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年轻人的生活,就是在“种草”和“拔草”之间反复横跳。
小红书无疑是最具代表性的“种草”社区。
消费主义VS实用主义
作为一个“种草”社区,小红书上的内容几乎可以用应有尽有来形容。随手打开小红书,就能种下一片青青草原,甚至有用户戏称,逛小红书的过程就是“美少女变穷记”。
在这里仿佛聚集了全世界的名媛,高级酒店、奢侈品牌、豪车名表比比皆是,配合博主浮夸的文案,好像一定要过上这种生活,才是成功人生。
小红书的内容,营造的是一种“物质的丰盈”,这背后是消费主义的风在猎猎作响。在消费主义的鼓噪之下,越来越多年轻人把消费看作人生最高目的,追求超过自己消费水平和实际需求量的物质。
消费主义的盛行,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扩大内需、促进消费、推动经济发展的作用,但是它引发的消费异化,如过度消费、囤积消费、炫耀性消费、借贷消费等,不仅导致了大量浪费现象的出现,更畸形化了年轻人的价值观。
在这种大环境下,年轻族群甚至出现了一种奇怪的生活方式——“精致穷”,指现在那些虽然赚钱不多,但花钱却不少的年轻人。他们为了买到喜欢的东西,即使穷得明明白白,也觉得自己活得精致而闪亮。
人,变成了消费工具,最后只会让资本受益。
有人被消费主义包装的话术洗脑,就有人践行实用主义。越来越多的用户开始意识到,小红书呈现出来的是一种“过度包装”的生活。
像小雨这样的“人间清醒”越来越多,他们不被消费主义裹挟,是坚定的实用主义拥护者,他们把小红书当作“避雷神器”。在豆瓣“不要买|消费主义逆行者”小组中,甚至已经有人总结了小红书的“反消费主义用法”。
在消费主义与实用主义的对立中,小红书应该如何定位自己?
商业价值VS社会价值
平台在自身的商业价值之外,还承载着社会价值。作为一个月活用户超过1亿的平台,小红书的影响力不容小觑。
在消费主义的热潮下,小红书扶摇直上。而商业变现的压力,又让小红书必须不断吸引流量、吸引用户,最终呈现出来的结果就是小红书持续发力管控平台内容质量,但却收效甚微。
从商业角度来看,小红书引导消费无可厚非,这是其提升商业价值的必要方式。更大的难题则是流量转化,尽管小红书有着很强的消费属性,但这种消费属性带来的消费行为,最终却不一定在小红书上形成闭环,用户往往是看着看着,就打开了“橙色软件”。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小红书双管齐下。
对内,打通店铺体系。小红书将于8月2日正式推行“号店一体”机制,带来包括“0门槛开店”、“BC直连”、“月销万元以下商家免收佣金”等新变化。
用户不爱在小红书平台上买东西,除了没有建立消费习惯,个体商家店铺的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都得不到保障,且性价比不高,才是更重要的原因。
除了真假难辨,小川认为小红书“卖东西确实贵,不香”,她在小红书上看到了一款耳环售价72元,1688搜了同款发现只要4.9元,“反正也是带着玩玩,那我当然选更便宜的”。
在用户还不认小红书电商的前提下,断淘宝外链、“号店一体”机制这些措施到底能带来多少增长,还需要打个问号。
从这个角度来说,小红书对她而言是一个非常“实用的”平台。
今年刚毕业的欣欣对《一点财经》表示,自己一个月大概只会打开一次小红书,最喜欢看的内容品类是美妆、家居和明星,但有一种情况会让她提高使用频率,就是爱豆在和小红书合作定期发笔记的时候。
如何实现商业价值的同时,兼顾社会价值,是小红书必须承担的使命,也是小红书可持续发展的转机。
然而小红书的内容至今仍然存在两个致命问题:真实性存疑和暗广难防。
小红书内容的真实性无法得到保证。2019年小红书陷入了“造假风波”,多家媒体报道,小红书上的种草笔记很可能是由别人代写,一篇种草笔记的收费由50元到2000元不等。而2021年,仍然有品牌主表示,做推广的时候有接触到一些小红书的博主,不需要体验产品,只要给到现成的图片,就可以“拿钱办事”。
针对这个问题,小红书也不是没有行动。7月27日小红书就宣布称,针对虚假医美内容的专项治理“臻美行动”上线近两月,下架违规医美笔记7626篇,发现并封禁异常账号4891个。
但仅靠平台的力量是不够的。
对于博主来说,不用测评直接发布“省时省力”,抄袭来的虚假内容可以获得更好看的数据,就会不断生产劣质内容,最终劣币驱逐良币,整个平台的内容真实性越来越低。
在谈到笔记真实性的时候,接受采访的四位小红书用户都表示,自己有过怀疑。小雨直言,“我经常怀疑小红书笔记的真实性。”
小红书内容的另一个问题是内容商业化程度过高,“暗广”难以杜绝。
对于小红书来说,如何保证内容的真实性、杜绝花里胡哨的软文,是一个根本性的挑战。
结语
从“找到全世界的好东西”到“标记我的生活”,和小红书的slogan一起发生变化的,是它的属性,内容不再是单一的美妆品类,而是逐渐向泛生活内容延伸。
但不可否认的是,小红书对用户消费行为的影响已经越来越小,消费主义、内容过度商业化更是成为了关键词。
小红书的当务之急,是要留住用户,要在不影响用户体验的情况下,提供更好的服务,深度挖掘用户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