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说什么?山东真有这道菜?这还是道鲁菜?我无法想象啊?看着纯纯黑暗料理啊!这东西能好吃么?”
手机里李诞说的黑暗料理,是一道我从小吃到大的菜,“黄瓜拌油条”。大数据大概是识别到了我的山东血脉,将直播精准推到了我的眼前。
但就我们山东自己人,葱烧海参在黄瓜拌油条面前,不值一提。
“你们山东真有这个菜吗?真的好吃吗?我去山东的时候怎么没人给我推荐呢?”
刷到这个视频的广东朋友,很快也出现在了我的对话框。我给广东朋友回了一张照片,前一天晚上和朋友们在大排档喝酒的时候随手拍的一盘黄瓜油条,她惊呼:“我去,你们还真有这个菜啊,当时你怎么没带我吃啊?”
为什么没带她吃呢,我也不知道怎么回答。怪就怪这道菜实在是太普通、太常见。普通到像吃面条的时候随手剥的那颗蒜;常见到在我的老家,菜单上可以不写,但每个饭店都有。和老板说一声,5分钟之内就能上桌。
尽管我是从小吃到大,但每当带外地朋友逛山东,我就打心眼里想不起来。它是属于山东人自己的内部交流语言,是没洗头没化妆就能见的老友。只要我今天化妆了,想要装腔做调了,这道菜就会瞬间从我的脑袋里消失。
说简单,它的确简单。不过就是个凉菜。但巧思,也不是没有。比如黄瓜必须是拍碎的,一刀下去,水灵的黄瓜汁水四溅,绝对不能是切成整齐的小块,那会失去灵魂。蒜必须是用蒜臼子捣出来的,蒜汁才够味道,剁出来的或者是用电动磨蒜器弄的,都不够刺激。最后再把麻汁泄开,往黄瓜油条上一“浇给”,就算是齐活儿了。过去还是隔夜的油条,水汽挥发后,会变得艮啾啾的。现在条件好了,人们更喜欢把油条复炸一遍,更酥脆可口,好吃度提升了300%不止。
没吃过的人,看到这一套食材组合,以及并不怎么出彩的卖相,都会跟李诞一样,误判为厨房新手随便糊弄的“黑暗料理”。只有吃过以后,才会被打脸“真香”。
莫言就曾在《生死疲劳》中描写过一场宴席:“菜只有两种,一是黄瓜拌油条,二是萝卜拌油条……洪书记是正确的。黄瓜拌油条和油条拌萝卜足以让我们大快朵颐。”是的,在过去的山东,仅靠黄瓜油条,就能撑起来一桌宴席。我妈告诉过我,上世纪八十年代,逢年过节走亲戚的时候,油条是很重要的“伴手礼”,一买就是两三斤。那么多到家的油条如何消耗呢?就是黄瓜来拌了。
想到这里,我对徐志胜那句“黄瓜油条,鲁菜前三”,有了前所未有的认同感。
只是在这次“黄瓜油条”被推上热搜之前,我从未意识到黄瓜油条在我生活中,有如此之高的地位。现在想来,应该是我的格局小了。放下手机之前,我给广东朋友回了句话,“来山东没吃到黄瓜油条,确实有点可惜了”。
中午搁家吃饭的时候,我告诉我妈,黄瓜油条被网友封神了,并且被赋予了“鲁菜前三”的称号。她一脸不可思议,“那白菜心儿切丝拌油条、苦菊拌撒子、稀饭泡麻花,你们年轻人排第几啊?”
我对象一边说着,还一边模仿我那天回复广东朋友的信息。“上次你去我们家,没吃上鸡蛋蒜也真是可惜了”。
在今天的年轻人看来,鸡蛋蒜像极了当下流行的白人饭,甚至拍出来照片还很出片儿。曾在大洋彼岸留学的发小告诉我,她在美国最常吃的快手饭,就是一道叫鸡蛋沙拉的东西。那个东西跟鸡蛋蒜很像,不过不同于山东人只加大蒜的豪爽,他们的调味更柔缓,是洋葱和西芹。
“那晚上我给你们做我心中的第一吧——鸡刨豆腐。”我妈笑了笑,说出了一道我和我对象都从来没听说过的名字。我俩满脸困惑,脑袋里完全没有画面。
这样说来,如果要发起一个民间鲁菜排行榜,每个人心中大概都有不同的王者,它们都没有什么山珍海味的加持,往往就是黄瓜油条、鸡蛋蒜、风味茄子这种菜市场随处可见的普通食材,甚至可能只是老醋花生、凉拌豆橛子、萝卜皮咸菜、炒咸菜疙瘩、以及糖拌西红柿的汤……在北风呼啸的寒夜里,以上任何两三个菜的组合,都能让风尘仆仆的山东人停下来,正经八百地喝上一宿。
“不就是黄瓜油条么,这么简单的快手菜,还能难得住我么?”我那位没吃上黄瓜拌油条,又不喜欢“心存可惜”的广东朋友,决定在家复刻这道菜。
大约两个小时后,她发来一张照片。小小的精致的瓷碗里,装着拌好的黄瓜油条,当真是把这道不修边幅的北方拌菜赋予了南方餐桌上的仪式感。“没想到做起来还挺费劲的,而且吃着是真香啊,我那最近总挑食的儿子都吃了大半碗。”
我不禁嘴角上扬,突然间有一种莫名的骄傲感是什么回事?好像我从小到大喜欢但是却觉得拿不出手的东西,在这一刻得到了认可。我想起之前提到鲁菜前三的时候,自己下意识会回答的,但其实生活里根本不太吃的“葱烧海参”和“九转大肠”,感觉我们山东人,好像天生有一种内在矛盾感。在这次之前,我甚至从来没有质疑过“九转大肠”的答案,它压根没有跟我生活里到底吃不吃,联系在一起。
而像黄瓜拌油条、蒜拌鸡蛋这类的家常菜,这类我们深藏心底的眷恋,却又觉得太土,不好意思大大方方,引以为傲地介绍给朋友们。毕竟它们看上去没有那么炫酷的技法,也不需要厨师拥有什么经验,食材更是普通到随地可见。
“武汉人都可以心安理得请你吃热干面,还是蹲在路边的那种。黄瓜油条鲁菜前三又怎么了!”广东朋友一语中的。
这也像极了那些时常被忽视的山东菜,它们用最简单的食材创造最丰富的味道,用最质朴的方式守护山东人最温暖的味蕾。下一次,我也要大方的和朋友们介绍,我心中的鲁菜前三,山东必吃榜:黄瓜拌油条、鸡蛋蒜、风味茄子,排名不分前后。
管它有没有什么资本后台,在我们山东,便宜就是能有好货。而且真诚,才是我们最无可替代的必杀技。
全新美食探秘之旅
即将启程
11月28日起,每周四18点锁定腾讯视频
本期作者|王小懒
编辑|梅姗姗、斯小乐视觉/创意|BOEN
摄影|《我的美食向导》第一季、小红书@诞总的小卖部、@吃鸡蛋不吃鸡蛋黄、@琉璃生姜、@香菜辣宝、@ALln、@你好小灰灰、@小懒爱吃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