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健康宣教范文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幼儿健康宣教,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中图分类号〕G612〔文献标识码〕A

一、健康教育内容要与幼儿年龄特点、生活经验相符合

对于幼儿来说,其年龄特点和生活经验决定了他们只对自己所了解和喜欢的事物感兴趣。因此,开展主题活动时,教师要对幼儿的发展情况进行了解,遵循幼儿的年龄特点和生活经验,发现幼儿需要,选择适合幼儿的、有价值的主题活动内容。

在开展以健康领域为主要内容的主题活动时,我们非常注重从幼儿身边的事件入手,选取贴近幼儿生活、幼儿容易理解和感兴趣的健康教育内容来设定和开展主题活动。如,小班幼儿的健康观念很模糊,常会出现一些不健康行为,如挑食、流鼻涕乱抹、经常露小肚皮等。因此,教师在选取小班主题活动时,就要从贴近幼儿的吃、穿、情感等方面入手,制定“我是健康好宝宝”主题,在进行过程中选取幼儿容易理解的活动内容,让幼儿在好玩的游戏中掌握技能,从而促进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提高和良好卫生习惯的养成,强化幼儿的自主健康意识。

二、健康教育内容要从日常生活中捕捉

幼儿园健康教育的内容与幼儿的生活紧密相连,因而在选择健康教育的内容时,应紧密围绕幼儿的日常生活,在观察幼儿、了解幼儿的基础上,及时发现并捕捉幼儿在生活中感兴趣的事物、游戏和偶发事件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使其逐步生成为蕴含健康教育价值的主题活动内容。如,在中班的日常生活中,教师发现幼儿对肯德基等食品感兴趣,教师及时抓住这一教育契机,开展“美食总动员”主题活动。在这一主题中,教师从多角度切入,从丰富多彩的食物、营养配餐、自己动手做美食等几个方面开展,让幼儿在探索美食奥妙的同时,感受食物的多样性,了解合理膳食与营养配餐之间的重要关系,体验自己动手的快乐。

三、健康教育内容要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

【关键词】健康教育;手足口病;患儿家长

健康教育是一门综合性的应用科学。它是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教育活动,促使人们自觉地采纳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达到预防控制疾病,促进健康的目的【1】。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发生在5岁以下婴幼儿,主要表现为口腔炎及位于手足、臀部的皮疹,夏季多见,可经呼吸道、消化道(粪口传播)传播,也可经接触皮肤疱疹中含病毒的泡液直接传播。护理过程中家长作为唯一监护人和照顾着,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所以对患儿家长实施健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针对我科2012年5月1日到6月30日共收治442例手足口病患儿,健康教育专职护士根据手足口病患儿特点,指导观察组患儿家长如何正确饮食、用药、隔离、休息、活动,预防等疾病方面知识,大大缩短了病程,提高了治愈率,减少了并发症,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现总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2年5月―2012年6月30日我院感染四科负责收治的442例手足口病患儿,年龄有5月龄到11岁。患儿家属共502人,其中男150人,女352人;文化程度:小学50人,初中180人,高中202人,大专及以上学历70人。

1.2方法将442例手足口病患儿家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2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对观察组患儿家长在实施过程中结合其接受能力,文化程度,采取适宜的多种形式进行健康教育,并贯穿整个住院期间,例如各项护理操作前后,给予口头个别讲解,集体讲解,相互宣教等形式。

1.4统计方法所用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

2结果

3健康教育内容

3.1疾病知识宣教患儿入院后主动与家长进行有效沟通,解除家长的顾虑,向其解释手足口病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可防、可治、可控的一种疾病,经过抗病毒、抗感染及对症治疗后,若无并发症,一般预后良好,从而解除家长紧张的恐惧心理,积极配合治疗。

3.2病情观察宣教患儿在发热期间,每30min―1h测体温1次,体温在37.5℃―38.5℃之间的患儿,给予多饮水,温水擦浴等物理降温。指导家长观察患儿有无拍头、抓发,有无烦躁不安或阵发性哭闹、精神差、嗜睡、易惊、头痛、呕吐、肢体抖动、抽搐等症状;有无面色苍灰、皮肤发花、四肢发凉、心率加快或减慢;呼吸有无浅促,口唇紫绀,有以上异常表现时,常提示患儿病情加重,应及时报告医生。

3.3饮食宣教饮食应清淡、可口,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营养丰富、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如牛奶、瘦肉粥等,禁食过热、冰冷、辛辣、过咸等刺激性食物。

3.4皮肤护理宣教因多数患儿体温高,经用降温措施后,易出大量汗液,同时皮肤疱疹刺激明显。因此做好皮肤护理十分重要。要及时给患儿换衣服,保持皮肤清洁,要勤剪指甲,不要让患儿抓皮肤疱疹处,以防破溃后继发感染。手足部皮疹可涂炉甘石洗剂,带有疱疹形成或疱疹破溃时可涂0.5%碘伏。

3.5环境及行为宣教将患儿安置在空气流通的病房内,保持病房安静,定时开窗通风,教育患儿养成良好的洗手习惯。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洗手;陪护人员接触患儿前,替幼儿更换尿布,处理粪便后均要洗手,并妥善处理污物;婴幼儿使用的奶瓶、奶嘴、餐具及毛巾使用前后应充分清洗消毒;不要让患儿喝生水,吃生冷食物,严格控制探视人员,减少交叉感染。

3.6恢复期及出院宣教告知家长手足口病是一种非终身免疫性疾病,可再次感染而发病。所以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很重要,出院后尽量少让孩子到拥挤的公共场所,保持房间空气新鲜,加强体格锻炼,加强营养,充分休息,增强自身免疫力。

4结论

通过对患儿家长的健康教育,满足了患儿家属对手足口病防治知识的渴求,为行为改变打下良好的基础。应用健康教育,密切了护患关系,提高了病人的满意度,提高了护理工作质量。

【关键词】急诊输液;健康宣教;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R197【文献标识码】A

1临床资料

我院急诊每日的输液患者在100人次以上,高峰时可达200人次。根据近半年(秋冬季)来统计,婴幼儿占30-40%,青少年占20-35%,老年人(60岁以上)占25%~45%。其中发热占15%左右,上呼吸道感染占40%左右,老年慢性病占35%左右,其他疾病占10%左右。

2急诊患者健康宣教的要点

2.1文化层次差异性:由于急诊患者来处不同的社会阶层,文化程度及背景不同,因此护士在接受执行单时最好能看一下病历。健康宣教时内容要注意因人而异,有的放矢,因人施教。

2.2语言通俗化:健康宣教应通俗易懂,易于接受。首次接受输液治疗的患者以入诊原因的问题为主而进行宣教。如用药不良反应及输液的注意事项等。宣教过程中尽量少用或尽量不用医学术语,遇到必须使用医学术语时,要用简单明了的用语,并辅以相应解释,使健康教育达到最佳的效果。

2.3不失时机,贯穿其中:急诊患者的输液观察期短,急病症缓解即可出院,护士要将宣教内容贯穿到护理技术操作中,随时随地的进行健康宣教,切忌将所需的宣教内容一次性的说完全,让患者感到漫无边际,不知所措。每次操作可宣教一个内容,要耐心有礼貌地解释,直到患者接受明白为止,接着才可讲解另一个宣教。使患者有个逐步适应的过程。

3急诊患者健康宣教的内容

3.1输液前请患者排空大小便,取舒适卧位。婴儿的话要先检查并更换好纸尿裤。行动不方便者可准备好尿壶或便盆及屏风。嘱大家自觉保持环境清洁。

3.2静脉血管的选择及输液滴速:静脉较细可搓一搓手背或用温热毛巾局部热敷使血管充盈,注意调节好水温,防温度过高造成烫伤。告诉患者及家属输液过程中不能自行调节已调好的输液速度。因为滴速过快会造成不利因素,过慢会影响药物疗效。

如发生液体不滴或滴速过快过慢,需及时告诉您就近的护士。无人时请患者或家属按铃通知。特殊用药需快滴或慢滴时会另行告知。

3.3指导患者做好自我病情的观察,注意有无出现相差的输液不良反应,如输液过程中出现的心慌,憋气,寒战,高热,局部皮下血肿或组织水肿,皮肤过敏等情况要立即关闭输液调节器马上按铃通知护士。

3.4在保证输液针头固定好不滑出的同时,可适当活动一下肢体,改变,解大小便,以防过度劳累。婴幼儿应适当用夹板固定防脱针,并经常用表扬鼓励的语气。

3.5输液后的宣教:向患者及家属讲解拔针后用大拇指按血管走向按压针眼5分钟左右,至针眼局部无渗血为止。如局部肿胀起包,一般会自行吸收,要6小时后才用温热毛巾热敷,或用薄土豆片局部外敷。不宜拔针后马上热敷,以免加重局部渗血。输液后请勿马上起身或变换,以防意外发生。请注意观察是否会出现输液后静脉从或药物不良反应。输液性静脉炎一般是在输液拔针后48小时出现的。表现为沿静脉走行突然发生红肿、灼热、疼痛或压痛,出现条索状物或硬结。急性期后,条索状物变硬,局部皮肤色素沉着。如出现应立即回医院处理。

急诊室的静脉输液是抢救或临床治疗的重要途径之一,是急诊护理工作一项不可缺少的重要操作。护士及时做好输液前、中、后的宣教工作,减少了各种药物不良反应及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达到了减少患者投诉率,提高急诊满意度的效果。对提高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雷红丽、王伟洁.门诊开展健康教育的探索与实践.实用护理杂志,2010,16(12):4546.

一、管理制度规范到位

我园对卫生保健工作实行园长负责制。园内成立了由园长、保健老师及全体保育员及厨房人员组成的卫生保健小组。严格执行人员培训计划,保育员也大多具有高中学历水平,并经过妇幼保健院的卫生保健知识培训。全园设有保健室、隔离室,保健室内物品设施齐全,有流水洗手设施,无处方药及过期变质药品,药品标签明确、清楚,各种制度表格健全,各类统计数据及时上墙,并能定期组织卫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二、幼儿的生活安排科学有序

三、幼儿膳食均衡合理

我园本着卫生、安全、富有营养利于消化的总要求,每周为幼儿制定带量食谱,做到品种多样,搭配合理并保证按量供给。采购中,我们抱着对孩子极端负责的态度,采购质量上乘的食品,并与供应商签订安全责任书,强调提供的菜必须新鲜、安全。为了提高伙食质量,我们在菜肴的搭配、烹饪上下功夫,保证幼儿吃饱吃好。从未发生过一起食物中毒现象。每月我们还及时做出营养分析,及时召开膳委会,广泛听取教师、厨房人员、家长的意见建议,调整食谱,保证幼儿各类营养素摄取均衡。同时我们还将每周食谱向家长公布,让家长了解自己孩子在园的用餐情况,增加幼儿伙食的透明度。幼儿伙食帐专人负责,与教师伙食严格分开,每月向家长公布,接受家长监督。

四、把好防病治病关口

1、严格把好防病治病体检关。我们坚持做好新生入园体检工作,经体检合格方可入园,入园体检率要求100%合格,入园后,每学期为幼儿测量身高、体重,并及时作好评价、汇总,发现问题,及时矫治。

2、把好晨检关。保健老师每天坚持认真晨检,做到一问二看三摸四查,并作好详细记录,了解每位幼儿的健康状况。在传染病流行期间更是加大力度,发现患儿及时隔离,防止进入园内造成蔓延。

3、把好消毒关。我们制订了详细的消毒要求,要求每位保育员熟练掌握,按要求严格规范操作,并做好记录。

4、把好预防接种关。我们按计划免疫要求,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做好儿童计划免疫工作登记工作,对有缺漏的幼儿动员他们进行补种。

五、严把安全关

我们成立了安全组织机构负责全园的安全工作,经常针对全园的大型玩具,户外活动器械,电器、水电管线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修理,杜绝事故隐患。我园一般外伤事故发生率也低于1%。

六、卫生宣教

七、完善各类台帐资料的登记

平时我们注重各类卫生保健台帐的登记,按要求认真填写,准确统计,各类数据及时上墙公布。

八、完成体格检查并进行评价。

关键词:WebQuest教学模式;营养学;团队合作;自主探究

1WebQuest教学模式的构建

2WebQuest教学模式在营养学教学中的应用

笔者以营养学课程中"幼儿营养"为主题,应用WebQuest教学模式,设计4学时教学内容,尝试营养学教学课程改革。

2.2任务通过资料查阅,整理幼儿的饮食营养与健康的信息,根据自身已有的知识,探讨这个小朋友的饮食改善方案。全班同学分为5组,去收集、整理、研究信息资源。

2.2.1幼儿不良饮食行为组调查与采集目前幼儿存在的一些不良饮食行为,并分析原因,找出解决方案,最终形成一份总结报告,并且以PPT形式汇报。

2.2.2幼儿膳食营养需要幼儿的营养需要原则,膳食食谱制定的要求,网络资源中有关幼儿全日食谱摘抄6个,根据营养需要和生理特点,对其进行评价,最终形成一份总结报告,并且以PPT形式汇报。

2.2.3幼儿营养与健康组文献查阅有关目前幼儿的营养健康状况,幼儿的生理变化,并分析其原因,最终形成一份总结报告,并且以PPT形式汇报。

2.2.4幼儿营养宣教组搜集可以为小朋友做营养宣教的图片和视频,要求生动,有趣,根据搜集的内容和专业知识,请团队合作制作出一份大约20min的幼儿营养宣教计划,并能当场汇报。

2.2.5综合组查阅资料,并综合以上3组的分析报告,请为"榨菜小朋友"提出一份可行的改善计划,最终形成一份总结报告,并且以PPT形式汇报。

2.3过程

2.3.1课前准备工作①分组,选出组长和组员;②小组讨论工作方案,明确组长和各个组员的工作。

2.3.4汇报研究成果①各组各派1名代表汇报研究成果;②汇报可以采取多种形式:例如演讲、powerpoint演示、图片展示、课程中心资料版和讨论版等等;③请各小组的其他成员将各组的研究成果综合起来。

2.4资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连续选择2013年6月~2014年1月本院心外科手术患者230例,病例纳入标准:①病情稳定,有手术指征,无手术禁忌证者;②患者及家属自愿参加本次研究。排除标准:①精神疾患、意识不清者;②年龄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术前采用常规口头宣教,实验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多媒体课件形式进行宣教。

1.2.1制作多媒体课件选择可引起心情欢愉和安宁的绿色、蓝色为背景色PPT模板,利用“文本结合图像”、“声音配合动画”等多种形式,建立宣教内容之间的逻辑连接。内容力求通俗易懂:共包含9个小结,①CICU的功能及术后入住的必要性;②CICU的环境特点及可能出现的情景;③CICU采用的监护、治疗手段,如气管插管、无菌导尿等;④转出CICU的标准;⑤遵医和配合治疗的重要性;⑥可能出现的心理不良反应及后果;⑦护士的工作内容和方式;⑧沟通和理解的重要性;⑨自我心理调控的方式以及寻求帮助的方式。

1.2.2具体实施①入院责任护士即对患者的社会学资料及心理状态进行全面了解和测试,并做出具有针对性的个性化宣教方案;②发放宣教手册,指导文化素质较高者自行学习,对文化较低或幼儿进行一对一口头宣教;③在此基础上,利用多媒体课件组织首次团体培训,在每一环节结束后,进行答疑解惑;④全部培训结束后,以提问形式对培训效果进行考察,针对没有理解的患者进行个别指导;⑤2d后组织第2次培训,程序同上;⑥术前晚再次进行视频播放,但须将答疑和提问置前,然后再行播放。

1.4统计学方法2结果

2.1对照组、实验组焦虑程度比较数据显示,对照组、实验组患者入院日焦虑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前及术后清醒24h内的焦虑程度均轻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当前,随着科学的发展,多媒体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充分利用这一高效、质优资源构建护患之间的沟通,达成软性教育是未来护理学发展的趋势,本研究较好的体现了其优良的效果,可为其他科室的健康教育提供借鉴。

[1]葛伟伟,颜小挺.心胸外科手术患者术前健康宣教的效果观察.健康必读,2012,11(2):97-98.

[2]罗德生,王慧,方敏,等.术前访视对预防心脏外科术后患者ICU综合征的效果观察.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9(2):36-37.

[3]ChagasMH,TumasV,LoureiroSR,etal.LaureiroValidityofaBrazilianversionoftheZungself-ratingdepressionscaleforscreeningofdepressioninpatientswithParkinson'sdiseasa.ParkinsonismRelaatDisord,2010,16(1):42-45.

[4]李观妹.临床护理和心理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支架术的疗效观察.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7(18):23-24.

[5]吴美清,高伟琴.术前健康教育对外科手术患者焦虑心理及手术结局的影响.中国现代医生,2011,49(15):160-161.

一、健康检查工作:

开学初,保健室严抓新生的体检工作,本学期新入园幼儿全部经过市妇幼保健院全面的健康检查,入园体检率达100%。严格执行晨检制度,晨检时注重“看”、“摸”、“问”,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做好记录,确保每天出入园的幼儿身体健康。及时掌握生病幼儿的情况,晨检后反馈到班级,使带班教师可以对生病的儿童进行特殊护理,保育员做好全日观察。5月份市妇幼保健对全园幼儿进行体检,在园体检率达99%,全园教职员工在妇幼保健院进行全面体检,体检率和体检合格率均达100%,

二、防病措施:

本学期,我们严格执行卫生保健制度,坚持以预防为主的方针,根据季节的不同,对园内幼儿活动和生活场所、物品进行定期消毒。坚持开窗通风,每日为幼儿提供清洁安全的生活空间。在冬春季呼吸道疾病高发季节和防流感期间,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流感疫情预防、控制工作,建立了缺勤监测、报告与管理制度,对缺席幼儿进行家访,了解缺席原因,对患感冒、发热的幼儿作好观察隔离工作,并主动向家长做好解释工作,取得家长的配合,同时增加了预防服药,提高了消毒的密度与强度,这一系列的措施确保了全园98%以上的高出勤率,保证了幼儿园的传染病的零发病率。配合防疫部门做好国家规定的计划免疫工作,对幼儿的疫苗接种进行登记管理,及时做好漏种幼儿的宣传发动工作,保证了每个适龄幼儿能按时得到接种,保证计划内免疫接种率达到98%以上。

认真筛查体弱儿肥胖儿,对营养不良和有肥胖倾向的体弱儿肥胖儿进行个案管理,一日活动中从运动、餐点等环节进行有针对性的干预,并及时与家长交流意见,使家长能够理解管理的意义,使之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互相配合,共同管理。对幼儿体检中发现的疾病缺点及时与家长进行沟通进行规范矫治,疾病矫治率达100%。

三、营养与膳食工作:

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进餐习惯:进餐前,我们的老师会结合当天菜肴进行营养小知识的教育,减少幼儿偏食的产生;进餐时,要求幼儿安静吃完自己的一份饭菜等等;进餐后,要求能自己进行桌面的清洁整理工作,碗筷轻轻放;并且培养幼儿饭后漱口、擦脸的好习惯。平时为幼儿提供水温合适的开水,保证了幼儿全日**安全卫生饮水。

四、卫生消毒工作

抓好幼儿园室内外环境清洁卫生。要求各班保育老师严格按照卫生保健制度,实行定人定点,分片包干,根据幼儿园的美化、净化、绿化、儿化特点,一天一小扫,一周一大扫,保持园内外经常性的清洁,保健室定期检查,对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指出、督促改正。

消毒工作是幼儿身体健康的保障。保健室经常指导保育员和食堂人员做好消毒工作,使保育员能全面掌握消毒方法,在分餐点时能着工作装戴工作帽,做到规范操作。幼儿的生活学习用品严格按照消毒规范进行消毒保洁,各班保育员做好消毒记录。厕所每天用消毒水冲刷,做到无尿垢、无臭味。

食堂人员严格执行食品卫生规范操作,食物及用具按生、熟分开处理和存放,有效避免了交差污染。严格消毒制度,坚持幼儿食具一餐一消毒,有效避免了幼儿通过食具引起的交差感染,确保了幼儿在园的健康。为防止病从口入,保健室加强了饮食卫生管理,督促食堂人员注意个人卫生习惯,勤剪指甲,班前便后流动水洗手,上班时穿戴好工作衣帽。每天冲洗食堂,保持经常性的灶台、食具、用具清洁,每周彻底大扫除,不定期进行灭蚊灭蝇灭蟑灭鼠工作,确保幼儿饮食的卫生安全。

五、安全健康教育和检查

六、卫生宣传与家长联系工作

根据季节变化和幼儿发育的健康情况进行健康宣教,我们以一日活动为阵地、以《家长园地》、家长学校为窗口,从不同角度,适时宣传安全卫生保健知识,本学期针对流感高况,有针对性的进行了有关预防流感的讲座,有效提高了保教人员和家长的安全卫生保健意识。

七、其它工作:

1.1对象2007年8月2009年12月到本院儿保科心理门诊首次就诊的儿童208人,其中包括部分幼儿园体检时心理问题的咨询等。

1.2方法自制表格对所有首次就诊的儿童均给予详细登记,如就诊日期、父母职业、文化程度、住址、儿童姓名、性别、年龄、就诊原因、儿童生长发育情况等。分拆总结登记表中的项目,参照CCM仆2-R标准进行疾病学诊断,就诊原因根据临床情况及医生的诊断归类。配合疾病诊断及就诊原因分类的有儿童行为量表、丹佛发育筛查试验(DenverDevelopmentalSereeningTest,DDST)、Peabody图片词汇测验(PeabodyPie-tureVoeabularyTest,PPVT)、韦氏儿童智力量表(WeehslerIntelligeneescaleforehildren,WISC)、韦氏学龄前儿童智力量表(WeehslerPresehoolandPrimarySCaleofIntelligenee,WPPSI)等。

1.3统计学方法采用丫检验。

2.1就诊儿童一般情况分布首诊儿童共198人,其中男童106人、女童92人,男女各占为53%、47%。6岁以下就诊儿童64人,612岁就诊儿童112人,13岁以上就诊儿童22人;<6岁组、612岁组、>13岁组就诊儿童分别占全部就诊儿童的30.76%、58.65%、10.58%。就诊儿童年龄集中在612岁。就诊儿童中家住城镇的151人,占72.6%;父母一方大专以上文化的117人,占56.3%。

2.2不同年龄组的就诊原因分布6岁前儿童就诊人数占所有就诊人数的30.76%,就诊原因主要为行为问题、抽动症、言语问题、健康体检和咨询。儿童睡眠障碍和排泄障碍(尤其是遗尿症)等在心理门诊中也占有相当大的比例。而6岁以上儿童则以多动、学习困难为主。所有就诊儿童中,健康咨询占33.3%,其所占心理门诊的比例随着年龄的增长由<6岁组的43.0%下降到612岁组的29.7%和13岁组的26.3%,<6岁组儿童咨询率明显高于大年龄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15.48,P<0.001)。

3.1据WHO估计,大约有20%的儿童在成年之前会出现情绪或行为问题,如不及时干预,可能发展成为心理障碍或疾病。本市心理门诊儿童就诊率相对较低,这可能与乡镇儿童保健机构尚未开展心理咨询工作以及本院对此项工作的开展刚刚起步、宣教力度不够,家长对儿童心理问题的认识不足有关。

一.安全方面。

1.期初,后勤部门与全体教职工签定了“安全目标责任书”,进一步强化教职工的安全意识。

2.进一步加强食堂进货验收工作。实行幼儿食品专人采购,做好食堂进货登记。发现不合格者不加工给幼儿食用。订购点心熟食向食品单位索取有关卫生许可证和营业执照。

3.坚持每月检查户外大型活动器具、电器设备、班级设施,做到发现问题及时记载,请专业人员进行维修,延长设备的使用期限。期末做好园内、班级中设备的保养、收放工作。

4.经常督促门卫工作人员做好门卫值班,发现问题,及时汇报和处理,促使安全防范措施起到更好的作用。

5.本学期,检查灭火器1次;各类维修30余次;检查户外大型玩具次;改造食堂油烟机的开关等。经常提醒教师和后勤人员增强安全意识,加强安全防范措施,使安全工作深入人心,并化为实际行动。

二后勤队伍建设。

1.坚持隔周保育员学习、劳动制度。本学期进一步学习了《新纲要》的精神、幼教杂志上有关教养方面的经验介绍、“托幼机构常用物品消毒常规”和“托幼机构常见传染病的防治”(流感、腮腺炎);学习了《关于切实做好中小学校安全工作的紧急通知》的通知,通过开展学习、跟班指导、观摩交流、谈体会、知识竞赛、制作教玩具等多种形式的活动,逐步提高保育员树立正确的儿童观、教育观,进一步提高保教水平。

2.根据后勤工作的需要,继续挖掘保育员中的积极因素,设立了“小组长”,以良好的氛围,团结协作的精神,扎扎实实做好每天的配班、消毒等各项保育工作。

3.进一步规范和落实“日常规范操作”,加大督促和检查的力度,使每位保育员能明确“日常规范操作”的要求,正确配比使用。

4.本学期根据实际情况,因增加了幼儿人数,且各年龄段菜肴烹调的要求不同,故增加了食堂工作人员,并以“老带新”的组合调整了人员的搭配和分工。组织食堂工作人员学习和明确了《食堂工作人员岗位卫生责任制》、《粗加工岗位卫生责任制》、《配菜岗位卫生责任制》、《烧煮烹调卫生责任制》、《餐具消毒岗位责任制》。每周请主勺一同参加制定下周“幼儿食谱”,并在菜肴的刀工、色彩、味道上作些探讨,使菜肴更适宜幼儿和受幼儿的欢迎。

5.加强指导、督促和检查食堂的食品卫生、规范操作。组织食堂工作人员学习《食品卫生法》、《关于切实做好中小学校安全工作的紧急通知》的通知,进一步明确各岗位的职责,日常规范操作,把幼儿的安全、健康放在首位。

三.财物管理。

1.做好物品管理的常规工作。除在规定的日期领物外,对于园内的各类公开活动,能根据教师的需要,及时提供所需的材料或物品。坚持勤俭持园,坚持园内“购物申请”制度,充分发挥有限资金的作用。

2.做好物品的调配工作,提高园产的周转使用率。做好幼儿代办费的结算,并向家长公布;做好发放幼儿代办用品的工作;保存好幼儿下学期要使用的物品。

四.卫生保健方面。

(一)完成托幼机构卫生保健台帐。

1.科学合理地制定食谱、及时完成营养分析。

严格按照妇保所六大营养素:蛋白、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水的规定及幼儿每人每天摄入量标准,根据季节特点,综合考虑经济、营养、可操做性等因素,制定出适合幼儿口味,有助于幼儿消化吸收的食谱。每日观察幼儿进餐情况调整食谱。每月按时完成一次营养分析,召开膳委会会议,公布营养分析结果,听取各方意见,不断提高食谱质量。

2.晨间检查、全日观察记录。

认真执行晨间检查制度,做到“一摸二看三问四查”,判断幼儿健康状况,及时筛检出患传染病病的幼儿。若发现有患传染病的幼儿入园,立即进行隔离观察,通知幼儿家长。所在班级进行消毒,防止病情扩散。对于一般小伤病者,仔细询问后做好记录,给予必要的护理照顾。按时给患儿服药,喂药时核对班级姓名。

3.完成体格检查并进行评价。

(二)卫生宣教

1.根据各年龄阶段幼儿认知水平的不同选取幼儿通俗易懂的教材,每月为幼儿上一节健教课。

2.每月更换卫生保健宣传橱窗,进一步向家长宣传科学育儿的知识。

DOI:10.14163/ki.11-5547/r.2017.04.079

【Abstract】ObjectiveToinvestigateinfluencebytargetedpreoperativeinterventiononchildrenpatientsinselectiveoperationanditsclinicaleffect.MethodsAtotalof124childrenpatientsinselectiveoperationasstudysubjectswererandomlydividedintocontrolgroupobservationgroup,with62casesineachgroup.Thecontrolgroupreceivedconventionalnursingpattern,andtheobservationgroupreceivedtargetedpreoperativeintervention,includingvenouschannelestablishmentbeforeenteringoperatingroomalongwithparentscompanion,andnursinghealtheducationinpreoperative1dinsteadofpostoperativeeducation.Observationandcomparisonweremadeoninfluenceandeffectsbydifferentnursingmeasuresbetweenthetwogroups.ResultsTheobservationgrouphadfirstsuccessrateofvenipunctureas95.16%,parentswaitingtimeas(97.00±26.06)min,childrenandparentssatisfactionas98.39%,whichwereobviouslyhigherthan83.87%,(133.00±16.95)minand88.71%inthecontrolgroup,andthedifferencehadstatisticalsignificancebetweenthetwogroups(P

【Keywords】Preoperativeintervention;Selectiveoperation;Successrateofvenipuncture;Waitingtime;Satisfaction

1.1一般资料选择2016年6~9月小儿普外科收治的择期手术患儿124例,男105例,女19例,年龄6个月~12岁,平均年龄(4.80±3.43)岁。将所有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2例。

1.2方法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护理工作模式,观察组采用针对性术前干预,即将需在手术室建立的静脉通路改在入手术室前、在父母陪伴下完成静脉穿刺;将术后护理健康指导时机改在术前1d完成。具体如下。

1.2.1入院评估患儿入院后,责任护士首先与患儿和家长互动并根据需求安排床位,稳定后对患儿进行资料采集和各项安全评估,高风险项目给予床头悬挂标识并教会患儿家长防范的相应措施。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

总之,以患儿为中心,采取针对性术前干预,不仅改善了医护人员的服务作风、提高了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同时也提升了患儿及家长等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1]李晓波.小儿入手术室前等候期的心理干预.中医临床研究,2014,6(34):123-125.

[2]康力,刘华,陈丽,等.小儿择期手术静脉复合全麻不同剂量瑞芬太尼、丙泊酚全麻维持的量效关系.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25(16):1729-1733.

[3]黄炳江.右旋美托咪定对择期腹部手术小儿麻醉深度及术后躁动影响.泰山医学院,2014.

[5]黄圣斌.小儿拇指急诊再造的临床研究.广西医科大学,2014.

[6]张振,陈伟,刘伟,等.喉罩通气技术联合七氟醚、瑞芬太尼、氯胺胴在小儿短小手术中的麻醉体会.吉林医学,2014(13):

2820-2822.

[7]黄晓燕.多元护理干预在小儿外科手术围术期的应用.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2015(4):34-36.

[8]陈荣鑫,任金婵,王清兵,等.七氟醚吸入麻醉在小儿短小手术中的应用研究.中国实用医药,2016,11(9):175-177.

[9]王玉霞,方音,汪静,等.优质护理在小儿手术中的应用.安徽医药,2013,17(7):1259-1261.

[10]马琳.舒适护理在小儿腹腔镜疝气术后全麻苏醒期躁动的影响.心理医生,2016,22(23):155-156.

[11]潘宏,吕复莉,唐久来.探究心理护理对小儿脑瘫患儿家长心理健康及患儿康复治疗配合度的影响.医学信息,2015(28):56.

[12]荆晶.手足口病患儿家长心理状态的评估干预及对患儿康复的影响.中国医药指南,2013(26):448-449.

[13]叶德琴,刘仁莲.家长焦虑心理干预对肾病综合征患儿康复的影响.护理学杂志,2005,20(3):15-16.

[14]唐星.心理护理对脑瘫患儿家长心理健康水平及患儿康复积极性的影响.心理医生,2016,22(13):194-195.

THE END
1.冬季想要孩子身体好,3种早餐饼要常吃,鲜美营养高,孩子都爱吃!况且,孩子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如果经常这样挨饿,身体的免疫力就会变差,所以这个冬季,想要孩子身体好,这3种早餐饼要常吃,不仅鲜美好吃,而且营养特别高,我家孩子最爱吃这3款小饼,想必你们家的孩子也都爱吃吧,下面我把这3款小饼的详细操作方法,分享给大家,喜欢的朋友可以收藏起来哦! https://zhuanlan.zhihu.com/p/8269136378
2.幼儿生长发育宝宝长牙时间宝宝如厕训练降百科但是宝宝如果咀嚼能力不好,宝宝的消化功能又薄弱,块状的食物没有经过牙齿的碾碎进入消化系统,营养物质是不容易被分解利用的。因此家长在这个时期,要有意识的用固态食物来引导宝宝练习咀嚼。 6~8颗牙期 宝宝在9~13个月时上颌的侧门牙萌出,10~16个月时下颌的侧门牙也将萌出。宝宝在这个时期开始慢慢地适应固体的食物https://www.99.com.cn/baike/jh/517-2.html
3.13岁长高的食谱儿童长高可以多吃这些食物营养饮食13岁长高的食谱主要包括牛奶、鸡蛋、瘦肉、胡萝卜等,里面的营养成分比较丰富,能够促进营养的吸收,提供生长所需要的营养成分,辅助长高。 1、牛奶:是比较常见的一种食物,里面的钙含量比较丰富,可以促进骨骼的生长,尤其是生长发育期的孩子,需要每天喝一杯牛奶,能够促进孩子快速的长高,需要提供生长所需要的钙质。 https://www.bohe.cn/zx/361325.html
4.儿童的营养标准是?儿童营养的标准有哪些儿童营养标准是什么?~ (1)热能: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对4~12岁儿童的热能供给标准为1830~2 470千卡 800~2 100千卡,10~13岁2300千卡。 (2)蛋白质:蛋白质是机体组织细胞的基本成分,我国3~12儿童的蛋白质供给量占热能的12%~14%,即5~6岁时为50克~55克,7~10岁为60克~70克,10~12岁为70克~75克,普https://cai.verywind.com/xx/emwvdwwnirrmryvwden.htm
5.儿童青少年肥胖食养指南(2024年版)20240409135838.docx南。本指南以食养为基础,依据现代营养学理论和相关证据,以及我国传统中医的理念和调养方案,提出多学科优势互补的儿童青少年肥胖食养基本原则和食谱示例。本指南主要面向基层卫生工作者(包括营养指导人员)、2~17岁儿童青少年的家长和校医等,为儿童青少年肥胖的辅助预防与控制提供食养指导。本指南主要针对膳食营养相关的原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4/0409/5021143202011140.shtm
6.三岁宝宝生日贺词(精选13篇)篇13:三岁宝宝食谱 2.食物品种应该怎么选择?1岁后,宝宝身体生长发育仍然需要多种营养素,要保证足够营养素的摄取,必须给宝宝提供多种多样的食物。因此,给宝宝的食物搭配要合适,要有干有稀,有荤有素,饭菜要多样化,每天都不重复。 3.各餐营养比例应该怎样搭配?按照早餐要吃好,午餐要吃饱,晚餐要吃少的营养比例,把https://www.360wenmi.com/f/filekmqgkrv8.html
7.新版《中国学龄儿童膳食指南》给幼儿园带来怎样的启示而且,本次发布的新版《指南》中,新增了3座“中国学龄儿童平衡膳食宝塔”。对比《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学龄儿童的膳食宝塔更注重精准,针对不同年龄组孩子对营养的不同需求,宝塔分成了6~10岁年龄组、11~13岁年龄组、14~17岁年龄组,具体的膳食要求也根据年龄的变化做出细微调整。 https://www.age06.com/Age06Web3/Home/MobileImgFontDetail/5a44adb7-5875-45b8-92e9-34c41d548c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