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薇娅消失直播间,已经过去30天。
在无数人的错愕之中,直播行业一夜之间,失去了一位头部玩家。
从部分网友的反馈来看,他们似乎已然习惯了直播购物的方式,在喜欢的主播消失之后,他们还在期待下一个主播,能像薇娅一样帮他们“省力”:在介绍产品时面面俱到、产品也能物美价廉。
所以,直播电商仍然是商家们和主播们不可或缺的战场,目前就发展前景来看,头部主播大多还是为知名品牌背书,而那些更细分、更小众的赛道仍在等着更多主播们挖掘,如果深入研究,就会发现高潜商家依然分散,深藏着诸多增长机会。
这个阶段,或许需要有人破局,给电商直播行业带来新的想象。
林依轮
行业人士表示,如今电商直播野蛮生长的时代结束了。在后疫情时代,消费者信心逐步复苏,对直播带货的热情依旧不减,但对主播的专业性也有了更高的要求。
长远来看,随着店家自播意识的崛起、中腰部主播的数量提升,电商直播有了新的提升方向,如果延伸下去,便是品牌调性、主播特点、产品卖点与市场需求的契合,更多的消费者找到偏好相符的主播,这将是品牌、主播与平台的共赢。
看看别的行业发展,或许有助于我们理清思路。
历史上很多行业都是头部效应过于聚集,造成马太效应,有人调侃,“钱都流向了不缺钱的人”,流量也流向了不缺流量的主播,很多头部主播由于话语权过强,反而有了垄断地位,商家用户利益均受损。
回顾直播电商行业,曾经因为发展过快,很多不理性、不合理的现象也比比皆是,在黑猫投诉上搜索直播,经常能看到“主播虚假营销”、“迟迟不发货”、“收到假货”等用户投诉。
这也倒逼人们反思,到底什么样的直播生态是健康的?
从历史的经验来看,答案或许是橄榄型结构。
橄榄型结构,表现为“中间大、两头小”,以往在宏观经济中,其意味着中等收入群体占比最多,低收入和高收入群体均占少数。中等收入群体占主体的橄榄型分配结构,有利于社会稳定和经济持续增长。
对于直播行业来说也是一样。
平台同样希望看到主播结构呈橄榄型,具体的表现则是中腰部主播占比较高,直播生态百花齐放实现共同富裕,各种新主播涌起,作为鲶鱼也能更好地激发头部主播的竞争意识,做到始终以消费者利益为先。
相反,只有头部的直播生态,很容易促发垄断效应,塔尖的人肆意制造规则,翻云覆雨,这样不利于用户得利,不利于其他主播进步、不利于平台长久发展。
因此,平台也需要扶持更多中腰部主播,在提供资源的同时,有望让平台的主播生态多元化,让“一家独大”成为过往,只有当所有的商家和用户真正得利,平台和行业才有可持续发展的可能。
从这个方面看,市面上一众直播平台,都做得如何?
第一,主播结构方面,根据第三方机构前瞻产业研究院显示,按腰部主播占比来看,淘宝直播是13%,抖音2%,而快手是7.2%,淘宝直播的头部与腰部主播的组成结构更接近橄榄型。
在下一个直播电商时代,谁能作为多赢格局的构筑者,开创性地实践共同富裕机制,谁就能率先进入下一个成长曲线,享受行业带来的红利机遇。
过去几年,很多主播是靠商家提供的低价组合才获得流量支持与销量。这也给消费者造成一种刻板印象,即直播间仅是由低价组成。
随着中国零售市场进入年轻化时代,消费者的消费升级和生活品质的不断升级,主播仅仅靠打出低价牌,也是吸引不了消费者的。
而且,头部主播若一味地压低商家价格,只会破坏直播与商家的长期信任,无疑是饮鸩止渴,长远来看也并不是一笔划算的买卖,行业调整以后,能引领下一个浪潮的不仅需要优质好货,合适的价格,还需要好的内容。
好的内容,仅仅靠个别主播是不够的,还需要更多商家与平台之间的内容体系磨合和输出。
在这方面,博主Suki妮是深有体会,在直播中,Suki妮会用内容来引新品。母婴受众本就有强烈的学习习惯,本着从内容出发,Suki妮有时还会素颜出现在直播间里,从而让她的产品介绍更具有说服力,基于她本人对产品的专业了解,用亲切的个人风格,在直播中娓娓道来,足以让观众信服。
Suki妮微博截图
如今,对用户、对主播、对商家来说,头部主播不再是唯一选择,内容才是第一位,与此同时,平台起到的引导作用越来越重要。
整个市场正在朝着健康化、普惠化、多元化的方向转变,多个平台都意识到了市场风向,譬如淘宝直播,聚焦在中小主播,出台了一系列针对中腰部主播的激励政策,新增现金流量激励、上线内容商业化平台“热浪引擎”等。
受惠于平台近期对于新主播的流量倾斜,新主播小田Tia和呼呼,在去年双十一的直播成绩,增长速度相较于前年,均超过100%。
总而言之,给主播和商家提供迅速成长的土壤,平台才能获得高质量可持续的生态,用户和行业才能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