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何使用地图如何使用地图(原文是谈使用军用地图的,但原出处已不可考,因其通俗易懂,其中的经验很值得借鉴,故而转贴)认识地图认识地图地图上的符号表示的是地形、地物,所谓地形,简单的讲是指地势起伏等,地物是指地面上突出的东西如树木、水塔等。军事地形学的教材上有统一的图例,所以军用地图上不会象一般的民用地图,专门在角上再解释一遍。军用地图是很科学,很详尽的,图例不光是标志。还要标志特征和精确位置,比如一棵树,虽然其图标只有几毫米大,这几毫米要代表实际位置几米,这就要有个点来表示其真实位置。树、电线杆等,其真实位置应在底边中心线,岩石等面状物体在其几何中心,这在你标图的时候很重要,比如你要标记
2、一个房子应该以这个图标的底中心线坐标为准呢还是以一个端点为准。打仗的时候呼叫炮兵支援,你把这弄错了,估计自己就倒霉了。另外,有些图标在旁边还有数字,比如树木旁边的数字表示其高度,一般在1:5000的地图上都可详细到这一步,再详细的有连直径都标出来的,河流有表明宽度和流速的,桥梁会表明其承重等等。确定方位确定方位找到北,听起来容易,做起来难,首先是地图上就不只标志了一个北,是三个北,这三个北不光是名字不一样,实际指示的方向也不同,一个是真北,也就是地轴的指向,也就是我们平时说的那个北极;另一个是地磁北,是指北针指示的那个北,这两个北之间是有夹角的,夹角是多少忘记了,但地图上肯定有标志,
3、自己给地图定北的时候要注意,不要把北都给弄错了,一定要让地磁北和指北针指向重合,而在地图上标注的时候则要依坐标北也就是真北。如果你是要标图,那当然要精确定位,如果是行进,大可用其他方法概略的找到北,然后把地图的上方对着它就可以了,大概找北的方法我想大家都会吧,太阳啦什么的,这里就不再说了。身在何方?地图有了,北有了,看来万事大吉,但自己现在在哪儿呢?这里学问可大了,一般新兵刚练的时候都不要求这个,起点和终点都告诉大家,然后按图行进。但你不会这个,就不能说真的弄懂了地图。现在提供几种方法供参考,实际上常用的也就三四个,有老作战参谋看一眼地图马上就能知道自己在哪儿,靠的是经验,跟条件反射一样,
4、你问他用的什么方法,他说他也不知道,这种人对方向特敏感,他们很少说左右,连在室内都说南北,上次有个家伙给新兵统一内务,说牙刷毛朝东,口杯把朝西,腰带放被子西南边。马上晕倒一片。言归正传说,方法:.直接确定当自己所处位置是在明显地形点上时,只要从图上找出该地形点,站立点即可确定。这是一种在行进中,特别是奔跑中最常用的方法。但是,采用直接确定法的困难在于:在紧张的进程中,怎样才能很快地发现可供利用的明显地形点?当同一种明显的地形点互相靠近的时候,这样才能够正确地区别它们,防止“张冠李戴”?可以称得上是明显地形点的地物主要有:单个的地物;现状地物的拐弯点、交叉点(呈“十”字形)、交汇点
5、(呈“丁”字形)和端点;面状地物的中心或者有特征的边缘。可以称得上是明显地形点的地貌主要有:山地、鞍部、洼地;特殊的地貌形态:陡崖、冲沟等;谷地的拐弯、交叉和交汇点;山脊、山背线上的转折点、坡度变换点。2、利用位置关系确定当站立点位于明显地形点附近时,可以采用位置关系法。利用位置关系法确定站立点主要是依据两个要素,一是站立点至明显点的方向,二是站立点至明显点的距离。在地形起伏明显的地方,还可以结合高差情况进行判定。3、利用“交汇法”确定当站立点附近无明显地形点时,可以利用“交汇法”,按不同情况,它又可以具体分为90法、截线法、后方交汇法和磁方位角交汇法。这些方法的优
6、点是:不需要判断或测量距离也能确定出较为准确的站立点位置,这对于初学者学习是很有意义的。但是,它们中的一些方法,要么只能在某些特定的条件下才能运用,要么就是步骤繁琐,费时费力。因为比较难,所以只挑一个有代表性的来说。截线法-当待测点位于线状地形上,但在其与运动方向相垂直的方向上没有明显地形点,可以采用此法。其步骤是:标定地图在线状地形的侧方选择一个图上与现地都有的明显地形点;利用指北针的直长边缘(也可用三棱尺、铅笔等)切于图上明显地形点的定位点上(为便于操作可插一细针),然后转动指北针,使其直长边照准该地形点沿指北针的直长边向后画方向线。该方向线与线状地形符号的交点,就是站立点在图上
7、的位置。这么说大概还是抽象,实质等于地图上已知一点(图上和实际中都明显的一个地物)和一条线(如公路、河流、山脊等),又知道了线上某点(次点为你站的地方)和已知点的连线与已知线之间夹角的度数(这个度数可由指北针读出),求线上某点在图上的具体位置(这点的实际位置是你站着的位置,图上位置是你需要标定的)。我想这么说应该清楚了。其他几个方法太烦琐了,也不常用,这里不多说了。4、拇指辅行法先明确自己的站立点和将要运动的路线,到达目标,然后转动地图(身体要随之转动),使地图与现地的方向一致,并用拇指压于站立点一侧,再开始行进。行进中要根据自己所到达的位置,不断移动拇指,转动地图,保持位置、方向的连
8、惯性与正确性。(这是行进的窍门,是找到自己身在何方后的工作,但因为常用,就放在这里了)5、借线法、借点法、导线法说的通俗点就是,你定了自己的点了,也知道目标点了,要在途中找几个辅助点,避免走错路,严格说这不是给自己定位,而是给途中的点定位,但原理是一样的,而且难度更大,对点的选择也是门学问。这是方法,一般行进的时候都要用到。特别是你的目标点被遮挡或途中地形复杂的时候。实际运用实际运用如果你是在一个大平原上或者是在完全没有地势起伏的原始森林里,那你就扔了地图,朝一个你最喜欢的方向使劲走吧,如果你幸运的话,你会发现一条河,然后就永远不要离开他,顺着它一直走下去,你就能走出去,如果不幸,那
9、就谁也帮不了你了,因为没有地势的变化,连等高线都很少,那地图和白纸没区别了。但只要有有地势起伏你就可以定位,这里要先要讲讲等高线。等高线都是闭合的曲线,同一个地图上,等高线越密的地方说明坡越陡,如果是断崖的话会在等高线一侧加若干短线来表示,同样的在同一地图上,等高线越多,表示这里的相对高度(深度)越大。两个等高线之间的空白地方的高度视为1/2,比如A点在20米和25米之间,则这点视为22.5米。如果A点表示峰顶,则A点为最后一个等高线加高差的1/2。当单靠等高线不容易分辨是山还是凹地时,会加示坡线,坡线是顺着下坡方向绘制并与等高线垂直相交的小短线。它通常绘在等高线最有特征的弯曲上,如山顶、鞍部或凹地底部,以及在读图困难、有必要表明下坡方向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