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市场营销学;商标;品牌;品牌策略
在市场营销领域中,随着商品流通形式的进一步发展,作为产品实体组成部分的商标,在该领域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以至于营销专家习惯于把商标比作商品的“脸面”。事实上,纷繁复杂的商品世界也就是一个巨大的商标品牌世界。因此,在教学市场营销课程中,必须高度重视对“商标与品牌策略”一课的教育工作。
一、走近丰富的品牌世界,熟悉“品牌与商标”
1.明确商标、品牌的概念与作用
商标与包装是构成产品实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同属于现代市场营销理论中产品策略的范畴。本节课对商标及品牌策略进行学习,与同学们一起探讨有关商标的知识。
要学习商标及品牌策略,首先必须分清商标与品牌的区别与联系,究竟什么是商标和品牌呢?同学们纷纷发言,各抒己见,有同学说商标就是“牌子”,也有同学说商标就是“品牌”,还有同学提到了假冒伪劣等等。此时我展示了几件商品的包装及商标,并对同学们的发言讨论加以归纳,最后给出结论:商标是代表产品一定质量的标记,一般用图形、文字、符号注明在产品、产品包装及各种形式的宣传品上面。经过注册的商标称为“注册商标”。
2.掌握商标、品牌的设计原则
商标、品牌是由文字、图形、符号三样东西构成的,其题材极其广泛。花鸟虫鱼、飞禽走兽、名胜古迹、神话传说等都可以作为商标的内容,商标品牌设计是一种实用工艺美术。一个好的商标应符合下列原则:
2.2能表示企业或产品的特色,不落俗套。商标应能很好的反应企业精神和产品的性质、特色及风格。如美国一种眼镜用“OIC”三个字母做商标,读音恰似OK,ISee(我看见了),构思巧妙,耐人寻味。
2.3简捷明快,易于识别。商标应简短、易读,使人便于记忆和辨认。美国一种著名奶粉商标“KLIM”是用英文牛奶(milk)一词的字母倒过来拼写而成的,既好读,又好记。
2.4符合传统及异国风情。品牌名称和标志要注意各地区、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尊重传统文化。例如德国名车“Benz”译为“奔驰”比“平治”好的多。
3.领会商标、品牌策略
在同学们了解商标的含义和作用以及商标设计的基础上,我要大家讨论怎样合理地使用商标,即企业要依据产品及内外部的影响因素,决定适当的商标策略。一般有以下几种选择:
3.1品牌使用策略。顾名思义,品牌使用策略是指企业决定是否在自己的产品上使用品牌。有的同学感到疑惑了,还有不用品牌的产品吗?回答是肯定的,如白纸、打火机、水果等,还有例如小农具、针头线脑之类的小商品等。
3.2品牌归属策略。品牌归属策略是指企业决定在产品上使用生产者品牌还是销售者品牌,生产者使用本企业的品牌称为生产者品牌;生产者把产品卖给中间商,使用中间商的品牌,称为销售者品牌。一般情况下,生产者应使用自己的品牌,以创立名牌产品。
3.3家族品牌策略。家族品牌策略是指选择品牌名称决策,即对企业所生产的各种产品是使用统一品牌名称还是个别品牌名称。如宝洁公司在中国市场生产的洗发水分别用“飘柔”、“海飞丝”、“潘婷”等品牌,就属于个别品牌策略;“娃哈哈”、“东芝”等公司所有各类产品都使用同一个品牌,使用的是统一品牌策略。
3.4更新品牌策略。更新品牌策略是指企业改进或废弃原有品牌而设计新品牌。当原有品牌陈旧,不能适应现有产品的特点时需要改变品牌。
二、有的放矢的案例分析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为了强化学生的品牌意识,我通过多媒体出示二则案例,启发同学们进行讨论并加以归纳分析,结合所学内容,强化重点知识的掌握。
1.商标是有价的。以下是几个著名品牌的估价:据“中国最有价值品牌研究”1998年研究结果,红塔山品牌价值386亿元,是我国价值最高的品牌,其后是长虹245亿元,海尔192亿元,春兰105亿元。
2.市场上很有名气的“金利来”产品及商标,最初的名字叫“金狮”。但香港话的“狮”与“输”读音相同。于是曾宪梓将“金狮”的英文“Goldlion”用音译与意译相结合的方法,演变成新的名字:“金利来”。这样,既符合中国人的文化心理,又保持名称的稳定性,曾先生以“金利来”这个吉祥的名字创造了一个“男人的世界”。
三、巧妙设计课后作业
关键词:商标;文化差异;翻译原则;翻译方法
Abstract
Withthehighlydevelopingofcommodityeconomyandinternationaltrade,thetranslationoftrademarksbecomesincreasinglyimportantandinfluentialintheeconomiclife.Inacompetitivemarket,thetrademarkofaproductisoneofthekeyfactorsforacompanytoachievesuccess.Itdeterminestheimage,creditandeconomicpowerofacompany.Asuccessfultrademarkplaysanoticeableroleindevelopingtheinternationalmarketandcreatingtheenterprisewealth.Asonekindofculturalphenomenon,ChineseandEnglishtrademarks,whichwidelyexistinsociallife,playsanimportantroleinthepublicawarenessoftheenterprisecommodity,thesalespromotion,beautifyingpeople''''slife,andespecially,itconnectstheeasternandthewesternculture,theenterprise,thecommodityandtheconsumersclosely.Fromtheperspectiveofculturaldifferences,thisarticleattemptstooutlinethewordoriginandthecharacteristicoftrademarksaswellasthetranslationprinciple,introduceseveralkindsoftrademarktranslationmethods,andmeanwhilediscussesthephenomenonofculturalerrorintrademarktranslation.
Keywords:trademark;culturaldifference;translationprinciple;translationmethod
一、中英文商标的命名
商标作为企业商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代表商品的符号,并随着商品交流的扩大而声名远扬。商标也是人类创造的一种语言符号,具有特定的标志意义,还有丰富深刻的象征性。[1]许多国际著名的商标已经成为企业的无形资产和巨大财富。一个好的商标,如Coca-cola(可口可乐商标)能够为企业创造上亿元的销售业绩,而一个译名很差的商标,即使它所代表的产品质量优良,也可能使企业的销售滑坡。因此,产品想要参与国际竞争,除了要保证质量外,还要拥有世界通行性的商标来宣传产品。[2]
1、人名商标词
许多商标是人名商标词,如:Ford(福特)、Benz(奔驰)、Sassoon(沙宣)、LI-NING(李宁)、YUE-SAI(羽西)、Chanel(夏奈儿)等。有时商标也选用神话传说中的人物或神灵名称,或文学、影视作品中的人名,如Nike(耐克)是希腊神话中胜利女神名,Angel(安吉尔)是保护神名。
2、地名商标词
如Cashmere(开司米毛线)是由产地Cashmere而得名;Nokia(诺基亚)是芬兰北部的一小镇名,最初的诺基亚公司建于此地;Longines(浪琴)是瑞士圣依梅尔附近的一小村庄,弗兰西龙和大卫在此创建了手表制造厂。诸如此类的还有:Champagne(香槟酒)由法国香槟酒产地而得名;青岛啤酒(Qingdao);上海羊毛衫(Shanghai)等。
3、外来词商标词
如:LUX(力士香皂)取自拉丁语,意为“日光”。该商标词会使人立刻联想到“日光浴与健康肤色”。再如洗发剂Shampoo(香波)源自印地语Champo,意为“按摩、推拿”。该词专指洗发,指示洗发的正确方法:用手轻轻搓揉,同时对头发进行按摩。SONY源自拉丁文Sonus,意为“声音”。
4、臆造商标词
商标设计人根据一定的意图,借助某种构成法或完全按照其主观臆想,凭空杜撰一些新词也是一种常见的商标命名方式,如Kodak(柯达),让人联想到按下快门的一瞬,具有动感的声音;Haier(海尔)与higher谐音,意为更高更好的;Supor(苏泊尔)与super谐音,意为极好的。
(二)、命名的原则
1、可记性原则
创立品牌的一个必要条件是要使消费者对品牌有一个较高的认知度,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商标应该从本质上是便于记忆的,这样可以促进消费者对商标的回忆。在命名时人们常注意以下要点:(1)精短,名称越精短越容易记住。如海尔、长虹、SONY、IBM等品牌,人们一看便会过目不忘。(2)上口,即有较强的语感。商标必须容易发音、朗朗上口,读起来语感好,读音响亮,避免使用难发音或音韵不好的字。(3)新颖,即具有独特性、创造性。商标要有时代感,体现创新精神,它会强调品牌个性,扩大差异感,从而达到过目不忘的效果。
2、意义性原则
是指商标本身具有含义,而这种含义可以直接或间接地传递商品的某些信息,如关于它的优点,性能及其使用它的好处。这种商标或者可以提示产品,或者可以吸收顾客。如Tide汰渍洗衣粉传递该商品去除污渍的功效。
3、联想性原则
赋予商标以其所代表的产品功能的某种寓言,或明示,或暗喻,启发人们丰富的想象力,使商标与产品功能在意念上有所联系,启发联想,对品牌营销和占领市场有很大的帮助。如“娃哈哈”饮料寓意孩子们喝了笑哈哈;雀巢奶粉有“舒适”和“依偎”的寓意,如小鸟一般在鸟窝里受到良好照顾。
4、适应市场环境原则
不同国家或地区消费者因民间文化,,风俗习惯,语言文字等的差异,使得消费者对同一品牌名称的认知和联想是截然不同的。因此商标命名要适应目标市场的文化价值观念,以免商标在消费者中产生误解。
5、个性原则
商标贵在有个性,只有不与其他品牌名称相混淆,才有利于发挥商标独到的魅力,给消费者以鲜明的印象和感受,经久难忘。突出个性和独到风格的方式很多,有采用人名或肖像作为商标的,有以产品特征命名的,有以消费情结命名的,也可以运用数字的巧妙组合命名等。如
6、合法性原则
商标受到法律保护是最关键的。商标的命名与翻译首先要注意该商标名称是否在允许注册的范围内,其次,要考虑该名称是否有侵权行为,若是已有相同或近似的商标被注册,且存在冲突,则必须重新命名。
二、商标词的翻译特征
在国际贸易不断增长的今天,商标也日益具有国际性。商标所代表的是产品乃至整个企业的形象。因此,在竞争激烈的国际市场上,商标词的翻译倍受瞩目。但是,由于各个国家所处地理位置、风俗文化、、消费观念的不同,中英文互译须涉及到文化的差异,因而翻译中的对等也仅仅是相对的对等性。从一种语言到另一种语言的翻译既要保留原文的精华,又要符合消费者的商标心理。一个成功的译名的标志应该是能吸引目标语消费者,激发美好的想象与购买欲望,品牌名翻译应同原文一样,对译名接受者产生相等或接近相等的宣传效果。[7]商品要出口到国外,要让外国顾客喜欢,首先就要让外国顾客乐于接受该商品的信息,即符合大众的审美心理,译文商标词应尽量兼顾外国消费者的文化习惯和审美心理,商标词的翻译也应尽可能地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挖掘出商品与外国文化上的共同的特征,尽可能地向外国文化贴近以求得他人的共识。[4]因此,商标词除了能够反应商品属性之外,它本身就是一种重要的社会文化。
三、中文商标英译中存在的问题
在漫长的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各民族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民族风情和文化传统。同一个事物在不同的地区和国家会有不同的文化习惯。由于中、英文化形态、风俗习惯及认知模式的巨大差异,跨文化语用失误时有发生,成为中国产品打入国际市场的一大障碍。[8]以下以中文商标英译中存在的问题为例来说明重视商标翻译的意义。
(一)、译名不符合英语文化
中国的商标出口到国外时,却往往忽略了文化冲突的存在,以至使译名在国外不受欢迎从而影响到产品的销售。上海白翎钢笔物美价廉,但打入国际市场后,在英美国家却无人问津。原因是它的英语商标被直译成WhiteFeather,而在英美文化力WhiteFeather具有软弱、胆怯的内涵。[2]帆船牌地毯译成Junk也遭到同样的命运。因为Junk在英文中除指中国帆船外还指废弃物或破烂的旧物。[2]有的汉语商标词在汉语里有美好的形象与象征意义,但直译成英语后,其文化联想意义则截然相反。[5]如商标名为海燕的电视机,它使我们联想起搏击风浪的勇敢者,奋进者的形象。然而直译成Petrel,在西方人眼里则有“不祥之兆”的含义。
二)、译名不雅观
紫罗兰牌男式衬衫在出口时受挫是因为其译名Pansy引起的歧义。Pansy在英美国家是贬义及侮蔑语,指女性化的男子或搞同性恋的男人。[2]这样商标的衣服自然引不起男士的购买欲望。另外,一些取自动物名称的汉语商标,在英译时并非所有的都可以直译,因为英美文化与中国文化中对动物所赋予的联想不同。威武凶猛在中国是与虎相联的,而在西方则与狮相联。可见,在翻译动物类商标时,一定要搞清它在西方文化中有无不良的联想,否则会影响产品的销售。比如中国的金鸡闹钟,它的译名GoldenCock就损害了商品在消费者心中的形象。因为英美国家除了用cock指雄鸡外,还指人体的某种器官,所以GoldenCock看起来显得很粗俗。而同是金鸡牌的鞋油,译者把Cock换成了Rooster,GoldenRooster形象威武挺拔,就很能吸引国外顾客。[2]
(三)、音译的译名是具有不良意义的英文词
汉语拼音与英语单词都是由拉丁字母组成的。一个商标词的汉语拼音有可能碰巧是英语中某个具有不良意义的英文词。在音译汉语商标时,译者应注意译名是否恰巧与英语中某一词语拼写相同或相似,是否可能引起令人不快的联想。[9]比如商标名为芳芳的一种口红,中国人看到会与“花容月貌”等联系起来,可音译成汉语拼音Fangfang后,将不为英美人所接受,因为fang恰好是一个英文单词,指狗的长牙或蛇的毒牙,“毒牙”牌口红其销路可想而知。中国的名茶茉莉花远销欧美,但是在东南亚亚裔区却不受欢迎。原因是“茉莉”谐了“没利”的音,犯了不吉祥的忌讳。后来把“茉莉”改为“牟利”,茶还是原来的茶,销售却立即大增。[5]
(四)、译名平淡无奇
在我国,松树(Pine),竹子(Bamboo),梅花(Plum)并称为“岁寒三友”。它们在汉语中都有较为丰富的文化含义,分别喻义“青春活力”,“坚韧不拔”,“玉质冰姿”的品质。但在英语文化中,这三种植物均平淡无奇,没有任何丰富的象征意义。其他植物,如(Chrysanthemum),荷花(Lotus)等都是在中文里具有某些意义,译成英文后却难以使不了解中国文化的西方人产生共鸣。中国人一看到这些商标,立即会产生美好的联想。而外国人除非通晓中国文化,看见这些商标,只会把它们归入普通的花卉一类,不会想起“高雅”,“刚毅”,“圣洁”等这些内涵。[5]
(五)、译名含有政治隐喻
翻译商标时,不仅仅要考虑到商标的意义及其所涉及的文化因素,还要考虑到政治因素,如大鹏牌帆布鞋的英语商标为ROC,大鹏是中国神话中的大鸟,roc在英语中指中东地区神话中的大鸟,从意义上说,翻译得无可厚非,但是作为商标,三个字母都大写,与“中华民国”的英文所写一模一样。[2]因此,ROC出现在我国出口商品的商标上是极不恰当的。该商标大可简练地译成Eagle。
从以上例子,我们可以看出如果不重视产品的商标翻译,将直接影响到该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销售情况。
四、常见的商标翻译法
商标的命名与翻译应根据商品自身的特点,商标的读音、意义,英语商标构词法以及目标语国的文化背景等,创造性地设计出与之相适应的译文商标,使商标词具有国际化形象。以下是归纳的三种常见的商标翻译方法。
(一)、音译法
1、纯音译法
纯音译法即忠于原商标发音的译法,按照中文商标的发音来翻译时,主要适用于以我国地名、名胜及具有民族风格的事物来命名的商品。比如中国的茅台酒历史悠久,驰名中外。因此音译为Maotai仍不失其本色。[2]如今中国功夫(ChineseGongfu)风靡世界,广为世人所知,“Gongfu”也成为英语中新的外来词,所以,功夫牌轻便鞋便可音译为Gongfu。传统上,我国的商品商标和企业标识习惯使用汉语拼音。目前也有一些产品,如像长虹(Changhong)、春兰(Chunlan)、健力宝(Jianlibao)已成功进入国际市场,但这只是少数。汉语拼音很难实现国际化,不利于中国企业参与国际竞争。
根据英文商标的读音翻译成中文时,因无法找到对等的词,基本上用汉字对应其音节,不带有汉语意思。例如Sony(索尼)、Nokia(诺基亚)、Rolls-Royce(劳斯莱斯)、Rolex(劳力士)、Kodak(柯达)、Pantene(潘婷)、Philips(飞利浦)、Sharp(夏普)、Nike(耐克)等采用的是音译法。但是我们可以看出以上这些中译均短小精悍,朗朗上口,便于记忆,虽然在汉语中毫无意义,却响亮好听,用字简单干脆,没有任何晦涩难懂的字,并且由于都是臆造词汇,看起来新颖独特,很快就能抓住顾客的注意力。
2、谐音取意法
谐音取意法就是翻译时在同义或近义词中选取有吉祥之意的字眼来组成译名,以适应顾客的文化心理取向。这种翻译方法注意音、形、意三位一体,它既表音,又达意,且传神。如香皂Safeguard(舒肤佳),“舒”给人以清爽、舒服的感受。“肤”表商品的用途,“佳”表商品的功能效果。药品Quick,中文译名“快克”让人联想到此药能迅速克服疾病。诸如此类的例子还有化妆品Avon(雅芳)、洗衣粉Tide(汰渍)、牙膏Colagate(高露洁)、Contac(康泰克)、Boeing(波音)、深圳服装Choose(乔士)、广州果奶Robust(乐百士)等。
一般情况下,若原语商标构不成意义,属新奇型或专有独用型,我们多采用音译法。[6]采用音译法的最大优点是可以保留原商标名的音韵之美,体现商品的异国情调或正宗特色,[10]给消费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二)、意译法
1、直接意译法
直译法即将原语按基本词义翻译的一种方法,适用于直译的商标大致有以下几个类型:
(1)原商标是为外国人所喜爱的一些动物名称。熊猫是我们的国宝,是世界罕见的珍稀动物,它那可爱的形象受到世界人民的喜爱。因此,熊猫电器就可直译为Panda,以这样的名字命名的电器自然会是品质优良,给消费者信得过,放得心的感觉。天鹅无论在东方还是在西方都是优雅美丽的象征,小天鹅商标就可直接译为LittleSwan。以动物为商标还有红鸟(RedBird)、三鹿牛奶(ThreeDeer)、猴王(Monkey)、骆驼(Camel)、美洲虎(Jaguar)等。
(2)代表古老文明且为外国所熟知的事物。长城是中国五千年文明的结晶,“不到长城非好汉”也已成了英语中的一个惯用语,长城牌电扇直译为GreatWall。
直译法不仅保留了原名的特点,有时还能准确传达原名的信息与情感,使人产生美好的联想。比如:蜂花洗发水译为Bee&Flower使人感到使用该产品后会像鲜花一样芳香宜人。
2、臆想法
臆想法是指译者经过揣摩消费者的心理而凭借“主观臆想”将英文商标翻译成具有创新性的中文译名。洗发水Rejoice的翻译就是很好的一个例子,其原商标对于普通中国大众特别是不懂英语的人来说可能有点陌生,但它的中文译名“飘柔”却是家喻户晓,拥有极高的知名度。Rejoice的原义是“愉悦,欢喜”,若直接翻译过来,意义虽然讨喜,却平淡无奇,很难收到好的效果。而采用臆想法译成“飘柔”,令人联想到秀发飘逸柔顺。诸如此类的还有牙膏Crest(佳洁士)、洗发水Head&Shoulder(海飞丝)、Ariel(碧浪)等。
(三)、音意结合法
五、结语
从以上的中英文商标翻译实例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译文读者能否与原文读者一样顺利地得到大致相同的理解与感受,在很大程度上要求译者在转换中要充分考虑译文读者,深入了解目的语的文化内涵,了解英汉读者的语言文化及审美情趣的差异,遵循社会文化习惯和投合大众审美心理,避免在翻译中出现失误。只有做到心中有数,才能把握住调整翻译的准绳,保证译文的效果。
一个商标的译文优劣可能决定着带此商标的商品的国际命运。商标翻译应了解该国的文化传统以及消费心理,对于千百年来形成的民族风俗,我们应给予必要的尊重,这也同时会影响到出口商品的销路问题。中英文商标的命名及翻译具有科学性,使用性,趣味性的特点。随着时代的发展,商标的命名与互译结合现代科技手段,朝着更加简洁、形象,更加注重内涵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谢建平.试论民族心理与商标语言创意[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1(12):62.
[2]李燕.试谈汉语商标的翻译及其中存在的问题[J].伊犁师范学院学报,2000(二):43-46.
[3]朱娥.商标词的翻译理论和方法[J].昭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26(2):47.
[4]史玉娟.从文化差异看商标翻译的方法及原则[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2):78.
[5]腾延江.商标英译中的文化失语现象[J].山东外语教学,2004(98):95-97.
[6]肖辉、陶玉康.等效原则视角下的商标翻译与文化联想[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0(11):52.
[7]金惠康.跨文化交际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3:175.
[8]罗选民.中华翻译文摘[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29.
关键词:多媒体网络技术交互式教学法
1引言
交互式教学法,又称交际法、功能-意念法,是一种新的教学法,最早由Palincsar于1982年提出,之后又由Palincsar和A.L.Brown在1984年的阅读教学实验中进一步发展起来。交互式教学法以提供交际能力、语言实践能力为目标,强调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中心,教师通过情景模拟、问题设定、小组讨论、课外资料查询等方式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帮助学生建构起对所教授知识的充分理解。教学过程围绕语言功能的特定任务而展开。交互式教学法吸收了其它教学流派的优点,形成了自己的优势,在当前的课堂教学改革中备受推崇。
2基于多媒体网络环境的课堂交互式教学
笔者所在的高职院校,学生英语水平普遍不高,很多学生甚至缺乏对英语学习的信心和兴趣。考虑到高职学生的实际情况,如何调动他们的英语学习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掌握一定的英语学习方法可能比教会他们几个单词、几个短语或句型重要得多。这也给高职院校的英语老师带来了很大的考验。实践证明,交互式教学方法正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法宝之一。而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和网络环境,则可以更好的发挥这一法宝的功效,为先进的教学方法插上科学的翅膀。
案例1:《新编实用英语综合教程3》Unit5阅读模块课文ElsietheCow――问题设定法
本篇课文介绍的是奶牛艾尔西――美国伯顿乳制品公司这一品牌形象从设计诞生到风靡整个美国的故事,文笔轻松幽默,生动有趣。为了在教学中保留这种生动性和趣味性,笔者在教学中摈弃了逐字逐段翻译讲解课文的传统教学方法,而是要求学生上网打开美国伯顿乳制品公司的网站,并向他们提出了两个问题:
(1)What’syourfirstimpressionofElsietheCow?(你看到奶牛艾尔西这一品牌形象时的第一印象是什么?)
3多媒体网络环境下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与提高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不可能一蹴而就,也没有捷径可走。然而,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正确的学习方法却能让艰苦的努力事半功倍。利用先进的多媒体设备和网络环境,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在课外进行自主学习,强化课堂所学内容,积累课外知识,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
案例2:《新编实用英语综合教程1》Unit5听力模块课文TalkingAbouttheWeather――情景模拟法
4多媒体网络环境下教学评价方式的优化
多媒体网络技术为师生之间、师师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提供了多种渠道和手段。在多媒体网络环境下,教学评价方式可以变得更加多样,有助于对学生学习成果进行更全面更科学的评价,也有助于教师完善自己的教学计划。
案例3:写作模块Email及其他英语应用文教学项目――实际操作――网络答题+评价
案例4:写作模块议论文写作教学项目――实际操作+自学――专业网站评分
5结语
多媒体网络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给了我们一线教师很多启示:
(2)网络技术的运用可以扩大学生的视野,培养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
需要注意的是,在实际教学中,有的教师过度依赖多媒体,变成了鼠标的操作员,把课堂变成了对着多媒体课件照本宣科的过程,老师埋头念,学生埋头记,课堂气氛变得单调、沉闷,教学效果一定不会好。因此,在发展多媒体网络教学的同时,一定要注意把握好“度”,让该技术成为优化教学的“法宝”,而不是课堂的“包袱”。
多媒体网络技术在大学英语课程中的应用,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重大革新和突破,是提高教学效率,改善教学效果的有效措施,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为此,我们可以加强学校网络的建设,改善硬件设备,购置教学所需的多媒体资料,为教师提供必要的技术培训,同时加强对学生多媒体网络技术运用水平的培养和提高。利用这一新的技术,为传统的课堂教学注入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Norris,S.AnalyzingMultimodalInteraction:AMethodologicalFramework[M].NewYork&London:Routledge,2004.