.

3.用火烤、滴碘酒、按压等方法研究生活中常见食物的营养成分。

4.能按照食物所含的主要营养成分对常见的食物进行分类。

5.能用所学的食物营养知识改善自己的营养结构,培养健康科学的饮食健康观念。

教学策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亲身参与科学探究活动过程,培养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智趣。

教学媒体:《食物的营养》多媒体课件,教学材料(略).

教学片断及点评:

环节一:

师:同学们你们平时都爱吃什么啊?

生:鸡肉、面包、粥、鱼、馒头、米饭、鸡蛋……

师:很丰富,各种各样,那么你们想不想知道这些食物中都含有什么营养吗?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食物的营养》。

[在这个环节上我作简化处理了,交流时以开展简短交流会的形式来展开,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环节二:学生实验探究常见食物的营养成分

师:今天我们同学还带来了许多食物,在投影仪上出示(面包、米饭、熟鸡蛋、肉、花生、核桃,苹果、青菜)老师这儿还有一些材料,出示:碘酒、白纸、酒精、火柴、镊子。你们能根据这些材料想办法找出食物中的营养成分吗?

师:小组先商量一下(出示课件):

1.你们打算用什么方法找出食物中的什么营养成分?

2.预测有什么现象?

3.说明什么问题?

学生开始热烈地讨论。

交流,汇报:

生1:用小刀把肉切开,在火上烧,会闻到焦味。

生2:将核桃放在纸上按压

……

师:同学们说的真不错,现在就按你们的方法去找找这些食物中的营养成分,好吗?

课件出示实验提示:

1.正确使用酒精灯,注意安全.

2.滴碘酒时,只要滴一滴就够了。

3.在用酒精灯烧时,只要能看到实验现象就可以,可不要把它烧没了。

学生按自己设计的实验方案分组进行实验探究。

环节三:归纳实验现象

师:可以交流了吗?你是怎样做的?你看到了什么现象?得到什么结论?

组1:我们用滴碘酒的方法,面包、米饭、馒头、滴到碘酒的部分变成了蓝色了。

组4:我们小组用压、碾的方法,肥肉、花生、核桃,我们看到这些食物压之后纸上有油的痕迹。

组8:我们用烧的方法,烧鸡蛋、肉,我们闻到了一股烧头发的焦臭味。

组3:我们也是用按压的方法,青菜在纸上压后有水的痕迹。

引导学生归纳:

熟鸡蛋、肉——在火上烧后有烧头发的气味。

面包、米饭——滴碘酒后变成蓝色。

花生、核桃——在纸上按压后有油迹。

苹果、青菜——有水分

[在这两个环节中教师注重引导学生的科学方法思维的培养,引领学生进行食物营养成分的探究。活动的设计为“提供实验材料,启发学生讨论找营养成分的方法——小组分工,领取材料,活动探究——交流汇报”,这样的安排让学生经历“猜测——提出解决的方法——实验探究——得出结论”这样一个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旨在让学生经历一个完整的探究过程,从中培养学生参与活动时的科学态度、科学精神、科学行为习惯。从实际的教学课堂上我们可以看到处理后学生自主开展的活动,参与的积极性,有效性有了很大的提高。]

环节四:教师介绍食物营养的资料、归纳

熟鸡蛋、肉——在火上烧后有烧头发的气味。(含有蛋白质)

面包、米饭——滴碘酒后变成蓝色。(含有淀粉)

花生、核桃——在纸上按压后有油迹。(含有脂肪)

苹果、青菜——含有大量的水分、维生素等。

[使实验活动得到验证。]

环节五:比较、分类,进一步认识食物中丰富的营养成分。

师:刚才我们想办法找出了食物中的营养成分,那么这些食物中是否只含有我们找到的这一种或二种营养成分呢?

生:不是。

师:那还会含有哪些营养成分?老师这里还为大家准备了一份“营养大餐”,让我们看看食物中还含有哪些营养成分?请你们根据抽屉中的友情提示,对这些食物进行比较,并整理分类。好,先请记录员拿出这张友情提示,小组成员看一看,再请材料员上来领取这份营养大餐。

友情提示:

1.看这些食物图片的营养成分表,你们发现了什么?

2.请按要求整理其中的一类含量丰富的食物。

3.在整理中你发现这类营养成分一般都含在哪些食物中吗?

师:请材料员上来领取这份营养大餐。

学生分析比较,获得信息。

师:在比较,观察这些卡片上的信息时,还有什么发现呢?

学生汇报:

汇报时,汇报员上台,一边汇报一边放上卡片,并把这其中含量丰富的食物图片贴到黑板上。

蛋白质脂肪淀粉维生素矿物质

牛肉猪肉面包ACE钙磷铁

蟹青椒碗豆蟹豆腐干豆腐干

生:我们的发现是蛋白质主要含在鱼、肉、乳、卵等动物性食物中。脂肪主要含在肉类、油类中。淀粉主要含在小麦、稻谷等粮食中。

生:我们所观察的食物中图片中维生素A含量多的是蟹、含维C多的是青椒维生素E多的是碗豆。

……[通过学生比较、分类,整理从而进一步认识到食物营养成分的多样性、差异性。上一个探究活动是让学生经历了一个完整的探究过程,了解到哪些食物含有哪些营养成分,而这个活动可以让学生对食物营养成分的认识更深入,更全面,而且在认识的过程中还培养了学生的比较,分类、整理等科学活动的能力。]

环节六: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有些什么收获呢?

生:没有任何一种食物含有人体所需要的全部营养成分,我们应该不挑食、不偏食。

课外拓展:

请同学们为自己搭配一份营养餐。

[能把所学的运用在平时的饮食中,做到不偏食,不挑食,合理地搭配自己的饮食。使学生明白,合理膳食,是促进身体健康成长的关键所在。]《设计一日食谱》教学过程

1、能根据一天所需的食物营养设计一日食谱。

3、通过收集资料、与他人交流等形式,制定一份教为科学的“一日食谱”

4、乐于用所学的知识改善自己的生活,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课件有关膳食结构的资料

教学重点:学生自己设计一份合理的一日食谱

一、新课引入

问:如果每天都吃一样或2样的食物,这样行吗?为什么?

学生反馈并揭示课题:设计一日食谱

二、学生设计一日食谱

(1)讨论:我们怎样才能设计一份合理的一日食谱?

让学生自由的讨论,交流,引导学生从不同的方面去考虑设计科学的一日食谱,通过什么渠道,获取所需要的营养,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家庭实际、经济情况等来设计。

(2)出示课件:有关食物营养的的资料,让学生进一步的获取设计一日食谱的信息。为设计食谱提高依据。

(3)学生自己设计“一日食谱”。学生设计的过程中教师巡视,进行指导。

三、交流设计的“一日食谱”

(1)交流设计的食谱,在交流的过程中说出自己设计的理由,以防出现不合理的食谱。

(2)学生相互评价设计的食谱。相互比较评价出设计合理的食谱,进行肯定,对不合理的食谱进行完善、修改。

(3)根据交流和评价的结果,更加完善自己设计的食谱。

四、引导学生统计进三天的食物品种,对照设计的一日食谱,改正自己的饮食习惯。

(1)统计近三天吃的食物,记录下来。

(2)根据自己统计的结果与设计的一日食谱进行比较,找出要改进的地方。这样是营养的结构和食物的数量。

(3)相互交流,说出改进的理由。特别是自己平时爱挑食偏食的同学改进饮食习惯。

五,总结《食物的消化》教学目标

1、知道人体的消化器官以及食物在人体内的主要消化过程。

2、知道如何保护人体的消化器官。

4、能用不同的方式表述对人体消化器官的研究结果。

5、意识到现成良好的饮食习惯的重要性。

面包、水果、纯净水等食物

消化器官的课件、消化过程的资料

教学重点:认识人的消化器官,食物在体内的消化过程。

一、新知引入

我们每天吃的食物进入身体里后,只有消化了才能被身体吸收利用,你知道食物是怎样被消化的吗?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究“食物的消化”。

二、探究人体的消化器官

(1)问:你知道消化器官分布在我们身体的什么部位吗?我们用吞咽食物来体验并推测消化器官的消化过程。

学生吞咽食物,慢慢感受并用手摸颈部等部位,体验食物在身体的运动过程,吃进去的食物到哪里去了,注意要细嚼慢咽。

(2)、相互交流吞咽食物时的感受。

三、认识消化器官及其主要作用。

(1)出示消化器官图的课件,阅读课文中的资料,认识消化器官及其作用。

(2)说一说,人的消化器官有那些?并在自己的身体中指出来,看看它们是什么样

(3)小结;人的消化器官有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等。口腔在人的头部,内有牙齿,舌等。食道是一根管子,位于胸腔里面,是口腔到达胃的通道。胃在腹腔的上部,进入体内的食物首先到达这里。小肠在腹腔的下部,连着胃余大肠,大约5——6米长,弯弯曲曲的。大肠比较粗,下端余*连接,*是粪便的出口。

四、描述并且填写消化器官

(1)在书中填写流程图。

(2)让学生用喜欢的方式来表述

五、进行饮食卫生教育

(1)问:消化器官是我们人体的重要器官,应该怎样做保护好它,使身体更健康?

(2)学生讨论,然后归纳出基本方法。

(3)小结:保护消化器官要做到:吃饭时要细嚼慢咽;定时定量;不要狼吞虎咽;暴饮暴食;这会增加胃肠的负担,饭前便后要洗手;不吃腐烂变质的食物,饭后不要立即写字,做剧烈的运动。

六、总结拓展《食物的变质》教学目标

2、认识生活中变质食物的特征以及食物变质的原因

3、能自主探究香蕉等食物变质的原因。

4、初步形成科学卫生的饮食习惯。

1、一组变质发霉的食物,如;米饭,馒头,烂水果、变质的肉等,一组是没有变质发霉的食物。

2、香蕉变质的过程图片。

一、比较认识变质的食物有哪些明显的特征

1、出示两组食物,学生分小组进行观察比较,

要求:充分应用感觉器官来观察比较变质食物的特点,将变质的食物与没有变质的食物充分的进行对比,(严禁用口尝)

2、将观察的结果记录下来。

食物名称外在的不同特点

没有变质的食物以变质的食物

米饭

馒头

水果

3、对变质食物的共同特点进行归纳

变质食物有变色、出现异味、霉点、软化等特点,

二、探究食物为什么会变质

1、猜测:这些食物为什么会变质?原因可能有那些?

提示:利用平时的生活经验去猜测、假设。

3、出示香蕉变质过程的课件,观察香蕉逐渐变质的过程。在让学生进行描述。

三、认识食物变质对人的危害

1、讲述:根据自己生活中经验和我们刚才看的资料,说说你认为食物变质了会对我们的身体有那些危害呢?

2、学生自由发言,然后再归纳。

(2)在超市里面买的方便食物又是怎样保质的?

(3)我们吃的一些干果,大米又是怎样保质的?

2、交流归纳食物的保质方法:冷冻冷藏;晒干;用盐腌制,做成罐头食品,隔绝食品与空气接触等等。

THE END
1.又香又省事!“懒妈妈”营养早餐,比牛奶更补钙,热乎乎好舒服一日之计在于晨,早餐是一天中最重要的一餐,早餐是一定要好好吃的。不过,同样,清晨也有一个黄金睡眠期,也不能错失。常常在网上看到很多好妈妈,牺牲自己的睡眠,几年如一日,提前2个多小时起床,只为给孩子做一顿早餐。扪心自问,我是绝对做不到的,我只能说我是一个“懒”妈妈,我觉得只要安排合理,不用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91698782227779253&wfr=spider&for=pc
2.一日食谱设计一日食谱设计如下:早餐:玉米面窝窝头1个、牛奶1杯、卤五香茶蛋1个。中餐:米饭、肉末茄子、葱花土豆泥、鸭子海带汤。晚餐:干煸豆角、稀饭、豆沙包、青椒肉丝。水果:苹果1个。 一日食谱设计: 早餐最好选择容易消化的食物,比如粥、牛奶、面包、馒头等。此外,早餐最好搭配一些蔬菜、水果、蛋白质,这样可以使人精力充沛https://m.edu.iask.sina.com.cn/jy/3dAhCxaa2d1.html
3.2024年小学数学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实践与思考研究报告.docx(七)一日食谱设计 1.?结合营养学和数学知识,设计健康食谱 一日食谱设计是一个将营养学和数学知识相结合的实践活动。学生需要运用营养学知识了解食物的营养成分和合理搭配的原则,然后运用数学知识进行计算,如计算食物中的热量、蛋白质、脂肪等含量,以确保食谱的营养均衡。同时,学生还可以运用比的意义与性质等数学知识https://m.book118.com/html/2024/0816/8053065121006120.shtm
4.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5设计一日食谱》鄂教版课题 设计一日食谱 年级 三年 课时 1 执教者 单位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能根据一天所需的食物营养设计一日食谱。 2、 通过收集资料、与他人交流等形式,制定一份教为科学的“一日食谱” (能力目标)能利用图书、网络等方式获取制定“一日食谱”的相关资料(情感态度价值观)乐于用所学的知识改善自己的生活,形https://www.zxxk.com/soft/22538886.html
5.生物实践:平衡膳食宝塔——设计一日三餐食谱大家好,我是峻青初中七年级九班的袁婧琦,这次生物实践的内容是,根据“平衡膳食宝塔”设计一日三餐食谱,以下便是我设计的食谱。 早餐:西红柿鸡蛋面 餐后:牛奶(补充营养物质,放松精神状态) 营养:西红柿含有丰富的维生素,鸡蛋含有蛋白质和各种矿物质,面条含有碳水化合物。这些都是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而且比较容易消化和https://www.meipian.cn/405f8i5u
6.一日三餐营养食谱表格(营养师帮我设计每天的食谱)网上有关“一日三餐营养食谱表格”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营养师帮我设计每天的食谱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早餐: 一日之计始于晨。早餐的重要性在于,唤醒大脑活力,令你精力充沛地开始迎接一天的紧张生活。 餐单示例: 1. 鲜牛奶1杯+全麦面包https://m.shenchuang.com/scnews/20240706/1809588369378906113.html
7.食谱菜谱推荐食品种类的选择食品的搭配但一个家庭不能分别按各自的标准设计食谱, 那么这一由混合人群组成的家庭单位, 每日膳食的营养供给量标准是什么呢. 这要根据营养学的原理、生理参数以及每个家庭的具体组成, 计算出此户的各种营养素平均每人每日的供给量标准。由供给量标准再推算出膳食的营养素实际摄入量。例如 这一家庭的热能标准为平均每人日2682https://yangsheng.120ask.com/article/99410.html
8.结肠炎一日三餐食谱是什么?前不久,我接待了一位中年结肠炎患者,他因为长期腹痛、腹泻和消化不良而备受困扰。经过详细的询问和检查,我为他制定了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并在其中特别强调了饮食调整的重要性。针对这位患者的具体情况,我为他设计了一份一日三餐的食谱。 早餐: 粥类:小米粥、南瓜粥等,它们易消化且富含营养,有助于肠道修复。 https://www.miaoshou.net/article/oJL9pnR8qzb2aXg6.html
9.建模解析大学生平衡膳食食谱的优化设计电工杯b题线性规划建模营养素摄入量对比图:通过图表展示不同食谱或日期的营养素摄入量对比,一目了然。 营养素缺乏情况图:根据评价模型的结果,展示可能存在的营养素缺乏情况,便于及时调整食谱。 问题2:基于附件3的日平衡膳食食谱的优化设计 数学方法: 线性规划模型:在日平衡膳食食谱的设计中,确保各种营养素的摄入平衡。 https://blog.csdn.net/qq_42059684/article/details/139246330
10.哺乳期一日食谱案例:乳母,顺产后两周,孕前身高1.65,孕前体重50kg,消瘦,对此给她的月子餐一日的能量给到2400kcal,安排三餐三点制,具体食谱设计与评价如下: 一日所需食物 一日食谱 月子早餐 月子中餐 月子晚餐 月子下午点 哺乳期除了对钙的需求量增大以外,还要增加优质蛋白质和维生素B、C以及膳食纤维的摄入,每天要保证1000毫升的https://www.jianshu.com/p/00653d8df6f0
11.一天五餐一日五餐如何设计加餐:碳水化合物+维生素【水果】午餐【此餐要吃得想大臣】: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纤维素下午加餐:碳水化合物+维生素【比如香蕉】【因为我是加餐后一个小时后去运动,所以运动前加点碳水化合物可以避免自己不愿意运动低血糖什么的】晚餐【这顿吃的要像臭要饭的】:纤维素+维生素+蛋白质 最早的热量计算,每天不得https://www.douban.com/group/topic/31049822/
12.5小学营养餐改善计划总结8篇(全文)2013年度“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的过程中,主要在“食品安全”(70.6%)、“食堂建设”(68.5%)、“食谱设计”和“食物搭配”(54.2%)、“监测评估”(40.2%)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和困难。 3 讨论 2011年11月24日,刘延东在“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电视电话会上指出,“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要建立学生营养状况监测评估制度,及https://www.99xueshu.com/w/filejfazw94u.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