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最想听到一声啼哭新闻频道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生殖医学中心。王子伊/摄

杨晓婉试管助孕要注射的针剂。受访者供图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的辅助生殖手术室。受访者供图

为了成为一名母亲,金子花了26万元。

这些钱,约等于一辆奥迪汽车、1000只口红、560瓶香水,或者,8年来6家医院的辗转治疗、5次移植和4次取卵。她的宝宝,成为我国每年诞生的30万名试管婴儿之一。

如果将怀孕看作一次航行,终点就是婴儿的第一声啼哭。但每个人的起点和过程,并不相同。2021年国家统计局的资料显示,我国不孕不育家庭占比攀升至18%。这意味着,平均每6对夫妻中,就有一对面临生育问题。

为此,有人抄经祈福,辗转于各地的送子观音前;有人尝试艾灸针灸泡脚热敷,把家里搞成了“人间仙境”;有人频繁进出医院、吃药打针,决定通过辅助生殖技术成为母亲或父亲。

做检查,建档案,定方案,促排卵,取卵取精,胚胎移植,整个过程像严密的高科技生物工程。但只有跋涉在试管之路的人知道,他们的每一步,都走在针尖上。

门槛

金子和老公喜欢孩子,但“天使”迟迟不肯来。2018年,28岁的金子备孕4年无果,决定从互联网公司辞职,要一个试管婴儿。

那些日子里,金子给自己贴了个标签——“试管人”:每天边忙着和老公一起创业,边跑医院,上网做功课、笔记和复盘。一天最多的时候,她要打7针,吃9种药。

创业正是需要人手的时候,但金子有时不得不把一些工作甩出去,让别人来做,即便效果可能会打折扣。“这是一个付出和舍弃的过程。”金子说。“成为自己”与“成为母亲”,两个同样美好却偶尔彼此“打架”的抉择中,她偏向了后者。

金子等不了。试管婴儿的成功率随女性年龄增长而下降。30岁以下、卵巢功能正常的女性,成功率能达60%,而40岁以上女性成功的概率,则可能跌落到20%。

“驻扎”医院8年的金子,见证了很多高龄女性生育的艰难。她记得有个44岁的女性,第一个孩子六七岁时因一场医疗事故离开人世,想要二胎,却一直取不到好的卵子。还有一对夫妻人到中年,后悔做丁克,45岁开始要孩子,但促排2次,取到的是空卵。

近10年来,我国平均生育年龄从26.29岁,推迟到29.13岁。此外,工作久坐缺乏锻炼,生活压力大心情郁闷,长期失眠熬夜内分泌紊乱,总吃不健康的外卖,都可能导向孕育的艰难。

浸泡在快节奏的生活中,夫妻俩的神经绷得很紧。28岁的金子被诊断为卵巢早衰,“卵巢就像45岁的”。老公的精子正常形态率1%,属于严重畸形精子症。他们的自然受孕的概率几乎为零,只能边调整生活习惯,边尝试试管。

金子曾看着窗外的霓虹灯湿了眼眶,也曾躲在被子里哭成泪人,后来,慢慢变成流下几行泪,然后继续吃饭,“这次不成功,下次我再来”。

漫漫求子路,也有人婚前没做婚检,之后才得知男方少精只能做试管,求子数次失败后耗尽感情,只想离婚。

辅助生殖治疗技术费用昂贵,且以自费为主。一个周期至少两三万元起步。几轮拉锯战后,也有花费几十万、上百万元的人。从事辅助生殖技术20多年的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生殖医学中心主任沈浣曾说,之前有很多患者因为费用问题,放弃了治疗。

压力

当“求子”赶上了“求职”,很多HR翻过写着“已婚、未育”简历,就再没了下文。从职场退回到家庭,传宗接代的压力又扑了上来。有母亲劝自家“生不出来”的女儿:“要不你用别人的卵吧,男方的血脉毕竟重要。”她觉得委屈,不过是想生个孩子,为什么这么难?

结婚以前,张晨没想过怀孕是一件需要努力的事情。

在所谓“适孕期”截止线的28岁,张晨结了婚。成家头两年,亲朋好友的催生“轰炸”了她。

2019年秋天,34岁的张晨体检发现甲状腺有问题,一年辗转多家医院问诊,被高度怀疑是癌。当时,她的身体多项指标已经出现问题,如果切除甲状腺,更加影响怀孕。

张晨决定冒险赌一把。“反正试管要孩子挺快,生完再说。”那时,她对辅助生殖技术不太了解,觉得做试管就是“花钱买捷径,很快就能成功”。

2020年8月,张晨第一次去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生殖医学中心“探路”。开始打车时,她怕被司机笑话,不敢定位“生殖中心”,只定位到旁边的连锁餐厅。

这家成立于2001年的生殖中心,此前只是一个几十平方米的试管婴儿室,如今总体规模达7000多平方米。近3年门诊量近180万人次,完成新鲜试管婴儿(IVF)周期5万多个。

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主楼相比,这里是安静的。连夫妻之间的争执也显得克制,止步于一句念叨、一记眼神和甩开的手。三楼男科的区域,男人们隔位落座,低着头,看着手机或检查报告。据统计,导致不孕症的原因中,男方所占的比例达40%。内分泌实验室的门口,贴着6个花体字:细节决定成败。

IVF检测分诊处的座椅上,则多数候着女性。她们或沉默地刷着宝宝、烹饪类的短视频,或互相交流情况,“上次积水B超没做出来,移植两次没成功,医生说不清楚原因”。

张晨身心俱疲。她的老公很喜欢孩子,有时候出去吃饭,会对着邻座的小朋友一阵发呆。他们无数次憧憬,有了孩子给他买什么玩具,带他去哪里玩。张晨说:“可能我们做得还不够好,宝宝一直没有来。”

试管移植一击即中,只属于少数的幸运者。张晨试图把自己的注意力从“要孩子”转移出来。她买了钢琴,和老公坚持每晚在楼道里跳绳,2022年的除夕也不例外。

接力

在结婚的第12年,35岁的杨晓婉两次试管移植失败后,第一次怀孕了。

测完血值的那天晚上,他们躺在床上,谁也没动手机,望着对方:“这就怀孕了?怎么那么不真实啊。”然后,彼此“嘿嘿嘿”傻笑半天。丈夫说,我要做爸爸了。杨晓婉开始哽咽流泪。

五个月前,养了14年的狗“小豆豆”离开了她。此前,杨晓婉一直把它当成孩子养。没有宝宝,很多夫妻把感情给了宠物。

每天,群里的人也在流动。一天,一个人发了长长一段文字,告别了姐妹们。她称被家人逼着嫁给二婚不育的老公,对方“抠门算计,撒谎成性”。她不想遭那么多罪,给这样一个“队友”生孩子。

道路坎坷,更体现出“队友”的重要性。杨晓婉的老公,是她的挂号帮手、专车司机和跑前跑后的小助理,负责拿水壶、资料袋和包,取号、取检查报告和取药。他们经常兵分两路,一个去抽血,一个去排队挂号,一个去看医生,一个去取报告。

在8年似乎看不到尽头的日子,金子和老公一次次地坐在嘈杂的医院走廊等待,领取一大包药回家,在闹铃提醒声中吃药、打针。失败,挣扎着爬起来,重新开始——她只有握紧身边的那双手,才能继续往下走。试管3次失败后,他们郑重谈过:“如果拼尽全力还是不行,就把北京的房子卖了,去周游世界。”

金子顿时在大厅里放声大哭,被来来往往的人围观。但她不觉得难为情,“我恨不得他们都来问自己,小姑娘你哭什么。我就告诉他们,我成功了!”

一个月后的傍晚,张晨突然连打了五六个喷嚏,还流鼻涕。吃感冒药前,她拿了4种不同品牌的验孕棒,都显示双杠。一周后,张晨把怀孕的消息告诉了老公。对方说着“不可能”,一遍遍地看着弄不太懂的化验单。看着看着,眼圈就红了。

4月初,张晨把药箱里没用完的试管用药送人了。试管药很贵,一支雪诺酮就要90元。张晨把药免费给了北京朝阳、四川绵阳、广东阳江、山东烟台的姐妹,顺道交流了试管经验,“大家都是同一战线上的战友”。

成功怀上宝宝,并不意味着战争的结束。准妈妈们,陷入了又一场与“不确定性”的对抗。

焦虑

从查出怀孕起,张晨就开始了漫长的焦虑。

张晨买来近400元的胎心仪。从孕10周开始,她就通过这个比拳头大不了多少的仪器,早晚听一次胎儿的心跳,“确认胎儿当下是有生命的”。有胎动后,张晨又以每月400多元的价格租来胎监仪,从曲线中,她可以看出胎动和胎儿心跳是否异常。如果发现有什么不对,就立刻往医院跑。

张晨建卡的北京天坛医院,看产科约号比较难。于是,孕晚期的张晨平均每周闯急诊一次,搞得医生看到她就头疼:“怎么又是你?你怎么又来了?这么紧张干嘛?”张晨承认自己“玻璃心”,宁可白跑一趟,也比真出问题要好。

技术,让问题变得可见了。过往,人们只能祈求于神秘仪式和积德行善。如今,孕前、孕中、生产后的检测项目,让监控胎儿与婴儿的缺陷成为可能。《“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明确要求,将重点出生缺陷疾病纳入综合防控方案,建立完善出生缺陷防治体系。

我国每年会有80万-120万名缺陷儿呱呱坠地,平均每30秒出生一名。其中,只有20%-30%患儿经早期诊断和治疗能获得较好生活质量。及时、科学的检测,能避免许多悲剧发生。

没看见B超上的胎心、胎芽前,金子几乎被焦虑填满,上网查各种资料,计算宝宝离开她的风险。医生安慰她:“胚胎的生命力非常强,它一定用自己全部的力量抓紧你。”

胎心、胎芽出来,又一道关横在面前。金子查出弓形虫阳性。弓形虫会导致胎儿发育异常,严重则会导致胎停流产。金子慌了神。医生建议她再去别家妇产医院化验一下,那边显示正常。医生判断,胎儿没问题,两家医院的试剂不同,才导致了结果不同。

没那么幸运的人,只能告别来之不易的孩子。

生命是脆弱的,金子始终相信这一点。

她形容,女儿像“从山涧湿漉漉的迷雾中突然洒下的光,真实又奢侈”。每次推着闺女出去玩,金子都要提起“120个心”,从来不在小区楼下停留片刻,怕突如其来的汽车。她也从来不在北京的大风天出门,担心高空坠物。哪怕去郊区,金子都会买公园提供的人身意外保险。

金子必须小心谨慎,还有更多甜蜜的焦虑,等待着她。夫妻俩给宝宝取名“子期”,从妈妈名字和“未来可期”里,各取了一个。金子希望女儿能在大时代,做个有梦想的人。

张晨的预产期在11月13日,她意识到:“天呐,和宝宝见面的日子这么快就要来了。”杨晓婉逐渐适应了“妈妈”的身份,她之前的知识储备都关于试管,怀孕后每天都在“恶补”孕期知识。

8月16日,国家卫健委等17部门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完善和落实积极生育支持措施的指导意见》,这是国家卫健委首次明确为辅助生殖技术纳入医保“破冰”。

10月30日,新修订的妇女权益保障法规定,用人单位在招录(聘)过程中,除国家另有规定外,不得将限制结婚、生育或者婚姻、生育状况作为录(聘)用条件。

这为依然奔波在试管路上的人,带去了新的希望。他们盼望着,“慢性子”的小天使,拖曳着脚步,早一点找到爸爸与妈妈。

THE END
1.小红书爆款痔疮膏真实使用感受~这款澳洲的痔疮膏小红书种草也比较多,我很喜欢它的包装。主要成分提取自千岁兰以及20多种天然植物精华。有些宝妈生宝宝时用力太大,可能会带出小“尾巴”,产后哺乳期用这款痔疮膏是很不错的。 今天的内容就叨叨到啫喱,仙女们容我先告一段落,来日继续给大家分享!不见不散!https://www.meipian.cn/24sb7y2v
2.龙哥风向标20240116GPT拆解女生很漏,但平台不会封公众号:用于搜索懒人专属群分享获取更多销售渠道。 需要开发: 营销策略:可能需要开发针对小红书等平台的营销策略,包括与博主对接、公众号搜索等功能。 小红书食养引流方法,免费获取资料,粉丝精准 盈利点:利用小红书食养引流方法,可以精准获取粉丝,进行商品销售或者推广营销活动。 https://blog.csdn.net/wizardforcel/article/details/135908655
3.新浪首页新浪网为全球用户24小时提供全面及时的中文资讯,内容覆盖国内外突发新闻事件、体坛赛事、娱乐时尚、产业资讯、实用信息等,设有新闻、体育、娱乐、财经、科技 https://www.sina.com.cn/
4.怀孕是一种怎样的体验?这个怀孕期间就开始着手写了,写了个开头后来就忘记要继续写了,现在宝宝快六个月了,才想起来继续,有些细节都不怎么记得了,但是还好写完了突然感觉自己棒棒哒,如果你在备孕或者是孕中,如果有什么问题,趁着我还记得住,可以来问问我,说不定我能有一点点小经验分享给你 附上https://www.jianshu.com/p/f6f6ff9b23bc
5.孕妇可以使用的护肤品有哪些孕妇护肤指南一览接亲网前段时间,刘嘉玲还在小红书上分享了自己的化妆品柜台。而占据C位的就是LA MER海蓝之谜的浓缩修护精华露。而就孕妇可以用的护肤品中最为重要的护肤神器就是精华液了,另一方面,孕期内正常肌肤很有可能会变成敏感肌肤,因此孕妈们最好最好基础保养,不要使用功效性的护肤品。比如100%Pure莼域的海洋焕能活颜修护精华液https://www.jieqinwang.com/baike/22623
6.怀孕后脸上长痘是生男孩的征兆吗?实例:朋友小红书诉苦,怀孕期间长了许多闭口粉刺,长相受到非常大影响啊,要想医治,但是家婆说,脸上长粉刺,是生男孩的征兆,不许我医治,有那么个说法吗?” 见到这,您应当会没什么客套地说,太封建社会了太封建迷信了! 的确,老一辈坚信许多市井的奇怪传闻,这类生男人预兆并不是沒有—— https://www.snsnb.com/zixun/52093-1.html
7.专题:育婴亲测你离成为辣妈还有一个APP的距离社区减肥瘦身话题、朋友圈动态分享是当前很多APP应用必备的功能,不仅有专家顾问团提供专业解答和PGC内容,还有很多减肥达人、营养师、健身教练、健身爱好者等等也会在线帮助其他用户答疑解惑、沟通交流。 产后恢复最重要的一步在于孕期过程不要增重超过标准,可以在孕期依据自身情况适当增加舒缓性的运动,亦有益于生产。 https://news.iresearch.cn/zt/273514.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