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召稼楼到茂名南路,初心依旧不改
屋有鲜的灵魂人物当属创始人陈丽娜师傅,她是国家高级点心师,曾任职于绿波廊,还在各项点心比赛中多次获金奖。2005年她作为上海南翔馒头店的技术指导被国家公派到日本,结合传统制作技艺以及在日本多年的经验,2010年回国在召稼楼开创了屋有鲜老店!
随后,因召稼楼古镇改造,屋有鲜搬迁至了如今的茂名南路店,有人曾戏言屋有鲜搬到市中心就是为了拿米其林来的,没想到一语成谶!米其林评审员们对这家店的评价是“在口味上追求极致,于细节处温暖人心”。
细节不仅指出品,更有待客之道,屋有鲜招呼客人的店员阿姨爷叔们都相当热情,会为食客示范汤包的正确吃法,也会贴心地送上纸巾,一声声“弟弟妹妹”让人有回屋里厢吃饭般的亲切感!
▌招牌是大闸蟹系列汤包,咪道一只鼎
屋有鲜共有20余款风味各异的汤包,丰俭由人,其中纯蟹系列汤包最为出名。都是纯手工拆蟹,将一只蟹的精华拆解成蟹黄、蟹膏、蟹钳、蟹粉等细分部位,每日现拆现做现蒸的小笼包,是实打实的匠心之作,喜欢吃大闸蟹的定能在此吃到心满意足而归!
“125元/6只,一笼吃遍3种蟹鲜”
“感蟹贵客”是店内当之无愧的点单Top,第一次来吃的食客都推荐先尝尝这一笼!纯蟹黄、纯蟹膏、纯蟹粉各2只,可以通过顶部满到要溢出来的馅料来区分,究竟是否如同传闻中所说是天花板级的美味,话不多说,趁热开吃!
01°
纯蟹黄汤包
多少爱吃大闸蟹的食客心心念念的就是那一口蟹黄,屋有鲜的这款汤包,更是皮薄料足味美,筷子轻轻一压汤汁就如瀑布般涌出,最好在下面用勺子接着,每一滴都是不舍得浪费的精华啊!
汤包的皮子虽薄能透光却依旧带有一点韧劲,并没有想象中的脆弱,据说秘方是在面粉中加入了鸭蛋黄!咬开汤包后,橘红色的蟹黄鲜艳诱人,不吹不黑,馅料真的给得很足,入口浓郁的鲜香于口腔中爆开,能吃出来这蟹生前应当是无比肥美!
02°
纯蟹膏汤包
纯蟹膏汤包在外不多见,但对于爱吃蟹膏的来说,一口就要幸福到升天了!如同果冻般晶莹剔透的蟹膏,入口丰腴绵密,粘稠软糯,蟹醋的调味也相当优秀,吃不出丝毫腥味,回味尽是蟹膏特有的香气!
03°
纯蟹粉汤包
纯蟹粉汤包也是人气单品,但在小编心中略逊一筹,没有前两款那种一口惊艳的感觉,是能想象到的味道。私以为在外做蟹粉汤包的店,也能与之一较高下,若是单点不建议特地尝试这款。
“吃汤包的正确打开方式,听阿姨的准没错”
第一步:将醋淋至皮子粘连处,便可轻松提起汤包不破
第二步:将蟹醋从中间倒入,第一勺入味第二勺降温
第三步:切记从旁边咬小口慢慢吸,不然可能会被烫到
“蟹醋都是独家调制,搭配也很有讲究”
屋有鲜的醋,是别家吃不到的味道,因为都是由2-3种醋精心调配而成的,不同的部位还需要搭配不同的醋食用,真真是讲究到了极致,吃法也异于市面上的蘸着吃,而是倒入汤包中,使得醋的风味和馅料更为融合了!
“20余款汤包,都别具巧思”
(菜单序号标至28,但小编数出来23)
屋有鲜的菜单比起其他小笼包店更为丰富,唯独不卖纯粹的鲜肉小笼,每一款都饱含新意!从鲍鱼和蟹钳制成的限量鲍平安,到以黑松露为馅料的一路发,再到纯素的松茸鲜菌、野荠菜汤包,真可谓是将山珍海味都包进了小笼之中,想要滚菜单得来好多次!
招牌手工馄饨:蟹粉小馄饨
一屉小笼一碗小馄饨可以说是一人食标配,既然是以蟹闻名的店,当然要尝尝招牌的蟹粉小馄饨。小馄饨皮子很薄很滑,内馅也能清晰看到蟹粉,但是最为地道的当属汤底里的鲜辣粉,上海人都说小馄饨要撒了鲜辣粉才有灵魂!
唯一小甜品:杏仁豆腐
店内唯一的小甜品,不点感觉也有点白来一回!杏仁豆腐十分爽滑,感觉不是吃进去的,而是直接滑入嗓子眼的,杏仁风味也相当浓郁,有一种小时候似曾相识的感觉,若是不喜欢杏仁味的建议慎点。
饭后清口必备:秘制纯柠檬汁
阿姨刚拿来这碟时小编还以为是蘸料,听阿姨解释方知,是饭后用来清口解腻的柠檬汁,一饮而尽那滋味相当酸爽过瘾,喜酸的食客一定会爱!
一顿相当圆满:汤类、饮品、点心俱全
店内还有牛筋汤、干贝汤等适合冬日食用的热汤,也有清爽的薄荷绿豆汤、香甜的传统赤豆汤,以及阿姨强推的桂花拉糕等点心,只可惜小编心有余而胃不足,下回再尝尝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