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临床营养科副主任医师
中国营养学会注册营养师
中国营养保健食品协会体重管理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优生优育协会儿童成长与特殊食品专业委员会
江苏省妇幼健康科普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江苏省营养学会临床营养专业委员会委员。
编著育儿图书《辅食黄金计划视频版》、《辅食每周吃什么》、《孩子爱吃的三餐》等。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数篇。曾获得第五届中国营养学会科学技术三等奖,荣获2022年度江苏省科学技术三等奖。
本文摘自刘长伟老师新书:《宝宝辅食黄金计划》
辅食添加六大准则
中国营养学会、中国营养学会妇幼营养分会在最新制定的7~24月龄婴幼儿喂养指南中提出了辅食添加的六大准则。家长只要牢记这六大准则,就能轻松实现科学喂养,帮助宝宝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助力宝宝长高及大脑发育。
准则1:继续母乳喂养,满6月龄起必须添加辅食,从富含铁的泥糊状食物开始
※婴儿满6月龄后继续母乳喂养到两岁或以上。
※从满6月龄起逐步引入各种食物,辅食添加过早或过晚都会影响健康。
※首先添加肉泥、肝泥、强化铁的婴儿谷粉等富铁的泥糊状食物。
准则2:及时引入多样化食物,重视动物性食物的添加
※每次只引入一种新的食物,逐步达到食物多样化。
※不盲目回避易过敏食物,1岁内适时引入各种食物。
※从泥糊状食物开始,逐渐过渡到固体食物。
※逐渐增加辅食频次和进食量。
准则3:尽量少加糖盐,油脂适当,保持食物原味
※婴幼儿辅食应单独制作。
※保持食物原味,尽量少加糖、盐及各种调味品。
※辅食应含有适量油脂。
※1岁以后逐渐尝试淡口味的家庭膳食。
准则4:提倡回应式喂养,鼓励但不强迫进食
※进餐时父母或喂养者与婴幼儿应有充分的交流,识别其饥饱信号,并及时回应。
※耐心喂养,鼓励进食,但绝不强迫喂养。
※鼓励并协助婴幼儿自主进食,培养进餐兴趣。
※父母或喂养者应保持自身良好的进餐习惯,成为婴幼儿的榜样。
准则5:注重饮食卫生和进食安全
※选择安全、优质、新鲜的食材。
※制作过程始终保持清洁卫生,生熟分开。
※不吃剩饭,妥善保存和处理剩余食物,防止进食意外。
※饭前洗手,进食时应有成人看护,并注意进食环境安全。
准则6:定期监测体格指标,追求健康生长
※体重、身长、头围等是反映婴幼儿营养状况的直观指标。
※每3个月测量一次身长、体重、头围等体格生长指标。
※平稳生长是婴幼儿最佳的生长模式。
※鼓励婴幼儿爬行、自由活动。
注:以上辅食添加准则将在下文做详细说明。
※继续母乳喂养
※满6月龄开始添加辅食
※从肉/肝泥,铁强化谷粉等糊状食物开始
※母乳或奶类充足时不需补钙
※仍需要补充维生素D,每天400国际单位
※回应式喂养,鼓励逐步自主进食
※逐步过渡到多样化膳食
※辅食不加或少加盐、糖和调味品
※定期测量体重和身长
※饮食卫生、进食安全
《宝宝辅食黄金计划》
√34个辅食添加要点+22个喂养细节
√6个阶段辅食添加月计划+日安排
√233道营养辅食+40道功能食谱
根据中国营养学会《中国居民膳食指南》“7~24月龄婴幼儿喂养指南”编写,让宝宝少过敏、吃饭香、身体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