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款App不仅数据源持续更新,还开放食谱投稿,致力于构建一个丰富的宝宝辅食资源库。作者希望通过这个项目,帮助更多父母轻松应对辅食制作,让育儿生活更加轻松愉快。
从安康的端午节庆典到西安的大唐不夜城,再到兵马俑博物馆和华清宫的历史沉淀,作者的所见所感,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此外,通过参与朋友婚礼、观赏历史表演,作者对传统与现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有了更深层次的思考。
我使用的电视是雷鸟鹏7Pro,电视的扬声器音效总体还行,但受限于体积和厚度,声音的空间感太平,而调高音量后会有点刺耳,低频效果偏弱。这个问题可通过加装外置音响来解决。
因为住在出租屋,用传统的AV功放布线麻烦,回音壁相比AV功放+音箱,体积小巧,而且环绕音箱、低音炮与回音壁之间是无线连接,只需要有电源,安装方便。
在研究了索尼、普乐之声、三星、Sonos等品牌后,我购买了三星HW-Q700C回音壁,配上SWA-9500S后环绕音箱,组成一套5.1.4环绕音响(左&右声道、中置声道、重低音、左&右后环绕声道、左&右后环绕天空声道)。
Q700C外观偏硬朗,线条感明显,机身材质为塑料+金属防尘网,我个人更喜欢机身圆润一点、使用布材质的防尘网这一类的回音壁。
回音壁正面右侧防尘网下,有一块迷你的LED屏,用于显示当前的信源、音量、音频格式。
安装方式有挂墙和平放两种,因为无法打孔,我将回音壁本体放在电视柜上。
回音壁使用HDMI线连接到电视的HDMIeARC口。Q700C有2个HDMI2.0接口和1个DigitalOptical数字光纤接口。
低音音箱我放在电视柜一侧,为了邻里和谐,低音音箱下最好垫上海绵垫,减少与楼板之间的共振。
最后是后环绕音箱,把电源线穿过支架,拧上螺丝固定。安装支架与底盘的时候需要一点技巧,或两个人一起安装会比较好。选择Q700C的另外一个原因是,后环绕音箱之间同样也是用2.4GHz无线连接。
从普通电视自带的扬声器升级到回音壁套装,声音效果有「两耳朵」的明显提升,在客厅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声场。
在互联网上你可以找到DolbyAtmos、DTS:X的影视资源,在观影时回音壁的LED显示屏会提示你目前观看的是何种音频编码格式。比如我在AppleTV+上观看《hijack》时,机舱里的嘈杂的环境音、旁人聊天的声音会通过后环绕音箱传出,画面中出现的人物对白则透过回音壁传出。
在AppleMusic上也有不少DolbyAtmos的音乐,例如周杰伦《地表最强Live》、张敬轩《TheNext20Live》、卫兰《JaniceBeStillLive》、TheBeatles《TheRedAlbum2023Mix》等等,Studio会将部分乐器、环境声放置在后环绕音箱中,增强临场感受。
在听周杰伦的《稻香Live》时,观众环境声与陶笛声从后环绕音箱传出,仿佛自己置身于演唱会,哪怕是AirPods+头部跟踪,也没有办法模拟出物理的环绕声。
除了电影和音乐,倘若你财力雄厚,还可以连接上PS5、Xbox、PC来玩游戏,体验地平线5的引擎轰鸣、彩6的听声辨位。
虽然回音壁无法与AV功放+落地音箱性能相匹敌,但出人意料的是,它的便捷与音效足以胜任日常的影音、娱乐需求,提供了超乎想象的临场感。对于想要改善电视扬声器,但客厅空间不足、不便布线的,回音壁或许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一直有想买功率表测测电子产品充电功率的想法,Power-Z的表有些贵,而且大概率测完一遍手上的设备就吃灰了。偶尔在B站刷到这个表的视频,看到50块钱,买!看到它的目标是让所有的数据线都变成带功率计功能,还蛮有意思的。先上图,包装不算太简陋,起码还有个铁盒子,随便塞到包里或其他什么地方不用太担心被压坏。外面一层纸盒子,内衬有一层海绵。
我手上并没有第二块功率表,所以就拿酷态科10号充电宝的功率显示来对比一下,两者显示相差不大,所以还是有一定参考价值的。至少拿来玩玩粗略的测试一下是足够用的。
商品的详情页显示支持PD3.128V的电压,但是由于体积小,散热能力不太行,在测试超过6A电流时要注意防止低温烫伤。测试10A短时峰值电流不建议超过1分钟,13.7A不建议超过10秒。不过我目前设备的最大功率的就是旧款MacBookPRO,峰值功率大约92W,(用的96W的原装充电器)没有太过明显的发热。(至少是不如MBP自身热的)。
直通表的优点大概是不影响充电协议,不影响数据传输,估计也就我这种闲的没事的人才是给硬盘接上功率表吧。2.7W的功率,移动硬盘比我想的要耗电一些hhhhh,还有就是弹出硬盘之后还会有0.5W左右的功率,并不是完全断电。
这个表不分正反,所以只要有一端有Type-C就能用这块表,比如老的lightning接口充电线可以这样接。
它还有记录充电期间电压、电流、功率的最大值和平均值的功能,这个还比较实用。显示快充协议的功能是根据工作电流和电压推测出来的,结果只能作为参考,纹波测试的功能因为我没有稳定的负载所以只能看一乐,并没有参考价值。
50块钱还用铝合金外壳,我觉的还挺良心的,拿来玩玩挺不错的。买了这个也算是了却了一个念想,收到之后给自己的电子设备测了测充电功率,给同事的手机用了用显摆了一会儿,现在已经放在盒子里吃灰了。这是早已预料到的结果。
任大喵(+46)一句话总结:心里别搁事,自然睡眠好。
Doublefei(+20)
dongbutan(+7)有规律的运动习惯,适度的晚间饮食以及适当的睡眠条件是我认为改善睡眠必备的三个条件。
WUZEI(+6)我大概要9个小时以上。我的问题是总是控制不住熬夜,然后通过白天晚起来补偿。通常都是中午醒。这样导致跟大部分人的生活节奏脱节了。这咋解决啊
不吃芒果(+6)大学考研期间严重失眠,后来上班给我治好了。
超人他不会飞(+5)最近在培养早睡早起的作息,以往都是12点入睡,变到10点半真的很难睡着,总结尝试以下办法:
2.睡前洗澡,保持身上干爽舒服的状态;
3.睡前听潮汐白噪音或者听书半小时找入睡的状态。
咖啡决不加糖(+6)我自己的方法就是不想失眠的事情,然后睡前看会书,然后躺下随便胡思乱想就睡着了。
SeveP_(+4)自我总结嗷,睡不着有2个直接原因,一个是身体做动作会潜意识提醒自己没睡着;一个是胡思乱想跟自己有关的事情;找一个舒服的温度(低温会有助于入眠),找一个舒服的姿势(舒服一点不会一直调整姿势),决定入睡后就不要动来动去,手放在肚子上去感受自己呼吸的起伏,大概这样。
背帶褲中鋒(+4)每天下班无氧+拳击回家洗澡多邻国倒头就睡一气呵成。
少数派05758995(+4)冥想,有奇效强推,可能部分手表带冥想功能,不过真要体验还是找几个App试一试,强推again。
gimmeshelter(+3)听播客。
噼哩啪啦砰(+3)目前最好的入睡办法是带上蒸汽眼罩(花王的太贵,买的京造便宜货),然后躺好闭上眼,等意识恢复就是第二天早上了,哈哈。
您是来自哪里(+2)我睡觉必须戴耳塞,十多年的习惯了。最近自己在用单方精油自己调配成复方精油然后通过冷香仪直接挥发到空气里。睡眠质量提没提升不知道,但是感觉挺花钱的。。
纪华裕(+2)每天11点睡到7点,个人实践是睡前看一个小时纸书,有利于入睡。
不要看动脑子的书,也别用电子屏幕看书,把卧室灯调暗,这样有利于褪黑素分泌,看完就能速度入睡。
huhuhang(+1)早睡早起。
少数派_1082266(+1)存在焦虑问题的朋友如果养宠物可以试试和宠物一起睡,至少我摸着我家猫一起睡觉的时候睡眠质量比较高。
冷薄荷(+1)1.噪音敏感人群强推隔音耳塞,泥状耳塞比海绵耳塞更舒适,只需要堵住外面,不会对耳道造成不适。
2.注意控制睡前饮食(对就是夜宵),太饱太饿都会影响睡眠,可以喝点水,吃点果冻这种轻负担的。
3.如果睡前还要用电脑,建议室内只留暖色调的台灯灯光,营造一种睡前氛围,当然建议还是睡前避免用电子产品。
4.如果想调整作息,或者入睡困难,可以试着服用褪黑素,但要注意看说明书,进口的一般剂量大于国产,建议国产。另外如果长期持续服用可能会有耐药性和依赖性。
你好派大星(+0)写日记。把焦虑的痛苦的负面的东西写出来,睡觉时会轻松很多。
成功入选本栏目还可以得到108元的「剁手红包」。社区速递已运行至50期,共计发放12525元。消费完想回血?赶紧来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