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气血和补肾的中成药有哪些?

中成药具有贮存方便、使用简便的特点,缺点就是不能根据患者的症状,而将药方进行加减治疗。在临床应用上,我们要特别注意同是补气血、补肾的药物那种更适用自己。同时,也要注意药名、用法用量,适用范围、应用禁忌。在现实生活中,拿来主义是最不科学的,因为每种中成药,都是一个固定的药方,是针对着某种病症的。认为补的中成药都是无害的,这种不把生命认真对待更不可取。我们都知道人参是补元气的,对人身体好,但补多了同样要人命!还有人说,医生或者是药师,告诉我那种药补气血最好。明确的说,没有那种药比那个好,只有对症用药,才是对自己对他人,最负责最好的用药方法。大家可以通过以下的内容,对补气血补肾的中成药,有一个清楚的了解。

一.气证中医临床,将气病分为气虚、气陷、气逆、气滞四种。四种气病在临床上,分别表现为

1.气虚证:头晕目眩,少气懒言,疲倦乏力,自汗,活动时加剧。舌淡,脉虚无力。全身功能低下。

《四君子丸》《玉屏风散(颗粒、糖浆)》

《参苏丸》《黄芪精》《益气养血口服液》

《参芪片(丸)》《六君子丸》《生脉饮》

《香砂六君丸》《宁坤养血丸》《参苓白术散》《人参固本丸》《消渴丸》《参芪降糖胶囊》《稳心颗粒》。

2.气陷证:头目昏花,少气倦怠,腹部有坠胀感,脱肛或子宫脱垂等。舌淡苔白,脉弱。诊断点,内脏下垂。《补中益气丸》。

3.气逆证:肺气上逆可见咳嗽喘息,胃气上逆,呃逆,嗳气,恶心呕吐,肝气升发太过,头痛、头晕、昏厥、呕血等症。诊断点,气机逆而向上。

《降气定喘丸》《清肺化痰丸》《止咳丸》《三子止咳胶囊》《苏子降气丸》《桂龙咳喘宁片、胶囊、颗粒》《止咳川贝枇杷滴丸》《橘贝半夏颗粒》《杏苏止咳颗粒(糖浆)》

4.气滞证:胀闷疼痛,妇女乳房胀痛。诊断点,胀闷疼痛。

《柴胡舒肝丸》《气滞胃痛颗粒》《胃苏颗粒》《木香顺气丸》《越鞠丸》《良附丸》

二.血症中医临床,将血病分为血虚、血瘀、血热、血寒四种。四种血病在临床上,分别表现为

1.血虚证:面色苍白或萎黄,唇色淡白,头晕眼花,心悸失眠,手足发麻,妇女经行量少,愆期甚或经闭。舌淡,脉细无力。诊断点,面色,口唇,瓜甲失血色及全身虚弱。

《四物合剂》《天王补心丹》《柏子养心丸》《养血安神丸》《枣仁安神液》《朱砂安神丸》《逍遥颗粒》《加味逍遥丸》

2.血瘀证:局部肿胀疼痛,如针刺,拒按,痛处固定,常在夜里加重。普遍伴有面色晦暗,口唇紫,舌瘀斑。口干但欲漱水不欲咽等症状。诊断点,痛如针刺,痛有定处、拒按、肿扶、唇舌瓜甲紫暗、脉涩等。

《复方丹参片》《丹七片》《血塞通颗粒》《消栓通络胶囊》《血府逐瘀口服液》《元胡止痛片》《消拴胶囊》

3.血热证:心烦或躁扰发狂,口干不喜饮,身热,夜间为甚。脉细数,舌红绛或记各种出血证。妇女月经前期、量多等。诊断点,全身热象和出血。

《皮肤病血毒丸》、《五福化毒丸》、《连翘败毒丸》、《大败毒胶囊》、《清胃黄连丸》、《牛黄清胃丸》《牛黄解毒片》《复方鱼腥草片》《导赤丸》《三黄片》等。

4.血寒证:疼痛喜暖,得暖痛减,形寒肢冷。舌淡而暗,脉沉迟涩。妇女常少腹冷痛,畏寒肢冷,月经愆期,色暗有血块等。诊断点,手足,腹部等局部冷痛,肤色紫暗。

《金佛止痛丸》、《少腹逐瘀丸》《温经丸》《通塞脉片》《参茸酒》、《妇宝金丸》、《龟龄集》《麝香化积膏》、《参桂理中丸》《坎离砂》

三.气血两虚中医理论上讲:气为阳,血为阴。气与血有阴阳相随,相互依存关系。临床上,因气血变化相互影响,有时要气血同治。常见病证:气滞血瘀、气血两虚、气不摄血、气随血脱等

1.气滞血瘀证:胸胁胀满走窜疼痛,性情急躁,并兼见痞块刺痛,拒按。舌紫暗或有瘀斑等。妇女可见月经闭止,或痛经、经色紫暗有块,乳房胀痛等。诊断点,病程较长和肝经循行部位的疼痛痞块。

《速效救心丸》、《冠心苏合丸》、《心可舒胶囊》、《九气拈痛丸》、《消拴胶囊》、《血府逐瘀丸》、《活血通脉胶囊》、《调经活血丸》、《复方益母草膏》、《通心络胶囊》《气血和胶囊》等。

2.气血两虚:少气懒言,乏力自汗,面色苍白或萎黄,心悸失眠。舌淡而嫩,脉细弱等。诊断点,气虚、血虚症状同见。

《当归补血口服液》:补养气血。主治,气血两虚。可缓解气短乏力、四肢倦怠、面色萎黄或苍白、头晕目眩、失眠、健忘等症状。

《八珍丸》:气血双补。具有补气益血功效。用于气血两虚,面色萎黄,食欲不振,四肢乏力,月经过多。

《人参归脾丸》:补气益血。可缓解面色萎黄、食欲不振、四肢乏力、月经过多等症状。

《人参养荣丸》:温补气血。可以缓解形体消瘦、少气懒言、神疲乏力、腰膝酸软、食少纳呆等症状。

用于治疗脾肾亏虚、气血生化无力、脏腑失养引起的虚劳。缓解形体消瘦、神疲乏力、食少纳呆、少气懒言、腰膝酸软、小便清长、大便稀溏等症状。慢性消耗性疾病患者也可以使用人参养荣丸。

《十全大补丸》:温补气血。可缓解心悸、头晕、汗出、月经不调、面色苍白等症状。

《芪血颗粒》补气养血,健脾和胃。使用于缺铁性贫血的脾气虚弱症。症见头晕,体倦乏力,面色萎黄,食欲不振等。

3.气不摄血证:气短,倦怠乏力,面色苍白。舌淡,脉软弱细微等气虚症状。诊断点,多以出血和气虚症状同见。

脾有统血在脉中运行和运化水谷精微功能,所以气不摄血,也常可见脾虚症状。

《健脾生血颗粒》《八珍丸》《十全大补丸》

《人参归脾丸》《人参养荣丸》等

《定坤丹》滋补气血,调经舒郁。用于气血两虚、气滞血瘀所致的月经不调、行经腹痛。

4、气随血脱证:大出血时,面色苍白,四肢厥冷,大汗淋漓,甚至晕厥。细微细或弱等。诊断,以大量出血时,随即出现气脱为辨证要点。

《定坤丹》《至宝丹》《人参养荣丸》《八珍丸》等

四.肾病中医临床上,将肾病分为肾阳虚、肾阴虚、肾精不足、肾气不固,肾不纳气五种。这五种肾病在临床上,分别表现为:

1.肾阳虚证:形寒肢冷,精神不振,腰膝酸软或阳痿不举。舌淡苔白,脉沉迟或两尺无力。诊断点,全身功能低下并伴寒象。

《桂附地黄丸》:温补肾阳。可缓解腰膝酸冷、面浮身肿、小便不利或反多、咳喘、神倦乏力等症状。

《右归丸》:温补肾阳、填精止遗。可缓解精神不振、怕冷、腰膝酸软、阳痿、遗精、尿频而清、大便溏薄等症状。

《济生肾气丸》:温肾化气、利水消肿。可缓解面部及身体浮肿、腰部酸胀不适、畏寒怕冷、疲倦乏力、气息短促、呼多吸少、小便不利或夜尿频多等症状。

《金匮肾气丸》温补肾阳、化气行水。可缓解腰膝酸软、形寒肢冷、肢体及颜面部水肿、小便不利等症状。

《海马三肾丸》补肾壮阳。可用于缓解阳痿不举、举而不坚、遗精滑泄、腰痛腿酸、畏寒怕冷、头晕耳鸣、精神萎靡等症状。

2.肾阴虚证:头晕目眩,耳鸣耳聋,牙齿松动,失眠遗精,口燥咽干,五心烦热,盗汗,腰膝酸痛。舌红,脉细数。诊断,以肾病的主要症状及阴虚内热症状同见为辩证要点。

《左归丸》:滋肾补阴。可缓解头晕目眩、腰膝酸软、遗精滑泄、耳鸣等症状。

《六味地黄丸》:滋阴补肾。用于缓解肾阴亏损引起的头晕耳鸣、腰膝酸软、骨蒸潮热、盗汗遗精、消渴等症状。

《大补阴丸》:具有滋阴降火之功效。主治阴虚火旺,潮热盗汗,咳嗽,耳鸣。

《知柏地黄丸》:滋阴降火。可缓解午后潮热、盗汗、口干咽痛、耳鸣遗精、小便短赤等症状。

《河车大造丸》:滋阴清热,补肾益肺。用于肺肾两亏,虚劳咳嗽,骨蒸潮热,盗汗遗精,腰膝酸软。

《麦味地黄丸》:滋肾养肺。可缓解腰膝酸软、潮热盗汗、头晕耳鸣、干咳、咽干口渴等症状。

《杞菊地黄丸》:补益肝肾。可缓解头晕、头昏、疲倦乏力、腰膝酸软、气短、眩晕耳鸣、畏光、视物不清、眼睛昏花等症状。

3.肾精不足证:男子精少不育,女子经闭不孕,性功能减退。小儿发育迟缓,身材矮小,智力和动作迟钝,囟门迟闭,骨骼痿软。成人早衰,发脱齿摇,耳鸣耳聋,健忘恍惚,动诈迟缓,足痿无力,精神呆钝等。诊断,以小儿生长发育迟缓、成人早衰、生殖功能减退的表现为辩证要点。

《五子衍宗丸》:补肾益精。肾虚精亏所致的阳痿不育、遗精早泄、腰痛、尿后余沥。

《龟鹿二仙膏》:特点,阴阳双补,气血兼顾。温肾益精、补气养血。可缓解神疲乏力、腰膝酸软、头晕、耳鸣、遗精、阳痿等症状。

《七宝美髯丸》:补肝肾、益精血。可用于治疗肝肾两虚、须发早白、牙齿摇动、盗汗、筋骨痿弱、腰腿酸软、带下清稀等。

《龟鹿滋肾丸》温肾固精。可缓解目眩耳鸣、腰膝酸软、四肢无力、遗精阳痿、失眠、夜尿频多等症状。

《三肾丸》补肾益精、温壮元阳。可缓解阳事不举、滑精、腰膝酸软、面色恍白、头晕、目眩、畏寒肢冷、精神萎靡、耳鸣等症状。

《五味子丸》滋阴补气、填精益髓。可以缓解头晕耳鸣、腰膝疼痛、四肢无力、记忆衰退等症状。

4.肾气不固证:常见滑精早泄,尿后余沥,小便频数而清,甚则不禁,腰脊酸软,面色淡白,听力减退。舌淡苔白,脉细弱。诊断,以肾及膀胱不能固摄表现的症状为辨证要点。

《金锁固精丸》:固肾涩精。主治肾虚不固所致的遗精滑泄,神疲乏力,四肢痠软,腰痠耳鸣。

《安肾丸》补肾散寒。可缓解梦遗滑精、腹部疼痛、腰腿酸痛、精神倦怠、健忘失眠、头晕耳鸣、二便困难等症状。

《缩泉丸》补肾缩尿。可缓解小便频数、夜间遗尿等症状。用于治疗肾气不固、膀胱失约引起的遗尿,缓解小儿夜间睡中遗尿、小便清长、小便频数、腰痛绵绵、神疲困倦、发育迟缓、少气乏力等症状。膀胱括约肌松弛等患者,也可服用缩泉丸。

5.肾不纳气证:常见气虚喘促,呼多吸少,动刚喘甚,汗出,四肢不温,恶风寒。面虚浮,脉虚浮,舌质淡。诊断,以久病咳喘、呼多吸少,气不得续,动则加重为主,伴见肺肾气虚表现为辨证要点。

《七味都气丸》:补肾纳气,涩精止遗。主治,肾不纳气所致的喘促,胸闷,久咳,气短,咽干,遗精,盗汗,小便频数。

《鹿茸肾气丸》肾虚不能纳气,眩晕脉虚者。《五味子丸》《固肾定喘丸》温肾纳气、健脾化痰。用于治疗脾肾虚型及肺肾气虚型的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支气管哮喘、老人虚喘。可缓解咳嗽、气短、咳清烯痰沫、恶寒、四肢发冷、喘憋、气短、动则喘息尤甚心悸、汗出、喉中可闻及哮鸣音等症状。

6.肝肾两虚《健肾生发丸》补肾益肝、健肾生发。可缓解腰膝酸痛、喜按喜揉、少尿或无尿、脱发、头晕、畏寒肢冷等症状。

《归芍地黄丸》滋肝肾,补阴血,清虚热,滋阴养血,柔肝补肾。肝肾两虚,阴虚血少.头晕目眩.耳鸣咽干,午后潮热.腰腿酸痛,足跟疼痛。

《耳聋左慈丸》滋肾平肝。可缓解耳鸣、耳聋、头晕、目眩等症状。用于治疗肝肾阴虚、阴虚阳亢、肝火上扰清窍等造成的耳鸣、耳聋。缓解耳内蝉鸣,伴头晕、头痛、面红、眼睛红、口苦咽干、烦躁不安,或手足心热、夜间睡觉时出汗、腰膝酸软等症状。神经性耳鸣、耳聋患者,也可以服用耳聋左慈丸辅助治疗。

《明目地黄丸》滋肾,养肝,明目。用于肝肾阴虚,目涩畏光,视物模糊,迎风流泪。

五.治病原则:

1.急则治标,缓则治本及标本兼治。

2.正治: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虚则补之,实则泻之。

3.反治:热因热用,寒因寒用,塞因塞用,通因通用。

六.进补原则:

中老年人进补:春暖平补,夏暑清补,秋燥润补,冬寒大补。

同时要注意,虽说大部分中成药都用温水送服,但有的吃药会用相应的药引送服。如补肾的药,一般用淡盐水送服。

又:看具体症状,对症选药。给大家讲几种常见的,可以参照。

一.补气血气血不足,可能是很多中年女性的通病。表现为脸色萎黄或苍白;精力差,易疲累;头晕眼花,起身时候眼前发黑;失眠多梦,气短心悸;健忘,记忆力下降;还有的人脾胃差,容易便秘等等。

中成药可以吃哪些呢?

1.人参归脾丸这药是治心脾两虚的,益气补血,同时也健脾胃。有人可能会说,补气血为啥要健脾啊?因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我们吃下去的东西,得靠脾胃消化吸收,才能为气血提供能量。

而这个人参归脾丸,就比较全面。其中的人参、黄芪、白术、甘草,可以补气健脾;

当归、桂圆肉,可以益气养血;

茯苓、远志、酸枣仁,可以养心安神。

尤其是脑力劳动者、费心费神的人,和面黄肌瘦、饮食不佳的人,吃这个比较好。

注:吃药期间,别喝茶和吃萝卜,以免影响药效。

2.养血安神丸这个药跟上面的人参归脾丸有啥区别呢?

人参归脾丸的重点在“健脾”,通过健脾来养气血。

而养血安神丸,重点在“安神”,针对的是心血不足引起的失眠多梦、心悸头晕。

3.十全大补丸这一听名字就很牛的样子,哈哈,用于气血两虚。

它不一样地方在于,同样是补气血,但它是温补,较适合有气血不足症状,且身体偏虚寒,比如平时手脚冰凉,畏寒怕冷的人。

它的主要成分其实跟人参归脾丸很像,不一样的是,里面加入了肉桂,是温阳的。所以大家懂了吧,同样是气血虚,如果你不怕冷,那就用人参归脾丸,如你体寒,就用十全大补丸。

补肾的中成药肾虚是个笼统的概念,要分具体情况的,尤其要看看是阴虚还是阳虚。

1.肾阴虚:六味地黄丸

表现为:腰膝酸痛,头晕耳鸣,失眠多梦,五心烦热,潮热盗汗,咽干颧红,舌红少津等,特点就是,热,燥热。那方面欲望可能会较亢奋,但做起来又不太行,你们懂的~这种情况呢,就吃大名鼎鼎的六味地黄丸,它是专门滋补肾阴的。很多人一说肾虚就吃六味地黄丸,这是不对的,如你是阳虚,会适得其反。

2.肾阴虚:金匮肾气丸

表现为:神疲乏力、精神不振、易疲劳;畏寒怕冷、四肢发凉;腰膝酸痛、腰背冷痛、筋骨萎软;记忆力减退、嗜睡。特点就是,冷,那方面欲望很低,甚至冷淡,能力也不行。有人可能会想,冷淡没啥啊,不做就行了,嗯,那除非另一半也冷淡,不然……哈哈。这种情况,吃金匮肾气丸,用来温补肾阳。吃药期间,忌吃生冷的食物。

3.阳痿早谢,精少不育,试试五子衍宗丸我不是故意打错字啊,是平台不让说,大家明白这意思就行了。这种情况要补肾固精,而代表中成药是“五子衍宗丸”。这个方子出自明代王肯堂撰写的《证治准绳》,是由菟丝子、五味子、枸杞子、覆盆子、车前子5味药组成,注意到没,都有个“子”字,所以寓意很明显了,被誉为“古今种子第一方”。

枸杞子是平补肝肾的,菟丝子益肾精,覆盆子助阳,五味子固精,车前子利湿泄浊,搭配起来,养肾精的效果就很好。

注:感冒期间停止服用。

状态不好的男同胞,平时还可以喝这道五宝养肾茶:

人参、制黄精、桑葚、枸杞、大枣,各取适量一点点,开水焖泡十五分钟,代茶饮。

这个茶较平和,人参大补元气,黄精补肾精亏虚,桑葚补血,枸杞平补肝肾,大枣健脾胃,合在一起,基本上把常见的亚健康情况包含了。日常工作疲劳、身体状态差、腰酸腿软、那方面力不从心的,都可当养生茶喝。

THE END
1.想要寿命长全靠补气血,一个气血双补中成药,让你肝好脾好身体好当归想要养好气血,我们就要注意肝脾功能的正常运行,可以参考八珍颗粒来补气血,养肝脾,它由党参、当归、白芍等补养气血的中成药组成,有健脾理气,补气养血,疏肝理气的作用,里面的党参是补气圣药,可以补足全身之气,尤其是脾气。 当归、熟地黄可以生血活血,共同推动血液的生成;白芍、川芎,活血柔肝,养血行气,辅助血液流通;茯苓https://www.163.com/dy/article/JI6524DP0553TDUQ.html
2.有什么药可以补气血又可以益肝肾的谢谢中医科月经不调去检查医生说是气血两虚或肝肾两虚引起的全部回答 于一冰 住院医师 复禾健康科普平台 立即预约 您好,建议可以用复方乌鸡口服液(半边天)补气血、益肝肾。主治妇女病:气血两虚或肝肾两虚的月经不调;脾虚或肾虚带下。症见面色恍白,五心烦热,腰酸膝软,舌红苔白或淡有齿痕,脉细缓或数者。希望能帮到https://m.fh21.com.cn/iask/dzmip/4196993.html
3.补肝肾益气血的中成药有哪些有问必答补肝肾益气血的中成药有哪些 温馨提示:因无法面诊,医生建议仅供参考 陈秀杉 副主任医师 中医科 极速问诊 三级甲等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问题分析:补肝肾益气血的中成药有归脾丸、桂附地黄丸、大补阴丸、八珍颗粒、十全大补丸、四君子丸、当归补血冲剂、六味地黄丸、补肾益寿胶囊、黄芪精口服液、复方阿胶浆等。这些https://smmip.club.xywy.com/wenda/194333577.htm
4.补肝肾益气血的中成药肝病补肝肾益气血的中成药 随着近几年来肝病和肾病的发病率逐渐升高,这不禁让人们意识到自己日常对肝肾的护理太疏忽了,同时还有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导致肝肾的严重受损。所以很多朋友都想寻找到一些有利的方式方法来补充我们的肝肾。因此补肝肾中成药有哪些呢?为了更好的帮助到大家,接下来的时间就请朋友们和我一起进入到https://tag.120ask.com/jibing/ganbing/1155253.html
5.请问补气血,益肝肾,明目的良药是什请问补气血,益肝肾,明目的良药是什么? 医生回答 (1) 崔民英 副主任医师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问题分析:补气血,益肝肾,明目没有固定的一种中成药,只能用两种药物,如八珍颗粒、明目地黄丸药物治疗,一般适用于治疗气血虚弱、肝肾虚弱引起的视力模糊、视力下降、眼睛供血不良等情况。 意见建议:具体需根据自身情况https://m.chaonei.com/mip/qa_9889698
6.8种补气血补肝肾的中成药肾主通调水道,肾藏精主骨生髓,我们的肾脏对于人体的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经络技巧公众号提示现在很多人因为生活压力大,容易出现气血两虚,肝肾亏虚的症状,失眠,身体乏力,视力下降,腰膝酸软等等。提示中药的补益功能强大,那么,补气血补肝肾的中成药有哪些呢,一起来了解一下吧。https://www.360doc.cn/article/3936723_1012657104.html
7.补肝补肾补气血的肝肾同补的中成药肝肾亏虚气血不足肾精亏虚养肝补肾补肝补肾补气血的肝肾同补的中成药肝肾亏虚气血不足肾精亏虚养肝补肾补气血 男士补肾补气血 参茸片 【面色萎黄 补气益血】3盒装图片、价格、品牌样样齐全!【京东正品行货,全国配送,心动不如行动,立即购买享受更多优惠哦!】https://item.jd.com/10083868413226.html
8.补肾补血的食物有哪些吃什么补肾补血最有效→MAIGOO知识又称花鲈、鲈子鱼。性平,味甘,既能补脾胃,又可补肝肾,益筋骨。 3、栗子补肾壮腰 性温,味甘,除有补脾健胃作用外,更有补肾壮腰之功,对肾虚腰痛者最宜食用。 4、山药润肺益肾 味甘,为中医“上品”之药,除了具有补肺、健脾作用外,还能益肾填精。凡肾虚之人,宜常食之。 https://www.maigoo.com/goomai/133339.html
9.补气补血健脾又补肾的中成药有哪些专家文章补气补血健脾又补肾的中成药有哪些 一般情况下,补气补血健脾又补肾的中成药有归脾丸、桂附理中丸、刺五加胶囊等。具体分析如下: 1.归脾丸:归脾丸主要成分有党参、炒白术、炙甘草、茯苓等,功效是益气健脾、养血安神,临床上主要可以用来治疗气短心悸、失眠多梦、食欲不振等症状,所以可以用来治疗补气血,缓解气血不足导致https://www.bohe.cn/article/view/z2ny6j94kote2m2.html
10.补肾益气的药有哪些权威文章补肾益气的药有补肾益气胶囊、益气补肾胶囊、金匮肾气丸等。1、补肾益气胶囊:补肾益气胶囊由多种中药组合而成,比如说枸杞子、蛇床子、肉苁蓉、原蚕蛾、五味子等,能够益气养血、滋补肝肾。https://m.cndzys.com/zhongyi/yaopin/750026.html
11.补肝肾益精血的中药有哪些补肝肾益精血的中药有枸杞、熟地黄、鹿茸等。1、枸杞:枸杞是比较常见的一种中药,有滋补肝肾、益精明目的功效,枸杞味甘性平,常用于治疗肝肾阴虚以及早衰症,既可以煎汤内服还可以做成药丸、药膏,也可以用来泡酒。2、熟地黄:熟地黄有补血滋阴、益精填髓的功效,常用于治https://www.miaoshou.net/article/DBMZw2dxRwv208yK.html
12.补气血安神中药有哪些夏敏的语音问答补气血安神的中药有哪些,首先补气血安神的中药,有何首乌,何首乌是一味很好的补气血安神的中药,它主要的作用,是补益精血可以安神,它可以补益肝肾之阴,益精血,乌须发,主要是治疗的是血虚、失眠、健忘,它平常时候常与熟地、当归,还有酸枣仁一起同用,治疗失眠的情况。那还有一个治疗失眠的药物是龙眼肉,龙眼肉的性味https://m.pule.com/voice/60572
13.补气血的中成药哪个效果好主冶肾阴不足,眼帘发干,视物模糊,夜盲等症。 依据以上的叫法,需要补气血益血的女性朋友就可以去药店寻找文章内容详细介绍的补气补血中药方剂,依据自身的身体情况理性的挑选治疗药物,这种是实际效果较为的慢,因此時间更长一点,平常还可以融合饮食疗法的方法,吃些大枣补气血,那样调养是更健康更有实际效果。https://c.pstatp.com/scene/medical/medical_article/cndzys_zt_article_240583
14.什么药物能治疗男性肾气不足出现气血不足者,需要去医院就诊,明确病因以及是否兼杂其他病症。气血不足根据证型不同,其用药也不同: 1,气血两虚:表现为胸闷气短,说话累,精神疲惫,容易浑身无力,自汗,面白或萎黄,心慌不安、失眠、头晕目眩等。可服用八珍丸、十全大补丸,上述药品具有补气益血的功效。 2,心脾两虚:气血不足表现在脏腑中为心脾https://m.dayi.org.cn/qa/42538
15.常用的补阳药有哪些《神农本草经》载其:“主腰脊痛,补中益气,坚筋骨,强志,久服轻身耐老。”《本草汇言》还说:“凡下焦之虚,非杜仲不补;下焦之湿,非杜仲不利;足胫之酸,非杜仲不去;腰膝之疼,非杜仲不除。然色紫而燥,质绵而韧,气温而补,补肝益肾,诚为要剂。”目前临床上主要作为补益肝肾、强壮筋骨药使用。据现代药理https://www.med66.com/new/201308/ls201308307436.shtml
16.补肾中成药有哪些?新站人民医院潘洪波最好的补肾气的中成药 1、龟鹿补肾丸 成分:主要成分是淫羊藿、狗脊、鹿角胶、覆盆子、盐菟丝子、锁阳、龟甲胶、续断、金樱子、熟地黄、炙黄芪、山药、炙甘草等。 功效:主要功效是补肾、益阳、补气血、强健筋骨。 适宜人群:适用于肾阳虚的人群,如果是因为肾阳虚导致的精冷、头晕乏力、体虚、性欲减退、腰酸、精神不http://www.igancao.com/aq/article/detail/4fdbe751e9a28671193b5c16f8242fe9.html
17.女人补气血的食物有哪些医疗科普女人补气血的食物有哪些 女人补气血可通过食物进行调理,如红枣、桂圆、猪肝、阿胶、黑芝麻、当归、红豆、红米、胡萝卜、菠菜等,这些食物富含多种营养成分,具有补气血、益心脾、滋肝肾等功效。但需注意,食物虽好,也不能过量食用,且患有疾病的人群需谨慎食用。https://www.rlmeijia.com/ask/6737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