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笑话,奥利奥在报复社会”
By罗慧雯
奥利奥的奇葩新口味,你给几分?
“吃完我陷入了深思,这个世界出了什么问题,连奥利奥都要这样折磨自己的消费者”。
瑞典鱼是什么?其实就是一种产自瑞典的软糖,如下图所示:
这样一个看似诡异的组合立马就在外网炸开了锅。围绕的焦点包括其口味及如此风味是否毁了奥利奥?试想一下,略带苦涩嘎嘣脆的奥利奥饼干中间夹着甜腻软粘的瑞典鱼,一口下去该是怎样一番感受?
瑞典鱼夹心的奥利奥饼干恐怕是奥利奥史上最糟糕的一款了。
我吃了瑞典鱼口味的奥利奥饼干。我这辈子都没有这么快地后悔过一个决定。对我来说糟糕透了,简直是灾难。
不少媒体还组成了试吃团想要一尝究竟。美国财经新闻网站Benzinga便是其中之一。
“不怎么样。奥利奥推出这口味太偏离正轨了。唯一好的地方就在于隐约的巧克力饼干风味,不过还是被中间过甜的夹心给覆盖掉了。”
“除甜腻之外这口味没哪儿好的。瑞典鱼和奥利奥饼干这两种食材本就水火不相容。10分只能给1分。”
“简直就是垃圾”。
CBS底特律频道的记者更是表示:“软糖和巧克力饼干的混合感觉不像是吃零食,而是吃药,尽管夹心复制了瑞典鱼软糖的口感。”与他有同感的还有BusinessInsider的另一位记者。
“我感觉自己在吃泰诺糖浆”
“推出限量版的原因大概是,奥利奥也知道没多少人会愿意去买第二包”
不过,也还是有力挺瑞典鱼奥利奥的脑残粉的。
“像是牙膏,如果少一点糖会很好,不过我还是会再买的。”
“巧克力式的甜和纯粹加工糖的组合让人惊喜,刺激着你想要解码其味觉冲击的欲望。”
其实这也不是奥利奥第一次推出具有争议的口味了。此前奥利奥既推出过拉面、卷心菜、午餐肉、炸鸡等神奇口味,也推出过“西班牙油条”外形及风味需沾着奶油吃的饼干,这当中不少也是限量版。
“西班牙油条”版奥利奥
午餐肉口味的奥利奥
“折磨”顾客,这又是何苦呢?对此,奥利奥发言人你在接受BusinessInsider采访时表示:“我们知道对于零食,顾客喜欢不同花样,所以我们推出所有这些限量版口味,就是为了通过一些大家了解且喜欢的新花样,时而出其不意地推出一些大家意想不到的的奇特组合。”
其实说到底,这些“奇葩口味”的奥利奥某种程度上来说也算是一种“混搭”,将两种看似不相容的食物融合在了一起。在国外,“饮食混搭”渐已成风。
“食物混搭”成新趋势,
谁是“始作俑者”?
不少外媒认为,“混搭食物(hybridfood)”已然成风。从下图也可以窥见,尤其是一些糕点的打开方式越发不走寻常路。
一款由百吉饼、披萨、马芬混搭再浇上马萨瑞拉芝士而成的甜点:
彩虹百吉饼(RainbowBagel):
羊角面包和甜甜圈也能碰撞出火花:
以上这些只是冰山一角。最近几天,又一款新品刮起了一阵网络风暴。
这款甜点名叫mufgel,由马芬和百吉饼混搭而成。对此,外媒一边倒地称这是食物界的一股新趋势,掀起了一阵狂热。不过亦有吃瓜群众见状表示:
彩虹百吉饼的发明者现在又推出了mufgel,无论是听起来还是看起来都绝对可怕
这款mufgel由纽约城DominiqueAnsel烘焙店中的甜点师DominiqueAnsel最先研制而成。Dominique一直热衷于各种混搭。前面提到的诞生于2013年的羊角甜甜圈(crount)等便是出自他之手。在NatGeo频道为该品制作的一个宣传片中便有人给出这样一个观点:在过去的30年间没有任何新研发的食品有cronut(羊角甜甜圈)那么可怕。
这些甜点往往需要很精细的制作,为保质量,每天限量推出。推出仅2个月便风靡纽约,成了不少人早餐之选,早上6点多,店门口便排起了长队,有人甚至凌晨3点便守在店门口,要预定甚至还得提前半个月。
之后,还有由芝加哥华夫咖啡馆推出的一款华夫甜甜圈(即由华夫饼和甜甜圈混搭而成)也风靡台湾、韩国、巴西、英国等地。此外,汉堡王、J&D、卡乐星等品牌亦相继推出混搭风食品。
混搭也并非什么创新之举,两年前,《经济学人》在《混搭食物,美味佳肴还是黑暗料理?(HybridfoodsMatchesmadeinheaven—andhell)》一文中就曾挖掘过美国食物界早期的混搭:早在美国内战时期,欧洲的华夫饼和非洲的五香炸鸡便被迁移至北部的黑人混搭在了一起。20世纪10年代,德国法兰克福香肠和墨西哥红辣椒混搭成了辣椒热狗。前几年,纽约人还借着犹太人和意大利人的烹饪智慧研制出披萨百吉饼。
作为一个移民国家,为满足不同人的需求,如此混搭食物的出现似乎也不足为奇。《经济学人》也注意到华夫甜甜圈等混搭甜点多是层层叠叠的,而层叠食物的起源或可追溯至100多年前的圣代。
近日,Dominique正筹备着在伦敦开分店。由此也不难看出混搭食物若得人心,前景广阔。
不过,混搭可不是这么好山寨的,一家总部在纽约的杯形蛋糕连锁店CrumbsBakeShop因产品造价较高而陷入困境并关门。
“盛产”各种奇葩混搭的
英国菜真是暗黑鼻祖吗?
要说到混搭,就不得不提因“黑暗料理”而“臭名昭著”的英国食物。而说起英国各种混搭的黑暗料理,一般都会提到以下几个:
仰望星空(StargazeyPie)
这就是臭名远扬的仰望星空派,又名死不瞑目派,其黑点光看外观大家便也明白了。由鸡蛋、土豆、酥皮等制成的派上面探出一圈沙丁鱼头,看着的确有点惊悚,不过这样的处理是为了让油能在烹饪的过程中回流至派中。
哈吉斯(Haggis)
哈吉斯,又名黑布丁,羊胃中间裹着用猪血混合的燕麦粉或玉米粉,再混入洋葱、牛脂、香料等用水煮熟,淋上酱汁就着土豆泥一同食用,据说口感和土豆煎饼差不多。看着有点瘆人,不过它也被誉为“苏格兰国菜”,英格兰和威尔士也在争这道菜的“所有权”。
洞中蟾蜍(ToadintheHole)
这道菜被黑基本上就是菜名的锅了,明明“洞”中的是香肠,菜名中却是“蟾蜍”。这是一道传统的英式菜肴,约克郡布丁和香肠混搭,常就着蔬菜和洋葱汁一同食用。
巧克力茄子切块后
这是一道来自意大利南部城市那不勒斯的甜点,油腻而柔滑。人们通常会在意大利庆祝八月节(Ferragosto,每年8月15日)时食用,庆祝丰收季节的结束,并迎来一段时期的农闲。据称英国巧克力酱茄子图流传的源头是英国一著名美食博客,其博主KerstinRodgers在接受AuraRepublic专栏作者采访时表示,巧克力酱茄子这道菜的灵感来自于一道传统意大利菜肴,并非英式美食。
以上这些看起来惊悚的混搭的确不乏创造力,从外观、风味、名字或是想象中的口感冲击来看,不被称作暗黑才稀奇。
不过也不能否认,某些英国料理在不可控的传播当中或许真的被黑了,正如前面提到的,有的或许并非典型英国菜,有的或许只是败在了倒霉的外形和名字上(别忘了英国也还是有精致的下午茶点等特色美食的),不过一传十、十传百的威力不容小觑。
对于英国食物很糟这一刻板印象,英国旅游达人FerneArfin在《英国人不会烹饪——再看10个关于英国的谣言(TheBritsCan'tCook-AFreshLookatTenCommonMythsAbouttheUK)》一文中反驳道:那真的只存在于历史上,英国人对于自己所吃和所能接受的食物比以往更为挑剔,伦敦拥有和纽约同样出众的餐厅,拥有比巴黎更为丰富的菜肴,米其林星级餐厅也遍布全国。
说到刻板印象,对于混搭食物,我们又何尝没有刻板印象呢?有的混搭是真“暗黑”,有的或许只是因为某一项无关口味的指标不合格而背锅。而混搭究竟有没有破坏原食物的本质或精髓,是毁三观还是会见奇效,这样的话题更是会被持续讨论下去。
不过没有暗黑哪儿来的乐子呢?毕竟有暗黑存在的地方,不是有一群厨艺和三观异于常人者,就是有着常人眼中重口味且偏爱暗黑30年的人。
【参考资料】
1、HybridfoodsMatchesmadeinheaven—andhell
2、ParodyofpopularChineseshowonBritishfoodgoesviral
3、TheBritsCan'tCook-AFreshLookatTenCommonMythsAbouttheUK
4、ThestoryofTomBawcock
5、从美食之邦到黑暗料理:英国菜经历了什么?
6、甜品新贵:DominiqueAnsel的可颂甜甜圈
7、英国人对于他们的黑暗料理是怎么看的?——我采访了黑暗料理之王“仰望星空派”的发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