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多年前,每次回老家,尽管心情总是迫不及待,内心却总是涌起一种难言的忧伤。原因就是,从筹划回家的那一刻,脑海里就情不自禁地浮现出接连家乡的一条小路。那是一条经年失修的柏油路,四里左右远,虽称为柏油路,却特别坎坷不平,小沟小坎密密匝匝,大沟大坑接连密布,车行驶其上,颠连不已,不时有底盘被擦的碰撞声,金属质地,钻到耳朵里,心便跟着紧揪一下。逢上雨季,坑坑洼洼里便蓄满积水,车在接连的水坑里穿梭,泥水四溅,高低起伏,身体随着车体的涤荡不断晃动,时前时后,时左时右,一会儿工夫便头晕目眩,身子似乎要散架一般。每次回家,这样的感受就必然要体味两次,紧跟在原本明媚温暖情愫的前后,不容逃避,更无可选择,使之镀上一层忧伤色彩。
那时,不仅是我,很多人都和我有过同样的经历和体会。每当和女儿闲聊,说起这段经历时,她总是困惑地瞪大双眼,任我如何解释,也不会理解,一条路,竟然会对一个人身心造成如此严重的影响。这也不难理解,凡事唯有亲历才会有悟,作为00后的女儿这代人,从自己有能力驾驶交通工具开始,无论是穿梭在乡村的原野,还是行进在城市的街巷,也许宽度不一,却几乎处处都是平坦的水泥路和柏油路,尤其春夏两季,周围绿树环抱,彩花献锦,她们心情简直好得不要再好,纵是共情能力再强,想象力再丰富,又怎么体会到周身颠簸得要散架,甚至头晕目眩、眼冒金星的感受呢。
据悉,2022年1-10月,昌黎县改造农村公路76条80公里,改造农村危桥6座141米,总投资8185万元。同时建立了县、乡、村三级路长制体系,制定出台了《关于推行农村公路“路长制”的实施办法》《“四好农村路”路长制绩效管理考核实施细则》等一系列规范性文件,建立健全农村公路管养机制。大力推进标准示范路、“美丽乡村路”创建工作,强化公路保洁保畅,完善安全附属设施,提升绿化美化水平,全力打造畅安舒美的公路通行环境。累计清扫路面21690公里,清运垃圾980立方米,修补路面坑槽4572平方米,施划公路标线13710.4平方米,安装更换警示标志139块,安装防撞护栏1100米,修复路基、边坡水毁1160立方米,修剪路树44.2公里,清理路肩、边沟杂草58公里,路面降尘洒水9330吨。
“撸起袖子加油干,风雨无阻向前行。”我想,家乡这一条条平坦的路,抵达的不仅仅是一个个以地理位置为标志的物质的目的地,更是一个个以和谐幸福生活为标志的精神的目的地,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进程中,它们不仅仅是积极的参与者,更是幸福的见证者,不久的未来,更会是一个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经典坐标。(王玉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