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这些日本人气产品,真不值得买。
NO.1
各种排毒足贴
槽点:不能排毒,而且非常难洗。
我曾经也是个足贴狂热分子,熬夜加班、走路疲劳都爱贴上一张,当敷完看到足贴变得黑糊糊时,仿佛全身毒素被吸出一样,超安心。
工作后才知道,原来足贴只要遇水就会变黑,焖出来的才不是湿气和毒素,只是我们脚底的汗。把它盖在装了开水的玻璃杯口上,蒸汽熏久了也会变黑变黏。
我们对足贴这么追捧,也许是因为国内电商把效果夸大了。“疗毒”、“加强抵抗力”,简直神了。
而岛国版的描述可收敛多了,只说“放松疲劳脚”、“排出多余水分”。
那为啥贴上觉得热热的?这可能是有些足贴含有铁粉、蛭石,它们氧化后的确会产生温热感;还有些足贴说自己含有辣椒、生姜等成分,焖到脚底发热、有刺痛感,会让你误以为足贴开始起疗效了。
发热虽然可能对改善血液循环有帮助,但其实泡热水脚也可以实现。脚底皮肤又不是排毒器官,加上这东西实际没啥疗效,何苦花冤枉钱呢?
NO.2
各种睫毛增长液
槽点:对眼睛有刺激,效果缺乏临床实验。
我自己也买过睫毛增长液,想着“万一有效就赚了,就算没用也没害嘛”。可惜虽然只是刷在睫毛上,对眼睛却很刺激。
小S在微博就吐槽过,自己过度使用睫毛增长液搞到眼球充血发炎。可见这些生长液,并非宣传说的天然、安全。
DHC睫毛液的成分表截图,来自美丽修行
至于所含的植物成分是否真的促进睫毛生长,目前还没看到哪个品牌公开了临床试验,而功效描述在国内和日本官网上,还有着明显的差别:
再说大家都会忽略的一个bug:细菌超多。
也许有人会说,“我用过XX牌子的睫毛增长液真的有用啊!”,一种可能是成分中的粘合剂刷上后让睫毛看起来显得更粗壮。
另一种可能则是产品加了“比马列前素”。它是一种阴差阳错发现的对睫毛生长有效的成分,但它其实是治疗青光眼的药,添加在所谓的睫毛增长液里会有副作用,如眼睛发红、发痒,接触到眼睑的皮肤会变黑(比如黑眼圈加重),还可能会让虹膜永久变黑,最严重的可能引起眼睛发炎和视力下降。
所以无论是睫毛增长液,还是其他任何眼部产品,如果发现有明显促进睫毛增长作用时,请查查成分,确保安全。
NO.3
大麦若叶青汁
槽点:没这么神奇,多吃青菜就好。
谈起日本养生品,青汁绝对是C位之一,在国内至少火了10年。吃它不是说有害,只是没宣传中这么厉害而已。
以日本最出名的青汁品牌大麦若叶为例,官方在包装上强调一袋3g的青汁粉=1个猕猴桃的维C、50克里脊肉的铁、65ml牛奶的钙...但事实呢?
《大众医学》就做过实验,发现青汁粉的营养含量,并没有宣传中的这么多:比如宣传说一小袋青汁粉=1个猕猴桃的维C(51.5毫克),而实际测的却仅有2.1毫克,差距很大。除此之外,其他大部分营养成分也未能达到产品图所宣传的含量。
日本蔬菜水果贵,喝青汁作为补充可以理解,但我们国内完全不需要,平时注意多吃蔬果就足够了。
青汁还有个噱头:调节酸碱平衡。可事实上人体的酸碱度本身就是会自我调节的,靠食物无法改变人体酸碱度。何况青汁粉在制作时几乎丧失了原有的粗纤维成分,所谓阻止脂肪吸收、排肠毒甚至减肥都是不科学的。
NO.4
各种胶原蛋白口服产品
槽点:很难作用到皮肤,还不如做好防晒。
吃胶原蛋白=让皮肤变好的食补概念,屡屡能击中我们的痛点。可惜的是,胶原蛋白被消化后分解成氨基酸或多肽,会分配到不同的生命活动中——换言之,再贵、再小分子的胶原蛋白,都很难精准地作用到脸部皮肤上。
所以当看到下图这样美好的宣传功效时,请你清醒点,这真的很难实现,建议你省下这智商税,去买点好的防晒,更能防止皮肤老化。
NO.5
各种日本酵素
槽点:通便≠减肥,要补营养还不如多吃蔬果。
这几年保健品、减肥品都喜欢带上“酵素”两字,强调营养丰富、安全瘦身。可实际上它真没那么美好。
可如果你去日本网站细看,发现还有一行备注,翻译就是:“此结果不是在体内的变化,只是在试管中的实验数据。”
而酵素就是我们学过的“酶”,它在胃酸的作用下会“失活”。所以无论是哪个牌子的酵素,最终只是参与了消化道的代谢而已,所以无法达到试管实验的效果。
有不少人觉得吃了确实排便多了,感觉有变瘦,其实身体减少的只是便便的重量,或者有意识节食后,摄取量减少的缘故。何况厂家往往还加了益生菌,甚至番泻叶等泄药成分,让排便的作用更明显。
所以请别相信“懒人吃酵素就能减肥”的宣传了。至于日系酵素里的营养,不可否认是有一些的,但多吃新鲜蔬果完全能满足,何苦要花钱吃酵素呢(不小心还可能买到假日货呢)。
早安面膜
槽点:功能鸡肋,成分刺激。
早安面膜拿过cosme大赏第一,它宣传的“洗脸+护理+保湿三合一”太懂我们懒人需求了,可惜现实却很骨感。
先说洗脸,敷上的确非常提神,但清凉感来自成分中的酒精、薄荷醇、苹果酸。当中苹果酸有一定去角质的作用,有些人冬天偶尔不用洁面产品,用这款面膜做晨洁还可以理解,可这并不适合所有肤质,对于油皮来说依然无法达到常规洗脸的洁面效果,而且这三种成分都有一定刺激性,不太适合敏感皮。
至于保湿,甚至“不洗脸就能上妆”的说法,就有点过了。
它面膜纸贴合度又很一般,补水成分也很普通,单纯敷它保湿力是不够的。而且它既然叫早安面膜,大部分也会频繁使用,面膜本来就是一种能短期快速促进成分渗透的产品,如果高频率使用,里面的酒精、防腐剂、香精等也更容易渗透,长此以往,会存在隐患。
大盒抽取式面膜
槽点:极容易滋生细菌,成分容易失效。
在cosme榜单经常有这种大容量面膜上榜,一盒几十片仿佛性价比很高,但买了反而更亏——开封后很容易变干,成分也可能会失效,面膜在抽取时也容易被污染,还不如独立装面膜更卫生和靠谱。
不少商家还称这些为“妆前面膜”,从护肤角度来说我不推荐你这样做。
平时我们的角质层含水量在15-20%,能起到保护真皮的作用。敷了几分钟面膜后,角质层虽然被浸润变软了,但防御力也会降低,马上上妆很容易刺激皮肤。
晚安粉
槽点:它就是化妆品,必须要卸妆。
Cosme大赏的获奖产品之一,和素颜霜一样强调自己“不卸妆就能睡”,旗舰店的介绍甚至赫然写着:晚安粉是护肤品...
但成分是骗不了人的,它和普通散粉一样,有滑石粉、云母粉、二氧化钛、氧化铁等粉末遮瑕成分,就算加了点保湿配方,也改变不了它化妆品的属性。
更何况,护肤成分干燥制成粉末,是否还能起到护肤作用并没有确切证据。
去颈纹产品
槽点:颈纹不可逆,纯属智商税。
这个日本去皱的网红代表,在某宝销量最高的店铺里,强调它是“高科技凝胶”。
那我们来看它里面的成分,甘油、玻尿酸在大部分普通保湿护肤品中都有,没什么稀奇,而被重点宣传的表皮生长因子(EGF)和蓝紫根萃取,其实都不具有消除皱纹的功能。
蓝紫根虽然能消炎抗菌,一定程度修复紫外线对皮肤的损伤,但对皱纹无效;EGF虽然有再生功能,但它只对损伤的表皮有效,正常皮肤涂了是没作用的。
尤其表皮生长因子(EGF)属于医用产品,国家药监局也发文要求过,EGF不得在化妆品中使用,可能引发潜在安全问题。
何况颈纹一旦形成就没办法消除。就连范冰冰对护肤这么费心,也无法消除颈纹bug。
液压式防晒喷雾
槽点:效果不如防晒霜,不能直接喷脸。
自从防晒喷雾被娜扎等明星带火后,就成了网购爆款。可惜这些喷雾不仅价格贵,效果还远不如普通防晒霜。
韩国SBS曾经做过防晒喷雾VS防晒霜的效果测试,用防晒喷雾的皮肤和未使用的皮肤一样被晒黑,而使用防晒霜的部位几乎完好。
为什么喷雾会没效?因为用量不够。
按国家《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要达到2mg/cm才能达到标注防晒值的效果。而喷雾里不全是防晒成分,也有部分液化气体、酒精等,所以以日系品牌为例,当瘦小的女生喷手臂时,安耐晒大概要喷10秒,高丝要20秒,而城野医生需20-25秒,当我们日常只是随便喷个3-4秒,对防晒是没用的。
美国FDA就指出,很多防晒喷雾的成分对人体有害,要避免吸入。
尤其液压式的喷雾里多数含易燃易爆成分,如果你去烧烤等有火源的地方,建议你用防晒霜更安全。
NO.6
肌断食水
槽点:就是纯净水,价格却太贵。
日本几年前就开始流行“皮肤断食”的做法——每周留一天裸脸,只用这种水进行护养。减少护肤流程,让皮肤做自我调节的概念是不错,但问题是这水的价位高达170元左右,值不值呢?
一查发现它成分里只是纯水,当然品牌强调这个不是普通水,而是纳米级别的纯净水,更好渗透进皮肤,可实际上水分子本身就是纳米级别的,市面的蒸馏水也一样纯净无杂质。
小红书等地方有评价说,敷脸真的会变嫩。其实角质层只要敷水膜基本都会变通透,这属于皮肤的“水合反应”(例如皮肤长期泡水里,会出现发白肿胀,这就是过度水合造成的)。而坚持久了皮肤变好,则可能是减少了日常护肤品的刺激,皮肤调节了过来而已。
所以如果你喜欢肌断食,买瓶纯净水就好,这170多元的智商税咱们还是省下来吧。
点评完11个风很大却不值得买的日本产品,希望大家都能认清“网红产品”的真相,如果你也有想吐槽的日本爆款,快来留言区帮大家拔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