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电动汽车十年十大预测!老炮/新势力/科技新贵三年内全面开战新能源汽车电动车

本期的智能内参,我们推荐天风证券的研究报告《智能电动汽车行业十年十大预测》,解读汽车电动智能时代汽车行业的发展趋势。

原标题:

《智能电动汽车行业十年十大预测》

作者:于特陆嘉敏

一、智能汽车,互联网之后最大的风口

最近,互联网科技巨头以多种方式加入造车大军,精彩纷呈。腾讯、阿里、美团、360集中参股造车新势力;华为与北汽、广汽、长安等自主品牌车企深度合作;小米自主造车并计划2024年发布;滴滴、大疆等科技型公司亦加入造车大军。

▲国内互联网科技公司造车企业

造成这一现象主要有三大原因:

第一,智能手机及互联网行业增速放缓。(1)智能手机行业已趋于饱和。智能手机出货量自2015年后增速明显放缓且出现负增长趋势。(2)互联网用户增长放缓。以手机和电脑驱动的互联网用户数量增长放缓。科技型企业行业急需寻找下一个增量赛道。

▲全球手机出货量及增速

▲全球互联网用户数量及增速

第二,智能电动汽车产业规模巨大,上万亿产值,足以承载企业家的梦想。2020年,全球汽车销量总计7803万辆,中国市场汽车销量为2527万辆,为全球第一大汽车消费市场。中国汽车行业产值超过8万亿,占GDP总额的8%以上,造车市场空间与机遇较大。

▲2020年全球汽车销量份额图

▲中国汽车行业产值

第三,智能汽车存在大量创新点,科技互联网公司能够充分发挥。从自动驾驶;智能座舱;再到车身、底盘等智能化,再到车路协同、车联网,智能汽车行业中存在大量软、硬件创新机会。

从产业链划分来看,智能汽车产业链上游企业包括感知、控制、通讯系统制造业,主要产品包括芯片、雷达,地图等;中游企业包括执行系统制造业主要产品包括智能中控屏等;下游主要为开发测试和运营的服务业,科技型企业均能从中找到各自擅长领域作为突破口。

▲智能汽车产业链

众多科技、互联网公司切入,都瞄准一条赛道:智能电动汽车。智能电动汽车有望接棒互联网,开启“造富通道”。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智能汽车市场之一,正全力迎接智能化转型的趋势,同时已获得国家层面的大力支持。智能汽车产业链自上而下打开,多家整车企业及科技型企业已切入赛道,整车位于产业链核心,是赛道最重要方向。

▲国内主要涉及智能汽车企业

二、电动智能时代,中国汽车强势崛起

传统燃油车时代:中国汽车产销量占全世界的1/3,是名副其实的汽车大国,但自主品牌车企市场份额不足4成,不能说是世界汽车强国。

新能源汽车时代:1-8月新能源汽车销量高达180万辆,同比增长194%,其中8月份销售32万辆,同比增长182%,预计2021年全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超过280万辆,其中自主品牌占比超过五成。中国无疑是新能源汽车大国,并且也是强国。

▲历年国内自主品牌乘用车市场份额变化

▲历年国内自主品牌新能源乘用车市场份额变化

智能汽车时代,中国也有同样优势。首先,中国ICT技术(信息与通信技术)拥有全球竞争优势。汽车智能化本质上就是ICT化。中国拥有以华为等为代表的一批在ICT领域有软硬件优势企业。对比而言,中国、美国在ICT领域具有全球优势,但美国在制造领域弱于中国;而传统汽车强国如德国、日本,则缺少ICT技术竞争力。

▲全球ICT制造业分工以中美为主导

最后,中国有传统车企、新势力、科技互联网企业大量投入。2019年,中国企业自动驾驶融资总额23亿美元,仅次于美国。2019年,全球自动驾驶融资总额前二分别是美国、中国。其中,美国以45亿美元融资领跑全球,中国以23亿美元紧随其后。中美合计囊括全球融资总额的94%。

▲全球智能汽车投资额统计

三、自主品牌,开启征战全球步伐

近年来,法系、意系及韩系等合资品牌的销量低迷且呈现下行趋势,欧宝、铃木等相继退出中国市场。中国自主品牌经历多年的深耕和沉淀,凭借制造科技等硬实力与国家文化艺术等软实力,在激烈的全球汽车市场竞争中逐步超越合资品牌。

▲乘用车各系别市场份额比较

众多合资车企推出的电动汽车并没有受到中国消费者欢迎,传统汽车巨头们推出的智能电动车似乎不对自主品牌构成挑战。2021年上半年智能电动车Top15排行榜单中,有13款车型来自中国自主品牌,以绝对的数量优势碾压外资及合资企业。

近年来,中国汽车产业飞速发展,自主品牌经历多年的深耕和沉淀,凭借制造科技等硬实力与国家文化艺术等软实力,在激烈的全球汽车市场竞争中逐步赶超国际品牌。1995年至2009年间出生的“Z世代”已成为主力消费群,在Z世代青年接棒消费担当的当下,科技感丰富的自主品牌新车有望收获Z世代青年的认可。

自主品牌车企与消费者共创,从产品定位、研发、销售、服务的链条一体化互动,更能理解国人消费需求。2020年中国汽车销量蝉联全球第一,占全球份额32%。2020年,得益于对新冠肺炎疫情的积极有效防控,我国经济社会较快恢复,汽车销量同比降幅收窄至2%以内,年销量蝉联全球第一,同时在全球车市份额提升到32%。

伴随技术进步、新产品推出,以及合资的退败,预计到2030年自主品牌国内市占率将达到70%以上,同时单车价格有望翻一倍,并开启征战全球市场步伐。

▲全球汽车销量占比(单位:万辆)

自主品牌崛起,出口增速提升,走向全球是必然。2020年自主品牌出口量为108.2万辆,同比增长5.7%。2021年上半年出口量为82.8万辆,预期整年出口量再创新高。自主品牌车企逐一开始渗透全球市场。智能电动汽车的快速发展,有望加快这一趋势。

▲2015-2021Q3汽车出口量

四、智能电动汽车行业未来画像

很多人将智能电动车市场和智能手机市场相比较。但是,智能手机市场集中度较高,TOP5份额超过95%。2012年以来,随着市场的成熟,手机行业市场集中度不断提升,2020年华为、vivo、OPPO、小米、苹果五家合计市场份额达到96.46%,其余厂商份额仅3.5%。

汽车市场格局相对分散,能容纳更多企业。美国、欧洲、日本三地汽车市场格局看,TOP5销量占比分别为42%、71%、81.75%,远低于手机市场。我们认为背后的原因在于,汽车产品因为不同品类、不同定价、不同品牌、不同人群的消费,消费需求更分散、千人千面、品牌容纳率更高,每个国家或地区至少有10个以上品牌共存。

所以,国内汽车行业也能容纳至少10家自主车企。主要有以下四个原因:1、国内汽车行业能容纳至少10家自主车企;2、主机厂与用户共创,追求产品精准定位;3、智能化大量创新,智能驾驶、智能座舱等差异化创造出众多细分市场;4、中国汽车均价达到14万元,年产销3-5万台,就有可能实现盈利,主机厂定位在这些细分市场就能生存,这一点同手机产业明显不同。

▲2035年全球汽车产业利润池分布结构预测

未来,整车终局或将是“3”分天下:传统品牌3家+新势力3家+科技公司3家。随着技术积累及市场集中度的提高,整车格局最终会形成“3+3+3”的态势,三分天下。

▲整车终局

五、传统车企、新势力、科技公司之战

▲国产新势力销量及同比增速(单位:辆、%)

▲国产新势力造车企业在新能源市场市占率(单位:%)

小米、苹果、华为、滴滴、百度极度等或将在未来几年陆续推出新车,考虑品牌推广及新车型、新产能爬坡,预计传统车企、新势力、科技公司将于2024年开始全面竞争。

六、中国汽车市场的蜕变

特斯拉带动汽车科技公司估值方法重估。从2011年至今,特斯拉仅在2020年首次实现了首次年度盈利,但是特斯拉市值已远远高于丰田、福特等传统汽车巨头。对于特斯拉的市值空间,可先预计出特斯拉汽车未来保有量,对存量汽车进行软件收费,估算出特斯拉未来年收入,再预估市值。

国内的蔚来汽车、理想汽车、小鹏汽车美国中概股上市,估值体系向特斯拉靠拢。目前国内传统车企,发力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PHEV汽车,估值有一定提升;在智能化领域也在加大投入,未来估值有望进一步提升。

整车市场也将在智能化过程中实现蜕变。传统汽车制造业的核心是制造及供应链管理能力。汽车供应链是指汽车生产过程中的包括原材料采购、零部件生产、整车装配与物流、整车销售、报废品回收一整套汽车的供应链体系,包括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流动,同时通过IT技术的运用使整个供应链系统紧密衔接形成的一个整体。由于产业链的纵深之广,市场规模之大,汽车制造业也代表着一个国家制造业的综合实力。

特斯拉、造车新势力们的市值一路上升,尤其是特斯拉已远超传统汽车巨头。截止到2021年10月8日,特斯拉的市值有7776亿美元,是丰田的2倍还多,蔚来的美股市值达587亿美元,显示投资者对电动汽车智能化的未来发展抱有乐观态度。

截止到2021年10月8日,长城汽车市值超过4000亿元。北汽蓝谷、小康股份等伴随汽车电动智能浪潮,近两年市值同样增长明显。

▲国内车企市值变化(亿元)

所以,智能汽车已成为继互联网后全球最大的创业风口,中国有望成为世界智能汽车中心,整车公司进一步消费品化,从过去2B面对经销商,转为直接2C面向消费者,同时科技化将使得整车企业“王者归来,价值重估”。

智东西认为,时值当下,汽车产业升级向智能电动化发展,智能网联将是未来全球车企与新势力争夺的重要阵地。在汽车智能化、“碳中和”、自主品牌崛起等背景下,中国正向一个汽车大国向着汽车强国迈进。相信未来的汽车行业也会诞生华为这样的民族骄傲企业。

THE END
1.国产汽车排行榜价格国产电动汽车排名前十名及价格在2017年9月28日,全世界技术领先的市场调研组织J.D.Power(君迪)公布了2017中国新汽车质量科学研究SM(IQS)汇报,在其中传祺GS4变成质量最好是的国产汽车,而且超过了大批量的合资企业车辆。 5、宝骏510 指导价:5.48-7.7八万 宝骏510在能源层面,配1.5L自吸汽车发动机挺适合的,驱动力基本上能用了,1.5L的汽车发动机https://m.snzqc.com/164254.html
2.十大新能源车品牌电动汽车品牌哪家好2024年新能源车十大品牌 一、新能源汽车电池能用多久 新能源汽车电池寿命大概在6年,电动汽车居高不下的售价主要是因为动力电池组成本太高,由于每款车的电池容量不尽相同,业内统一用“元/kWh”单位横向对比不同电池组的价格差异。目前,动力电池平均成本为227美元/kwh,约合人民币1500元/kWh。不过新能源车品牌目前https://www.maigoo.com/maigoo/554ddc_index.html
3.国产新能源电动汽车排行榜前十名有哪些以下是2021年中国市场销量排名前十的纯电动车型:1. 特斯拉Model 32. 比亚迪秦EV3. 比亚迪汉EV4. 特斯拉Model Y5. 埃安Aion S6. 欧拉R17. 小鹏汽车P78. 理想ONE9. 蔚来ES610. 零跑T03请注意,这个榜单是根据2021年的销售数据来排名的,可能会有所变化。https://www.yiche.com/baike/181193.htm
4.国产电动汽车排名前十懂车帝提供国产电动汽车排名前十的详细内容,懂车帝是一个汽车资讯平台,懂车更懂你。我们提供最新汽车报价,汽车图片,汽车价格大全,行情、评测、导购等内容,看车选车买车就上懂车帝。https://www.dongchedi.com/tag/pgc/11093673
5.新能源汽车10大品牌排行榜最新名单公布→十大品牌网新能源汽车10大品牌排行榜由CNPP品牌榜中榜大数据「研究院」和CN10排排榜技术「研究院」通过资料收集整理,并基于大数据统计及人为根据市场和参数条件变化的分析研究专业测评而得出,是大数据、云计算、数据统计真实客观呈现的结果,排序不分先后,不是认定认证、不是竞价排名、不是表彰评选、不是评奖评比,旨在褒扬优秀品牌https://www.cnpp.cn/focus/28170.html
6.国内新能源汽车排名十强排行榜123网用户列举了国内新能源汽车排名十强,为您推荐国内新能源汽车排行榜前十名,其中包括上汽通用五菱、哪吒汽车、广汽埃安、上汽荣威、北汽新能源等国产最受认可的新能源汽车品牌,告诉您国产新能源车有哪些品牌,国产新能源汽车前十名品牌排行榜均为用户票选,供您参考。 https://www.phb123.com/hangye/qiche/vtryqc2054.html
7.智东西周报:李彦宏入选十大AI领军人物德国力挺华为三星手机天津12月13日消息,据外媒报道,MINI品牌旗下的首款电动车MINI Electric将于2019年量产。该车延续了此前在法兰克福车展上概念车的设计,车身采用传统三门设计,或将搭载与宝马i3相近的动力系统。此前宝马与长城汽车组建合资公司,主要生产新能源车型,MINI Electric电动车有望在这个合资公司国产,届时售价将大幅降低。 https://zhidx.com/p/138393.html
8.原材料涨价芯片短缺,挡不住新能源汽车“全球大洗牌”“政府推进政策,设计合理,力度适当,这一切保证了我国新能源汽车健康快速发展。客观上是我国主导了这样一场波澜壮阔的全球汽车革命。”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理事长陈清泰说到,这成为我国由汽车大国走向汽车强国的重要基础。 9月23日,以“构架新格局 打造新生态”为主题的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高层论坛(2022)在武汉经开区召开https://auto.ifeng.com/quanmeiti/20220927/1800549.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