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幼儿知道了5+2=7,不经过学习就不能导出7-5=2,说明他们的思维是()
A.经验性
B.自我中心
C.不可逆性
D.表面性
2.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处于()阶段的学生能够同时注意到事物的多个角度,而不受眼前具体内容的限制。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3.《人民的名义》中李达康书记做重大决策判断时,常常利用他内心制定的参照,不易受外来因素影响和干扰。他的这种认知方式叫做()
A.冲动型
B.沉思型
C.场依存型
D.场独立型
4.下列教育案例中,能体现“近发展区”理论运用的案例是()
A.3岁的小军在妈妈的指导下,逐渐学会了自己穿衣服
B.小海的妈妈希望他将来能成为一名科学家
C.小明的实际身高和同龄男孩的平均身高之间的差距
D.5岁的小希能够背诵100首古诗
5.根据艾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小学儿童的主要发展任务是()
A.获得自主感,克服羞怯感,体验意志的实现
B.获得主动感,克服内疚感,体验目的的实现
C.获得勤奋感,克服自卑感,体验能力的实现
D.获得同一感,克服混乱感,体验忠诚的实现
6.威特金把认知风格类型划分为()
A.沉思-冲动
B.同时型-继时型
C.场独立-场依存
D.聚合思维-发散思维
8.在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中,自我遵循着()
A.快乐原则
B.现实原则
C.道德原则
D.利益原则
9.某儿童智力测验的原始分数为130,其所属年龄组的平均分为100,标准差为15,他的智商是()
A.100
B.115
C.130
D.145
10.按照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开始获得守恒概念的个体,其思维发展处于()
11.关于教学与发展的关系,维果斯基的基本观点是()
A.教学跟随发展
B.教学与发展并行
C.教学促进发展
D.教学等同于发展
12.下列关于学习风格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聚合型学习风格的学生擅长把理论应用于实践
B.场独立型的学生偏爱自然学科且成绩较好
C.视觉型学习者对自己能够动手参与的认知活动更感兴趣
D.冲动型学习者更擅长从整体上来分析问题
13.当玩具在眼前消失,儿童认为它仍然是存在的。与这个描述对应的概念是()
A.物体守恒
B知觉恒常性
C.客体永久性
D.自我中心
14.面对问题时,总是把问题考虑清楚后再做反应,看重问题解决的质量。具有这种特点的认知方式是()
A.场独立型
B.场依存型
C.冲动型
D.沉思型
15.根据皮亚杰的研究,初中生的思维处于具体运算阶段向形式运算阶段过渡的时期。针对这一发展特点,教师在教学中应加强对学生()
A.运算能力的培养
B.操作能力的培养
C.具体思维能力的培养
D.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
16.场依存认知风格者偏向的学习方式是()
A.自主学习
B.合作学习
C.探索学习
D.有意义学习
17.在儿童群体中,每个儿童都热情的说着,彼此之间没有任何实质的相互作用或交谈。皮亚杰称之为()
A.角色扮演
B.集体的独白
C.泛灵论
D.平衡
18.根据皮亚杰的观点,儿童能发现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与物体排开的水量有关,而与物体的质地无关。这说明儿童的认知发展水平已处在()
19.在某个时期内,个体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过了这个时期,同样的刺激对之影响很小或者没有影响,这个时期称为()
A.关键期
B.发展期
C.转折期
D.潜伏期
20.“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这种学习方式称为()
C.探究学习
D.终身学习
21.世界上第一个智力测验量表是()
A.比纳-西蒙智力测验量表
B.斯坦福-比纳智力测量量表
C.韦氏儿童智力测量量表
D.韦氏成人智力测量量表
22.王老师观察到,在若干次探究性小组合作学习的讨论环节中,孙丽同学自己总是拿不定主意,要靠同伴拿主意。这说明孙丽的学习风格属于()
B.冲动型
C.沉思型
D.场依存型
23.5岁的毛毛第一次参观海洋馆,当他看到玻璃展缸中的潜水员时,大声喊:看消防员!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毛毛的认知过程属于()
A.同化
B.顺应
C.平衡
D.组织
24.两小无猜的时代,一根竹子、一张长凳就可以是一匹骏马。这是个体认知发展至少到()能做到的事情。
25.智力的个体差异性并不体现在()上。
A.发展水平的差异
B.发展类型的差异
C.发展早晚的差异
D.发展各民族的差异
26.“月亮婆婆喜欢我,洒下月光把我摸,我走她也走,我停她也停”。这种儿童在特定阶段所表现出的思维特点是()
A.永久客体性
B.不恒常性
C.自我中心
D.不可逆性
27.某儿童认知结构中已经具有抽象概念,思维可以逆转。按照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该儿童此时的认知发展至少处于()
28.妈妈为小楠和小董榨了两杯同样容量的鲜果汁,分别装在大小相同的两个玻璃杯里,妈妈让小楠先拿,小楠说“我要这杯多的”,小董在旁边说“其实两杯是一样多的”。根据两姐妹的回答,可以判断出小楠和小董分别处于()
A.感知运动阶段和前运算阶段
B.前运算阶段和具体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
D.感知运动阶段和具体运算阶段
29.有的学生在解决问题时十分注重问题的逻辑顺序,喜欢一步一步地解决。这类学生的认知风格属于()
C.整体型
D.系列型
30.根据特殊儿童教育的目的和任务,可将特殊儿童教育应当贯彻的主要原则归纳为()
A.早期教育原则
B.补偿教育原则
C.个别教育原则
D.系统教育原则
E.整体性原则
31.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下列属于前运算阶段特征的是()
A.小明把自己杯子的水倒入一个又细又高的杯子里,他觉得水变多了
B.学生知道1+1=2,也知道2-1=1,掌握了加减的逆运算
C.学生可以由A﹥B,B﹥C,推出A﹥C
D.知道小明的姐姐是小红,不知道小红的弟弟是小明
32.关于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成人对工作和学习的态度和习惯的培养可以追溯到培养主动感的时期
B.人生第一个反抗期出现在自主感对羞耻感(2-3岁)阶段
C.思考关于“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是建立自我同一性阶段的特征
D.儿童每个阶段都有自己的发展任务,所以家长和老师应该针对每个阶段的特征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
33.下列关于皮亚杰的“三山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2-7岁幼儿处于形式运算阶段
B.2-7岁幼儿有明显的自我中心倾向
C.儿童认知发展是分阶段的
D.教育教学应该尊重其认知发展规律
34.根据维果斯基的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心理发展具有阶段性特点,但是根据近发展区的理论,这个阶段可以提前
B.教学中教师要创造学生的近发展区
C.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尽量采用提问、总结的方式指导学生,采取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学习
D.教学教育要建立在学生成熟和发育的基础上,即教学应该走在心理机能后面
35.“认知阶段出现的先后次序是不变的,具有普遍性,但对应于具体年龄段却不是一成不变的,存在个体差异,每一阶段所具有的独特稳定的认知结构决定了儿童行为的一般特点。而且认知结构的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皮亚杰的这一思想体现了儿童心理发展的哪些特征?()
A.不平衡性
B.连续性和阶段性
C.差异性
D.定向性和顺序性
36.性格的个别差异主要表现在()
A.性格特征差异
B.性格类型差异
C.性格个别差异
D.性格水平差异
37.关于智力,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有的人长于记忆,有的人长于思维,有的人长于想象,这体现的是智力类型差异
B.人们的智力水平呈正态分布,大多数人的智力属于中等水平
C.智力在性别上即使存在差异也不明显,总体水平大致相等,但在智力分布上有显著区别
D.智力发展水平差异指的是个体之间或个体内部智力水平高低不同的程度
E.智力在性别上差异显著
38.皮亚杰认为儿童心理的发生发展不是先天结构的展开,也不完全取决于环境的影响。他认为影响心理发展的因素包括()
A.成熟
B.自然经验
C.社会经验
D.平衡化
39.人的发展是一种建构的过程,充满着个体与环境间不断的相互作用。皮亚杰用来解释这一过程的术语有()
A.图示
B.同化
C.顺应
40.简答题:
1.简述皮亚杰理论中2-7岁小学生认知发展的特征。
2.简述小学生心理发展的特征。
41.材料分析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某校王老师,2005年开始从事初中数学教学,由于教学得法,深得同事和学生的好评。2013年由于工作需要,王老师开始从事小学数学教学,由于教学对象和内容发生了变化,王老师感觉自己的教学有点力不从心。教学效果不明显。为此,王老师本人感到非常困惑。
问题:请根据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论述王老师产生教学困惑的原因及解决困惑的对策。
42.辨析题:
1.合作学习也是一种教学策略,它的特征是以学生的主动合作学习的方式代替独立完成作业。
2.就儿童认知发展与教学的关系而言,认知发展制约教学的内容和方法,教学则对儿童的认知发展不起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