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是能够促进人类向上发展的,都是美的,都是善的,也都是诗的。
——中国诗人,艾青
写在前面:
十一、十二月,严冬之下,品牌持续用情绪供暖。
城市暖:东北旅游爆火,火在冰雪世界,也火在宠溺人设的城市性格。
节气暖:冬日里的节气,作为一年中的重要节气,品牌开始着力用关怀情绪渗透传统文化。
盘点暖:品牌们的年终盘点,也在回应大众全年的情绪色彩,用梗再度拉近和年轻人的距离。
动物暖:严寒中,品牌们愈发关爱生命,通过公益营销与宠物经济触动人们的心。
一、讨好型“市”格,接住泼天的富贵
自MBTI火了之后,品牌纷纷开始立i/e人设,直到冬天的哈尔滨出现,城市的人格也变e了。
由于冰雪大世界开园而引发旅游经济爆火的哈尔滨,通过「我姓哈,名尔滨,宠爱南方小土豆」的官方介绍梗,以及无数个具体绵密的「掏出家底,宠溺游客」热搜,慢慢拼出一张厚道实诚的「讨好型市格」的城市社交名片。
哈尔滨市民:自发免费送游客回酒店
据哈尔滨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提供大数据测算,截至元旦假日第3天,哈尔滨市实现旅游总收入59.14亿元。要知道,今年春天3月份,淄博旅游经济最高也才达到33.6亿元。
哈尔滨冰雪大世界
另外还有快手迎来第四次「500个家乡」,用新型城市纪录片帮助城市快速立住人设,公众借此认识了三座有脾性的城市:柔软的铁岭,不服输的大连,不慌的许昌。其中,小城许昌的「不慌」更是抚慰了当代年轻人的焦虑心态。
无论是不慌的许昌,还是讨好游客的哈尔滨,都是以友好为第一要义,从本地人的温良性格中提取精髓,完成对城市的人设构建。
二、冬日营销,借节气文化关爱打工人
冬至,作为二十四节气之首,饿了么与许知远共同发出建议休假的公共提案,激荡起了人们的情绪。如果说,蕉下的《惊蛰令》炸场了上半年的节气营销,那么饿了么的冬至休假提案,则是落地到了每一个具体的人身上。
东方树叶今年一整年都在做节气营销,其品牌调性契合东方文化,能够借助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节点,表达品牌内涵。冬日营销,品牌也发布了立冬、冬至等节气短片,既书写东方文化,亦能熨帖人心。
节点营销与假期关怀融合的背后,是对年轻人健康需求与情绪的洞察。当下的年轻人,对自我关怀愈发重视,把健康与休息放在生活的重要位置上,品牌看到年轻人的情绪,才能精准释放冬日营销的暖意。
三、盘点的尽头是玩梗,营销的尽头是情绪
聚焦情绪,是今年品牌盘点的主旋律。
《咬文嚼字》今年发布的2023年十大流行语中指出,“情绪价值”的流行,反映了现代社会人们对美好生活更高层次的心理需求。品牌也借“情绪”的东风,串联起品牌和用户之间的记忆点。
如神州租车,以情绪为主角,总结过去一年旅途中的温情;网易严选则聚焦「精神」,以全年的社会热点和情绪为灵感,打造了12件展品;but以一组情绪文案,写出打工人的酸甜苦辣。
而在内容上,和以往冷冰冰的数据呈现相比,今年的品牌盘点也更“接地气”,通过玩梗的形式,拉近和用户之间的距离:如B站的年度弹幕“啊?”字,本身就玩梗属性拉满;美团的年终盘点抛梗又接梗,「骑行的尽头是烧烤摊、工作的尽头是发疯」等,写出年轻人的心声。
B站年度弹幕字:啊?
美团的年终盘点流行梗含量很高
和年轻人释放天性的“发疯”相比,品牌的“玩梗”式总结,则是以品牌视角,承接大众情绪,这也是品牌回应年轻人的另一种表达方式。
四、严冬里的动物营销,品牌化身心软的神
冬天,是生命关怀的最佳时刻,雪中送炭永远要比锦上添花更加动人,今年冬天的动物营销,也格外顺其自然。
同样的暖心,还在珀莱雅的流浪动物过冬计划,品牌把流浪猫窝礼盒做到物尽其用,让爱心传递下去。
除了对流浪动物施以援手,品牌在冬日的动物营销也十足温暖,就像pidan开了一家「猫咪更友好」咖啡馆,营造轻松环境,给予它们安全感,让动物与人被这份温暖包围着,借助公益叙事,向外输出情绪价值。
MStand的圣诞营销,也增加了宠物周边,致使产品一售而空,成为小红书爆款宠物周边。
细微之处,映射生活更多面貌,当人们愈加追求生活实感,品牌的动物营销便是从日常点滴出发,用切实行动表达人与动物的情感纽带,引起人们的价值共鸣。
洞见新思考
1、城市营销立人设,友好是第一位
给城市立人设,本质还是MBTI式贴标签的社交行为:抛出一份直白的认知,刺激大众对城市完成心动和出行匹配。城市还需拿捏好标签分寸,以友好为底,才能与公众维持长久社交。
2、文化叙事要轻,情绪关怀要实
在传统文化叙事里找到情绪出口,是今年冬日营销的难点,也是亮点。想要通过文化叙事引起情感共鸣,需得抛弃宏观叙事法,透过文化落到人文关怀上,有了温度的文化叙事,才能吸引人、影响人。
3、解构严肃,让陪伴感代替宏观叙事
品牌的年终盘点年年有,传统数据呈现的形式,对于用户来说,或许早已缺乏新鲜感。此时,过去一年中持续拥有热度的大众情绪、社会情绪或许是很好的沟通切入口——大众发泄情绪,而品牌能看见情绪,并承接情绪,以梗为桥梁带来正向情绪价值,也是年终盘点大战里一条不错的突围路径。
4、生命关怀以小见大,让动物获利,才能收获人心
对于品牌而言,营销给足情绪价值,才能获得与大众交心的机会,动物营销有真实柔软的力量,能提供一定的情感浓度。给养宠人群参与感,落实他们的情感需求,以点带面的热度起势,让动物营销更有情感力和传播力。
附:6个营销关键词,速览11-12月行业动态
1、科目三
据传,科目三的编舞来自于广西婚宴,因为跳舞是广西人继唱山歌、嗦米粉之后的“科目三”。因为其较为简单且魔性的动作,在海底捞服务员的推广之后,逐渐火遍短视频平台,而海底捞也靠科目三的营销再度赢得生意与声量。
科目三在抖音爆火,卖服务的海底捞靠「营销」赚翻
2、南方小土豆
随着雪季东北出行的趋势明显,网络开始流行将南方游客称为“小土豆”,并开始以哈尔滨为首的一系列宠爱南方游客的友好待客行为。然而由于小土豆用词有些物化,南方小土豆的营销用语也引来争议不断。
13条“南方小土豆”短视频,把“尔滨”哈上了天
3、TVB营销
今年年底,《新闻女王》以犀利的台词、抓马的职场剧情与实力派香港群像演员,直接拉起TVB营销的势头,衍生了各种social表情包,被称为打工人的嘴替。
《新闻女王》火上热搜,27句超热台词,拿捏TVB语言艺术!
4、疯狂动物城
5、卡皮巴拉
卡皮巴拉(Capybara,水豚英文名的音译),也就是水豚,因为其憨傻佛系的面部情态,被年轻人玩梗传播,逐渐涌现出“豚门”言论,让水豚成为动物界的新IP顶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