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买排骨的时候会选择前排还是后排?再或者是让老板随便给你选一些?虽然都是排骨,但是不同的部位口感完全不同,选不好肉,就做不好菜。
我们通常说的排骨,一般指的是猪排,也就是猪的肋骨。
和其他部位相比,猪排骨的味道更加鲜美,吃起来也不会太油腻。
猪肉中含有的蛋白质、脂肪和维生素,在猪排中比例也相当丰富。除此之外,猪排中还含有大量磷酸钙、骨胶原、骨粘蛋白,可以为人体提供丰富的钙质,尤其适合幼儿和老年人使用。
可以这么说,排骨是猪肉中的上佳食材,可以做成清炖排骨汤、红烧排骨、椒盐排骨等等。
虽然都是排骨,但不同位置的排骨,适合的烹饪方法也不同,通常情况下,我们把排骨分成前排、中排和后排。
很多人可能弄不清楚,购买排骨的时候怎么来区分这三个位置?
猪后排一般在后腿位置,比较靠近猪臀部。
所以后排的肋骨往往会长一些,同时骨头比较大,瘦肉部分会比较柴。但是后排肉的骨髓含量会更高一些,而且肥瘦分明。
因为后排的血管不像前排这么多,所以后排肉偏粉色,脂肪含量也会更多一些。
同时后排肉的骨头和肉非常均匀,骨头比较多,但可以吃的脆骨却比较少,脆骨条往往只有一根铅笔这么粗。
如果选择炖排骨汤,最好选择后排,因为这样炖出来的汤味道会更鲜美。
后排的肉质会比较柴,如果比较介意这一点,可以在烹饪时加上一些偏酸的食材,比如柠檬、山楂等等。
这些食材不仅能够有效去除猪肉的腥味,还可以让肉变得更加松软,让排骨汤的口感层次更丰富。
能搞清楚后排,再来分辨前排就简单多了。
前排是靠近猪脖子,前腿的位置,也就是很多人喜欢的梅花肉的位置。
前排的骨髓含量不像后排这么高,但前排的脆骨多,很多人喜欢吃排骨,就是喜欢脆香的脆骨。
前排的脆骨比较粗,差不多有成年人的中指粗细。如果特别喜好这一口,那买排骨的时候,尽量选择前排。
如果你买排骨是为了清蒸、红烧或者烧烤,就可以考虑买前排。
当然,前排的肉也很好区分,因为前排更靠近猪脖子,所以血管会更多,肉的颜色也会深一些,颜色呈现鲜红色。
其实除了前排和后排以外,买排骨的时候还可以选择中排。
也就是位于前排和后排中间的那一段,兼顾了前排和后排的优点,烹饪方法更为多样。
除了位置外,猪排的养殖年份,骨头宽度等等,也会影响最终的食物口感。
有经验的猪肉贩,自留猪排吃大多都会选择内侧挂油较多的猪排,也就是猪排内侧那层白色的油脂。
猪的养殖年份越久,猪油就会越厚,猪排烹饪后的口感就会越好,更为劲道好吃。
另外,选择猪排时也要看看骨头的粗细,边缘骨越粗,出的精排就越少,尽量避开这种猪排。
在选择猪排时,还有几个小技巧,能帮助我们挑选到更合适的猪肉,简单来说就是三步走。
第一步,闻一闻。
那这样的猪肉千万别买了,因为已经腐败了,即使回家后拿再多的佐料压制去臭,也解决不了食物腐败的问题,人吃了之后轻则腹泻呕吐,重则还可能会中毒。
第二步,看一看。
新鲜的猪肉应该是白里透红,血管比较多的地方,肉的颜色会深一些,呈现鲜红色。
血管比较少的地方,肉的颜色会浅,一般是粉红色。
这一点仅仅作为参考,因为我们去买肉的时候,大部分的摊位都会点亮一盏特别的灯,没办法在自然光线下观察肉的本来颜色。
第三步,摸一摸。
新鲜的猪肉在触摸时能够明显感觉到有油,但是不黏腻,而且触摸时按压可以快速回弹。
相反不新鲜的猪肉,因为内部已经腐败变质,所以会有一种黏黏的感觉,触摸后感觉非常不舒服,而且按压猪肉不会快速回弹,甚至会直接塌陷。
掌握以上技能,相信你再去市场购买猪排,就能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购买合适的肉。
根据中国青年网报道,猪排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具有滋阴润燥、益精补血的功效,对于气血不足,阴虚纳差的人群来说,猪排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滋补作用。
都知道猪排有营养,也知道猪排很好吃,但很多人并不清楚如何正确烹饪猪排。
你买回家之后会不会直接用自来水冲洗猪排?
这种看起来好像很卫生健康的做法,实际上反而会给家人带来身体健康隐患。
任何一种生物中都可能会含有寄生虫,甚至在摊贩摆摊售卖的时候,还会染上一些细菌。
所以我们不建议大家吃生肉,哪怕是有些厂家打造可生吃的噱头,也建议大家尽可能在烹饪熟透之后再吃。
同样的道理,这些生肉中的寄生虫无法通过水完全去除,如果用自来水直接冲洗,很可能会将这些寄生虫冲洗到菜盆周围,毕竟我们肉眼无法看到,他们就会通过别的方式直接接触我们,并且带来身体上的隐患。
因此大家在清洗猪排的时候,建议直接选择常温水,再往里面加上几勺食盐,浸泡五六分钟之后,再将猪排清洗干净,加入祛腥三件套后焯水备用。
另外猪肉虽然具有一定的营养价值,但是对于一些人群来说,可能并不是特别友好。
参考资料:[1]中国青年网《猪大排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滋阴润燥补气血》[2]中国畜牧兽医报《排骨应该怎么选?》2024-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