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论带有何种初心,社交平台仿佛永远都逃离不了以下的怪圈。
听起来是不是很魔幻?这其实就是小红书作为一个社区平台发展至今的浓缩剪影。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为什么说小红书会成为这样一个神奇平台?其背后灰黑产业链有多大?
小红书80%以上的用户都是女性,截止2018年4月,小红书用户超过70%是90后,其中50%是95后。
就是这样一个年轻人扎堆的社区平台,被冠上了“智障收割机”的名头。这一切还要从2015年说起。
2018年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小红书荣登315打假第一,涉及黑产账号138万个,作弊账号38万个,作弊笔记121万篇,2019年7月19日小红书被要求整改,无限期下架,直到77天后才重新市场上架。
时尚一直小红书平台的主题,也是女生们的向往,小红书平台,随手一翻,充满着纸醉金迷。
这对于平凡女生的诱惑力是极大的,谁看到了都心向往之,仿佛多看一眼,就能窥视富豪们的生活,勾起自己对上流生活的向往,对物欲的崇尚,这也让小红书牢牢抓住了女性用户。
在这样的商业模式下,一个灰色产业也在持续发酵:小红书笔记造假。有些人为了博眼球,什么都敢写,甚至出现了“耳朵上绑一根橡皮筋就能减肥”这样的荒唐内容。
一家商家基本一个月花费1-2万元的营销成本,就可以卖出40-50万的销售额,相当于1:40的销售转换。
如果仅仅是卖货,也是无可厚非的,毕竟人活于世,哪有不消费的道理。在哪里买都是买,但如果我告诉你,有些人安利的是假货呢?或者是无中生有的微商产品呢?如果在软文推广中,为了博眼球夸大产品效果呢?产品用过之后烂脸呢?
是的,没错,以上这些雷小红书都踩了,也就回到了本文最初,小红书上榜2018年315打假榜,并于2019年被国家勒令APP无限期下架。
曾被要求整改,无限期下架,直到77天后重新市场上架。相信小红书走过了最艰难的77天。在小红书原CEO毛文超的专访中,他曾提及,类似希望把小红书建设成虚拟城市的概念。
比如一个人如果来到一个城市,可能是因为一份新的工作,可能是因为来到一个新的学校,可能是因为一段感情。一个人去一个城市一定要有一个triggerpoint(触发点),但是我留在一个城市通常是因为它的生活非常的舒适,我在这交到了很多朋友,我在这觉得找到了自己,所以我们花很多力气在把这个社区变成一个“宜居的城市”。
美好的初衷,没有合规监管,不仅无法实现,甚至走向负面。作为一名小红书用户,曾经的我也曾发文,炫包炫奢侈品,现在看来,真是年少无知。
健康的生活方式,正确的价值观才是更应该被宣扬的价值,如果小红书真是一个宜居的城市,那这座城不该只有买货攀比,而是拥有整个生活。消费只是我们生活中很小的一部分,狂热的消费主义,让人迷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