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红生酮减肥遭学者爆锤:不一定有效,但风险不小

长期坚持生酮饮食,并不能更好减肥还可能增加患多种慢性病的风险

这年头,无论是哪个领域都不缺网红,就好比只要有减肥需求的人就一定听到过生酮饮食。

据北京营养师协会理事、营养师顾中一介绍,生酮饮食最核心的概念是碳水化合物摄入量极低,一般而言每天摄入量在20~50克左右;同时允许大量的脂肪,甚至是饱和脂肪摄入。

“在生酮模式下,由于没有足够的碳水,人体便开始分解脂肪,产生酮体,并依靠酮体供能”,顾中一告诉中国新闻周刊。

变“燃糖”为“燃脂”,也正是生酮饮食受到减肥者青睐的主要原因。

研究者们指出,长期坚持生酮饮食不仅减肥效果并不比其他限制卡路里的饮食方式更好,还有可能提高非酒精性脂肪肝、心脏病、癌症、糖尿病和阿尔茨海默症等多种慢性疾病发作的风险。

生酮饮食:几近断糖,逼你燃脂

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刘茜茜刚喝完一杯防弹咖啡。这是她开始生酮饮食第四天的早餐,前三天以及她也不知道往后多少天里,她的早餐都将由无盐奶油、椰子油和黑咖啡混合而成。

防弹咖啡、牛油果+鸡蛋、黄油炒蛋+零淀粉火腿,是不少生酮食谱早餐的常客。

所谓生酮饮食,便是大量摄入脂肪、适当补充蛋白质以及极少碳水化合物的饮食方案。

“如果按每人每天摄入2000卡路里的热量计算,生酮饮食每天就需要大约160克脂肪、80克蛋白质、40克碳水化合物。”

刘茜茜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她被安利这种减肥方法时,最看重的就是生酮饮食能让人体的供能模式从“燃糖”变为“燃脂”。

这种说法背后的原理很好理解。高中生物有讲过,葡萄糖是人体的主要能源物质,而碳水化合物在体内的代谢产物又是葡萄糖。因此几近断糖的生酮饮食之下,人体葡萄糖必然不够用,脂肪就会成为新的“燃料”,转化为脂肪酸和酮体,由酮体替代葡萄糖来供能。

“我们可以简单地把生酮和消化人体脂肪等同起来”,科信食品与健康信息交流中心科技传播部主任阮光锋阮光锋告诉中国新闻周刊。

同时,一些生酮饮食者在推荐该减肥法时还频频提及,酮体升高会抑制食欲。

不用挨饿,还能燃脂、抑制食欲,听起来比“21天减肥法”、“催吐”、“哥本哈根”等各种反人类的减肥手段科学也人性化多了。

营销的狂欢?

也正因如此,最早自1921年开始被用于治疗癫痫后又随着抗癫痫药诞生而渐渐退出公众视野的生酮饮食,最终在近几年被推上了减肥良方的神坛。

毕竟,渴望掉秤的人又如何能对“生酮20天瘦13斤”、“7日快速生酮食谱,掉秤5~7斤”之类的标题产生抵抗力呢?

刘茜茜就没法抵挡生酮饮食的诱惑。尝试过至少5种节食减肥法之后,刘茜茜要么是暴瘦之后很快又反弹了,要么压根没有一点效果,生酮又给了她新的希望。

被问及这几天的感受,刘茜茜表示“还是挺饿的”,不过她相信熬过这几天就好了。

在启动生酮饮食前,按照小红书的食谱,刘茜茜先用买菜软件囤了一周要用的食材,按日期分装在保鲜盒中,再放进冰箱。

比起日常点外卖,这可给刘茜茜增加了不少的工作量。“但没办法,外食的营养含量实在没法判断。”

另一个问题是贵。刘茜茜购买的某品牌防弹咖啡平均一瓶快要20元,买肉、海鲜、黄油、奶酪这些算下来,比平时的饮食开销要高上快一倍。

麻烦和利润催生了一条全新的生酮饮食产业链。《生酮饮食疗法市场分析报告》显示,2014~2018年,全球生酮饮食疗法市场年复合增长率在18.39%左右,中国市场也达到了16.49%的迅猛增速,2018年销售额达到了748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4.9亿元)。

根据中国新闻周刊不完全统计,各类电商平台目前在售的生酮饮食商品主要分两大类:一类是单品,以防弹咖啡、乳清蛋白及其他生酮代餐、零食为主;另一类为套餐,以7日生酮零食套餐及21日全餐为主。

除此之外,付费的生酮食谱APP、生酮饮食咨询群也是围绕生酮减肥群体而生的生意。

在一位不愿具名的食品行业从业者看来,这些商业行为是生酮减肥火爆背后的重要推手,“这点从各个平台都有KOL在推防弹咖啡上就可见一斑”。

收益vs风险,争议不断

但问题是,这款打着科学标签的网红饮食方案一直以来争议不断。

最近,美国责任医师协会、纽约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等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便联合发文指出了长期生酮饮食可能带来的潜在风险。

他们认为,从营养代谢上来看,生酮饮食会改变蛋白质的利用途径,身体会将尽可能多的蛋白质分流到糖异生(非碳水化合物转变为葡萄糖的过程),从而减少其对组织修复的作用。

其次,极端碳水化合物限制会严重影响饮食质量。譬如,生酮饮食会减少水果、蔬菜、豆类食品等的摄入量,从而导致人体叶酸、维A、维E、维生素B6、钙、镁等的缺乏。

另外,已有多项研究结果显示,长期来看,生酮饮食的减重效果与低脂饮食并没有显著差异,且抑制食欲方面的效果可能还要弱于后者。

“生酮饮食的短期收益的确包括使体重下降,但长期来看,大多数的减肥都存在反弹问题,生酮饮食也不例外”,顾中一告诉中国新闻周刊。

顾中一同时指出,“大量脂肪摄入不仅可能会导致营养素缺乏、诱发便秘问题,还可能会影响肝脏脂肪酸代谢;同时蛋白质的高摄入量也可能使肾脏超负荷”。

阮光锋还提醒,酮体是一种偏酸性的物质,正常情况下体内的量很小,但如果长期采用生酮饮食法,酮体累积可能引发酸中毒的现象。

比起这些遥远的研究,发生在身边的案例可能更具警示意义。

根据浙医在线报道,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营养科主任冯丽君曾接诊过一个28岁的女生,在三个月生酮饮食后,出现了肝功能、胆固醇指标异常的情况。

“总的来说,我并不建议大家自行尝试生酮饮食。”顾中一表示,大多数的临床场景中,生酮饮食更像是医生给癌症、神经系统疾病等患者的建议辅助疗法,需要医生严格、精细地控制其过程。

在顾中一看来,若真需要减肥,最核心的依然是控制每日摄入的总热量,保证饮食均衡、健康的同时迈开腿,且要能坚持。

同时,对于眼下年轻人对糖的恐惧,阮光锋认为其实大可不必。

“从营养学的角度来看,人体每天所需的能量最好有50%~60%来自碳水化合物”,阮光锋告诉中国新闻周刊,“而且糖是人体内利用率最高的一种能量,只要在适当的摄入范围内,并不会危害健康,无需过分担忧”。

当然,每日摄入添加糖的量还是需要控制的。阮光锋表示,“像果糖、蜂蜜、果汁这些游离糖,成年人每天不要摄入超过50克,最好能控制在25克”。

THE END
1.小红书减肥博主怎么赚钱小红书运营自媒体小红书减肥博主怎么赚钱 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小红书博主如何变现?快看这5种小红书变现方式的相关资料,需要的朋友可以参考下 】 不知道大家是如何看待小红书涨粉这件事情,是难还是容易? 清语(语音视频) v1.9.0 安卓版 类型:社交聊天 大小:92.74MB 语言:简体中文https://www.jb51.net/zimeiti/872214.html
2.小红书上很火的减肥方法合集小红书上很火的减肥方法合集 优缺点都总结了,减肥人不要盲目跟风,选择适合自己、能坚持下去的更重要http://www.360doc.com/content/22/0926/15/3492566_1049423384.shtml
3.知道了很多方法,依然减肥失败?渐渐地,在大家热议的话题里,多了不减肥这一项。如今你说自己不减肥,就跟没跟上潮流似的。打开小红书,也基本是两屏一个教你如何减肥的帖子。铺天盖地的减肥知识,搜刮着大众的注意力和金钱,然后真正练出好身材的始终是少数人。 不过值得庆幸的是,大家越来越多谈论体脂而非体重,越来越重视健康的生活。 https://www.jianshu.com/p/997e8d0e1e7a
4.别被数字迷惑“签约减重”多为宣传噱头超重肥胖率上升速度较快,也催生减肥产业的快速发展。其中,减重训练营在近几年悄然走红,刷抖音、小红书等社交媒体时,时不时可以看到减肥训练营的广告,这些训练营往往主打“封闭式训练”“包吃包住”“签约减重”“无二次消费、无隐形消费”“专业科学”“营养餐“等。体验过减肥训练营的消费者有的满意于效果,有的http://www.xinhuanet.com/fashion/20230725/64829a4864264b28b61dca94df2167d2/c.html
5.体重小本6、社区分享:与数百万社区达人分享减肥数据和经验,互相学习,彼此鼓励,共同进步 体重小本陪你养成易瘦体质,愿每个认真的你梦想成真~ 如果你喜欢体重小本,希望你留下宝贵的好评,它对我们来说非常重要。 如果你有任何建议与反馈,可以在小红书上搜索“体重小本”与我们的官方号取得联系,非常感谢! https://apps.apple.com/in/app/%E4%BD%93%E9%87%8D%E5%B0%8F%E6%9C%AC-%E8%B6%85%E5%A5%BD%E7%94%A8%E7%9A%84%E5%87%8F%E8%82%A5%E6%89%93%E5%8D%A1%E7%98%A6%E8%BA%AB%E4%B9%A0%E6%83%AF%E8%AE%B0%E5%BD%95%E5%B7%A5%E5%85%B7/id1030653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