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80岁老夫妇,在小红书晒自己的家常菜照片,居然吸引了100万人追看,还都是年轻人。
是不是很简单?
就像自家的饭桌,没有华丽的装饰、精致的摆盘、刻意的滤镜,只有生活中最质朴的模样。
就这一天发三张照片,再加一两句文字介绍,让“健康真好”在小红书吸粉近100万,获点赞323万。
我第一次看到这个案例也很惊讶,为什么能吸引这么多人呢?
话题“两个老年人的三餐”还登上微博热搜,引发数万人讨论。
奶奶的餐桌,每天饭点更新,当饭菜上桌,都仿佛在告诉你:再忙人也要好好吃饭啊。
奶奶真的会积极回复,点赞,没有过多的教导和训诫,单纯给予关爱与鼓励。
人在外面,很多话反而无法向家人诉说,奶奶在笔记末尾固定加上了一句“这是温暖屋”,就像敞开了大门,像你自家奶奶一样,欢迎大家撒娇、发牢骚。
一屋两人,三餐四季,看似平淡,却也欢喜。
奶奶和偶尔出镜的爷爷,每天好好吃饭、快乐游泳,偶尔出去吃个大餐,用心生活的态度通过餐桌上的菜肴,传达给了年轻人。
渐渐地,叫奶奶的人越来越多了。
有人要做手术很害怕,向奶奶求安慰:
有人因为家人打呼噜,自己没睡好,向奶奶告状:
我们每天陷入学业、工作、健康、家庭,各种问题不断,反而让自己的内心缺少疗愈的的时刻。
从表面上,模仿“健康真好”账号很简单:内容垂直、素材简单,文案单一、定时更新。
但从细节来剖析,会发现这个号能红,不仅仅是偶然。
1、不是账户简介字数少,就讲不好一个故事。
账号简介里记录了奶奶和爷爷一辈子的重点经历,丰富而精彩。
上学、毕业、分配、下工地、转战大江大河、深山老林;
专业对口、回归城市、安居乐业;
享受回馈、观光旅游、海岛浮潜、度假休闲、修心养性。
大家能从中看到一对老年夫妇,在几十年里携手穿过时光,细水流长,积累了丰富的经历和阅历,而且这些经历,不是和你的人生共鸣,就是能让你看到你父母生活的影子。
奶奶的简介字不多,这个文案怎么做到故事感拉满,还能让你代入共情的?
高手!
2、不是打造“一位爱生活的老奶奶”,而是变成“我喜爱的奶奶”。
账号初期内容都是生活碎片,和很多人一样,在路人眼里,是别人家的事,和我没关系。
直到主视角固定在餐桌上,奶奶的和蔼、亲和、可爱的人设形象,反而变得更加具体,朴实的一日三餐更贴近每个人的生活。
满屏的家常菜照片,看起来简单,但多看几次,人一眼就能认出是奶奶的餐桌,这个餐桌怎么做到这么有识别度的?
朋友圈看别人晒餐桌,为啥共鸣少?—因为你看到的是别人满满的优越感啊。
但奶奶的餐桌文案,虽是简单的大白话,但是把表达的空间都留给了读者。
这里是温暖屋,奶奶打造出一间解忧杂货铺般的“温暖屋”,让人能放心地展现自己在生活中无奈,郁闷,脆弱、怯懦的另一面。
在“温暖屋”这里,不需要解答和被教育,只需要奶奶简单的一句安慰足矣。
满足别人的情绪需求,这才是健康真好账号最重要的吸粉原因。
奶奶的餐桌不仅仅是被更多人看见和喜欢,也能为更多普通人做小红书提供了参考和思路。
从奶奶的餐桌这个账户内容,你真的可以看到,小红书对普通人有多友好:
1、门槛低,普通人都能做。
就像奶奶,一张照片就能发布,它可以看成是【公开版的朋友圈】,普通人上手没难度。
2、无顶流,够公平,尤其对普通人友好。
小红书是现在为数不多,即使没经验、没资源的普通人,也有机会涨粉和变现的平台。
它目前就还在新手野蛮生长黄金期——越是普通人做博主,越欢迎,越是新人,越容易得到流量支持。
3、平台自身需求大,为吸引广大普通人提供了良好的创作环境。
小红书负责人曾说,一条新笔记,在几小时内可快速匹配兴趣用户,能获得足够的基础曝光。平台近50%的流量,都给到了24小时内的新笔记。
因此新人在小红书的冷启动相对其他平台来说,更有可能获得流量,这就鼓励了更多普通人多发。
如果你的内容好,互动多,就能得到更多流量,可以长期被平台推荐,即便是断更,以往的优质内容也能获得长尾推荐,继续圈粉被点赞被更多人看见。
在我们秋叶小红书训练营,有很多学员,都是新手起号,从零做小红书,很快实现了涨粉、爆款、变现一条龙。
你不信?那就继续往下看:
很多时候,我们缺的就是这样的机会,而小红书,可能正是普通人的新机会!
如果你也想在小红书成功变现,赶紧点击小程序加入秋叶小红书3天实战集训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