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错,我之所以决定试水做小红书的原因贼卑微:
之前我想找工作来着,结果人家给我拒了。
不就是小红书么?干!
这是两个月后,我的朋友圈:
说实话,这些动态都是仅一部分人可见的,因为当时我虽然找到了一点规律,但还是局限于「内容」,我怕到时候万一没做明白,吹多大牛现多大眼。
然后局面就一发不可收拾了:
(更多案例去看之前推文)
然而我做了2个月之后,对比我之前买的课程,我突然意识到一件事:
这么重要的一件事,居然那么多好意思做个课往出卖的人,都没给人讲清楚。
这个事就是:「账号标签」
我发现很多人都对「账号标签」「领域权重」有着迷一样的执念,就好像觉得自己的账号流量不行,都是标签和权重的事情。
然后居然还有课程告诉小白:你只要在账号资料里面填你是「xx博主」,你就有标签,或者专业号认证的时候,认证成「xx博主」就行。
对于敢这么教的人,我想说:
真把小红书当自己家了?你说认证就认证?你说通过就通过?
还有上来就告诉你说:模仿大号的受人喜欢的优质作品,拆解他们的笔记元素,然后1:1复刻的。
逻辑没问题,结果模仿的作品完全找错,小白被割了3999之后没模仿明白想要退费,结果人家直接一句:不行,你看过课了。
如果你也被这么割过,那么请记住我这两句话,就算这篇内容过于烧脑,也务必先背会这两个结论:
1.对于新号来说,根本不存在「账号标签」的概念
2.对于新号来说,你的前几个笔记根本不是给「人」看的
烧脑时刻,现在开始了。
首先,为什么新号不存在「账号标签」和「领域权重」的问题,我先不说小红书官方报告有没有「账号标签」这个概念的事儿了,直接给结论:
你要的不是「账号标签」,而是「内容标签」
你一个「无历史作品」「无历史数据」「无互动数据」的「三无小号」,哪来的什么标签?
你在小红书上发文,系统只会关心一件事:你是谁?你来干嘛来的?我应该怎么根据你的内容抓取对应的人群包?
注意,这个提问的主语是「系统」,还觉得主页写一堆「xx从业x年经验,获得xx认证,服务xx客户」就能被系统识别到的。
回去找给你卖课的那个人,然后把我这篇推文摔他脸上,告诉他:好好看,好好学。
新号前几条作品的目的是什么?记笔记:
而这些「有效人群」和你的内容形成的互动,形成了你账号的「观看画像」。
9成以上的「自媒体大湿」都会告诉你小红书内容呈现要统一,但是99.999%的人都没有说清楚这个底层逻辑:
因为对于系统来说,累计足够多的「观看画像」可以帮助系统更精准的匹配人群包。
那怎么才能让系统更快的识别到自己,或者怎么样才能利用「观看画像」来让自己实现流量的滚雪球呢?
大哥,我都免费给你看这么多了你还问,我人卖给你好不好?
但是仍旧会有一些人,还是会选择299399的课程,因为那些内容不需要他们思考,那些课程只会告诉他们:抄就完事了。
记住:
任何希望通过简单总结来概括复杂事物运行规律的方式,都是徒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