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个月我做了11个小红书万粉账号:原来99%的教程都讲错了一件事

没错,我之所以决定试水做小红书的原因贼卑微:

之前我想找工作来着,结果人家给我拒了。

不就是小红书么?干!

这是两个月后,我的朋友圈:

说实话,这些动态都是仅一部分人可见的,因为当时我虽然找到了一点规律,但还是局限于「内容」,我怕到时候万一没做明白,吹多大牛现多大眼。

然后局面就一发不可收拾了:

(更多案例去看之前推文)

然而我做了2个月之后,对比我之前买的课程,我突然意识到一件事:

这么重要的一件事,居然那么多好意思做个课往出卖的人,都没给人讲清楚。

这个事就是:「账号标签」

我发现很多人都对「账号标签」「领域权重」有着迷一样的执念,就好像觉得自己的账号流量不行,都是标签和权重的事情。

然后居然还有课程告诉小白:你只要在账号资料里面填你是「xx博主」,你就有标签,或者专业号认证的时候,认证成「xx博主」就行。

对于敢这么教的人,我想说:

真把小红书当自己家了?你说认证就认证?你说通过就通过?

还有上来就告诉你说:模仿大号的受人喜欢的优质作品,拆解他们的笔记元素,然后1:1复刻的。

逻辑没问题,结果模仿的作品完全找错,小白被割了3999之后没模仿明白想要退费,结果人家直接一句:不行,你看过课了。

如果你也被这么割过,那么请记住我这两句话,就算这篇内容过于烧脑,也务必先背会这两个结论:

1.对于新号来说,根本不存在「账号标签」的概念

2.对于新号来说,你的前几个笔记根本不是给「人」看的

烧脑时刻,现在开始了。

首先,为什么新号不存在「账号标签」和「领域权重」的问题,我先不说小红书官方报告有没有「账号标签」这个概念的事儿了,直接给结论:

你要的不是「账号标签」,而是「内容标签」

你一个「无历史作品」「无历史数据」「无互动数据」的「三无小号」,哪来的什么标签?

你在小红书上发文,系统只会关心一件事:你是谁?你来干嘛来的?我应该怎么根据你的内容抓取对应的人群包?

注意,这个提问的主语是「系统」,还觉得主页写一堆「xx从业x年经验,获得xx认证,服务xx客户」就能被系统识别到的。

回去找给你卖课的那个人,然后把我这篇推文摔他脸上,告诉他:好好看,好好学。

新号前几条作品的目的是什么?记笔记:

而这些「有效人群」和你的内容形成的互动,形成了你账号的「观看画像」。

9成以上的「自媒体大湿」都会告诉你小红书内容呈现要统一,但是99.999%的人都没有说清楚这个底层逻辑:

因为对于系统来说,累计足够多的「观看画像」可以帮助系统更精准的匹配人群包。

那怎么才能让系统更快的识别到自己,或者怎么样才能利用「观看画像」来让自己实现流量的滚雪球呢?

大哥,我都免费给你看这么多了你还问,我人卖给你好不好?

但是仍旧会有一些人,还是会选择299399的课程,因为那些内容不需要他们思考,那些课程只会告诉他们:抄就完事了。

记住:

任何希望通过简单总结来概括复杂事物运行规律的方式,都是徒劳。

THE END
1.小红书怎么推广赚钱,新人在小红书引流推广视频教程小红书是一个非常热门的社交平台,许多人都通过在小红书上分享自己的生活、经验和见解来获得关注和粉丝。而随着小红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这个平台的商业价值,并尝试通过在小红书上推广自己的产品或服务来赚钱。 小红书推广教程合集,点我获取 对于新人来说,如何在小红书上引流推广,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下面是https://www.jianshu.com/p/4d78fd7cfc87
2.在小红书上发手工DIY教程,如何变现?此外,小红书也有一些关于商品售卖的规定,需要仔细阅读并遵守。只有遵守了小红书的规定和政策,才能够保证自己的账号不被封禁,并获得更好的推广效果。在小红书上发手工DIY教程是一种有趣的变现方式,通过分享自己的手工技巧,吸引更多的粉丝和客户,从而提高销售额和知名度。在发手工DIY教程之前,需要了解小红书的用户群体和https://m.gaodun.com/xinzhiye/1418488.html
3.小红书开店流程及费用,保姆级教程新手想要入驻小红书开店,流程有哪些,费用是多少? 这篇保姆级的小红书开店教程,一文让你搞懂。 开店具体流程: 小红书店铺有四种类型,分别为:个人店、个体工商店、普通企业店、旗舰店。 本次的话主要以个人店入驻流程(手机端)给大家举例: 开店所需费用: https://www.meipian.cn/4zuffsa4
4.5.310篇美食类小红书爆文拆解玩赚小红书10篇爆文案例大家纷纷表示博主的笔记确实有给自己带来实用性的帮助,更多的人也纷纷分享自己做饭的技巧在评论区产生激烈的互动,美食类的教程,用户那就是一个闭眼收藏。 抄作业: 做饭技巧,简单易懂,不只是有教程方法,对于用法用料也标注的特别清楚,这类型的内容也更容易被网友所理解,这给了很多人一种“有手就会”的感觉,所以这https://blog.csdn.net/feng1278675785/article/details/1283425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