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拆解是一种专业、深度的创作形式,所以比较适合于以下几类用户阅读学习:
3.分析模型
产品拆解是以反向推导的形式去拆解一个产品的设计策略和思路,所以我们采用了以下分析模型和设计理论做支撑:
4.阅读建议
在阅读本篇拆解的时候,建议一边体验小红书APP,一边阅读产品拆解报告。
在拆解小红书APP之前,我们需要从以下8个维度去提炼小红书的产品画像,这样才能理解小红书的产品设计逻辑。
1.行业发展
小红书所在的行业属于互联网媒体内容社区,是一个生活方式类内容社区,同时小红书结合了电商和社交媒体打造了新型的商业模式,是社交电商的开拓者和领先者。我们从艾瑞咨询的《中国互联网媒体内容社区模式发展研究报告》和《2019中国社交电商行业研究》两份报告中获取到以下数据:
综上所述,小红书所在的行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潜力,而小红书作为国内最大的生活方式平台和社交电商领先者,还有极大的空间去挖掘。其次随着AIGC(AIGeneratedContent,是指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来生成内容)时代来临,对过去以UGC为主的小红书内容创作平台来说,是新的机遇也是挑战。
2.竞争形势
在《中国互联网媒体内容社区模式发展研究报告》一文中,艾瑞咨询梳理了互联网媒体内容社区生态图谱。从图谱看出,小红书作为生活方式类内容社区,并无直接竞争对手,但存在诸多潜在竞争对手,包括文娱类的微博、豆瓣、抖音、B站,还有消费类「什么值得买」,知识类内容社区知乎,旅行类内容社区马蜂窝、飞猪等。
从易观千帆数据观察,小红书相比其他间接竞争对手,除了抖音以月活跃用户人数7.4亿超出小红书3倍以外,小红书月活人数超2亿排名第二,领先排名第三1.7亿的哔哩哔哩,其他社区月活人数距离小红书有一定差距。
3.产品介绍
4.商业模式
基于对小红书的深入调研,再结合艾瑞咨询《中国互联网媒体内容社区模式发展研究报告》,我们对小红书的商业模式进行了推导。
①客户细分
B端:中高端品牌,品质高、信誉好,期望通过小红书获取种子用户、快速打造爆款以及和年轻用户建立沟通的企业。
拓展阅读
根据艾瑞咨询的《中国互联网媒体内容社区模式发展研究报告》,挖掘到内容社区已经步入成熟阶段,由B、C两端朝着营销线、商品线、平台线和内容线衍生出多元商业模式。这个信息有助于接下来理解小红书的产品体系。
②价值主张
标记我的生活
③渠道通路
④客户关系
⑥核心资源
⑦关键业务
面向C端,小红书主要提供笔记发布、购物、直播等核心功能;面向B端,提供蒲公英、薯条、聚光平台等业务。
⑧重要合作伙伴
各行业头部KOL及MCN机构,为平台提供高质内容,官方同时提供流量倾斜和扶持;
企业客户,负责小红书电商自营平台的生产链供给以及其他内容合作。
⑨成本结构
作为一个互联网科技公司,小红书的成本结构主要来自产品的研发投入和人力成本。
5.用户画像
结合易观千帆小红书APP数据,我们对小红书终端使用用户人群提炼了以下用户特征:
6.信息结构
通过对小红书APP的信息结构梳理,可以看出小红书的功能结构比较简单,菜单栏包含了首页、视频、发布、消息和用户中心五个栏目。
7.产品迭代记录
根据七麦数据资料,小红书的APP首个版本发布于2013年12月05日,截止到2023年4月3日,APP版本已经更新至V7.82版本,近一年版本更新次数为98次,迭代频率非常高。从十年前的「全世界的好东西」到今天的「标记我的生活」,小红书迎来自己的十周岁生日。
以下为小红书版本重要迭代记录:
8.产品生命周期
根据易观千帆数据显示,截止到2023年1月,小红书APP月活跃用户人数超过2.1亿,注册用户在2019年就超过3亿(来自官网),公司在2021年成功登陆港股市场。从以上资料数据看出,我们可以推导出小红书APP已经进入产品生命周期的成熟期,当下以及未来将会聚焦于商业变现和用户留存。
9.小结
「内容服务」是根据AARRR模型拆分,这个版块的功能主要是实现用户留存,包含首页、视频、笔记发布、消息、创作中心和专业号等功能。
①发现
「发现」作为小红书的默认首页,平台根据用户的兴趣、标签、浏览偏好内容进行个性化推荐(从产品迭代记录查询到小红书早在2015年就开启了千人千面的个性化推荐)。从TAB栏可以看出小红书的内容覆盖了美食、科技、旅行、汽车、职场等众多行业,同时支持用户根据自己兴趣偏好自定义编辑。
内容推荐逻辑
体验陷阱
当我发现平台给我推荐我讨厌的内容时候,我没找到屏蔽按钮,最后尝试长按图片才弹出屏蔽弹窗。这个设计对新手不友好,违反尼尔森十大原则的人性化帮助原则,没有提供清晰的提示,增加了学习成本。
③本地
「本地」是根据用户所在位置读取附近用户的笔记,这个功能上线于2018年V5.16.1版本,它的价值是帮助用户发现身边有意思的笔记和用户,从而建立关系链接,提升用户留存率。
设计思考
作为一个生活方式平台,「本地」的内容太单薄,如果能把内容分类,比如按景区、美食、出行等来设计,可以极大提升小红书在本地生活场景中的打开频次。来小红书,不仅可以标记你的生活方式,还可以发现身边更多有趣的生活方式。
④搜索
引导页
迭代建议
结果页
「视频」是一级栏目,位于菜单栏第二个位置,进入后向用户提供沉浸式的阅读体验,可以不断上滑刷新视频。短视频是当下最流行的传播方式,对提升用户使用产品时长有非常大的帮助。
①详情页
「笔记发布」作为小红书社区最重要、最高频的功能,向用户提供了图文和视频两种发布类型。为了降低用户学习成本,提升产品的核心增长指标,小红书提供了非常丰富、精美的设计模版,用户一键使用,更换素材即可发布漂亮、精致、酷炫的笔记。
①拍照
「拍照」是小红书最基础的笔记形式,主要通过拍照搭配音乐、文字的形式传播,门槛低、操作简单,是社区的主要内容。
发布流程
1)拍照
需要用户拍照,不支持读取手机相片(如果想要加入本地图片,需切换到「相册」)。
头部提供比例切换(3:4和1:1)、闪光灯、翻转、滤镜(提供日常、春夏、秋日等类型)、美颜(支持磨皮、脸型、眼睛、鼻子等)。
底部提供默认、黑白相机、摩登、小宇宙和灰色拍立得五种模式,满足各种特效拍照需求。
2)装饰
头部提供加入音乐功能,音乐库包含欧美、运动、日韩等各种主流音乐类型。
底部提供图文模版、视频模版、商品(加入种草场景)、文字、帖子、滤镜和调节功能,用户可根据自己偏好加入装饰元素。
3)发布
图片加工装饰好以后,用户需要输入笔记的标题、介绍。
用户可以加入标签(这是小红书平台内容检索的重要元素,一般用户会加入多个标签)、商品和互动组件(包含PK组件和投票组件两种类型,主要用于提升用户活跃度)。
用户可加入发布地点,在高级选项可选择关联直播预告和群聊。
一切准备就绪后,用户可选择保存草稿和立即发布。
笔记详情页
②拍视频
③相册
「相册」和「拍照」的区别就是为用户提供从本地上传图片,两者的功能和流程一样。
建议把「相册」和「拍照」两个功能合并,减少操作路劲,降低用户操作成本。
④模版
「模版」分为视频和图文,用户可选择好自己喜欢的模版进行直接编辑发布。
「记录日常」的入口在首页左上角,主要为用户提供语音、打卡、日签等形式的动态发布。这个版块的功能价值在拆解完以后,笔者认为更多是满足Z时代年轻用户群体的兴趣偏好,比如为情侣量身定制的咻咻,还有语音笔记等。其次这个版块的笔记发布形式行动成本比较低,更能吸引用户参与发帖,是激活新用户以及长尾用户的绝佳方式。
①咻咻
这个功能看上去很时髦,但是在体验下来以后发现很鸡肋。当我给另一个小红书账号发送咻咻的时候,系统没有任何提示,消息中心也没有。最后只能前往「咻咻」找到右上角的那个TA,我才发现原来消息推送到这里了。这样的提醒设计,太失败了。
②语音
在「语音」详情页,我尝试上滑浏览下一条,但最后发现需要左右滑动才能切换,这个设计和用户习惯不一致,建议改进。其次在查看用户「表态」内容时,语音就暂停了,影响听觉体验。
③日签
④打卡
⑤文字
「文字」的功能非常简单,用户只需输入文字,然后选择背景风格,就可以生成文字笔记。
⑥拍摄
「拍摄」的功能也非常简单,用户拍摄一段视频,就可以生成笔记,和一级菜单的「视频笔记」不同,在这个栏目支持上传本地图片,体验更佳。
①群聊
作为一个以UGC用户生产内容的平台,创作中心主要为创作者提供创作指导,这个版块包含数据中心、创作服务、创作学院和笔记灵感四个部分。
①数据中心
②创作服务
「创作服务」是为创作者提供更丰富的平台服务和推广,包含创作权益、作者能力和内容变现三块内容。平台提供笔记周报、笔记置顶、创建合辑、薯条推广、内容合作等功能,为创作者提供创作工具以及内容变现等服务。
③创作学院
④笔记灵感
相比「创作中心」,专业号的「数据中心」提供了更专业完善的数据分析,比如数据维度,可按根据交易、引导和互动去查看,还有笔记观众分析,提供了更详细的用户特征,包含年龄分布、城市、用户兴趣等,以及个人主页和店铺的数据统计分析。
②互动工具
「互动工具」包含店铺管理(小红书支持用户开通店铺销售商品,可以理解为淘宝用户的淘宝店)、直播互动、抽奖工具和主页装修等功能,主要为创作者提供个人店铺装修和直播两个场景的互动营销。从功能体验看,这些工具设计得还比较单薄,还有很大优化空间。
③笔记工具
④推广工具
「推广工具」包含薯条推广、内容合作和直播选品。
从内容服务版块的设计拆解,我们可以看出:
「社区服务」是根据AARRR模型拆分,这个版块的功能主要是实现商业变现,包含首购物、直播和小红卡会员。
作为社交电商的先驱和领军者之一,「购物」是小红书在C端变现的最重要方式。虽然被「视频」顶替了菜单栏的位置,但在「购物」频道,可以看到小红书的电商玩法,真是独特又有趣。
①潮流买手店
「潮流买手店」是为用户提供当下最流行的潮流服饰销售,在这个频道可以看到众多的国内外知名潮牌最新的产品。页面内容设计得比较简单,为用户提供了潮流趋势、新品发售和品牌专区的内容,用户可直接下单。
②新趋势
③福利社
④小绿洲
⑤宝藏好店
⑥独特设计
「独特设计」这个频道,是由小红书官方以及业内优秀设计师、社区优质作者和时尚行业专家共同评审出来的独特设计商品。用户人群定位高端,满足那些想要高品质、高审美的用户群体的需求——在小红书,找到全世界的好东西。
直播是当下最流行、最重要的运营手段。小红书的直播版块,设计了众多丰富的互动、营销工具,极大提升播主的运营效率。
①发布直播
播主在点击「发布」后,在底部切换到「直播」即可开启。
②直播间
互动支持
小红书为播主提供了PK、投票、直播预告、连麦、小纸条等多种互动工具:
直播工具
直播工具包含了数据看板、直播送礼、抽奖等重要功能:
商品管理
商品管理包含了直播闪拍,限时秒杀,直播优惠券等功能,赋能播主直播带货。
细节侦查:直播闪拍这个功能很亮眼,只需随便拍照一张,就能快速上架商品,这对直播间的销售转化有非常大的帮助。正如福格模型的行动公式,主要行动成本足够低,行动频次就能增加。
③直播中心
「小红卡会员」是小红书为用户设计的会员专属权益服务,定价199元每年,主要享受会员专享价、无门槛包邮、限时购提前抢、专属客服等权益。从这个版块的内容看,小红卡会员设计得比较简单,权益不够丰富,吸引力较低。
从社区服务版块的设计拆解,我们可以看出:
「企业服务」是根据格式塔原则拆分,这个版块的功能主要是小红书面向企业B端的商业服务,包含商家店铺和品牌营销两块内容。作为国内最大的生活方式平台,根据《小红书商业化营销通案》报告,小红书不仅月活超2亿,而且用户群体月均可支配消费支出4.1K,超过81%的用户在小红书浏览完内容以后产生了购买欲望。所以小红书是好产品长出来的绝佳土壤,也成了商家品牌营销的必争之地。
小红书的店铺面向个人和企业招募,用户只需要按照条件申请都能通过。这就像十年前人人都可以拥有一个淘宝店一样,通过输出有趣的笔记就可以进行种草转化。
①店铺管理
PC管理后台
小红书的商铺管理平台主要帮助商家实现对店铺的管理和通过数据分析提供运营支撑,主要包含以下重要功能:
APP客户端
为了给商家提供更友好运营管理体验,小红书也为商家单独开发了小红书商家版。通过APP就可以实现对店铺的数据化管理,非常友好。
②商家课堂
「商家课堂」是为小红书商家提供的一站式学习平台,目的是帮助商家快速、系统学习小红书店铺运营,提升店铺运营效率。
成长地图
课程中心
「课程中心」相比成长地图,提供了更详细、完整的直播以及录播课程内容学习,比如开店入驻、店铺基础、财务结算这些偏店铺管理操作的技能学习。从这个频道可以看出,小红书商家店铺运营方面,投入了很大的精力,打造了非常专业、完善的学习系统。
小红书在商家运营指导投入的精力超出我的想象,个人觉得小红书可以参考像知识付费SaaS服务商小鹅通的训练营模式,把店铺运营学习打造成一个动态的学习课程,这样不仅可以加深和用户的链接,为商家提供专业、有价值的课程,还能拓展商业变现的方式。
服务市场
「服务市场」是小红书为商家遴选的第三方优秀合作伙伴,包含商品管理、订单管理、企业管理、直播管理和内容管理五大类,帮助商家更智能化运营店铺,提升效率,比如有提供商品批量搬家上架的服务智淘分销应用,可以一键将1688商品上货到小红书店铺等。
①蒲公英
②薯条推广
「薯条」是小红书为内容创作者和企业商家打造的自助式投放产品,可以有效地帮助内容创作者扩大内容影响力,也能帮助企业商家通过更灵活高效的推广方式提升营销效率。也就是当博主或商家发布笔记以后,可以选择薯条推广进行笔记推广,它主要包含内容加热和营销推广两种形式。
③聚光平台
从企业服务版块的设计拆解,我们可以看出:
通过以上部分对小红书的全面体验和拆解,我们可以看出,小红书作为国内最大的生活方式平台和社交电商开拓者,产品设计其实也有诸多问题,以下为我梳理的产品设计总结和建议:
1.商业层
小红书在C端的变现业务太单薄,仅有购物、直播打赏和小红卡会员,可以尝试增加合理的变现手段,不仅能为平台增加收入,也能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当然从企业服务的拆解看,他们为企业客户提供覆盖内容生产、流量+转化的商业产品体系已经足够丰富,他们不缺盈利手段。其次我更喜欢小红书过去的产品Slogan——发现全世界的好东西,这个口号简单、直接、朗朗上口,听一次就记得住。
2.产品层
3.体验层
如果从一个普通用户去体验,小红书APP产品体验非常流畅,操作简单、学习成本低,这和社区内产品交互流程本身比较简单有关,几乎没有涉及复杂的业务流程。但从一个小红书博主的角度去体验,我发现小红书的创作平台规划非常乱。比如创作者中心、专业号中心、商家入驻中心、商家店铺管理以及直播中心这些产品,边界不清晰,入口也不明显,需要反复来回查找才能找到入口(我甚至每个平台的网址都单独收藏,才能快速访问,否则我会在官网迷失很久)。
最后,特别感谢我的新伙伴——NotionAI,在这篇产品拆解的过程中,它不仅为我提供了很多资料参考,而且和我一起讨论了很多问题,解决了我的很多困惑,我感觉我的创作不再孤独。开始拥抱AIGC,各位朋友,这会是一个全新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