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美食小吃有哪些昆明特色美食推荐

关于昆明的味道,汪曾祺先生在《昆明菜》一文中这样描述:“昆明菜是有特点的。昆明菜——云南菜不属于中国的八大菜系。很多人以为昆明菜接近四川菜,其实并不一样。四川菜的特点是麻、辣。多数四川菜都要放郫县豆瓣、泡辣椒,而且放大量的花椒,——必得是川椒。中国很多省的人都爱吃辣,如湖南、江西,但像四川人那样爱吃花椒的地方不多。重庆有很多小面馆,门面的白墙上多用黑漆涂写三个大字“麻、辣、烫”,老远的就看得见。昆明菜不像四川菜那样既辣且麻。大抵四川菜多浓厚强烈,而昆明菜则比较清淡纯和。四川菜调料复杂,昆明菜重本味。”

对汪曾祺先生的看法,我其实并不赞同,昆明的饮食算是大杂烩,由于地处边疆,成为历代王朝的流放地和发配所,所以吸收了外来的风味,加上云南本地各民族的特色菜进行融合。而1910年滇越铁路开通,让正宗法国西餐也进入了昆明;加之后来又有美国飞虎队的进驻,老昆明的味道在中外美食的碰撞中不断的融合发展,形成了“鲜中带辣,咸中带甜,甜辣相间”的独特味道,而对我来说这种味道也许才是老昆明的味道。

不知道上面的介绍有没有让各位在对昆明小吃有了初步认识之余,也满口生津、顿感饥饿。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昆明人喜爱的小吃,相信会让你食欲大开的。

在云南省,米线是风靡全省,深受各族人民喜爱的风味小吃,且吃法多样,凉热皆宜。在省外大名鼎鼎,让大家趋之若鹜的过桥米线,只不过是云南米线的一种吃法。米线有:煮、凉拌、烫、卤、炒等烹饪方式;还有小锅、豆花、过手、蘸水、包烧等花式吃法,而配上不同的帽子(所谓"帽子",昆明叫"罩帽",它决定了一碗米线的味道和主料):焖肉、猪皮、肠旺、酥肉、杂酱,牛肉,鸡鸭羊鱼等更是让人目不瑕接,“帽子”种类非常多,几乎让你一个月天天都可以吃个新花样,只恨少生了两个胃。

汪曾祺先生在《米线和饵块》写到:“未到昆明之前,我没有吃过米线和饵块。离开昆明以后,也几乎没有再吃过米线和饵块。我在昆明住过将近七年,吃过的米线饵块可谓多矣。大概每个星期都得吃个两三回。

米线是米粉像压饸饹似的压出来的那么一种东西,粗细也如张家口一带的莜面饸饹。口感可完全不同。米线洁白,光滑,柔软。有个女同学身材细长,皮肤很白,有个外号,就叫米线。这东西从作坊里出来的时候就是熟的,只需放入配料,加一点水,稍煮,即可食用。”

连百度都有专门的词条“云南米线”:米线,中华传统风味小吃,云南称米线,中国其他地区称米粉。

古烹饪书《食次》之中,记米线为“粲”。人们习惯叫米线“酸浆米线”、“酸粉”、“干米线”、“米粉”。其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及酵素等,具有熟透迅速、均匀,耐煮不烂,爽口滑嫩,煮后汤水不浊,易于消化的特点,特别适合休闲快餐食用。

对大家来说,过桥米线无疑是米线界的明星,那鲜美的味道,感人的故事和新颖的吃法让人沉醉其间。

关于过桥米线有一个传说。相传在清朝光绪年间,适逢赶考前夕,一位书生在南湖中的一个孤岛上苦读圣书,贤惠的妻子每天都要走很远的路,翻一座山、过一座桥为自己的夫君送饭,可每次等送到的时候,饭菜都凉了。聪明的妻子想出了一个办法,这天她又去送饭了,在一碗熬好的鸡汤内加入肉片、韭菜、米线等,鸡汤表面有一层厚厚的油,等送到岛上的时候,汤还是热的,看到夫君能吃上热腾腾的饭菜,妻子笑了。于是,此事一时被传为美谈,过桥米线也因此流传至今。

汪曾祺先生在《昆明的吃食》中写到:“过桥米线·汽锅鸡,这似乎是昆明菜的代表作,但是今不如昔了。原来卖过桥米线最有名的一家,在正义路近文庙街拐角处,一个牌楼的西边。这一家的字号不大有人知道,但只要说去吃过桥米线,就知道指的是这一家,好像“过桥米线”成了这家的店名。这一家所以有名,一是汤好。汤面一层鸡油,看似毫无热气,而汤温在一百度以上。据说有一个“下江人”司机不懂吃过桥米线的规矩,汤上来了,他咕咚喝下去,竟烫死了。二是片料讲究,鸡片、鱼片、腰片、火腿片,都切得极薄,而又完整无残缺,推入汤碗,即时便熟,不生不老,恰到好处。”

《米线和饵块》写到:“最为名贵的自然是过桥米线。过桥米线和汽锅鸡堪称昆明吃食的代表作。过桥米线以正义路牌楼西侧一家最负盛名。这家也卖别的饭菜,但是顾客多是冲过桥米线来的。入门坐定,叫过菜,堂倌即在每人面前放一盘生菜(主要是豌豆苗);一盘(九寸盘)生鸡片、腰片、鱼片、猪里肌片、宣威火腿片,平铺盘底,片大,而薄几如纸;一碗白胚米线。随即端来一大碗汤。汤看来似无热气,而汤温高于一百摄氏度,因为上面封了厚厚的一层鸡油。”

过桥米线又有“金过桥”(主食为面条)、“银过桥”(主食为米线)之分。第一次吃过桥米线一定要先学点常识,“吃法”不但关系品尝到美味,更关系到食客的“人生安全”。正确的吃法是按“先生后熟”的顺序进行,先把鹌鹑蛋蛋清与蛋黄分离,蛋黄拔入碗内,把生肉片、生鱼片、鱿鱼、肚片等生肉依次放入蛋清拌匀,这叫“挂浆”(能使生肉烫熟后口感更加鲜嫩),再下入汤中用筷子轻轻拨动烫熟。待各种肉片变得白嫩细腻后再放入各种配料,如韭菜、豆腐皮等,大海碗内无色交映,香气扑鼻,希辣的可以加点油辣椒,令人胃口大开。这时把米线碗凑近汤碗,用筷子夹起米线向上提起放入汤碗内,米线在两碗之间搭起一座不断线的“桥”。

过桥米线的味道适宜于所有人,因为讲究的是保留鸡汤的原味,同时加入了火腿、鲜猪肉片、鱼肉片、鹌鹑蛋使得汤汁的味道更鲜,蔬菜的加入有效的缓解了肉类带来的油腻,品尝起来更加鲜美。而鲜花的加入则完成了视觉上的要求,使得过桥米线达到色、香、味俱佳的状态。由于汤汁鲜美,吃完米线,喝着鲜汤,可谓一举两得。喜辣的朋友还可以加入油辣椒,但却牺牲了喝汤的乐趣。

不过受制于成本的限制,现在的过桥米线味道似乎没以前好了,而且以及浮在汤面上的鸡油也比较少,当然要烫熟米线和配料还是没问题的,而且吃过桥米线一定要找服务员要把勺,吃完米线后可以有两个选择,如果不太够饱的情况下可以用勺子捞下留在碗里的各种肉片,如果饱了还可以品尝下高汤的鲜味。当然,想要吃到最正宗的过桥米线,还是去到过桥米线的故乡——蒙自,那里的过桥米线,汤鲜量足,味美爽口,而且装过桥米线的碗是比头还大的海碗,可以让你一次吃个够。

云牵一线新世界过桥米线地址:圆通街圆通动物园正门旁

莲花春蓉过桥米线地址:昆明市翠湖公园莲华禅院内

王记菊花过桥米线地址:昆明东风西路新建设电影院对面

新世界过桥米线地址:宝海路133号

大福过桥米线地址:昆明市红塔西路36号

建新园地址:宝善街196号,门店众多,基本昆明主要的米线品种都有

福华园地址:昆明市五华区龙翔街151号,门店众多,基本昆明主要的米线品种都有

桥香园门店众多,基本昆明主要的米线品种都有

对于昆明本地人来说,过桥米线只是个名气,真正好吃的其实还是米线里的其他品种,比如小锅米线、豆花米线、大锅米线,毕竟这些米线才是具有生活的味道。

最先把玉溪小锅米线传入昆明的是玉溪金官营人翟永安。他幼年丧父,家境极贫困,母亲到昆明织布为生,改嫁一个四川卖饺担担的人,那四川人把一套做饺担担的谋生手艺传给他。继父死后,翟永安便沿街挑卖饺担担。20世纪20年代初,他把玉溪小锅煮品的制作方法用上,传到昆明,并不断加以改进。1938年,翟永安到端士街去经营。端士街共有三家小锅煮品店,口味俱佳,但总以翟永安为最突出,至今有些老昆明人还念念不忘端士街的小锅米线。

汪老先生在《昆明的吃食》中写到:“米线属米粉一类。湖南米粉、广东的沙河粉,都是带状,扁而薄。云南的米线是圆的,粗细如线香,是用压铬似的办法压出来的。这东西本来就是熟的,临吃加汤及配料,煮两开即可。昆明讲究“小锅米线”。小铜锅,置炭火上,一锅煮两三碗,甚至只煮一碗。”

在《米线和饵块》中写到:“昆明的米线店都是用带把的小铜锅,一锅只能煮一两碗,多则三碗,谓之“小锅米线”。昆明人认为小锅煮的米线才好吃。米线配料有多种,徐了爨(cuàn)肉之外,都是预先熟制好了的。”

小锅米锅使用传统式的铜瓢锅,锅里面都被磨得琤亮光滑。在炭火上用小锅里加入用土猪大骨熬制出来的高汤,煮开后加入新鲜的土猪肉末、酸浆米线,煮至汤沸;再加上韭菜、油辣子等佐料,最后再加入鲜嫩的豌豆尖和绿豆芽,一碗小锅米线就做成了。倒入碗中热气腾腾的,具有汤热、味鲜、爽口的特点,可谓“一烫抵三鲜”,吃米线的时候一边吹着米线的热气,然后把米线夹入口中,再嗞溜的一声吸入嘴中,品味着那酸味、鲜味、甜味和辣味的美味,真是爽到骨头里。而在等待和慢慢进食的过程中,这一大汤碗食材的滋味依然在融合变化,也许这就是小锅米线之所以鲜美的奥秘所在。

在昆明最具特色的还是臭豆腐小锅米线,臭豆腐以昆明市呈贡县所产品质最佳,且历史悠久。呈贡臭豆腐相传始于清康熙年间,最早是由该县七步场村的王忠发明的。康熙帝品尝后,对其美味甚是赞赏,列为"御膳坊"小菜之一,并赐名为"青方臭豆腐"。呈贡臭豆腐以优质黄豆为原料。制作工艺较为复杂,黄豆经过筛选、脱壳、浸泡、磨浆、过滤、煮浆、点浆、成型、划块、发酵等十道工序。呈贡臭豆腐质地软滑,散发异香。当臭豆腐遇上小锅米线,那种香醇的味道让人食之难忘。

但小锅米线对于外地人来说,可能有些适应不了,问题有三:一是会觉得太油腻,因为是先加入高汤或骨头汤,再加上五花肉沫,可能有朋友觉得太“肉”或油腻了;二是会觉得太辣,因为会加入红灿灿的油辣子,对于不习惯辣椒的朋友来说是个考验;三是会觉得太烫,因为是用铜锅现煮的,无论四季都是热气腾腾的,想要一口气或者快速吃完米线,估计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但其实有了蔬菜的加入,可以缓解部分油腻。但是因为季节的限制,小锅米线里的豌豆尖基本上是在冬天才会有,所以现在市面上卖的小锅米线已经简化了配料,只有老昆明自己家里做小锅米线才会配足各种材料,熬制高汤或骨头汤,配上米厂心的酸浆米线,新平的水腌菜,呈贡的臭豆腐,就着蓝天白天和灿烂的阳光,品尝着属于昆明人的惬意时光。

铁棚小锅米线地址:官渡区拓东路石家巷10号附7号(近盐业公司)吴井路131号塘子巷口塘荷酒店旁

东春小锅米线地址:昆明市金碧路363号云铜时代广场;

芳香小吃地址:昆明市官渡古镇旁古镇老街

官渡小吃地址:和平南路(昆明第十六中学对面);

官渡李记小锅米线玫瑰湾美食街思茅菜对面的商铺5-10;

万丰小锅米线特色:臭豆腐小锅米线,地址:大观商业城旁边;

盛鑫园小锅米线地址:昆明市鑫安路69号(金星园丁二期对面)

33号口缸米线地址:文化巷33号;

三棵葱地址:金碧路金碧广场桥香园旁边

康食源小吃坊地址:五华区新西南商业广场旁

昆夫小锅米线地址:北市区和谐世纪天膳美食广场一楼

蓝头巾周氏小锅地址:金马坊鱼课司街

老杰小锅米线地址:盘龙区万宏路与联盟路交叉口万宏国际B座1002号

传说当年昆明得胜桥边有家人专门做腌菜卖,因味道好远近闻名。有天,其女儿小花做米线时,因没有肉汤、肉帽,情急之下小花在烫好的米线里舀了一勺水豆腐做帽子,再放上甜咸酱油、冬菜(腌菜的一种)、胡椒、酱、香油、麻油、剁细的韭菜、油辣子等十多种佐料,大家吃了赞不绝口,问道:“这是哪样米线?”小花急中生智,随口答道:“豆花米线”,后来逐渐成为小吃店中的一款独具特色的素餐品种。

其实豆花米线就是凉米线的另一个版本,可以算是素版的凉米线,主要是突出了辣酱和豆花的作用。酸浆米线用热水烫过后放到碗里,然后舀进一大勺豆花,再依次放上冬菜、酱、韭菜末、花生缺一不可,豆花的素净掩盖了辣酱的鲜辣,米线的软滑沾满了清香的韭菜,是绝对的美味。爱吃荤的还要加上一大勺杂酱肉帽,既可品尝到纯粹的鲜辣,又可以。而冬菜可以说是豆花米线的点睛之笔,微微的酸味有些蔬菜的感觉,使味道更加鲜香。

豆花米线是我的最爱,甚至超过小锅米线,豆花米线的关键在于豆花和米线的质地,豆花柔嫩但不能太散,爽滑劲道的米线,鲜辣的酱料,可口的调料构成一碗很色香味俱佳的豆花米线。

下图是自己家做的豆花米线,豆花有些较嫩但有些散了,但好处是比较容易和其他佐料拌在一起。米线倒是比较筋道,选的是酸浆米线,比较粗一些,但很滑溜。基本上各种配料都有了,色香味俱佳,另外加了油鸡枞,使香气更加浓郁,让人食欲大开。

篆新辣辣小吃地址:新闻路篆新农贸市场内9-36.37(近云南日报社);

新迎传统豆花米线地址:新安巷官房大酒店对面;

小人桥豆花米线地址:地址:临江里农贸市场(近巡津桥)。

豆香园地址:文林街与凤翥街交口西南角;

彩云豆花米线地址:学府路(丰云财富广场下面)临街13、14号商铺;

无名豆花米线地址:吴井路110号(没有吃过,朋友推荐的,所说没有招牌);

德胜桥豆花米线地址:拓东路德胜桥头;

武成豆花米线地址:翠湖西门对门仓园巷

大锅米线历史较长,是一种大众化的小吃。大锅米线是云南米线中最便捷、最简单、最常见、最广泛的烹饪方法,大锅米线的汤很重要,汤是一碗米线的精华,必须选用猪筒子骨熬成高汤才能保证味道的鲜香。将米线在开水中烫熟,捞起来盛上高汤汤,配上不同的帽子(昆明叫"罩帽",它决定了一碗米线的味道和主料)就形成了不同的味道。大锅米线的加工虽然简单快捷,但其“帽子”是花样百出的。大锅米线按不同的“帽子”分为:焖肉米线,炸酱米线、鳝鱼米线、肠旺米线、三鲜米线、脆哨米线、鸡肉米线、卤鸡米线、耙肉米线、臭豆腐米线、羊肉米线、清汤牛肉米线、红烧牛肉米线、酸辣米线、酸汤米线、叶子米线、汆肉米线、稀豆粉米线…..等不计其数。而搭配的蔬菜有韭菜、豆芽、菠菜、木耳等,根据不同的味道进行搭配,以保证突出帽子的主味。

汪曾祺先生在《昆明的吃食》中写到:米线的配料最常见的是“闷鸡”。闷鸡其实不是鸡,而是加酱油花椒大料煮出的小块净瘦肉(可能过油炒过)。本地人爱吃闷鸡米线。我们刚到昆明时,昆明的电影院里放的都是美国电影,有一个略懂英语的人坐在包厢(那时的电影院都有包厢)的一角以意为之的加以译解,叫做“演讲”。有一次在大众电影院,影片中有一个情节,是约翰请玛丽去“开餐”,“演讲”的人说:“玛丽呀,你要哪样?”楼下观众中有一个西南联大的同学大声答了一句:“两碗闷鸡米线!”这本来是开开玩笑,不料“演讲”人立即把电影停往,把全场的灯都开了,厉声问:“是哪个说的?哪个说的!”差一点打了一次群架。“演讲”人认为这是对云南人的侮辱。其实闷鸡米线是很好吃的。

另一种常见的米线是“爨肉米线”,即在米线锅中放入肉末。这个“爨”字实在难写。但是昆明的米线店的价目表上都是这样写的。大概云南有《爨宝子》、《爨龙颜》两块名碑,云南人对它很熟悉,觉得这样写很亲切。

米线也还有别的配料。文林街另一家卖米线的就有:鳝鱼米线,鳝鱼切片,酱油汤煮,加很多蒜瓣;叶子米线,猪肉皮晾干油炸过,再用温水发开,切成长片,入汤煮透,这东西有的地方叫“响皮”,有的地方叫“假鱼肚”,昆明叫“叶子”。

荩忠寺坡有一家卖“肉米线”。大块肥瘦猪肉,煮极烂,置大瓷中,用竹片刮下少许,置米线上,浇以滚开的白汤。

青莲街有一家卖羊血米线。大锅煮羊血,米线煮开后,舀半生羊血一大勺,加芝麻酱、辣椒、蒜泥。这种米线吃法甚“野”,而鄙人照吃不误。

首先是闷鸡米线,根据汪曾祺先生的说法:“米线的配料最常见的是“闷鸡”。闷鸡其实不是鸡,而是加酱油花椒大料煮出的小块净瘦肉(可能过油炒过)。”

根据描述似乎说的应该是焖肉米线。焖肉米线是昆明最常见的小吃,在小吃店的点餐率仅次于小锅米线,与杂酱米线不相上下。先下油锅放干辣子炝锅后,将汤池老酱炒出香味后与肥瘦相间的猪肉丁、香菇丁合炒再调小火焖成香菇焖肉帽子。通过鲜美的肉汤搭配醇香爽口的焖肉及香菇,味道鲜美、醇厚爽口,回味无穷,昆明人将其作为早点和正餐,经常吃而不会厌烦。

其次是爨肉米线,根据汪曾祺先生的说法:“另一种常见的米线是“爨肉米线”,即在米线锅中放入肉末。这个“爨”字实在难写。但是昆明的米线店的价目表上都是这样写的。大概云南有《爨宝子》、《爨龙颜》两块名碑,云南人对它很熟悉,觉得这样写很亲切。”

爨(拼音:cuàn)肉米线现在简化为氽肉米线,氽肉米线来自于文山。大锅水烧涨,配好调料,剁肉下锅搅开,大瓢打入盆中即可,舀入烫好入碗的米线中。这种烫汤汆肉吃法,关键在于火候,过早汆肉夹生,过迟汆肉不嫩,比较考验厨师的手艺。汤是骨头汤,分为清汤和麻辣两种,鲜汤伴着嫩嫩的肉粒,闻着有一股子香气,一大碗管饱,吃着过瘾。

第三是鳝鱼米线,根据汪曾祺先生的说法:“文林街另一家卖米线的就有:鳝鱼米线,鳝鱼切片,酱油汤煮,加很多蒜瓣;”

鳝鱼米线则是来自于玉溪,因其口味上佳,风味独特,而在云南广泛流传,鳝鱼米线以新鲜野生鳝鱼和优质米线为主料,佐以香菜、薄荷、葱花、韭菜、油辣椒、花椒油、大蒜油、酱油等配料,红的辣油、白的米线、绿的小菜尤为鲜艳。红、白、绿相间,色泽鲜艳,口味独特,麻、辣、鲜、香,滑嫩爽口,麻辣鲜香的滋味只有亲自品尝过才能真正的体会。如果再加上炸猪皮做的“叶子”,简直不能更爽。

第四是叶子米线,根据汪曾祺先生的说法:““叶子”即炸猪皮。这东西有的地方叫“响皮”,很多地方叫“假鱼肚”,叫做“叶子”,似只有云南一省。”

所谓叶子就是炸过的猪皮,它是由猪皮晒干炸泡之后又用水发软,然后加调料煮制而成,入口柔韧绵软,还有气泡的弹性。叶子作罩帽,感觉还是单调了,如果和鳝鱼组合在一起,真心是美味无比呀!

第五是肉米线,根据汪曾祺先生的说法:“荩忠寺坡有一家卖“肉米线”。大块肥瘦猪肉,煮极烂,置大瓷中,用竹片刮下少许,置米线上,浇以滚开的白汤。”

作为米线“帽子”的耙肉也十分考究。要选用上好的前夹猪肉,先用清水漂透,然后划成手掌大的方块,放入铁锅内煮。当煮到汤变成白色,且用筷子戳得穿时,取出装入土锅置于灶心内,以粗糠作为燃料,用哑火炖一夜,至次日方可使用。这样的肉,炮而不腻,层次分明,即使不爱吃肥肉的人,一到嘴中就化了,感到舒适可口。煨耙肉的汤,即作为米线的配料――“老汤”,而使用的清汤也有其特色,是采用鲜肉和筒子骨混合熬成,吃起来既鲜又甜。

第六是羊血米线,根据汪曾祺先生的说法:“青莲街有一家卖羊血米线。大锅煮羊血,米线煮开后,舀半生羊血一大勺,加芝麻酱、辣椒、蒜泥。这种米线吃法甚“野”,而鄙人照吃不误。”

汪曾祺先生提到的羊血米线,其实是现在的肠旺米线,又是内脏又是血,听起来很重口味,所以肠旺米线是口味稍重的朋友的不二之选。肠,指的是猪大肠,将猪大肠翻洗干净,加入卤料卤熟。而旺,昆明也称血旺,即羊血或猪血。将羊血或猪血用微火慢慢煮熟,用火要掌握火候,做出的血旺宛如豆腐一般,有形而不破,入口却滑爽。在昆明有“吃猪血能去尘”的民间说法,所以血旺也是比较受喜爱的食物。肠旺米线用滚开水烫好入碗,浇上肉汤,舀上羊血或猪血、卤肠,撒上脆哨、葱花、薄荷、油辣椒拌匀即可食用。具有辣鲜滑嫩,味道充郁的口感。做得好的肠旺米线能把重口的食材卤得香辣浓郁,鲜而不腥。各家店制作的肠旺米线在汤的味道上差异较大,最典型莫过于清汤与焖汤,清汤肠旺米线肠爽味鲜;焖汤肠旺汤浓味爽。

当然还有其他的米线品种也比较受欢迎,比如杂酱米线、脆旺米线、三鲜米线、红烧牛肉米线、辣鸡米线等等,基本上你喜欢的味道,都有对应的品味。

选用昆明酱菜厂出产的什锦酱.什锦之所谓什锦,是用了云南特色的昭通酱,甜面酱,豆瓣酱,辣椒酱,汤池老酱,芝麻酱,花生酱,和其他特殊配料等以密方配制而成的。什锦酱成品鲜红,咸辣微麻,酱香浓郁,后味回甜。拿来炒杂酱肉帽也最合适不过,用什锦酱与鲜猪磨肉下油锅炒成香喷喷的杂酱。用筒子骨熬的清汤,米线也是最好选择当天制作酸浆米线,加入绿菜是碗豆尖,或者其它配菜比如绿豆芽、酸腌菜、青葱、香菜,一碗香喷喷的杂酱米线就做好了。

将新鲜猪肉切成丁的肉粒炸到酥脆,配上炸过之后又用卤汁煮过的豆腐丁,再加上一两片白肉,一勺红油血旺,配上葱花、韭菜、豆芽菜等蔬菜,当然还有筒子骨熬出来的清汤,没有肠旺米线那般重口味,嘎嘣脆的脆哨嚼在嘴里,与血旺的软滑、凉白肉的鲜味组合成美妙的味道。

云平风味园地址:护国路39号

猪脚米线地址:昆明市莲花池正街167号

百味锡都个旧汆肉米线店地址:环城北路101号(近雄业酒店)

文山早点地址:金实小区金菊路44号

叶子小锅米线地址:席子营小游园

大厂肠旺米线地址:凤凰村驰宇大厦对面MOMO景观商铺17号

不留名煮品园地址:龙泉路财经大学对面

岗头村肠旺米线地址:昆明市盘龙区昙小路沐东村90号

毛驴馆肠旺米线地址:昆明市龙泉路629号(烟厂对面)

百老味·猪脚米线地址:五华区莲花池正街

沈记小锅米线地址:盘龙区金色大道62号温馨家园小区10号

凉米线无疑是炎炎夏日里的当家小吃,凉米线的帽子多种多样,可以做成鸡丝凉米线、什锦凉米线,鳝鱼凉米线、牛肉凉米线等,在各家米线馆、小吃店里,甚至在婚礼上都有它的位置,天热时来上一小碗酸酸辣辣的凉米线,吃得头上冒热汗时再喝上一碗玫瑰糖做的木瓜水或者米凉虾,整个人感觉惬意极了。

汪曾祺先生在《昆明的吃食》中写到:“凉米线。米线加一点绿豆芽之类的配菜,浇作料。加作料前堂倌要问“吃酸醋吗甜醋”?一般顾客都说:“酸甜醋。”即两样醋都要。甜醋别处未见过。”

在《米线和饵块》中写到:“米线,加好酱油,酸甜醋(昆明的醋有两种,酸醋和甜醋,加醋时店伙都要问:“吃酸醋嘛甜醋?”通常都答曰:“酸甜醋”,即两样都要)、五辛生菜、辣椒。夏天吃凉米线,大汗淋漓,然而浑身爽快。”

建新园地址:宝善街196号

凤翥小吃地址:凤翥街19号

王及小吃地址:书林街

胡九小吃地址:文化巷6号

平常本地人很少吃炒米线,但到了晚上,烧烤摊上炒米线则成为食客们喜爱的美食,只是每家小店炒出来的口味都不一样,虽然味道较重,但却成为烧烤摊上的常见美食。

汪曾祺先生在《昆明的吃食》中写到:“护国路有一家卖炒米线。锅,放很多猪油,少量的汤汁,加大量辣椒炒。甚咸而极辣。”

在《米线和饵块》中写到:“干烧米线放大量的猪油,酱油,一点儿汤,加大量的辣椒面和川花椒末,烧得之后,无汁水,是盛在盘子里吃的。颜色深红,辣椒和花椒的香气冲鼻子。吃了这种米线得喝大量的茶,——最好是陀茶,因为味道极其强烈浓厚,“叫水”;而且麻辣味在舌上久留不去,不用茶水涮一涮,得一直张嘴哈气。”

炒米线的步骤和炒米粉之类的步骤相差不多,先放入肉末,放入白菜、豌豆尖时鲜菜蔬,炒至半熟加入米线,糟辣椒、韭菜、韭菜花调味料等炒熟起锅。虽然颜色不好看,看上去乱七八糟的,但是,米线鲜香甜辣,入口软糯。吃起来十分的过瘾。

烧烤牛肉炒米线地址:吴井路三医院门口

建水烧烤大排档地址:老海埂路758号外卖(一心堂对面)

赤焰烤场烧烤餐厅地址:小西门西安马路4号

我认为卤米线与豆花米线系出同门,二者加入的佐料都差不多,但味道却不一样,凉米线酸辣甜味均有,而豆花米线则是比较鲜辣。

卤米线是将米线焯水以后放入碗里,然后放入甜酱油、卤水、肉酱、香菜、韭菜、酸腌菜等配料,再将花生舂成细粒加入,还有喜欢的油辣子等。吃卤米线时,店家一般会配上一晚清香的肉汤,不用担心太干。

端仕小锅(文林街店)地址:文林街74号

罐罐米线最有名的是原来开在景星街的小店。坐在街边看着花鸟市场,吃着罐罐米线、罐罐脑花、烧豆腐、木瓜水,再去尝尝羊肉串,曾经是老一代昆明人的美好回忆。

昆明人比较喜欢各种,罐罐脑花、罐罐牛肉、罐罐臭豆腐、罐罐粉条、罐罐血旺、罐罐洋芋。罐罐米线是用一个无盖小土罐装上米线、汤、薄荷、臭豆腐、酸腌菜、豆瓣酱等放到烧架上加热,用小火煮,关火前加入一大勺香喷喷的肉帽和辣椒粉、精盐等调味料,味道浓重,属麻辣一族的经典美食。米线端上桌就香味四溢,而米线吸收了汤汁的精华后,吃在嘴里更加鲜美滑爽。

景星园罐罐米线地址:华山东路小绿水河(近92路车站)

汪曾祺先生在《昆明的吃食》中写到:“米粉揉成小枕头状的一砣,蒸熟,是为饵块。切成薄片,可加肉丝青菜同炒,为炒饵块;加汤煮,为煮饵块。

在《米线和饵块》中写到:“饵块有两种。一种是汤饵块和炒饵块。饵块乃以米粉压成大坨,于大甑内蒸熟,长方形,一坨有七八寸长,五寸来宽,厚约寸许,四角浑圆,如一小枕头。”

百度百科对饵块的定义:饵块为云南特有,是腾冲最著名的名特小吃之一,也是昆明地区常见的传统食品之一。饵块系用优质大米加工制成,其制作过程是将大米淘洗、浸泡、蒸熟、冲捣、揉制成各种形状。一般分为块、丝、片三种。制作方法烧、煮、炒、卤、蒸、炸均可,风味各异,久食不厌。

昆明饵块要数官渡饵块最为著名,它选料精细,软糯中又有弹性,无论煮或炒都很受大众的欢迎。在官渡古镇还建立了非物质文化传习馆,而且香米做的饵块要比糯米做的年糕要清香很多。

汪曾祺先生在《昆明的吃食》中写到:“云南人认为腾冲饵块最好。腾冲人把炒饵块叫做“大救驾”。据说明永历帝被吴三桂追赶,将逃往缅甸,至腾冲,没吃的,饿得走不动了,有人给他送了一盘炒饵块,万岁爷狼吞虎咽,吃得精光,连说:“这可救了驾了!”我在腾冲吃过大救驾,没吃出所以然,大概我那天也不太饿。”

在《米线和饵块》中写到:“据本省人说:饵块以腾冲的最好。腾冲炒饵块别名“大救驾”。传南明永历帝朱由榔,败走滇西,至腾冲,饥不得食,土人进炒饵块一器,朱由榔吞食罄尽,说:“这可真是救了驾了!”遂有此名。腾冲的炒饵块我吃过,只觉得切得极薄,配料讲究,吃起来与昆明的炒饵块也无多大区别。据云腾冲的饵块乃专用某地出的上等大米舂粉制成,粉质精细,为他处所不及。只有本省人能品尝各地的米质精粗,外省吃不出所以然。”

“将饵块横切成薄片,再加几刀,切如骨牌大,入汤煮,即汤饵块;亦可加肉片青菜炒,即炒饵块。我们通常吃汤饵块,吃炒饵块时少。炒饵块常在小饭馆里卖,汤饵块则在较大的米线店里与米线同卖。”

汪老在文中提到了“大救驾”,关于这个典故更为详细的说法是,清初吴三桂率清军打进昆明时,明朝永历皇帝逃往滇西,清军则紧追不舍。面对这种形势,农民起义军大西军领袖李定国命大将靳统武护送永历皇帝至腾冲,只是当时天色已晚,此一行人走了一天山路,疲惫不堪,饥饿难忍。他们辛苦找到一户农家,主人把家里认为最好的食品炒在一起,做成了由饵块、火腿、鸡蛋,青菜组合的一盘菜。永历皇帝吃后对这道菜赞不绝口,说是“炒饵块救了朕的大驾”。从此,腾冲炒饵块便有了一个别名———“大救驾”。

大救驾选用腾冲地区生产的饵块,饵块质地细糯、色白、有筋,将饵切成菱形片或三角型,加鲜猪肉片、火腿片、酸菜、葱、菠菜、西红柿、糟辣子、鸡蛋等炒香,加入少量肉汤焖软,再用精盐、酱油、味精调味。最后用酸菜和肉汤再煮成一碗汤,和装在盘中的饵一同上桌。

但大救驾并不是炒饵块的代名词,云南各地的炒饵块的风味各不相同,昆明的炒饵块是将饵块切成小片,再加上火腿、鸡蛋、肉、萝卜、番茄、青菜等,一起放在锅中爆炒而成。出锅时,这道菜红、绿、白、黄相映,颜色如油画般浓烈,吃起来却又软糯爽口。

曾经在巍山吃过一碗炒饵块,当时想去吃耙肉饵丝,但却卖完了。老板看我和同伴饥肠辘辘,于是就帮我弄了份炒饵块,那个味道比之前尝过的炒饵块都要好吃,让朋友尝了也是大赞,但让老板再炒一份,老板却说没料了,那味道至今念念不忘。

福照楼(护国店)地址:青年路432号天恒大酒店附楼护国路商铺

汪曾祺先生在《昆明的吃食》中写到:“饵块切成火柴棍大小的细丝,叫做饵丝。饵丝缅甸也有。我曾在中缅交界线上吃过一碗饵丝。那地方的国界没有山,也没有河,只是在公路上用白粉画一道三寸来宽的线,线以外是缅甸,线以内是中国。紧挨着国境线,有一个缅甸人摆的饵丝摊子。这边把钱(人民币)递过去,那边就把饵丝递过来。手过国界没关系,只要脚不过去,就不算越境。缅甸饵丝与中国饵丝味道一样!”

在《米线和饵块》中写到:“饵块亦可以切成细条,名曰饵丝。米线柔滑,不耐咀嚼,连汤入口,便顺流而下,一直通过喉咙入肚。饵块饵丝较有咬劲。不很饿,吃米线;倘要充腹耐饥,吃饵块或饵丝。”

煮饵丝的方式和大锅米线差不多,用大锅将大骨、猪皮大锅熬煮的高汤,加入饵丝,再加入了韭菜,白菜,番茄和酸腌菜等配料,最后再加入杂酱,一碗香喷喷的煮饵丝就做好了。饵丝虽软但却有嚼劲,加配料和酱肉以后味道鲜美中微带辣味,吃起来很香。

颐人园地址:茭菱路938号(近丰宁小区)

文山荷鲜居地址:钱局街农贸市场(近翠湖公园)

官渡小吃地址:和平南路5栋6栋(昆明第十六中学对面)

禧隆园饵丝王地址:东寺街云辰花园3号商铺

先炒肉丝,再加入白菜丝、胡萝卜丝、韭菜、葱花、酸腌菜等配菜,再加入甜酱油、咸酱油等调料,一碗酱香浓郁、鲜辣爽口的炒饵丝就做好了,细细品味它的味道,软糯香醇。

夜不收烧烤地址:江东花园路龙泉育才学校旁

饵丝说地址:东华街道人民东路285号(人民东路与小龙路交叉口)

烧饵块是云南人白天、中午、晚餐都会出现的食物,街头、店面都能看到它的身影。烧饵块是用煮熟的大米饭压成块状,通常是圆形薄饼状,在炭火上面烤制,将饵块两面烤成微黄,然后涂上酱料和菜馅即可。做法与糍粑相同,但糍粑的原料是糯米,饵块的原料是大米。所以才有了云南十八怪中的“粑粑叫饵块”一说。

汪曾祺先生在《昆明的吃食》中写到:“还有一种饵块是米面的饼,形状略似北方的牛舌饼,但大一些,有一点像鞋底子。用一盆炭火,上置铁篦子,将饵块饼摊在篦子上烤,不停地用油纸扇扇着,待饵块起泡发软,用竹片涂上芝麻酱、花生酱、甜酱油、油辣子,对折成半月形,谓之“烧饵块”。入夜之后,街头常见一盆红红的炭火,听到一声悠长的吆唤:“烧饵块!”给不多的钱,一“块”在手,边走边吃,自有一种情趣。”

在《米线和饵块》中写到:“烧饵块的饵块是米粉制的饼状物,“昆明有三怪,粑粑叫饵块……”指的就是这东西。饵块是椭圆形的,形如北方的牛舌饼大,比常人的手掌略长一些,边缘稍厚。烧饵块多在晚上卖。远远听见一声吆唤“烧饵块……”声音高亢,有点凄凉。走近了,就看到一个火盆,置于交脚的架子上,盆中炽着木炭,上面是一个横搭于盆口的铁篦子,饵块平放在篦子上,卖烧饵块的用一柄柿油纸扇煽着木炭,炭火更旺了,通红的。昆明人不用葵扇,煽火多用状如葵扇的柿油纸扇。铁篦子前面是几个搪瓷把缸,内装不同的酱,平列在一片木板上。不大一会儿,饵块烧得透了,内层绵软,表面微起薄壳,即用竹片从搪瓷缸中刮出芝麻酱、花生酱、甜面酱、泼了油的辣椒面,依次涂在饵块的一面,对折起来,状如老式木梳,交给顾客。两手捏着,边吃边走,咸、甜、香、辣,并入饥肠。四十余年,不忘此味。我也忘不了那一声凄凉而悠远的吆唤:“烧饵块……”

烧饵块所用的饵块是用煮熟的大米饭压成块状,通常是圆形薄饼状,在炭火上面烤制,将饵块两面烤成微黄,然后涂上酱料和菜馅即可。饵块经过筛拣、浸泡、蒸、舂细、搓揉,再用手工擀压而成,具有软、糯、洁白、清香回甜的特点。饵块的品种多样,有苦荞饵块、紫米饵块、包谷饵块、糯香饵块等。然后涂上秘制酱料配上油条,香脆中带些软糯,淡淡的大米香跟秘制的酱料充盈着整个口腔,让人充满了满满的幸福感。

厚香软烧饵块地址:丽江路1号附15-17号

霁月斋地址:翠湖南路4号翠湖公园内,开有分店

英凤烧饵块地址:华山西路翠湖公园内。门店众多

醉云喃地址:东寺街东西寺塔步行街北院2号

卤饵丝是有掌故的,话说在民国时期的某一天,一位客人带着孩子进店品尝煮饵丝,端仕街永顺园的掌勺师傅翟永安师傅将饵丝及各种配料放进小锅后,因工作辛苦,便顺手拎过一个凳子坐下吸起了水烟筒,一阵烟的工夫过后,客人高声催促,师傅快速起身转头一看,猛然发现小锅中的汤水巳经全部烧干,无奈之下,师傅只能将一碗没有点滴汤水的煮品递给了客人,并脱口说道:"这是一碗卤饵丝。"客人欣然接受,品尝之后连声说好,一个偶然,卤饵丝便正式诞生,且至今不衰。由于店是在端仕街上,吃客众多,老昆明人只要一说:"端仕小锅"都知道是他家。

饵丝选用粗饵丝,软糯Q弹,很有嚼劲,将小铜锅上中火,放入猪油,下饵丝,浇入肉汤、腌菜、肉丝、咸甜酱油后用碗翻扣在锅上。汤汁快收干时,拿掉碗,加入盐、豌豆尖,翻拌,拌匀,淋入红油,出锅装盘。卤饵丝软糯中带着甜鲜味,入口便是满满的浓香。

饵块做法是把饵块切成丝,长短齐整,粗细均匀。再用特制铜锅置旺火上,熟猪油、酱油合在一起沿锅边淋入,摆上豌豆尖,盖严锅盖,待饵块丝发出吱吱的响声时,即已回软。揭去锅盖,放入味精,边颠锅边用手勺翻动饵块丝,使其均匀入味,起锅盛入碗内或加配适量的熟青豌豆粒,更加显出滇味特色。

东街九号地址:书林街书林花园3号(华城饭店建设银行旁)

对于汪曾祺先生在《米线和饵块》中提到“青莲街逼死坡下,有一家本来是卖甜品的,忽然别出心裁,添卖牛奶饵丝和甜酒饵丝,生意颇好。或曰:饵丝怎么可以吃甜的?然而,饵丝为什么不能吃甜的呢?既然可以有甜酒小汤圆,当然也可以有甜酒饵丝。昆明甜酒味浓,甜酒饵丝香、醇、甜、糯。”,对于文中提到的牛奶饵丝和甜酒饵丝,家里是做过的,而且似乎也在外面的店里吃过,但后来就消声匿迹了。

网上查到一家仍在坚持卖的店铺:传统滇味小锅米线地址:安宁市华西小区正门口斜对面,但还没有去过,也不知道味道如何。

对于昆明本地人喜欢的味道,其实外地人未必喜欢,大部分的外地的朋友可能喜欢味道清淡些的小吃,比如过桥米线。由于昆明的味道“鲜中带辣,咸中带甜,甜辣相间”,所以也决定昆明的小吃无法在其他地方流行起来。而食材的限制也是个大问题,一些在昆明便宜大碗的蔬菜,到了北方或南方居然价格就连翻几倍,这也造成小吃只能在一定范围内受到人们的喜爱。

所以,有机会还是需要到原产地去品尝当地的味道,这样才不会被误导,而且也能吃到正宗的本地味道,而非商家根据当地口味改良过的味道,这样可以多方位的去感受一座城市或某个区域,让整个城市的感觉更加的丰富立体。

写完这篇,感觉好累,因为贪心把篇幅弄大了,文中间有几段文字被误删后还浑然不觉的保存关机,导致无法恢复,但好在坚持下来了。下一步还会对昆明的其他小吃进行介绍,望各位能多多支持和打赏,对文中表述不对的地方也请不吝赐教。

在,亦不在,寻找自我中

SATINE金典3.6g乳蛋白纯牛奶

MENGNIU蒙牛3.2g蛋白质纯牛奶

茶莉斯顿特级英红九号高端英德红茶120g

特仑苏3.6g蛋白质纯牛奶

剑南春水晶剑52%vol浓香型白酒

6月辉山牧场纯牛奶200ml*24盒儿童早餐纯奶优质乳蛋白

WULIANGYE五粮液普五第八代52%vol浓香型白酒

NONGFUSPRING农夫山泉饮用纯净水550ml*24瓶需买两件

虎邦鲁西牛肉蒜蓉辣酱30g*24杯外卖香辣鲜辣下饭拌面调味蘸料辣椒酱虎邦香辣牛肉130g

王小卤去骨凤爪无骨鸡爪零食柠檬酸辣味500g【现做现发】源头直发柠檬味500g罐装去骨鸡爪

Huamei华美维港月色月饼礼盒装混合口味720g

SUNTORY三得利无糖乌龙茶饮料

虎邦虎邦辣酱鲁西牛肉酱虎皮蒜蓉酱辣椒酱拌饭酱麻辣牛肉130g

THE END
1.昆明惊现50元一碗的多料帽子早餐,真的吗?昆明惊现50元一碗的多料帽子早餐,真的吗?马蹄烫嘴说美食 天津 0 打开网易新闻 体验效果更佳安徽大叔古法制酱油,万斤木榨榨一天出油300斤,一滴汗水一滴油 惟楚有菜 3171跟贴 打开APP 特厨探店 |吃生气了!自贡路边随便找家店都有这水平? 特厨隋卞 857跟贴 打开APP 双厨探店|济南文升园,携手烤打鲁菜https://m.163.com/v/video/VVHELVC2L.html
2.好不容易放假一天,必须做点家乡美食!镇雄微生活星期天厂里放假一天,准备在家做包子吃,和媳妇联手做了这么多包子,根本吃不完!https://m.ynzxx.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340355
3.柴火灶蒸一大锅粉蒸排骨,看着就流口水04:16 冬天的第一顿火锅,去菜地摘一篮子新鲜菜,一家人围着吃真暖和 6天前 03:38 今年最珍贵的礼物在肚子里了,珍惜与你合体的日子,期待你的到来 7天前 05:02 不花一分钱在家自己做帽子,简单好看又实用,这媳妇真会过日子 8天前 03:26 柴火灶蒸一大锅粉蒸排骨,看着就流口水 9天前https://jingxuan.douyin.com/m/video/7440757786725600512
4.一笼灌汤包P0G伊利X黄油小熊限定包装 优酸乳原味200ml*12盒 酸甜好滋味 虞书欣代言永夜星河 品牌官方 圣诞节送礼 想要 发布于2天前 北京市 相关推荐 App内查看更多 得物er-U8P9H9L2 17 送给朋友的 感觉还可以 cholexxx 37 飞天小王子 27点赞 收藏 评论 打开App看看https://m.dewu.com/note/trend/details?id=251726333
5.做红焖肉怎么做呢做法:1、将蚕豆洗净,鲜虾去皮挑去虾线,红椒和姜切成细末;2、在虾仁中放入适量的盐、生粉和胡椒粉;3、抓匀腌制一下;4、蚕豆放入开水中焯烫,加入盐和少许油;5、沥干备用;6、准备好生粉、盐、白胡椒粉和适量的水调制成水淀粉;7、烧热锅,加入适量的油,放入姜片和红椒煸炒;8、煸炒出香味后放入虾仁翻炒;9http://m.qicaisi.com/bk-1982658.shtml
6.昆明米线的焖肉帽子怎么做配料:大葱,姜,八角,芝麻油,味精,盐,酱油,黄酒;https://edu.iask.sina.com.cn/jy/37V8rCzrrR7.html
7.花样百吃:一碗好米线一份好心情放高汤淹过烫好的米线,加配料及香菇焖肉帽子、油辣子、生抽等,一碗香喷喷的香菇焖肉米线看着实在是卖相好而食指大动。 米线的重头戏:小锅米线 所谓小锅米线 ,就是一锅煮一碗的米线,放在火上的锅,比碗大不了多少,红铜做的,锅内依次放入:高汤、鲜磨肉、生抽、韭菜、米线、酸腌菜、豌豆尖、杂醬肉、油辣子等,这是https://www.meipian.cn/1boa40p3
8.老昆明味道焖肉帽子?杂酱帽子吃完了,今天换个焖肉的 准备材料:猪前腿肉1.5kg 大葱 黄姜 大蒜 香菇 八角2.3个 花椒 熟芝麻 黄焖酱5勺 料酒 白糖 生抽 1. 干香菇用水洗干净,温水泡发,切丁。 2.大蒜去皮,切丁备用。 3.猪肉洗干净,冷水下锅,放葱、姜、料酒去腥,煮沸撇去浮沫,继续煮60-80分钟左右(肉我分为三段,这https://m.dianping.com/ugcdetail/141299677?sceneType=0&bizType=29&msource=baiduappugc
9.滇味小吃:我最爱的昆明风味豆花米线做法在昆明一般用汤池老酱),把老酱炒香时,再倒入肉丁,加 12味调料与酱一齐翻炒,一直要炒到老酱香酥,肉丁外皮发硬,这才按比例加入适量肉汤,不能多,也不能少,再大火烧开小火焖煮很长时间,最后起锅装入大糟桶冷藏,像入酒窖一样把焖肉"糟窖"五天,让焖肉酱香彻底入味才出桶拿出来做焖肉米线的帽子.通常我家焖肉https://www.360doc.cn/article/4310958_207396828.html
10.白花花的大馒头:朴实无华的美食之选馒头,一种再平常不过的食物,没有华丽的外表,也没有复杂的制作工艺,却有着一种朴实无华的魅力。它是北方人的主食之一,也是许多人心中的最爱。对于那些追求简单生活的人来说,白花花的大馒头就像是一位忠实的伙伴,无论何时何地,都能给他们带来满足和温暖。 馒头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它是中国传统面食的代表之一。http://m.wangxian.cc/wadt/40615.html
11.香菇焖肉帽子的做法大全名菜谱香菇焖肉帽子的做法 材料: 猪肉500克 香菇200克 帽子形的蘑菇200克 葱姜适量 料酒适量 生抽适量 老抽适量 盐适量 糖适量 清水适量 步骤: 将猪肉切成小块,用开水焯水后捞出备用。 香菇和帽子形的蘑菇分别切成小块备用。 锅中倒入适量油,加入葱姜爆香。 https://www.mingcaipu.com/313845d551.html
12.杂酱怎么做云南吃米线的焖肉(肉帽子)杂酱的做法云南吃米线的焖肉(肉帽子)杂酱的用料 肉沫500g大蒜10个 花椒一小撮草果1个 酱油2勺辣酱5大勺 食用油一小碗水小半碗 云南吃米线的焖肉(肉帽子)杂酱的做法 步骤1 草果,八角,花椒放油锅中超香 步骤2 放入肉末(肉丁),炒至变白 步骤3 放入大蒜,炒出蒜香,再放入辣酱,翻炒均匀 https://www.douguo.com/cookbook/1271012.html
13.米线有多少种帽子昆明顶正帽子米线培训所谓“帽子”,昆明叫“罩帽”,即决定一碗米线味道的主料,如焖肉、肥肠、鸡肉、炸酱等,因这些调节口味的主料都是事先采用秘制配料炒制或烧纸出来,米线出品时直接将它们舀一勺放在整碗米线的上方,形似给米线戴了一顶“帽子”,故名“帽子米线”。带鲜汤的是帽子鲜汤米线,不带汤的则是帽子卤米线。 https://www.houxue.com/news-1525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