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精致,东北菜有话说

随着一股强冷空气的到来,全国各地都能明显感受到冬的气息。天一冷,人们就想到白雪皑皑的大东北、热气腾腾的东北菜。寻常的食材、家常的味道,以及不太注重修饰的“素颜”和慰人心肠的暖意……这是东北菜给人的传统印象。但是近年来,东北菜以新的姿态进入新的角色。如主打东北菜中细分领域的止观小馆,是目前为止全球唯一一家米其林一星东北菜餐厅,无疑挑起了精致东北菜的大梁;“俏东北”是新晋的东北菜连锁品牌,出品稳中求胜;黑知了BurningFire作为东北菜赛道的年轻者,有着敢想敢拼的气势,将Bistro的小而美与东北元素碰撞融合,演绎时尚东北风。

我们通过这6道经典东北菜品也能看出,所谓“精致”,绝不是单纯使用昂贵、稀有的食材,也不是造型上的烦琐吸睛,而是巧思设计、充分展现东北地域的风物诗。

不拘一格的辽河菜

文/褚宏辚图/张洋

策划/张嵩制作/常龙山

菜品提供/北京止观小馆·

辽河口渔家菜

在东北物产中探索,将辽河流域的特色食材和做法进行改良升级,以更讲究、细腻的风格演绎,出品滋味和审美都相当在线。如酸菜烩冷水鱼筋,采用东北地区两大代表性食材创意搭配,色调上金黄与洁白相衬,滋味上浓鲜当道,讲究又好味。

酸菜烩冷水鱼筋

鲟龙鱼鱼筋口感爽滑且富含胶质,在烩制过程中与酸菜的味道相融,搭配东北老虎菜,清口解腻,口感层次丰富。

原料

东北酸菜80克,鲟龙鱼鱼筋40克,自制老虎菜适量,尖椒10克,大葱20克,姜20克,八角2克,骨汤800克,葱姜水适量,白醋5克,大豆油50克,鸡粉15克,盐3克。

制法

将鲟龙鱼筋加葱姜水入蒸箱蒸制2小时,取出,改刀成6厘米长的条状备用;将酸菜冲洗一下,挤干水分,切丝备用;锅入油烧热,下葱、姜、八角炒香,入酸菜丝继续煸炒3分钟,加入骨汤大火烧开,加白醋、盐、鸡粉小火炖20分钟,下鱼筋继续炖5分钟后出锅装入盛器,与老虎菜味碟一同上桌即可。

制作关键

大厨小贴士

老虎菜的制法:将大葱择洗干净,切成眉毛葱丝,与尖椒丝、香菜梗段放入容器中,加酱油、香油拌匀,装入味碟即可。

湿地稻香鸭

在盘锦特色菜“野鸭炖土豆”的基础上提升,采用当地稻香鸭,香料经小火慢煲沁入鸭肉肌理,成菜软烂香浓。

盘锦稻香鸭1只(约2000克),姜60克,八角2个,香叶3克,肉蔻2克,草果1克,花椒5克,白芷、桂皮各3克,生抽180克。

将稻香鸭治净,放入砂锅,加入所有香料、调料和适量纯净水,大火烧开后改小火慢煲,全程不断以汁浇淋鸭身,煲至汤汁浓稠即可。

将精致融进豪迈

文/褚宏辚石叶馨

策划/王浩全制作/姜松

菜品、图片提供/北京俏东北

(通州北投大厦店)

这两道菜品将东北地区的优质食材以更为细腻、精致的烹饪手法呈现,既注重展现东北菜豪放的分量和质朴,也强调好吃的内核,打破人们传统印象中东北菜的粗犷感。

长白山蛄豆腐

提取蝲蛄汁水制成,细腻柔滑,入口即化,带有独特鲜香。形似丸子,给人以“吃蝲蛄不见蝲蛄,吃豆腐不是豆腐”之感。

长白山蝲蛄,蛋清,姜末,葱末,盐,味精,清鸡汤。

将蝲蛄取头,其余部分以杵捣碎,用纱布包裹挤出汁水备用;将蛄头入平底锅,加姜末、葱末炒出红油,倒入蛄汁,加蛋清、清鸡汤,放盐、味精,小火慢炒3分钟,推至凝固,连原汁盛入汤盅即可。

东北蝲蛄:十足目河虾科蝲蛄属甲壳类动物,分布于中国松花江、鸭绿江、图们江、千山附近的水域及镜泊湖等地,生长于山溪或山地附近的河川、湖泊中。蝲蛄白昼藏于石下,黄昏后爬出洞外寻找食物。此菜所用蝲蛄出产于长白山二道白河的冷水中,味道鲜甜,市场价格较高。

牡丹江大鹅土豆

牡丹江林口大鹅,土豆,面糊,桂皮,香叶,八角,豆蔻,白芷,大葱,姜,盐,味精,鸡精,白糖,鹅油,黄豆酱油,料酒。

将大鹅治净,斩成块,加桂皮、香叶、八角、豆蔻、白芷、大葱、姜,放鹅油煸香,炒至干爽,烹入黄豆酱油、料酒,加盐、味精、鸡精、白糖调味,倒入与鹅等比例清水,焖煮1.5小时,大火收汁,取出装盘;将土豆去皮,码入底味,放平底锅蒸熟,其间加入面糊,放少许盐、油,形成冰花;将土豆连冰花取出,码放于大鹅四周,持续加热上桌即可。

Bistro风与东北菜的碰撞

策划/韩继鹏制作/李建勋

菜品提供/北京黑知了BurningFire

当Bistro风与东北菜碰撞,小而美不是光做“减法”,更要考虑出品与鸡尾酒、香槟、红酒等饮品的搭配度,同时也讲究菜品的“氛围感”。“雪姨豆沙”是东北版的“舒芙蕾”,烧椒实蛋豆腐是时尚感强的下酒小菜。它们将东北的食材与传统菜肴,以新式的手法重新演绎。

雪姨豆沙

将东北家喻户晓的甜品雪衣豆沙加以改良,成品暄软涨满,形圆色白,极富情趣。

蛋清,红豆沙馅,东北榛子,蓝莓,树莓,糖粉,挞壳。

将蛋清打发,填入红豆沙馅,放入锅中,以120℃至130℃低油温养熟,捞出,放入挞壳,置于盘中,摆东北榛子、树莓、蓝莓,撒糖粉即可。

雪姨豆沙:又名雪衣豆沙、美丽豆沙等,是东北地区一道历史悠久的甜品。主料选用红豆沙,辅以打发蛋白,在打发过程中不能添加水,以保证炸制后松软可口。

烧椒实蛋豆腐

巧妙地将东北特色小吃实蛋与东北卤水豆腐相融合,口感丰富,外形美观。

东北卤水豆腐,鸡蛋,荷兰豆,三色堇,烧椒酱,葱油,面碱,盐。

将1克面碱以温水化开,放入打好的10个鸡蛋中,加盐共同打散,放入模具中,蒸12分钟成实蛋,打碎备用;将东北卤水豆腐打碎,放入盘中,中间码入实蛋,铺烧椒酱,整形,点缀焯熟的荷兰豆、三色堇,浇淋葱油即可。

实蛋:东北广为流行的街头小吃,颜色呈青色,口感筋道、弹软。实蛋可煎、可炸、可炒、可烤,做法多样,但不宜食用过多。

THE END
1.正宗东北菜菜谱大全东北菜怎么做好吃家常做法大全【下厨房】东北菜栏目为您推荐正宗的菜谱大全,东北菜怎么做好吃和东北菜家常做法更多东北菜做法大全就来下厨房https://www.xiachufang.com/category/51585/
2.《东北菜40道经典菜谱全攻略:传统风味与地道做法大揭秘》为了进一步探索和学习东北菜的魅力,您可以参考一些专业的烹饪书籍和在线资源。例如,《东北菜经典菜谱》这本书提供了详细的制作步骤和技巧指导。此外,您还可以访问一些烹饪网站和视频教程,这些资源会为您提供更多的实用技巧和创新做法。 总之,制作东北菜不仅是一种美食体验,也是一种文化享受。通过不断尝试和学习,您可以https://www.coffee.cn/xican/post/597067.html
3.东北菜溜肉段绝对是经典中的经典,做法很家常,酥脆可口,香PP视频为您提供东北菜溜肉段绝对是经典中的经典,做法很家常,酥脆可口,香高清视频在线观看,东北菜溜肉段绝对是经典中的经典,做法很家常,酥脆可口,香主要内容:https://v.pptv.com/page/uyn5Zs40pOJFwys.html
4.10道东北家常菜菜谱经典做法连菜里都透露着那股豪爽劲→MAIGOO美食导语:东北菜顾名思义,是源于东北地区的菜系,虽然并未在“八大菜系”之列,但起火热程度常被人称为“第九大菜系”。东北菜通常是一菜多味、咸甜分明,有着广泛的用料与多种烹调方法。 东北乱炖的家常做法 东北乱炖,又名丰收菜。素有“大杂烩”之意,即将豆角、土豆、茄子、青椒、番茄、木耳等多种蔬菜,与排骨一同https://www.maigoo.com/tuku/522096.html
5.东北菜菜谱大全做法大全带有图文步骤菜谱东北菜的家常做法图片大全,东北菜怎么做好吃,家常东北菜的最简单制作方法等菜谱相关信息,让初学者也能烹饪出好味道。https://m.meishichina.com/recipe/category/dongbeicai/
6.2024年的第一个故事,就从一只鸡架开始讲起吧!,旅游攻略既然这次成行的原因是鸡架,那就从鸡架的故事开始讲起吧!在沈阳打车和司机闲聊的时候才发现,虽然大部分东北菜在东三省都能吃到,但是鸡架这种东西似乎一开始只有沈阳才有。没想到的是,在20年前不起眼的食材,现在竟然成了特色美食,做法也开始五花八门了起来。不来沈阳,你永远都不知道鸡架竟然有这么多种神奇的做法。 https://m.mafengwo.cn/nb/public/sharejump.php?type=7&id=24400342
7.东北菜经典菜做法大全这些特色东北菜道道让你胃口大开→MAIGOO知识不像南方菜系的精致得体,东北菜讲究吃得豪爽、吃得过瘾,所以色香味中的色几乎入不得厅堂。但是东北菜讲究搭配合理,一菜多味、咸甜分明。东北人爱吃的酸菜、炖菜以及蘸酱菜也是东北饮食区别于其他菜系的一大特点。下面MAIGOO小编为大家盘点了东北菜经典菜做法大全,这些特色东北菜道道让你胃口大开。http://qclouddl.9i0i.com/?goomai/239528.html
8.14道经典压锅菜做法与技巧14道经典压锅菜做法与技巧 压锅菜和其分支嘎巴锅都是近年东北流行的菜式。2009年哈尔滨的众多大小饭店都或明或暗地将压锅菜引入,有些菜肴虽然在名字上没有体现,但是都是以高压锅为器具。压锅菜在早期饭店使用老式高压锅压制一些不易熟的食材,以肉类为主,如牛肉、猪手、排骨等。压锅菜主要为汤压,压后无油无https://www.xuechu123.com/vip_doc/19962444.html
9.(东北十大特色菜)东北菜十大经典名菜正宗东北十大名菜这道菜做法简单,营养丰富,对老人或者孕妇尤其有益。这道东北菜经典菜名,不仅是年三十的主菜,还是招待来宾的招牌菜。 4、得莫利炖鱼 得莫利炖鱼是东北十大特色菜之一,起源于黑龙江省哈尔滨方正县伊汉通乡的得莫利村,选用当地松花江所产的活鲤鱼(也可以用鲇鱼,鲫鱼,嘎牙子鱼)和豆腐、宽粉条子炖在一起,味道鲜美,http://www.zhuoyunkang.com/news/show-548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