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方:黄耆(锉)1两,人参1两,紫菀(去土)1两,甘草(炙,锉)1两,防风(去叉)1两,当归(切,焙)1两,麦门冬(去心,焙)1两,五味子1两,干姜(炮)2两,桂(去粗皮)2两,芎1两半。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肾虚耳数鸣而聋。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先以水3盏,煮羊肾1只至1盏半,去肾下药,加葱白3寸(切),大枣3枚(劈破),煎至8分,去滓。空心、食前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一四
除湿补肾壮阳药方
升阳除湿汤
【别名】调经升麻除湿汤(《兰室秘藏》卷中)。
【处方】当归(酒洗)独活各1.5克蔓荆子2.1克防风炙甘草升麻藁本各3克柴胡羌活苍术黄耆各4.5克
【制法】上锉如麻豆大,勿令作末,都作一服。
【功能主治】治妇人饮食劳倦,心火乘脾,漏下恶血,月事不调;或暴崩不止,多下水浆之物,怠惰嗜卧,四肢不收,困倦乏力,其脉缓而弦急,按之洪大。
【用法用量】用水900毫升,煎至300毫升,去滓,空腹时热服,待少时,以早饭压之。
补肾壮阳汤
【处方】熟地15g,生麻黄3g,白芥子3g,炮姜6g,杜仲12g,狗脊12g,肉桂6g,菟丝子12g,牛膝9g,川断9g,丝瓜络6g。
【功能主治】温通经络,补益肝肾。主腰部损伤的中后期。
【用法用量】水煎服。
补肾壮阳丹
【处方】蒺藜1斤(酒洗炒黄),莲须8两(炒),山萸肉(酒浸1宿,蒸,焙干)4两,续断(酒洗,蒸)4两,覆盆子(去蒂,酒蒸)4两,枸杞子(酒蒸)4两,金樱子膏4两,菟丝饼、芡实米、五花龙骨(醋煅3-4次)1两。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添挖补髓,保固其精不泄,善助元阳,滋润皮肤,壮筋骨,理腰膝。主阳萎。
【用法用量】每服3钱,空心白滚水送下。
补肾壮阳的中药
1、附子
附子,辛热,功能补肾壮阳,散寒止痛,可用于阳气不足诸症,《本草汇言》说“附子,回阳气,散阴寒,逐冷痰,通关节之猛药也”。然则生附子有毒,必须炮制后方能使用,用量适宜,文火久煮后,一般也无毒性反应。
2、干姜
姜是助阳之品,自古以来中医素有“男子不可百日无姜”之语。姜含有挥发性姜油酮和姜油酚,具有活血、祛寒、除湿、发汗等功能,此外还有健胃止呕、驱腥臭、消水肿之功效。故医家和民谚称“家备小姜,小病不慌”,还有“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的说法。
3、枸杞子
枸杞子性平,味甘,具有补肾养肝、益精明目、壮筋骨、除腰痛、久服能益寿延年等功用。尤其是中老年肾虚之人,食之最宜。如《本草通玄》记载:“枸杞子,补肾益精,水旺则骨强,而消渴、目昏、腰疼膝痛无不愈矣。”《本草经疏》中也说:“枸杞子,为肝肾真阴不足,劳乏内热补益之要药。老人阴虚者十之七八,故服食家为益精明目之上品。”
4、肉苁蓉
补肾壮阳是肉苁蓉最重要的作用。正因为肉苁蓉顽强的生命力,赋予了它神奇的滋补功效。肉苁蓉是中国所发现的60多种补益中药中品位最高的药物,而不是之一。其主要功能是补肾阳,益精血,润肠通便。用于阳痿,不孕,腰膝酸软,筋骨无力,肠燥便秘等。
5、淫羊藿
淫羊藿出自《本经》。为小檗科植物箭叶淫羊藿的干燥全草,生用或酥用;辛、甘,温;入肝、肾经。补肾壮阳、催情、祛风止痛。主要功效用于治疗阳痿、遗精、腰肢软弱无力,常与肉苁蓉、杜仲、阳起石配伍。
6、巴戟天
说起巴戟天,它可是补肾壮阳的头号药材,是一味补肾助阳效果非常好的中药。巴戟天为茜草科植物巴戟天的根。味辛、甘,性微温。归肾、肝经。能够补肾助阳、祛风除湿,常用于医治阳痿不举、小便频数、宫冷不孕、风湿腰膝痛苦、肾虚腰膝酸软等症。
7、狗脊
狗脊是一种中药,因为它看起来像狗的脊梁,所以人们称之为“狗脊”。中医上有种说法叫“以形补形”,就好比核桃仁比较像人的大脑,吃了可以补脑安神一样,中医临床上,狗脊补肾壮骨的作用是确定的。狗脊、川断、菟丝子各30克,水煎内服,可以起到壮腰、填精、补肾、强骨的作用。
8、补骨脂
补骨脂也称破骨子。为豆科植物补骨脂的干燥成熟果实。补骨脂具有温肾助阳,纳气,止泻的作用。用于阳痿遗精,遗尿尿频,腰膝冷痛,肾虚作喘,五更泄泻;外用于治白癜风,斑秃等证。现代临床上还用于白癜风,斑秃,脚气,子宫出血,白细胞减少症,外阴白色病变。
9、杜仲
杜仲性温,味甘微辛,能补肝肾、强筋骨,对肾虚所致的腰脊酸疼、足膝软弱无力、小儿肾虚两下肢麻痹以及妇女肾亏引起的习惯性流产者,最为适宜。正如明代医家缪希雍解释说:“杜仲主腰脊痛,益精气,坚筋骨,脚中酸痛。盖腰为肾之府,动摇不能,肾将惫矣。杜仲补其不足,益肾故也。”
10、山药
山药因富含18种氨基酸和10余种微量元素,及其它矿物质,所以有健脾胃、补肺肾、补中益气、健脾补虚,固肾益精、益心安神等作用。除此之外,还有消渴生津、保健、养颜等功效。并且还对伤筋损骨、骨质疏松,牙齿脱落、冻疮、糖尿病、婴儿消化不良、溃疡性口腔炎、肺结核、妇女月经带下等有很好的疗效。
11、益智仁
中医认为,益智仁性辛温,归肾脾经,具有暖肾、固精、缩尿、温脾止泻的功效,常用于治疗下元虚寒、遗精、遗尿、小便频、脾胃虚寒、腹痛吐泻等病症。益智仁是老人夜尿频多、小儿遗尿的食疗良药,单用也很有效。如夜尿频多者,取益智仁30克,加适量食盐一同煎水服用,有补肾缩尿的功效。
12、桑螵蛸
桑螵蛸能补肾固精及缩尿,主要用于肾气不固所致的遗尿,小便频数及遗精早泄等证,尤常用于小儿遗尿,常配益智仁、菟丝子、黄芪等同用。有补肾助阳作用,常配枸杞子,巴戟天、仙茅、仙灵脾等治疗肾虚阳痿之证。
13、覆盆子
古代医籍记载,覆盆子具有补肾、固精、缩尿之功效,用于肾虚遗尿、小便频数、阳痿早泄、遗精滑精等症。国内外对其营养成分进行研究发现,其维生素C、维生素E、蛋白质、氨基酸等营养物质比一般水果含量高出许多,且纤维素和多种微量元素含量丰富,能有效补充人体能量、抗衰老、提精神、减肥瘦身、调节免疫、抗癌防癌,具有良好的保健功能。
14、菟丝子
菟丝子有补肾益精,养肝明目的作用,用于腰膝酸痛,遗精,糖尿病,小便不禁,目暗不明等症。成药中滋补健身丸、五子衍宗丸等,菟丝子均为主要成分之一。根据现代研究,菟丝子含糖甙、维生素A样物质,动物实验有收缩子宫和抗利尿的作用,本品煎汤内服一日量10克--15克。
15、鹿茸
中药里的鹿茸是补肾、益精血、强筋骨的佳品。对肾阳不足,精血亏虚的阳痿早泄有很好的效果。另外,妇女出现宫冷不孕,小便频数等症状时也可以适量食用。
2中药部颁标准2.1拼音名BushenWan
2.2标准编号WS3B029190
2.3处方锁阳60g龟板60g熟地黄150g枸杞子90g天冬(烫)60g知母60g白芍60g干姜15g黄柏60g五味子30g
2.4制法以上十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每100g粉末加炼蜜90~110g,制成大蜜丸,即得。
2.5性状本品为深棕色大蜜丸;气微,味甘、微苦,辛。
2.6鉴别取本品置显微镜下观察:草酸钙针晶成束或散在,长26~110μm。纤维束鲜黄色,周围细胞含草酸钙方晶,形成晶纤维。含晶细胞的壁木化增厚。种皮表皮石细胞淡黄棕色,表面观类多角形,壁较厚,孔沟细密,胞腔含暗棕色物。
2.7检查应符合丸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2页)。
2.8功能与主治锁阳固精,滋阴补肾。用于肾水不足,阴虚阳亢,头晕咳嗽,腰膝酸痛,梦遗滑精。
2.9用法与用量空腹盐水送服,一次1丸,一日2次。
2.10规格每丸重6g
2.11贮藏密封。
3藏药部颁标准3.1拼音名BushenWan
3.2英文名3.3标准编号WS3BC031795
3.4处方牛睾丸100g马睾丸100g羊睾丸100g鹿鞭100g驴鞭100g手参150g黄精150g枸杞200g甘草200g
3.5制法以上九味,先将牛睾丸、马睾丸、羊睾丸、手参用犏牛奶煮熟阴干,鹿鞭、驴鞭与煮后阴干的牛睾丸、马睾丸、羊睾丸、手参同切成小块,用砂石炒黄,弃去砂石,加入黄精、枸杞、甘草研成细粉,过筛,混匀,每100g粉末加100g炼蜜制成大密丸,即得。
3.6性状本品为黄褐色的大蜜丸;气微腥、味酸甜、苦、涩。
3.7检查应符合丸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8页)。
3.8功能与主治补肾强身。用于神衰倦怠,头晕心悸,眼花耳聋,阳痿少精。
3.9用法与用量一次1丸,一日1次,睡前开水冲服。
3.10规格每丸重9g。
3.11贮藏密闭,置阴凉干燥处。
青海省药品检验所起草
4补肾丸说明书4.1药品类型中药
4.2药品名称补肾丸
4.3药品汉语拼音4.4药品英文名称4.5成份4.6性状4.7作用类别4.8适应症/功能主治补肾强身。用于神衰倦怠,头晕心悸,眼花耳聋。
4.9规格每丸重9克
4.10补肾丸的用法用量一次1丸,一日1次,睡前开水冲服。
4.11禁忌孕妇忌服,高血压患者禁用。
4.12不良反应4.13注意事项1.忌油腻食物。
2.感冒病人不宜服用。
3.服药二周或服药期间症状无改善,或症状加重,或出现新的严重症状,应立即停药并去医院就诊。
4.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5.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6.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7.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4.14药物相互作用如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详情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4.15补肾丸的药理作用4.16备注请仔细阅读说明书并按说明使用或在药师指导下购买和使用。
5《得效》卷十六5.1组成巴戟(去心)半两,山药半两,破故纸(炒)半两,茴香半两,牡丹皮半两,肉苁蓉1两(洗),枸杞子1两,青盐1分(后入)。
5.2主治圆翳内障,眩晕目糊,或齿痛脓耳。
5.3补肾丸的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心盐汤送下。
5.4制备方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5.5补肾丸的临床应用脓耳:一人耳内出脓,或痛或痒,服聪耳益气汤不应,服防风通圣散愈甚,予用补肾丸而愈。
6《圣济总录》卷五十一6.1组成羊肾1对(去筋膜),黄耆(蜜炙,锉)1两,麻黄根1两,当归(切,焙)1两,蜀椒(去目并闭口,炒出汗)1两,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炒)1两。
6.2主治肾脏虚冷,攻注四肢,烦热多汗,肢节痛,耳内鸣。
6.3补肾丸的用法用量每服20丸,盐酒送下,空心、午前各1服。
6.4制备方法上为末,羊肾煮烂,细研,酒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7《圣济总录》卷一一二7.1组成泽泻(去苗叶)1两,菟丝子(酒浸,焙,别捣)1两,五味子(炒)2两,熟干地黄(焙)2两,茺蔚子2两,山芋1两半,细辛(去苗叶)1两。
7.2主治目暗浮花,恐变成黑风内障。
7.3补肾丸的用法用量每服20丸,空心盐汤送下。
7.4制备方法上为末,与菟丝子末和匀,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8《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沈阳方)8.1组成黄柏2两,知母2两,龟版2两,锁阳2两,天门冬2两,白芍药2两,熟地黄5两,枸杞子3两,干姜5钱,五味子1两。
8.2功效锁阳固精,滋阴补肾。
8.3主治肾水不足,阴虚阳亢,头晕咳嗽,腰膝酸痛,四肢无力,梦遗滑精。
8.4补肾丸的用法用量每服1丸,空心炒盐汤送下。
8.5制备方法上为极细末,炼蜜为丸,2钱重。
9《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二9.1组成熟地、杞子、山萸、山药、丹皮、补骨脂、核桃肉。
9.2主治圆翳。
9.3补肾丸的用法用量口服。
9.4制备方法炼蜜为丸。
10《圣惠》卷三十10.1组成熟干地黄1两,巴戟3分,黄耆3分(锉),石斛1两(去根,锉),人参3分(去芦头),白茯苓3分,桂心3分,牛膝1两(去苗),山茱萸3分,防风3分(去芦头),菟丝子1两(酒浸3日,晒干,别捣为末),羌活3分,肉苁蓉1两(酒浸1宿,刮去皴皮,炙干),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磁石2两(烧醋淬7遍,捣碎,细研,水飞过),丹参3分,五味子3分,麦门冬1两(去心,焙),甘草半两(炙微赤,锉),远志半两(去心),柏子仁1两。
10.2主治虚劳痿痹,百节沉重,四肢不举,食饮渐少,羸瘦乏力。
10.3补肾丸的用法用量每服30丸,食前以温酒送下。
10.4制备方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10.5用药禁忌忌生冷、毒滑、鱼肉。
11《异授眼科》11.1方名补肾丸
11.2组成菟丝子、枸杞、白朱砂、青盐、熟地、破故纸、石斛、巴戟天、丹皮、酸枣仁、肉苁蓉、茴香。
11.3主治目珠上转如月出东海状。
11.4补肾丸的用法用量盐汤送下。
11.5制备方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朱砂为衣。
12《秘传眼科龙木论》卷四12.1方名补肾丸
12.2组成五味子1两,人参1两,泽泻1两,干山药1两,车前子1两,茯苓1两,细辛1两,黄芩1两,干地黄3分。
12.3主治倒睫拳毛外障。
12.4补肾丸的用法用量每服10丸,空心茶清送下。
12.5制备方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13《圣惠》卷三十三13.1方名补肾丸
13.2组成磁石2两(烧醋淬7遍,捣碎细研,水飞过),菟丝子1两(酒浸3日,晒干,别捣为末),五味子1两,细辛1两,熟干地黄1两半,泽泻1两,茺蔚子1两半,薯蓣1两,覆盆子1两半,肉苁蓉1两半(酒浸1宿,刮去皱皮,炙干),车前子1两。
13.3主治眼昏暗,瞳人不分明,成黑风内障。
13.4补肾丸的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心及晚食前以盐汤送下。
13.5制备方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14《圣济总录》卷八十六14.1方名补肾丸
14.2组成麦门冬(去心,焙)、远志(去心)、干姜(炮)、防风(去叉)、乌喙(炮裂,去皮脐)、枸杞根、牛膝(去苗,酒浸,切,焙)、萎蕤、肉苁蓉(酒洗,切,焙)、棘刺、菟丝子(酒浸1宿,别捣)、桂(去粗皮)、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防葵、石龙芮、萆薢、山芋各等分。
14.3主治虚劳肾气不足,膝胫痛,阳气衰弱,小便数,囊冷湿,尿有余沥,精自出,阴痿不起,悲恚消渴。
14.4补肾丸的用法用量每服10丸,加至20丸,食前温酒送下,日3次。
14.5制备方法上为末,炼蜜和鸡子白为丸,如梧桐子大。
15《梅氏验方新编》卷一15.1方名补肾丸
15.2组成人参、白蒺藜、白术、杏仁、苍术、蛤蚧、玉屑、白石脂、车前子、金樱子、旋覆花、五味子、黄精各等分。
15.3主治目患花翳白陷。
15.4补肾丸的用法用量每服2钱,米汤送下。
15.5制备方法上为末。
16《银海精微》卷上16.1方名补肾丸
16.2组成石菖蒲1两,枸杞子1两,白茯苓1两,人参1两,山药1两,泽泻1两,菟丝子1两,肉苁蓉1两。
16.3主治眼目有黑花,芒芒如蝇翅者。
16.4补肾丸的用法用量每服50丸,盐汤送下。
16.5制备方法炼蜜为丸。
16.6附注原书治上证,须先用猪苓散顺其肝肾之邪热,次用黑参汤以凉其肝,后用补肾丸。
17《慎斋遗书》卷七17.1方名补肾丸
17.2组成黄柏(酒炒)2两,龟版(炙)2两,牛膝2两,杜仲1两,五味子5钱,干葛3钱。
17.3主治阴虚证。
18《保命歌括》卷十三18.1方名补肾丸
18.2组成黄柏(盐酒拌,瓦上炒)2两,知母(去皮毛,酒拌湿,炒)2两,败龟版(酥炙)4两,杜仲(姜汁拌,炒断丝)7钱半,枸杞子7钱半,五味子7钱半。
18.3主治肾虚、因房劳而腰痛者。
18.4补肾丸的用法用量每服50丸,食前四物汤、杜仲水煎送下。
18.5制备方法上为细末,加猪脊髓和,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19《简明医彀》卷五19.1方名补肾丸
19.2组成熟地1钱半,当归1钱半,杜仲1钱半,白芍7分,破故纸7分,枸杞子7分,黄柏(酒炒)7分,川楝肉7分,茴香(盐、酒炒)7分,川芎7分,桃仁1钱(炒)。
19.3主治肾虚腰痛。
19.4补肾丸的用法用量每服70丸,盐汤送下。
19.5制备方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20《医学纲目》卷四引东垣方20.1方名补肾丸
20.2补肾丸的别名补血丸
20.3组成龟版(酒炙)4两,知母(酒浸,炒)3两,黄柏(炒焦)3两,干姜1两(1方无姜,有侧柏叶)。
20.4主治阴虚血少。
20.5补肾丸的用法用量口服。一方用地黄膏为丸。
20.6制备方法上为末,粥为丸。
20.7附注补血丸(《医方类聚》卷一五三引《新效方》)。
21《济生》卷五21.1方名补肾丸
21.2组成磁石(火煅,醋淬7次,水飞)2两,菟丝子(淘净,酒浸蒸,别研)2两,五味子1两,熟地黄(酒浸,焙)1两,枸杞子1两,楮实子1两,覆盆子(酒浸)1两,肉苁蓉(酒浸,焙)1两,车前子(酒蒸)1两,石斛(去根)1两,沉香(别研)半两,青盐(别研)半两。
21.3主治肾气不足,眼目昏暗,瞳人不分明,渐成内障。
21.4补肾丸的用法用量每服70丸,空心盐汤送下。
21.5制备方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22《圣济总录》卷五十二22.1方名补肾丸
22.2组成肉苁蓉(酒浸,焙)3两,黄耆(炙,锉)2两,附子(炮裂,去皮脐)2两,泽泻2两,巴戟天(去心)2两,枳壳(去瓤,麸炒)1两,桃仁(去皮尖双仁,炒黄)1两,蒺藜子(炒去角)1两,白术1两,牡蛎(煅过,研细)1两,牛膝(酒浸,切,焙)1两,菟丝子(酒浸,捣焙)1两,干姜(炮)1两,蜀椒(去目及合口者,炒出汗)1两,槟榔(锉)1两,桂(去粗皮)1两,陈橘皮(去白,焙)1两,五味子(炒)1两半。
22.3主治肾脏积冷,虚损气乏羸劣。
22.4补肾丸的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心温酒送下。
22.5制备方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23《丹溪心法》卷三23.1方名补肾丸
23.2组成熟地8两,菟丝子(酒浸)8两,归身3两半,苁蓉(酒浸)5两,黄柏(酒炒)1两,知母(酒浸)1两,故纸(酒炒)5钱,山萸肉3钱半。
23.3功效补肾滋阴。
23.4主治阴虚火动,耳鸣。
23.5补肾丸的用法用量每服50丸。
人体体表面积计算器BMI指数计算及评价女性安全期计算器预产期计算器孕期体重增长正常值孕期用药安全性分级(FDA)五行八字成人血压评价体温水平评价糖尿病饮食建议临床生化常用单位换算基础代谢率计算补钠计算器补铁计算器处方常用拉丁文缩写速查药代动力学常用符号速查有效血浆渗透压计算器乙醇摄入量计算器医学百科,马上计算!
23.6制备方法上为末,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23.7附注本方方名,《东医宝鉴·杂病篇》引作“八味肾气丸”。
24《医学纲目》卷二十八引丹溪方24.1方名补肾丸
24.2组成乌药叶、侧柏叶。
24.3主治肾虚腰痛。
24.4制备方法上酒蒸,晒干为末,粥为丸,如梧桐子大。
24.5附注《医学正传》本方用法:同紫河车为丸。
25《医统》卷四十八引丹溪方25.1方名补肾丸
25.2组成黄柏(制)2两,龟版(酥炙)2两,杜仲(制)2两,牛膝(酒洗)2两,陈皮2两,五味子5钱。
25.3主治虚损。
25.4补肾丸的用法用量每服50丸,酒送下。
25.5加减冬,加干姜5钱。
25.6制备方法上为细末,姜汁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25.7各家论述《医方考》:黄柏、龟版、杜仲、牛膝、皆濡润味厚物也。故能降而补阴,复用陈皮籍以疏滞。夏加五味者,扶其不胜之金也,冬加干姜者,壮其无光之火也。经曰,无伐天和,此之谓也。
26《秘传眼科龙木论》卷二26.1方名补肾丸
26.2组成人参1两,茯苓1两,五味子1两,细辛1两,肉桂1两,桔梗1两,山药2两半,柏子仁2两半,干地黄1两半。
26.3主治黑风内障。
26.4补肾丸的用法用量每服10丸,空心茶送下。
26.5制备方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27《玉案》卷三27.1方名补肾丸
27.2组成小茴香2两,巴戟天2两,肉苁蓉2两,牡丹皮2两,枸杞子2两,破故纸2两,沙苑蒺藜4两,生地4两,熟地4两,辰砂6钱。
27.3主治肾虚,眼目昏花,近视不明。
27.4补肾丸的用法用量每服3钱,空心白滚汤送下。
27.5制备方法上为末,炼蜜为丸,辰砂为衣。
古籍中的补肾丸《验方新编》:[卷十七眼部]眼科七十二症问答症因丸散,黄不胜青,故视物不真。宜点珍珠膏,服苍术汤,补肾丸(方见十一问)。苍术汤∶苍术(米泔浸炒)一钱二...
《类证治裁》:[卷之六]目症论治或散,或顿起,或渐生,多由痰火。服羚羊角散,或补肾丸。肉起于大,渐侵风轮,掩过瞳神,宜和血清火。点...
《丹溪心法》:[卷三]补损五十一)上为末,酒煮羊肉捣汁,丸服。冬月加干姜半两。补肾丸治痿厥之重者,汤使与大补丸同。此冬令之正药,春...
《丹溪治法心要》:[卷四]诸虚(第五十六)浸酥炙四两)上为末,酒煮羊肉为丸。冬月加干姜。补肾丸治酒色痿厥之重者,汤使与大补丸同,冬月根据本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